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营地,装备
从武学离开后我得到一个突然送来的消息于是半道多绕了一大圈拐到了正在投入热火朝廷营建的新营地中
这里位于罗浮山南麓飞云顶下的华首寺旧址上虽然远离闹事和城邑距离最近的一所城邑也是广府十二大区名为猎德的子城约有二十多里。
但这可是比我们原来的私人场地或是临时驻地大得多的地方拥有背山靠海数川环抱丘陵微伏的宽敞地势
虽然峰不算高却山势奇骏乱石料峭期间掩藏这许多自古以来有人居住过的洞穴和各种形形色色的摩崖石刻其间还有一座以南朝道祖命名的葛洪庵和南朝初年敕建的一所宫观终南观以怀念北国关中的终南山故事
虽然比起新军中锋部所拥有的一整座小型军城及其现成的附属设施;或是同为两翼却可以驻扎在专为天子行猎游乐所围起来的大御苑里专门划出来供养草场和跑马地的右厢游弋部;乃至有功能齐备的现成军营驻扎的后锋刘绍能部。
我这里除了一座和尚跑光有些陈旧颓败的华首寺外些许盐碱化的薄田和只产蛤蜊的海塘就是大片的荒滩乱世野草灌丛真心算得上是一穷二白凡事草创
所幸附近博罗县的地方官府在各种建材工具物料上不敢偷工减料需要的人工夫役也是尽可能的满足。
所以我很快就平整出一大一小两处营地来一处以华首寺旧址为核心的大本营另一处则位于罗水与大东江交汇的出海口处按照野战战地标准来建造的功能齐备的在野营地。
甚至还有临时的小船坞和栈桥以满足内河板头大船运输和近海游艇的泊船需要因为需要长期驻军练兵的缘故更好的方便我在划定的区域内干点私货什么的。
两营之间的距离拥有乱滩、砾石、丘林、沙坡、灌木等相对多样的地形正好作为日常往来奔走疾行之类拉练之用。
然后用标界牌尽可能的抱周边的地界包括大半座山麓都圈进我所谓的练兵场的范围内也算是某种自我救济的补偿。
在河口的野营里我查看了正在结对训练的几只部伍主要还是冷兵器团体对抗为主虽然在新编制中白兵和矛手的数量减少了多余人员填充到铳队去作为辅兵但是相对的重要性却进一步提升了。
新军左翼两营八团每团的第一队必然是白兵和矛手构成的肉搏队其中最精锐的老兵被称为排头兵在刺刀战术逐渐成型和见效之前他们就是所有铳手的肉盾和护墙同时也是近身进攻破阵的主力。
这也是我这只军队与传统的最后衔接之处也是用来吸纳和融合传统军队的过渡之处。然后我才来到了还在修造中的大营。
却没有再停留一路长驱直入穿过正在被拆除掉神龛和基座改成指挥所和仓房、兵舍的建筑群径直来到了后方一条新开辟出来的土路上。
而在大营后的深谷里草木乱石已经被清理一空然后硬生生的用火药平整出一大块空地来那里正在试射新造出来的样铳。
我正在推行更进一步火铳制式和口径上的统一我这支人马原本的装备原本是通过收集和整理官军中回收和配备的火铳然后改造和更换了击发装置后根据口径的类同进行集中配备才勉强做到一队一种口径。
只是这样下来就作为铳队的辅兵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精通某种技艺用简单的炭炉、铅块和模具迅速制造出大批符合本队通用口径的弹丸来。
现在队伍扩大了编制也高大上去了就必须有所改变了。
只是按照正常渠道从官军的库藏划拨过来的火铳倒是不折不扣的现货显然因为某种冷门的缘故管理武库的那群老鼠和蛀虫能够在上面啃到的利益和好处是有限的
只是很多都是多年前的样式几乎一个年号就是一种口径的批次好几个口径只是上位者的一时兴起或是一时之言就变成批量生产的标准而不同年号的批次在选材用料上也有细微的差别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火铳战术能发展起来才见鬼了。
并且保管不善的居多且锈迹斑斑或是管体变形甚至还有傻大粗重的火绳枪似乎在那些官僚眼中所谓的火铳不分大小都是一个德性么。
在我的严正交涉和实质威胁下卫尉寺武库司的那群王八蛋总算缩卵松口了用更多的实际划拨数量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也就是说他们想办法把仓底的旧货全部倒腾给我了。
这样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如此多的品种门类正好掩护了我私自的火铳制品来源而且这些火铳的火候工艺参差不齐保养不善但是其中好些年号和批次的作为制管备件的用料和材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具有回炉的价值。
我也因此可以打着自行修造的旗号名正言顺建立起来一套水力的加工作坊采买制备石炭、硫磺、硝石诸物料来掩护我自家的生产动作。
按照我的理想方案长短枪都能空载两三种口径内最好这样标准化的大部队线形和列队射击一种弹药口径和配比专门提供精准打击的猎兵队另外一种弹药口径和配比最多再增加一些侦查斥候和轻装骑兵的快装速射的弹药口径和配比。
因为雷汞作为击发药的稳定性不足和保存不易几只撞针后装枪还属于实验论证中。放在这里试射的还是传统的遂发原理不过随着结构简化和材料加强而进一步提高可靠和稳定性然后对现有的火铳进行改造和换装。
作为后装枪的某种替代方案孔吉吉小心翼翼搓着手的从藤厢里去处一只看起来粗短许多可特别是在后部特别臃肿的火枪来。
我仔细端详了一番不由微微一笑又是这种似曾相识的既视感么。
显然在我抱怨和指出原本的胡椒瓶式手枪笨重亢费的各种缺点之后他有绞尽脑汁按照我的要求进行了另一番改良。
比如把胡椒瓶式手枪的多余枪管给截掉然后在掏空的后部装上旋转式弹膛一把原始的燧发转轮枪就诞生了。
因为是遂发原理没有弹壳和底火作为子弹的整体封闭体火药气体泄漏很明显临时的解决办法就是留下卡口用手拨弹轮嵌入也就是牺牲连发速度来提高精度和威力。
这样转轮手枪是不好用了且依旧偏向笨重、后座强而不凑手但是孔吉吉别出蹊径将枪身加固加粗延伸拉长作为拉长扩充版的转轮步枪就可以成型定制。
因为这也算是某种变通版的后装枪比起传统的前装单打燧发枪省掉了费时的前通条又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只是弹轮的多发装填同样麻烦和费事
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解决方案和权宜之计是只要由辅兵多带几个到十几个弹轮备份事先预先装填部分弹轮和战地在安排剩余人手进行轮流装填就可以保持一定的火力密度。
剩下的就是提高加工的精密度和材料的可靠性以减少故障率和通用性弹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遇到机构故障和瞎火率直接可以手拨到下一发比起传统单打燧发枪的长枪管更容易清理和装填。
虽然在传统枪械的科技树中属于偏离主于的歪门邪道但是对于这个同样点歪火器科技树的时空来说还是具有相当长的过度价值。
按照这个时空的战斗频率和节奏批次能够打出数百发弹丸而不出故障就算是一把合用的好枪了。
“能否按照这个模版短期内先搞出几百只来”
我当即拍板道
“装备我的亲直队和大多数士官们。就算贵一点也不是问题”
“几百只?”
脸上满是设计后枪灰的孔吉吉不由露出某种苦笑和无奈来。
“将主可知我为了做出这一只合用的费了多少物料和工艺啊”
“这须得上好的天竺铁和西夏钢打造的啊”
“还是多亏是有了细小弹簧的工艺不然连实物都不成啊”
“既然是这样”
听的他这番抱怨我也不生气和气妥
“其实也可以考虑有所变通之法”
我示范性的拿起这只火铳将其拆分了开来摆成十数个零件然后一一的和他细数。
“除了需要承受药石强度的铳管和弹轮须得上好钢料之外”
“其他部件完全可以采用更加廉价和加工简单的材料”
“比如这个铳托和护木何比用什么树心硬木换成杂木锯屑胶合拼条又如何”
“作为海船都能泡在水上好些年更何况仅是用来固定铳身的这是思想的误区”
“这些锁扣插销也没有必要用价贵黄铜的可以换成铁件”
“若是怕锈蚀就用油脂浸泡保养好了”
“又如这个枪机构架何必用全钢锻造”
“用最便宜的南海铁铸造成型再打磨抛光即可”
“还有扳锤和簧片只要达到火镰的标准即可没必要造的这么精巧
“卡槽的话完全可以涂上一层杜仲胶就不用费力去车出细细的圈纹来
“至于受热焦化不能密闭那都是上百发之后的事情了”
“更换一层涂胶比更换一个备件那个更省事呢”
“我要的不是好看和弥久而新的工艺品”
“而是能够经可能的利用现有的廉价材料迅速批量生产的犀利火器
“更长的使用寿命和保管期限暂时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明白不”
看着孔吉吉他们苦着脸抱着满肚子心思的离开身影我不由微叹了一口气这就是某种匠心独具精益求精之后反而带来的局限性
这也是后世国家军工产业的通用标准也许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应地制宜取材广泛最容批量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