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行进和插曲

第一百五十一章 行进和插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晴空如洗碧波万顷汹涌跌荡的大海中一只船队正在缓缓的鱼沥而行脱出一线线稍闪即逝的尾迹在只有天和海两种颜色的单调风景中无不显示这人类造物的渺小和无助

    只有抵近了看才能发现满涨鼓足的风帆和被拉扯的嘎嘎作响的船桅在用最大的气力跃过一个又一个浪头的巅峰。

    在起伏摇曳中不停拍打船身发出颤颤震动的白浪和泡沫以及成群结队追逐在行船周围的鸥鸟像浅浅的云彩一样飘荡在船队的上空无不在提醒着我们已经身处风云莫测的海中现实

    我们搭乘的是运送辎重的船团作为这次的后援大概有不同番号的两万多人都散落在数十只大小海船之中其中一半是作为是前线兵员补充的徒手新兵。

    不过作为我的部下大多数人都不缺乏乘船横渡的经历因此精神状况看起来尚可除了武学过来的那批人是个例外包括辛稼轩在内他们几乎脸色发白的只能或躺或坐着时不时喝点糖水慢慢适应。

    相比之下那些东三道招募来的新兵就惨了据说他们的坐船上是恶臭连天舱室里几乎成了呕吐物的海洋还有人吐着吐着就一头栽倒海里去捞都捞不起来了。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大航海时代最恶劣的生活环境之一水师的海船之上无疑是可以入选前几名的甚至一度排在那些把廉价藩奴当作消耗品的黑心种植园主之上。

    以至于早期为了凑全远航大洋的人手各支水师都是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各艘船一上岸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水夫长带着全副武装的海兵队去拉羊凑人头流氓地痞破皮无赖乃至监牢里的罪囚什么的样人都要只要四肢健全能走的动都一股脑先拉上船再说。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远航的水师船队成为各种人渣和下限的聚集荟萃之地直到南朝建立前的数十年间才因为大量南投人口的涌入岭外获得充足国人来源之后才慢慢扭转了这种看法和偏见。因此水师之中同样也有尾数众多的所谓北人后裔的存在。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皮肤病和慢性关节炎的重灾区这里总是不缺少诸如被恶臭熏死的老鼠奇妙的蛆肉饼干充满甲壳蛋白质沉积物的桶装浓汤外观与真正木头和石头无益的肉制品等等各种神奇的传闻和轶事也是诞生和发源与此中的。

    相比之下我向海兵队提供的东西真心是物美价廉的良心产品起码有真是肉类或是替代物的成分也因此触犯了不少传统水师包销商人的利益没少惹出是非来。

    因为第一次出征时海道已经被护航的水师肃清因此这次没有在动用水师的运兵船而是直接征用成本低廉民船来承当后续输送的任务因此大小船只皆有当然乘坐舒适性上自然是越大越好要是不幸被分到较小的船上那就可以充分体验一会海中过山车的乐趣了。

    像我所在这艘飞鱼型的千料海船算是其中的翘楚也是往来天南各州和广府之间最经济的通用船型就可以载货也可以运客。

    在不考虑居住条件下最大可以负载五百多人或是塞上一千多石的货物如果用来贩奴的话则还可以装载更多只要定期浇水和投喂。

    因此这次装载了三百多人及其随行辎重就已经显得格外的拥挤嘈杂了。

    当然作为主官我可以在船尾有一个单独的小隔间虽然因为靠近尾舵终日吱吱呀呀的同样吵得很但至少有一点点**和个人空间其他人就只能像沙丁鱼一样挤在空气污浊的下舱里挨个儿而挤在一起休息。

    所以我时不时的会下舱去查看一番虽然没有实质的改善但是多少能够起到点心理作用。船上虽然有厨师但是只能满足少数人简单热食的需要因此大多数人只能啃泡清水的粗糙饼于靠一点酱菜勉强维持胃口。

    相比之下我家自备的条件要好一下按照每人的最小携带量带了一把梅子于少许茶粉若于块海苔或是鱼松味的压缩口粮和可以用来泡水的酱于士官以上每五人还有一罐盐渍蜜饯和**的灌肠

    大多数的航程时间内没有云彩太阳吃果果晒的人皮肤发红刺痛然后然后被海风吹的发麻失去知觉隔天就发现退了一层死皮下来

    但是我还是坚持带着他们在甲板上轮流活动锻炼平衡感和恢复体能小队结阵和观瞄空放以尽快适应下来然后在第四天我和少部分人已经可以在甲板上用长铳射击海鸥来练手顺便喝上了味道不怎么样的海鸟汤无他因为鸟肉实在太柴太韧了。

    虽然这次随我出兵满打满算只有一千五百人的员额但产生的影响和后续却似乎远超出我的预期。

    事实上风声传出后一下子来了许多拜访者其中甚至有东婆罗洲富庶地区的豪商和海客却是看重这次天南之征将其视为一种投资或者风险投机。

    这也是南朝的前身南海都督府开海数百年来的历史传统和惯例大军开征在外总是不乏商人通过关系和投入挂靠在某只部队名下做军前的生意同样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因为固然战场上是刀剑流矢无眼但是同样的也不乏大手大脚有一日就逍遥一日的消费群体运气好的话商品的来源几乎是没有本钱的抢劫而且打点好关系之后具有垄断和暴利性。特别是早期对外开拓的贩奴生意。

    更多说在战后能够因此和驻军维持更长久的关系而在当地土地物业的再分配和重建项目中所得到的巨大利益。

    负责婆罗洲会馆的老家臣蔡廖不出意外的成为我的总承包人然后再拆分成细项有偿的接纳各方的人手出钱出物出人手出关系组成一个小型混合商队自备海船尾随前往。

    一亦我在天南有好消息送回来就还有更多的人会组团过去刷副本嗯不是找商机。

    事实上这只船团中倒有一小半都是各种名目跟进来的商民船只作为天下第一的大海埠广府人刻在骨子里的商业氛围和情结可见一斑。

    然后出发的前天我意外见到了上门前来拜访的小胖子郑艇

    “你希望成为我的军从商?”

    我惊讶的问道。

    “你难道不知道所以权益都归婆罗洲会馆所有么”

    “小的不敢所求过多只是希望能够附冀其后挂一个名头而已”

    “绝对不会与本藩的利益产生任何冲突的”

    他想做的生意与大多数人并没有冲突也就是捕亡、市人的拿手老本行而已。而战地无疑是最好的来源之一。

    随着鸣号声和岸上的炮响将我的回忆打断也提示这我们经过数日的航行已经抵达初步的目的地天南州满目森绿的海岸线遥遥在望了。

    根据我之前做过的功课

    这里秦汉时就属于日南郡羁縻下的象林县。直到东汉末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逵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横跨数百载起伏数朝更迭之后最终随着泰兴年间林邑环王诸葛氏一族的降服变成南海都督府的腹地所在。

    而天南州则位于九江平原之上精华地带的重镇大州九龙江平原顾名思义为赤水河红河出海的九条支流流域所形成的冲积平原。

    主要由前江平原、后江平原和同塔梅平原三大部分组成前江和后江之间是数千里肥沃的平原河渠密如蛛网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自从国人大量移民开拓当地之后带来精耕细作的先进农艺和良种这里每年可以收获两到三季。

    前江以北西部为同塔梅平原这里实际上是沼泽区雨季一片汪洋水深数尺旱季也水深及膝盛产莲、藕和产量很高的浮稻;

    以两江三原之地的富腴多产轻而易举就能生聚户口百万几乎遍地都是田庄和种植园市镇村邑鸡犬相闻人烟稠密的繁华所在。

    因而就算在我那个时空的后世也是越南南方最富饶的地区更是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越南南方670的农业人口都集中在这里。

    再加上天南州本身居于两江三原的要害之冲作为赤水湄公河河口三角洲枢纽位置以及中南半岛的重要沿岸海陆中转地因此直接被划为国族的直领然后铺安排四大公家之一的长期镇守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我们进入的是隶属坚州的头顿港也是天南州外围的三港之一距离泰兴开埠也有数百年间历史如今尽在官军的掌控之中

    低矮的港城围墙之外尽是密密麻麻泥垒蓬草房舍混杂着高脚竹楼的民居偶尔夹杂着梁木高架如圆塔朱描绘彩饰以金铜顶子的佛寺看起来充满了某种热带风情和番外佛国风韵。

    而港城之中则是充斥着各式各样飞檐黑瓦、斗架大拱的典型唐式建筑矗立在街市中的牌坊高楼屋宇连绵的高墙宅邸无不在昭示着某种自古以来的味道。

    组织登岸又是好一场混乱才从汹涌的人头里面和乱七八糟的叫喊招呼声中将绝大多数人手找出来然后找营官编排宿地拿着船牌去卸运辎重物品和牲口。

    清点到最后还是短缺了一些物资大牲口也死了一只只能作为加餐其他都有些病怏怏的样子需要养生一阵才能重新派上用场。

    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将自己旗帜第一次树立在战场后方。

    高举在风中烈烈作响的旗帜充满了某种手工的味道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除了“龙州团左”的基本旗号之外我还要有个人的标识作为并立的中军旗至少在即时通讯手段普及到班排之前各种代表番号和编制的旗帜以及相应的指挥旗语还是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的。

    关于个人用什么旗帜好呢在家里在一个小范围内举行了某种民主表决。最后决定出来的就是这种有点坑爹的东西一大四小半环的五个墨团。

    就是让她们每人画一个图样然后反复修改都不满意最后怒向心生一把涂抹掉到最后就剩下来看起来就像是个猫咪刚踩过的爪印然后再由唯一会点女红的崔绾婷赶工式的用金红两色丝线绣上边缘看起来总算不像是信手涂鸦的产物。

    好吧除了我之外没有人会认出来这是一面猫爪旗我自我安慰到。

    虽然个人感觉卖荫的尺度略高但是混在至少十几只不同地方的团练、义勇、乡兵、义从之类的那些五颜六色的旗帜中就有些不那么扎眼了

    我甚至看见一只明显是手绘歪歪扭扭的蝎子还是长的像野猪的所谓马头旗让我顿时心里平衡了许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