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标准
在谭长国走了之后 何保国又和陈康杰聊了其他的事情
“小杰 现在为了京城申奥的事情 是不是有点忙啊 ”谭长国远去之后 何保国饶有兴趣的问陈康杰
“那有什么办法 上头那么重视 举国所盼 再忙 也得出一把子力 谁让上面看得起咱呢 ”
“上一次我们申办失败了 你觉得这一次我们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何保国关心的问
“干爹 你怎么关心起京城的体育事业來了 ”陈康杰有点点觉得何保国不像是随便聊天的随口相问
“这怎么只是京城的体育事业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全体期盼 我问问 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天下兴衰 匹夫都有责 何况我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家干部嘛 难道我就能漠视觉得毫不相关啊 ”何保国理直气壮的大道理滚滚而下
“对 对 对 也对 是个华人都得关心 ”陈康杰无奈的点点头 “你问成败的概率 依我之见 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百分之百 ”
陈康杰回答得很笃定 熟知未來十年历史的他很清楚这一次京城是众望所归 最终是以压倒性的票数获得了两千零八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陈康杰还记得 那一天是普天同庆 举国欢腾 为此 人民日报还出了号外专刊 以示庆祝和纪念 全国各地的城市广场上都成了欢庆的海洋 人群激昂涌动 鞭炮和礼花轰鸣闪耀
“我看也应该是百分之百 有你的参与 很多人都会给点面子 我相信你也会拿出精彩的东西给世人看 ”
“干爹 你太看得起我了 我哪里有那么大的能量 我在团队中 顶多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是我所做不了的 例如说 那一份厚厚的申办材料 就需要上千人花费一年的辛苦才能完成 政治 经济 文化 环境 交通 安保 设施 住宿等等 几十个领域 无所不包 这些东西所代表的改变和京城决心才是打动那些奥委会委员的核心 如果是别的城市 如果中央不大力支持 我再怎么出力也沒有用 ”陈康杰有自知之明的说道
实际上 这一次京城能够顺利拿下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和我们国家近十年來的高速发展和极大变化是分不开的 如果沒有自身实力的较大提高 想要办成奥运会这件大事 是不太可能的
还有一点就是国际奥委会越來越注意到了中华国的重要性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作为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国家 作为发展最迅速的东方大国 如果再不能举办一次奥运会 那是很说不过去的 尤其在上一次申办失败的情况下 要是再失败 那就会反过來对奥委会的声誉带來负面效果 说明他们是存在偏见的 是不公平的 因此 现在对首都來说 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了 只要认认真真去做 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題
“呵呵 妄自菲薄 ”何保国笑着指了指陈康杰 然后将话題一转道:“我们很需要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虽然它只是一个大型的体育比赛 但是通过他 能够弘扬国威 增强人民的自信心 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 改善当地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 从而极大的改变我们的国际形象 为我们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助力 ”
国人普遍都是这么看待奥运会的 对于这样的看法 陈康杰还真沒有什么好说的 他经历过奥运会 他知道一届奥运会过后 对一个城市的确会带來很大的变化 但是对一个大国來说 真的沒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 其作用被我们主观性的放大了
“小杰 你对目前省城的发展和建设有什么看法 ”见陈康杰沒有接话 何保国倏然问道
“干爹 你这是在征询一名人大代表的意见吗 ”陈康杰反问
“你这小子 好 好 好 就算是吧 你怎么看 ”何保国笑指陈康杰说道
“坦率的说 这些年 省城的发展和建设十分迅速 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尤其是高新科技城 这在全国來说都是发展最超前的高科技聚集区 建设的理念和速度起码领先国内同行十年以上 甚至说领先二十年都不为过 至于其他地方 就还是有些凌乱 包括即便是省里主导的梅花新区 也真的不怎么样 进展缓慢 配套设施的完善度比较差 而作为市中心的老城区 集中度比之前还密集 我记得九十年代初 中心城区只有一百五十万人 去年底的统计数据 我记得已经突破一百八十万人口了 我觉得吧 老城区亟待大规模改造 否则 很不利于未來的发展 ”陈康杰不加思考的坦率说道
“那是你们高新科技城的限制条件太多 很多人都想转移过去 结果却进不去 有的人就算在那边找到工作了 也还只能住在老城区 ”何保国带有点抱怨的说道
高新科技城虽然是政府在管理 但是其背后的主导者是宏源投资 这点何保国是知道的 要不然管委会主任也不会由他们同意了才能上任 更何况 高新科技城的建设和大部分产业都与欧阳震华和陈康杰有关 如果沒有了他们 高新科技城就是一座死城 二十年 三十年后也难以达到今天的规模
目前 高新科技城的产值每年以超过百分之六十的速度在增长 几年之间 其p的规模已经从一百亿元猛增到一千五百亿元 整个省城的p 新崛起的高新科技城竟然占了一半 这在国内 是一个十足的奇迹 而且 目前高新科技城所占的人口只有全市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强
“干爹 那是高新科技城 聚集的是高新科技企业 不是一个移民新区 所有的政策都必须是为了促进高新科技产业这个目标 你说 作为大多数的市民或者农民來说 让他们移居的高新科技城有用吗 有意义吗 的确 高新科技城就算扩展了 也只可以容纳一百万人 目前只有将近二十万人在那里工作和生活 这不代表就应该吧其余的容量让出來 就我所知 目前每个月有一千人会进入到高新科技城工作 这里面超过百分之七十都具有大专学历 未來这个速度还会极大的加快 如果不严格控制住进入的条件 那片区域用不了多久就会沒有可容纳高科技人才的地方了 从长远计 准入的尺度是一定要控制好的 ”陈康杰激动的解释道
重生之前 陈康杰去过不少国内所谓的高科技园区 说实话 有些高科技园区是名不副实的 政府为了急功近利的取得政绩 不少明显和高科技不相关的行业和产业都被放进去 甚至有些高科技园区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区 有些高科技园区的人员农民工占了大部分 当这一切都已成事实 那么后來者想再扭转和改变 就难比登天了
目前 高新科技城的审批还是比较严格的 这源于它有两套审批体系 一套是政府系统的 就是拿到政府“高新企业”称号的企业可以进驻 另一套就是由高新科技城管委会委托成立实际是由宏源投资出资建立的一家市场管理调查公司 这家公司不大 只有两百多人 不过里面囊括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 他们会就进驻的企业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估 如果评估的结果是属于高新科技行业或者潜在的高新科技行业 那么就算它沒有取得政府的“高科技企业”称号 也能入住 这样的评估非常适合于中小企业或者一些创业者
面对如此严格的审批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将公司设置到高新科技企业里面 那这里有一些独特的吸引力 首先 是这里的配套设施完善 而且价格还不贵 例如办公用房和居住用房 其标准比很多沿海大城市都高 可是价格却只有几分之一 其次就是这里的政策比较优惠 例如对于企业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不管是研发人员还是管理人员 政府都会提供补贴 实际上这笔钱是陈康杰背后在出 第三就是这里正在试行一种比较好的金融支撑方案 利民小额贷款公司1998年已经转型成了省内一家股份制银行 虽然高新科技城里面已经引入了八家银行 但是利民银行除了提供资产抵押贷款还提供专利抵押贷款 只要企业有独特的技术 就可以用技术文件來获取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 原本由钟克凡与何辉登共掌的利民小额贷款公司已经一分为二 钟克凡执掌转型的利民银行 何辉登却单独成立了一家实力强劲的险投资公司 这家公司专门针对高新科技城里面的创业企业提供险投资 他们能提供的险资金从五十万到五亿不等 每天都有不少创业者拿着他的梦想计划书走进这家公司 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第四个吸引力就是这里面已经诞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 例如 r 华威软件等等 他们都需要有一大批配套企业 所以大树底下好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