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开端?

第一百七十四章 开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帆幅云集车马水龙人如蚁附。

    重回到头顿港顿时让人有一种百感交集的意味。虽然我们已经是满载而归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却是再也没法见到和享受如此的大好光景了

    到处是拥堵的车马和背着大包小包等待登船出海的士兵还有大量游离其中的商贩很多军士、将官为了再多赚一笔会将战事所获的财物变成当地独有铜器之类的高附加值特产。

    相比之下我们人人具是轻装的多除了武器和于粮之外就没有多余的东西

    得益于后期婆罗洲会馆的大力参与因此我们的伤员和阵亡者的骨灰集体战利品和收获以及各种个人名下的纪念品详细登记造册之后就拿着优先获得出海的许可先行一步送回广府去了。

    盘亘在这里就剩下疗养和放松性质的日常以及三天两头邀约的大宴小宴和各种认人脸认到了令人麻木。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战事清洗了当地经年日久的贵族士绅却也迅速造就了一批迅速上位的潜在新贵。像头顿港这般的最早投献的地区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不过在利益分配上他们只是各种站在台面上的人而已。

    大片因为原主涉逆而充官的田园、物产、工坊、矿山和庸户、藩奴都将重新发卖寻觅新主以充军姿国库所用这才是战后利益分配的大头所在。

    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在一线浴血奋战、打生打死放下脸面和身段去巧取豪段的一点东西实在放不上什么台面。

    而这一切不是那些居于广府朝堂之上的上位者交游饮宴中的几句利益交换而已。明白这些之后我刚发了一笔飞来横财的好心情和最后一点揣测不安也彻底没有了所谓国之大贼者都是居于庙堂高位的。

    其次的受益者则是那些讨逆军的将帅们别看他们之前打生打死的号称有多么惨痛和牺牲只要能坚持到最后几乎人人都摇身一变成了在当地坐拥各种物业的新科有产者。

    哪怕号称最清淡低调著称的正帅刘延庆经此一战之后名下至少多了几十倾的丰沃田产。

    而卸任了前沿都指挥的魏晨更是插手了好几项特产的经营。

    最后连我也没有拉下分到了一处庄子在内地产都是以结余的军费再用极低价格优先买下的所谓逆产。

    然后我借助粮台大使那里的一点关系活动了下于是安关镇外那处作为驻地的大庄园从此官契的业主就变成了姓罗的然后算是我走后借给婆罗洲会馆在当地拓展业务的一处重要据点自有人尽心打理日常只需定期享受相应的收益即可。

    接着才是本地那些及早校事朝廷的所谓忠义人士他们更在意的是当地政治格局上的瓜分和递进所以使出浑身解数取得还没有离开前的讨逆军将们各种配合和人客就相当重要了

    最后才是那些食腐动物一样蜂拥而至寻求战后重建和权利更迭之中所延伸的各种经济利益的商团会社他们也有自己的门路和渠道。

    想新鲜出炉的婆罗洲会馆因为我这只人马的缘故在当地拥有先行开发和奠基的先手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生死别离乃至被掳卖远域的成千上万当地百姓就被刻意的忽略和无视了或者说在胜利与武功的荣光背后暂时是没有人在乎也不会去考虑这些逆党治下之民的下场。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只不过是失败野心家和当权者伸张的权威所激烈碰撞灼烧的燃料和无数悲欢离合的时代背景而已。

    说实话在战后的放松时间我甚至因此陷入某种迷失和茫然的低潮中自己努力奋斗和想要拥有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这是矫情了找个女人去去火就好”

    这是比较相熟的陈军侯满脸猥琐的说法。

    “你不是说过了一切手段和过程都是为了那个将来而已”

    这是作为佐僚第五平的看法

    “这种不义不誉之事就让我们担待好了”

    “官军的作为确实有些过于不堪了毕竟是在本国腹地啊”

    这是作为副手辛稼轩的叹息声他显然还抱有某种理想主义情节和乐观的信念。

    “不若我等联名上书朝中强力人士如何”

    然后我不得不费了些功夫才暂时按下他这种还没拿到应诺的东西就把所有参战的官军都当作对立面去树敌的冲动。

    “将主若是有心改变这些那就努力获取更高的权位把”

    这是步军都头风卷旗简单明了的建议

    “有了足够的权势和力量才有施展抱负的余地和可能不是”

    “岭内岭外其实别无差异其实你归来后一直在做的不就是想改变这个世道和陋俗么”

    这是总教习兼第一教导队队正韩良臣的看法。

    “虽然身为人主固然有软弱之嫌但你既有这份良善和决心便相信自身一口气走下去便又如何至少我是颇为期待那一天的”

    好吧我只能捏捏鼻子苦笑自己有一天居然也会给部下发了张好人卡。

    既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正确答案我只能化悲愤和纠结为食欲利用等候回家前的最后一点时间在当地收罗各种特色食材和新菜谱然后回家露一手。

    比如摆在我面前的这道当地特色的三鲜大烩

    海带头裙菜海苔的素三鲜鱿须虾头蛤蜊的荤三鲜一起小火慢煮成整锅四分之一的鲜甜浇头淋盖在蒸熟的栗米之上继续搅拌翻炒均匀最后收汁成到彻底看不见流动的汤水然后捏成一个个的小饭团子就算大功告成了。

    再滴点酸橙水或是淡白醋就算是夏日炎炎亦是令人胃口大开的吃食。只是这是中军送来的一份文书让我最后一点胃口也暂时没了。

    “补兵?你又没有搞错啦拉”

    “我们都要启程归家了补个啥子的兵啊”

    “这又闹的是哪出”

    “难不成是想塞人进来分润好处和功劳不是?”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啊”

    眼见那些回家在望的军官们围住传令的人大声的质问和揣测着

    反正回到广府之后讨你军就不复存在了我们也就不用在中军的节制下行事最后一点忌惮和约束也没有了因此质疑起来很有些理直气壮的味道

    “这是中军的手令还请贵官不要令我辈为难”

    带队前来的军官也很无奈的样子却是好声好气的回应道

    “贵官若是有什么疑问可去询问上意”

    我摆了摆手让他们止住了鼓噪将这份还是新鲜文墨味道的公文接了下来仔细查看了一遍整规中矩的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时机有些不对头而已。

    补过来的这批人马足足有七八百人都是官军被打散的残兵不过更像是某种变相惩罚的味道。

    多数人是因为原本的番号犯错被取缔或是表现不佳而覆灭因此眼下只剩下两种选择在开除军籍扫地出门坐一无所得的光身滚回家遣返原籍还是降级发配到某只拥有不好想与名声的刺头团练里去洗心革面式的校赎和磨练之间只有二选一的可能性。

    问题是我要他们做什么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我特地前去拜会了已经卸任的前沿都指挥魏晨他已经回到了护军郎将帐前都虞侯本职上手下只有一个团的部下而已临时住在港城外的一处大宅子里看起来门庭清冷了许

    对着门前的虞侯通报姓名和职衔十分于脆的被引进去后就见他正在庭院中摆着这一套茶具和小炉颇有些自得其乐的自酌自饮。

    当然在我眼中他这种长相气质过于阴郁满身具是血腥味和煞气的人物来附庸风雅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装逼”。

    “您这是唱的哪出啊”

    我也不见外的开门见山道。

    “真是好情致啊”

    “我就料想你会来的”

    他毫不意外的起身在对面的青瓷空盏上倒满然后对我做出个请的手势

    “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端起来了一饮而尽却觉得有些唇齿甘甜。

    “我可不觉得有这般的必要啊”

    “这是闽中特产的晚甘喉自开元以来历代的贡茶”

    他突然转而言他起来。

    “也是清茶一道的首选”

    “只是如今闽中虽然在国朝治下但是内里却是土族好强林立的纷乱不堪

    我不明所以的测了侧头再次饮下一盏不知道是否心态变化的缘故却觉得味道更加深刻的多了。

    “所以这些年时贡时断的仅有中庭和大内有所集藏些许”

    他似乎陶醉在茶香中的继续道

    “这些便是通海公家历年分赐的一点存货了就算是公卿大臣家也未尝有所”

    “只是现下都便宜了你我这类武夫了”

    “这便是我为你争取的最后一点好处了也算是对那桩无头公案的补偿把

    他有些叹息和唏嘘的道。

    “我就要转任地方了日后或许还有相见的机缘”

    “机缘?”

    我更加疑惑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