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渊源
作为四散的登州流亡者登州曾经的“文胆”别号邓疙瘩的清河人邓柯山也呆呆的站在海船上失声痛哭或是低声抽泣的人群中眺望着那个似乎已经永远没法回去的方向。
登州已经完了彻底淹没在官军肆无忌惮泼洒的鲜血和火焰之中。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随着冉冉倒下化作灰烬的飞虎旗登莱镇这个名震东海威慑八方傲然屹立于南北朝廷诸多军镇、海藩之间的悠久名号;聚集了乾元年间以来历代海商巨贾的梦想和理念各种汇聚之地;长达百年乱世中置身事外的乐土和富奢之地;一切的林林总总也将彻底跌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邓柯山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去投奔谁才好。
失去了登莱镇立身的根本和后盾之后之后那些因为各种理由四散在安东、新罗、扶桑各地的登州军也将成为别人觊觎的肥肉和目标。
毕竟通过输入战争和出卖武力他们这些登州旧部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和资本也积累了足够的仇怨和敌人。
可笑的是那些人还以为换了一个主子就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权力和利益。可失去了自身武力的庇护他们也不过时一群不知道何时就会被宰杀献祭的羔羊牛马而已。
这一点却没办法指望那些被祖传商人的本色浸润到骨子里的登莱豪门大户或是海商集团所能明悟和觉醒的洛都既然能够给与他们背弃陈大都督的足够好处和代价自然也有能力用刀剑和权势在需要的时候重新收回去。
可怜这些人还妄想着和一个独断的政权谈什么契约精神这真是一场残酷而美妙的大梦啊。
“登州跌倒洛都吃饱”他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来
邓柯山已经决定了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柯山梦作为那段大梦一般的最后岁月仅存一点留念。
广府下关码头的海堤上钱水宁带来的数百名人手正向蚂蚁一样搬运着船上卸下的货物。
作为来自上层的关照和利益之一我以一个相当公道的价格在这里得到了两个专属的泊位隔个小山头就是海兵队的港湾和训头看起来令人放心又有一定的私密性。
虽然不是什么黄金水道但是就算是自己不用租赁出去给那些中小客商和不定期的散船也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遇到了些许海贼做了一场?”
我追问道
“情形如何”
“船和人手都没有多少损失”
负责带队的人同样是宇文家的族人三十多岁名叫宇文拔都的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只是毁坏了一些货物却是那些装作船民的海匪企图靠近放火造成的”
宇文拔都也是驻留在陆丰碣石湾的那只宇文家船团的副手算是有过数面之缘他一五一十的对我汇报着个中业务却没有表现出任何隔阂和不适应。
显然和许多人一样默认了我和谜样生物之间有些混淆不清的身份和站在前台立场。
“阿紫”
谜样生物有些变调的声音突然在我耳边响了起来。让我一个激灵不由的想起天龙八部里那只不择手段的姐夫控。
就见她飞奔过去几乎是扑挂在一个刚从船上下来的窈窕身影上好吧。
一大一小个女子拥抱在一起又叫又笑的样子让我不由想起某些经典里番亲吻姐姐圣母再上什么的无数百合花盛开的脑补情节。
“主父有话交代”
名为阿紫的女子刻意板着脸道
“跑出去私定终身什么的实在有违家法和体统的”
“未成礼就不避嫌的居于一处就更是不像话”
“难道要宇文家的女儿去做那淫奔野合的勾当”
“又不是出不起嫁资的蓬户之辈本家的脸面何在”
“我是有苦衷的啦”
谜样生物小脸一下子垮了下来然后本能的使出撒娇卖荫**对方的表情果然松动了下来。
“不过对方乃是八叶的罗藩家格比本家略高”
“真要能在一起也不算是辱没门楣了就怕你会吃亏啊”
“阿爹最是怜惜我拉”
“毛”
我忽然发现谜样生物有些小儿女情态的瞄了我一眼让习惯了她大大咧咧作风的我有些毛骨悚然起来。
“藤原敏子见过罗世子”
随后名为阿紫的女子过来见礼道她主动摘下帏帽露出一张有些清秀素丽的面貌来却是个古典风范的丽人只是眉毛被剃成细细的还点上两个黑点不由让人多看了几眼。
“阿紫可是扶桑式部少辅的女儿”
谜样生物凑在我耳边道
“专门聘到我家来充任女史的”
“等等”
我忽然有些奇怪的既视感。
“紫式部?她居然是紫式部那源氏物语怎么办”
我将她拉到一边。
“熏大纳言的光源氏养成计划怎么算”
“紫夫人和桐壶帝的爱情故事怎么办”
“可以由你来写一个新版本啊反正你不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谜样生物有些狭促笑得像只得意摇尾巴的小狐狸
“抱头蹲和那只呆阿萌都是好素材啊正好一个紫姬一个夕颜”
“那你又算什么”
我几乎是本能的应道。
“狠心妒忌的弘徽殿女御还是入梦诅咒的六条御息所”
话一出口我就发现不对她的脸色一边变得红透无比仿佛有无形的热气冲头顶上蒸出来。
“去死吧气死老娘啦”
她恼羞成怒挥舞着阳伞将追我落荒而逃。
“这位是源九郎乃是我家世系的义从头领”
旁若无人的折腾了好一会她才重新给我介绍道下一位家臣。
这是一个古铜色皮肤的男子生的一副豪雄刚健的体魄还剃了个光头看起来十分的硬朗和精神。
“罗少主毋须见外唤我九郎或曰义经便可”
对方笑容可掬的道显然得到某种提点。
“这次带来三百儿郎希望能够在麾下棉尽薄力”
源九郎义经?我心中忍不住奔过一群草泥马源九郎义经都在这里了你那只到处抢人兵器的超级忠狗武藏坊弁庆又在哪里
“喂喂你到底有多爱霓虹文化啊”
随后我对着她忍不住吐槽道。
“紫式部和源义经都冒出来了”
“我家可还有一个平将门没过来”
谜样生物得意的炫耀到
“他可是我家的总教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已经被一种本时空乱入的错觉和混乱感给弄糊涂了
“你打算在自家开一个穿越版的源平之战么”
“当然不是这只是我们那位前辈的恶意趣味而已”
她这才开口解释道。
这个缘故却要上溯到乾元年还叫日本的倭国一桩公案当时的太政大臣藤原四家之首的藤原押胜美麻吕不满在位的孝谦女王宠幸来自东土的僧人道镜和玄舫而悍然发动平成京之变。
藤原氏乃是第一权臣党羽密布内外很快逼得孝谦王退位给新王而自立为摄政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得到**主鉴真带来的东土僧团外援孝谦女王在很短的时间内重聚支持者反攻平成京大败藤原一党而举族尽诛之。
其中藤原押胜美麻吕的次子带着部分亲族从属逃亡出海侥幸漂流到梁公的两大领地之一夷州恩准收留重新繁衍生息然后又赐分两家一为平氏一为源氏成为如今岛内这两大姓的祖源。
时隔多年后倭国再次内乱南北分立南朝请中土派兵扶持遂以夷州藩就近助战这两只藤原后裔也因此重归扶桑开枝散叶分据一方那却是另一个故事。
话说回来
自从梁公派人开拓虾夷大岛及扶桑的矿产以来曾经孤立于海东的倭国就变成中土某种形式上的半殖民地。
不但倭国公卿贵族世代要前往中土游学乃至入仕的传统连普通倭国百姓也大量出现在海外新拓之土上。
主要是因为唐人的外翻诸侯们发现这些倭人可谓是吃苦耐劳需求极少坚韧凶残是充当对外扩张的上好炮灰和苦力。
因此开始大量引入倭人充事各种危险困难的底层贱业或是在人手不足的早期充当一些工头、监工之类的基层小头目。
至今海外诸藩之中犹有大量倭人的后裔就算是我本家的罗藩领内也不例外主要是作为归化的二等人来监管和驱使代表三、四等人的土户和藩奴
相比那些掳来的其他民族土户有所不同历史上这些倭人几乎是高高兴兴成群结队的离开家乡到命运莫测的海外去相比他们贫瘠困顿的本土生活去海外反而成为改变这些刚从奴隶氏族社会转变过来的底层人民命运的机
虽然在这期间有很多倭人因此埋骨他乡但是也有为数众多的倭人在海外的新天地立足下来经过数代之后变成国人乃至家臣之属然后他们的故事又激励这更多想改变命运的倭人积极的出奔海外。
而夷州无疑就成为这些倭人前往海外拓殖之前重要的中转和调教训练之地。如今依旧有大量倭人或是倭人的后裔在那里讨生活。
因此作为当地屈指可数的著名藩家宇文氏的领下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倭人血统的臣属伴随在谜样生物的成长过程中。
这位源义经不过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