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宅与成果
事实上禁足在家的日子也不可能真正的清闲下来除了本家和军中的日常请示汇报关注下女孩儿们的养成课程有时候亲自给她们上上课梳理一下我个人特色的三观之外我也多出了得以重新拾起当年兴趣爱好的闲暇时间而已。
这时候阿璐就多少扮演了某种程度上作为我试验工坊助手的角色事实上她在过去就扮演过类似的身份。
只是作为藩主的女儿跟在兄长后面鼓捣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不过是被大多数人当成某种儿戏反而没有多少人重视和关注而已。
然后将我那些旧日的零碎和小玩意重新整理出来归类编册然后根据我的批示和意向送到该去的地方。
然后我的书房里就成了临时的陈列室摆满了各种把玩拆卸改装的小物件
摆在我面前是一具丑陋的机械架子各种紧密堆叠在一起的齿轮和拉杆、转轴发出某种整齐划一的西索声这其实是一架原始的座钟。
事实上这个时代正处于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的阶段
南朝已经有从浑天仪改进而来的大型自走计时工具只是用水力带动而同样名为水计钟遍布全城坊区的大小钟楼钟塔以及每天此起彼伏报时的钟声亦是广府的一大特色。
其中以内造院为钦天监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最为宏大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足足占据了一整座高台上的数层大型建筑。
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
而寻常一些的则只有基本计时和出发报时的功能。
同时少数有权势的人也在自家庭院中建造上一座房间大小水计钟然后饰以花卉彩砖贴瓷专门开渠引水来作为驱动既是一处园林景观又是计时报时的工具。
而我家工坊正在进行的则是将这些大而粗放的笨重机械缩小到起码可以放到马车或是驮马背上随军队行军的因为弹簧材料的初步解决有了机械蓄力结构的可行性因为剩下的是零部件微缩后各种精密化和稳定性的结构设计要求上
重心惯性的往复式原理和铁制发条的离心卷蓄力原理对于我这个现代人来说都是属于一点即破的那层纸而已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工人、匠师来说那就是冥思苦想也不得其法的天才绝响
于是这个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摆为调速机构的小型化试验品就摆在了了我的面前虽然外形还很粗糙和简陋而且看起来很容出故障也不耐锈蚀但对于我所知道的社会进程来说已经具有某种划时代的意义。
可以随身移动的钟表代表着更加精准的生产生活效率以及军事行动和经济领域上的效能加成。要知道这个时代大多数军中还是使用沙漏计作为短时内的计算工具。
至于更先进的工字轮擒纵机构或是更加精密一些的叉式擒纵机构我只知道大概原理其他就不得甚解因此眼下就只能继续慢慢的实验和摸索了。
另一件则是一种车辆的模型我正在研究一种合适的炮车以酎合我所获得那五具六寸长炮
南朝使用火炮的历史虽然足有好些年铸造工艺也不差但因为某种阴差阳错的缘故在其他方面却似乎走上了某种歪路
相比有些坑爹的火器因为火炮据说是梁公身前就使用过的因此作为后人较好的继承了相应的技术甚至有所发展和改进比如铜胎铁滑膛子母管和螺旋炮闩拉火式击发等等
但是作为南朝的前身早年的南海都督府主要将火炮运用在海陆的扩张上各种满载火炮的战船成为那些外族蛮夷的梦魇。
相比水师里使用的火炮有船舷和甲板作为固定基座然后通过绳缆和滑轮实现有限的后做复位和射界调整但是在陆地上就没法这么做了
几乎我所见官军所有稍大些的火炮及车架都是采用了炮身耳轴嵌入车架方孔的刚性固定方式因此素以坚固笨重著称所谓炮车更多是以骡马挽曳用铁锚限制后坐。
打一炮都要震退些许然后通过人力复位调整重新瞄准而且居然还没有固定照门准心和机械标尺这些东西而是通过炮口正上方中心加有一条纵向线用来进行瞄准。
因此一个受过相应测绘和计算教育并且拥有操作手感和经验的资深炮手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因为除了攻守中的抵近射击外距离稍远一些抛射所需经验就只能通过老手传帮带多少限制了炮兵建制的大规模养成。
而作为随军的炮组进入战斗状态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合适地面平整构筑相应炮垒避免发射过程中造成的跑位和过多偏移同样火炮的使用在拥有大量山地、丛林、河网沼泽等复杂地形的南朝颇受限制。
主要用途侧重与定点攻坚这也造成了那些后坐力有限的弹射武器诸如石炮和车弩继续与火炮并存的奇妙现实局面。毕竟这些传统的攻战器具虽然强度和寿命不及火炮但是制造和组装、使用上都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和制度。
当然了我所知的后世火炮驻退技术发展方向无非就是弹簧式和液压式气动式液压式和气动式固然相对高大上但是对于材料和密封性要求很高所以我只能考虑弹簧式。
弹簧式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不受温度影响加工和维护简单方便;但重量大长期使用易疲劳不过这些缺点是相对后世那些更显的气动式或是液压式。
关键还是前段时间弹簧材料的突破做小了固然是困难重重但是做大了了就相对简单的多南朝已经有了现成专供马车使用的减震弹簧。
因此作为模型呈现在我面前的炮架上炮身被固定在可以前后滑动的牵引拉伸架槽轨上一组缠绕的弹簧构成了简单的弹性缓冲复位装置通过它将炮架与炮身连接起来发射时炮身相对于炮架短程后坐全炮整体不后移。
这样反后坐装置消耗了大部分后坐能量后自然复位炮架受力大减射角基本不受影响因而相对刚性连接大幅度减轻了全炮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准头。
作为模型的炮身加上了照门准星炮架上固定了螺旋式机械标尺再加上观测手使用的单筒望远镜木匠用的铅垂和水准器就自然构成近代炮兵的基本观瞄手段。
当然这只是初步成型的样品还得经过各种装药量的损耗和强度试验才能构成真正的成品。
第三样是两把形制不同的手铳据说是那只孔吉吉加入工坊后所带来的突破关于我要求的便于近身快速击发的防身火器。
主要是鉴于之前发生的事情考虑到我在广府还能遇到的风险原本的双发小手铳有些不够用了因此格外让天工号里的试验工房给我赶出两只样品来。
不过我仔细检查了一番之后不由嘿然一声笑了起来一只弧形握把和击锤前呈圆筒状密集排在一起的六根短枪管看起来圆滚滚的充满厚重感;另一只则更简陋的多直接用铁条将三根棱形枪管捆在一起后面是一个直握把还有接长的木柄被用装起来后就活像个短锤头棍。
这不就是胡椒瓶手枪和三眼铳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过胡椒瓶都出来了把圆筒截短大部分装上枪架和单管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第一代转轮柯尔特了把。
我想了想还是把谜样生物叫过来分享一下我的成就感和成果。毕竟相对我努力治军暴兵的成果我家敛财经营的种田大计都操持在她手中的。
不过我还没等我开口却先看到了门房里的信使。
源九郎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他们通过打击和扫荡冯十三所属的私贩集团行动中无意发现了一个颇为适合我要求和标准的海岛。
坏消息是如果我有心据有并开发这个岛屿的话恐怕就得和水师里的某些人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