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州城

第一百八十三章 州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除了这个插曲之外我们一路无事的抵达了安元州的州城这里已经变成官军平叛的大本营所谓车霖霖马萧萧行人弓箭俱在腰看起来一副热闹非

    只是见到我们送来的大队辎重城墙上的守军却露出某种宽慰和安心的表情看起来官军缺粮应该是真的连带对待我们的态度都变的客气和热忱了许

    却没有陌河城那里的疏离和冷淡让辛辛苦苦一路过来的我们舒服了许

    来接洽交割的军吏中居然还重新碰见了老熟人。

    虽然看起来胡子拉扎憔悴了不少与在天南军中居体养气的整洁得体形成鲜明的对照。不过看对方的服色显然是升职了。

    “恭喜升官了我现在该叫你陈监司还是陈勾管啊”

    我让人摆下小宴拿出几样私藏的美食邀请入席聚饮。

    “我倒愿没有这个提携的机会”

    形容潦倒的陈军侯对我苦笑着抱怨道

    “以至今陷在这个差事里进退维艰脱身不得”

    “只是未想你居然也趟上了这滩浑水”

    “浑水”

    我惊讶了一下。

    “你可知否”

    陈军候不已经是陈监司继续道。

    “这片土地上反乱的可不止大藩马氏”

    “安远州的十九家分藩世爵有十五家都参与了反乱”

    “剩下四家里两家地处偏远暂且态度不明一家在官军的掌控中不敢轻举妄动”

    “而另一家诺藩则是马氏的对头才肯与官军合作的”

    “至于外州不知道还有多少暗通曲款的人家”

    “你现在明白了么”

    我才明白官军要面对的是怎么样的敌人啊。或者说前番的官军是如何造就出来如此数目繁多的敌人啊

    “这么说我们要对付的是当地的前藩兵和乡勇?”

    我摇摇头想把这些担忧和不散甩开。

    “和这些地头蛇打游击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我也算是海藩的出身对其中的门道怎会不知难道这就是我过来时路边悲惨见闻的由来

    “还有那些外州野狗一般蜂拥而来的义从”

    他低声补充道。

    “官军封得上陆上的沟峡却没法堵住西岸海路过来的外援”

    “因此这场战事颇有得打了了”

    “这也太不寻常了”

    但是我更加疑惑了

    “局面是什么时候败坏如此的”

    就算以大司徒马扩的家族在当地再有影响或者说再有号召力这片土地已经被唐人殖民驯化了数百年就算是建立国朝的统治下也延续了上百年也不至于人人皆反自危到这个地步啊。

    “自然是已经覆灭的前路人马做的好事”

    陈军侯露出某种讥讽的冷笑。

    “那位高威卫和王都承制身死事销却将我们都坑了进去难以自拔了

    “如今为了朝廷的体面却是不可能对这些叛党稍做宽颜轻贷的”

    “而军中诸率臣也不见得齐心怎教我辈盼到头呢”

    “不过此次胜上这么一场至少我等可以消停安生上一段日子了”

    阵没在叛乱中的右威卫将军高浑和枢密都承旨王诜?这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我想再问详情他却讳莫如深的不肯再说了只是转而他顾另言其事最后在我这里很是多喝了几杯酒水又带着大包小包的手信馈遗摇摇晃晃的由亲随搀扶而去。

    我却是疑惑更甚前一批官军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以至于连当地一贯颇为拥护朝廷的内地分藩都要起来反抗最终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叛乱。或者说如何失策和倒行逆施让这片土地上充斥着怀疑和敌视的味道连官军的后勤线都无法正常维持了。

    要知道安远州这种内地大州一贯是以民风驯丨熟治下平和著称与那些土夷杂处民风彪悍颇有些桀骜不驯的远洲外岛根本没得比的。

    而这些本地分藩虽然算是西海道的一大保守势力但大多数平时鲜有什么存在感只是对内虽不乏矛盾争端对外却相当的抱团而已。因此他们一旦起来反乱也是相当麻烦和棘手的事情。

    毕竟动辄百年、数百年时光下来。这些藩领世代用分家、族人姻亲臣属和领民构成的自上而下的纽带和网络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和摧毁的特别是在他们对于官军的失望和兔死狐悲的抵抗排拒情绪下。

    当地世代分封下去的士家、国人建立起来的一个个类似古代中原坞壁式的堡寨城塞势必成为了官军必须逐一克服和拔除的绊脚石和硬骨头若真要全数攻略下来所需精神和投入足以令人耗尽耐心。

    就如马氏一族出来在州城的宅邸和郊野的庄园外在几家的领地内就建有大小十几座城垒一般的聚居地属于当初大开拓时代的建筑用来镇压和防守当地山夷土族的现今也变成对抗官军的据点。

    而且当地还有足够的山林作为一个类似岛藩出身的人来说这些漫山遍野无所不在的山林可是比那些负隅顽抗的据点更加麻烦的存在。

    就在我们驻扎下来没多久官军就宣布了所谓清扬渡大捷也就是我们御敌的那个桥渡具体内容无非官军各部奋勇争先追讨逐亡杀获地方叛党各万缴获辎重旗仗无算。更顺藤摸瓜拔除捣毁山野村邑窝藏之所数十处因此全军赐下酒肉以资庆祝。

    连我们每人也拿到了两个罐头一瓶淡酒当然是从我们送来的辎重中发出来的。一时间整座城市被某种乐观和前景所笼罩着

    只是我在这座偌大的州城里所见所闻几乎全是官军和官军相关的各种人等鲜有当地居民的存在感也间接印证了我某种猜想。

    这南朝一片繁华鼎盛的表面之下或许底层的根基已经开始松动了。这次紧接这天南发起叛乱的安远州之乱只是某种事态的升级和进一步的挑战而已。

    不做这些暂且和我没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最切身的事情就是在尽可能保全实力的情况下做好本分顺便锻炼士兵而已。

    “十九点斜上三角放”

    随着口令是噼里啪啦震响在端成排的火铳面前扩散成一条长长的烟带枪响到结束的的时间也变得愈发整齐。

    “这次又多了半息初评丙等”

    标兵队第一火长兼训丨作官穆隆放下手中计时的沙漏对着另一个正在本子上记录的士兵道他抄写的是一张列表记述着不同编队和批次的士兵每次射击前后的间隙和装填效率。

    另有人将这些表格数据统计乘某种波线图以比较直观的方式体现这些士兵在体能和精神上的最佳状态和持续极限然后找出相对合理的波幅和轮换间次

    以保持士兵战斗期间的耐力和状态毕竟武器固然会劳损时间长了人也会疲劳然后注意力和准头下降等问题的。同时在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绞尽脑汁尽可体能的缩短射击间次提高火力的持续性。

    除了用充沛弹药喂出来的反复严格训练和条件反射式记忆的输灌之外就是探索和制定相对科学的战术细节人员和步骤统筹来进一步挖掘武器和人的潜力了。

    在日常驻扎条件下铳队每天至少要射击三十到五十个批次以什和火为单位进行总体考评的基本单位只有集体达到一定上靶和命中频率的综合成绩作为合格标准线和优劣奖惩的评定。

    同样是末位淘汰制优异的团队按照三六九等在当日共给伙食等待遇上给于单独奖励表现不合格的就只有最基本的配给还要额外承当卫生清理武器整备等杂务若是多次垫底者则要降级作为辅兵来使用以激发他们操练竞争的热情。

    在此期间还会时不时的加入肉搏部队的近身突入以及射生队用无头箭进行的远程压制来扰乱他们的射击节奏考验他们的现场发挥和临危不乱的镇定程度。

    与此同时我也在酝酿某种新的调整和改变。

    经过多次战斗之后我发现独立设置的射生队在压制持续上明显不如铳队但是胜在反应方便快捷初期上手容易可以作为接敌前的过度但是陷入胶着之后就显得有些鸡肋了但他他们拉弦的力气用完就只能暂时闲下来拿起护身短刀为友军压阵可是作为预备队让他们去肉搏只是权宜之计显然并非她们擅长和优势作为辅助部队又有些浪费。

    于是我想将借着射生队和铳队协作训练的时候让射生队也学着操铳然后打散混编如铳队作为铳手的候补取代铳队原来的辅兵角色原来的辅兵则解放出来加强白兵和长矛的肉搏部队。

    这样在取消射生队的同时又另编出两个铳队来按照七十五比四十五的比例进行编配这样遇敌铳队装填开火之前这些队内的射生手就先行弓弩进行掩护和牵制然后铳手准备完毕开始列队排射的时候这些犹有余力的射生手还可以抛射的弓箭进行协助压制

    等到射完最后几轮后这些射生手就按照需要转入辅助的角色为铳手备换枪支装填弹药搬运物品和伤员乃至持牌防护等低强度的工作甚至在人员伤亡到一定程度后作为铳手的替补。

    只是几天下来城郊临时划给我们的射击场外多了许多看客却是那些轮流前来围观的官军对于我这一路在频繁的鸡西和骚扰下支撑过来的所谓攻守兼宜的火器战法显然颇有些兴趣和看头

    如今打扮官军都在外追缴叛党因此留守州城的主要是些二三流部队军纪戒备也要放松的多因此每天总是有络绎不绝的一些人流连在外指指点点评述和议论构成一道惯常风景。

    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嘈杂喧嚣那些老兵和士官们都按照操练条令严厉的监督和约束这些铳手们努力保持相对的心无外物和注意力集中对犯错护士露出破绽的人用柳条和马鞭进行抽打和惩戒。

    又过了几日领兵出外的那位丹西经略高宠也随着官军大堆人马回来了并给我递来了一个口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