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结交
我回到家里就看见门内停了陌生的车马以及正在前厅由谜样生物陪着奉茶的访客却是来自龙雀园的某位总管。
陆太尉家的谢礼比我想象的更快到来整整装了一大车五色锦的衣料罗帛金银珐琅琥珀的器物三双玉璧还有一处田庄的产契和交割文件以及一份证章齐全的空白诰身当然谢礼愈丰盛愈丰盛就越代表主家想在这件事情上和我拉开距离的态度不然就于脆留着这个人情方便行事好了。
其中一些赏玩小件什么的是按照我家一大三小四个女性各自有份看来对方摸底的很清楚自然也有暗隐希望我慎言兼带掩口费的意思。只是当具体的东西分到手的时候这也让崔绾婷禁不住脸色发白了一番。
此外同来的老仆还私下递给我那位孙小姐陆霓个人名义的一封私信私信里夹带了好几张大额钱票就显得有点不那么恭敬了。
不过我看了信中的内容之后就明白了字迹娟秀的代表着一个冒昧的嘱托希望我将其中最大额的一张钱票转送给某个暂时不方便见面的人。
我想了想却是正好籍着这个有头叫上车夫和跟随按照私信里提供的地址来到了右城之外的猎德区。因为那位辛稼轩的地址也指向这里。
这里虽然受过叛军的骚扰和劫掠但是因为其他的缘故相对受损较小所以很快就已经恢复了旧观。相比烟火气十足的其他城区这里最常见的就是满街的书店纸坊文具行什么的空气中也远远就能闻到书墨的气息。
因为这里也被称为学城广府三所大规模学府南海大学堂、还是海事院和水师学堂和众多的中小学校都聚集在这个城区内。
南海大学堂、还是海事院和水师学堂都是当年南海都督府设立之前由梁公遥领创立的再加上后来部分南迁的京都两学三附:京师大学堂武备大学堂百工学堂、讲武学堂和吏目学堂以及国子监构成如今广府诸多学堂的主要渊源。
此外还有岭南大开海贸而颇多豪富之家因此历代以来兴起的各种劝学办学风气的产物最盛时广府畿内包括工学、私塾和流动讲习所在内存在过上千所各色名目的授学之所演变至今仍有过半数以各种名号继续存在着。
而这处靠近海边丘陵地区的猎德城区就占了其中最有分量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中也包括辛稼轩任事的所在畿内三所讲武学堂之一的讲武东堂。
从一大堆各种名目新旧不一的大门和招牌中找到这里着实不太容易哪怕当地有专程负责给外来人带路和临时导游的为业的群体但是能记住这个偏僻坊区的人却是不多的。
我走出街道和大路后沿着各种小块菜畦和田埂走了一段菜发现掩映在树荫和苍色之中已经有点历史和陈旧的味道的校区院墙上满是青苔和蔓生的野草包铁的大门也在海风和湿气中锈蚀斑斑只有那个白铜的铭牌似乎经常有人打磨和擦拭而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铮亮。
叩门摇铃之后门上突然露出有个有些吓人的面孔然后从侧旁的小门慢慢走了出来我才发现
那是一个老军脸上被重重的割裂过只有一支眼是好的小腿缺失的部分是用木棍撑着身体这种地方也是那些军中没有家人的伤残老军退下来安置的地方。
我出示了身份和通报了要求之后他又慢慢拄着腿进去交涉了。透过打开的侧门
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粗粗修剪过的偌大草坪上稀稀拉拉的正在操行或是器材锻炼的生员多少让周围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安寂中的生机与活力
不多久我就看到了消瘦的身影他穿了一身青色的紧身戎服除了没有着甲和徽标之外就与广府当地的防军无异这也是武学系统里教头们常见的服色因为他们偶尔也要到防军之中执役一段时间。
“原来是罗兄啊”
他看到我似乎有些惊异没想到我会找到这里来。
“我受我们都认识的那位友人之托特地来看望你”
我开门见山的到
“她且还好么”
随即辛稼轩有些迟疑的道。
“还好把就是因为前天的变故被禁足不出了”
“所以只能转托我给你送东西过来了”
我递过重新包好的信札
看完我带来的手信以及那张钱票他有些欢喜混杂着惆怅的复杂情绪只是重重叹了口气然后才道
“蔽处寒陋不好待客能否请罗兄稍待片刻?
“无妨的”
我微微笑到然后在们房内找了个长凳坐了下来透过缺失的窗扉观看起那些生员的操行活动来。
他们虽然人数有些少身体素质也有些良莠不齐但是操练起来还是颇为认真与周围那些明显陈旧简陋的设施形成某种鲜明的对照。
而墙上粉刷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和残缺不全的“。虽远必诛”从某种程度上印证着这处讲武学堂的现状不受重视缺少投入生员不足之类的境况。
又过了一会儿某种钟声敲响后这些生员才停了下来逐一散去其中一些目光也撇到我这个方向似乎这里的访客比较少见让他们颇有些猜测
然后辛稼轩走了过来却是已经换了一身常服只是明显带有穿的久了肘下袖口磨毛和卷边的痕迹
片刻之后一座茶肆里高朋满座各种声音鼎沸了因为辛稼轩的同僚们也在这里聚饮于是连带我也被邀请进去变成某种同场的活动了。
虽然喝的只有大壶茶水和甘草橘皮泡的便宜饮子简单的糕果于脯而已但是这些人还是努力喝出一种酒宴的气氛来看起来辛稼轩的这些同伴平时过的紧促苦憋的也不少。
我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一边和辛稼轩说着话却是很有些熟悉的感觉。
看着辛稼轩有些无奈又有些歉意的样子我笑眯眯的安慰道。
“没有必要介意我的”
“当年我在洛都游学的时候也是如此行事的”
“春明街上一到时节满是纵情作乐的士子啊”
“罗兄去过洛都么”
他不由眼睛一亮露出某种神往之情。
“是啊早年家里有些渊源特地慕名去就学”
“那不知是京大还是武大”
旁边一个声音道
“都有把”
“能否给说说情形么”
有了这个话题就不是那么无聊了很快我也加入他们的热烈的谈论中去各种就学生涯的趣事荸的同年和师长丰富多彩的结社活动。
“罗兄还曾是讲谈社的会首么”
我无意头颅了讲谈社的事情后然后他们又掀起另一波热潮却是各种羡慕妒嫉恨之类的情绪然后有点热切的巴望上来。
我也顺势了解了包括辛稼轩在内的他们大多数人的背景
辛稼轩的祖上亦是北人从乙未之乱大批南逃避祸的名门望族豪门显贵相对于逃奔数千里之遥的梁夏前往南海都督府境内自然有水陆上的便利到嘉佑大进军的北伐中被泰定帝打破西京之后掳获南送的西京士民的后裔
在岭内繁衍至今至少有数十万到上百万之众遍及社会各个层面为了与后来那些陆续南投人士区分开来因此也被称为“老北人”。
而辛稼轩本人目前只是作为武备大学堂的预备科畿内讲武学堂中的一个教员只比最底层的助教好一些有二十缗的定薪和若于津贴、补助不用去住单人公舍有自己的一个小宅院和若于仆人一匹老马拉的篷车就是他大部分的身家。
距离拥有从六品下的衔的学监和堂正至少还有七八个台阶实在谈不上什么事业有成撑死了也只能算殷实之家。所谓父母双亡有车有房对某些女子来说或许是良配但是对于太尉家的小姐来说就未免有点尚不得台面了
他又喜欢结交各色人物身无余财没有隔夜粮什么的是他日常最好的写照也不知道怎么就会勾搭上本该处于不同社会层面的养尊处优的太尉家的孙小姐。嗯我只能说祝福他们会有个好结果了。
据说他早年一心想去投军却又屡屡不成行不过他喜欢用讲武学堂的条件做各种备案和策划然后给两学的上层人物投书当然无一例外的石沉大海了。
要知道更早之前他曾经还是武备大学堂的出身以成绩优异的高才之一留校返用为助教兼学兵队队正但是因为为被解散的青军社上书做辩卷入前些年的北伐之争被上层以不安本分妄言兵事为由变相的贬斥到这所低级别的讲武学堂闲投散置。
这一点倒是有些金丝正常历史时空的那个人终身在主和派的打压下怀才不遇高喊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郁郁而终的人生轨迹。
好吧又一个潜在登用的历史人物好感度达到了友善以上生活困顿不安于现状喜欢上跨阶层的女子有迫切改变自身地位的上进心和动力就缺少机会嗯挖墙脚的前置条件已经出现。
只是初次见面交浅言深直接招揽就太过刻意做作可以继续往来深交培养熟悉度再说我在日程表上添上这么一条
至于他的那些教员同僚只能算是附带收获其中也有一些被边缘化的主张北伐的激进派不过需要更进一步了解。
我想了想又加一条根据旧日讲谈社的经验以讲武东堂的现状可以聘请他们业余的兼职做些外快的工作进一步拉近关系考察他们的品行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