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另类(为盟主“漫长的路”)
“我们忘了骆马湖流民田庄刚建立的时候也是不断的杀人而且骆马湖东岸那边地形相对封闭又有大队家丁驻扎所以才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在山东那边是我们粗心大意了。”
“老马这次没有走水路而是带着十几个家丁一个个庄子看过去这是有扎下来做事的心思他在济宁处置的也很不错雷子你这次去就是把消息传回来然后多多帮忙凡事让他来决断就好。”雷财也要带着内卫家丁赶到济宁那边临行前赵进特意叮嘱了几句。
雷财领命启程赵进到不担心雷财会无原则的听从自家兄弟规矩大义还是把握的很清楚。
山东济宁和各处流民田庄的乱子最为尴尬的是王兆靖这次山东各个庄子有几处闹得很麻烦两个庄子甚至都没办法收拾了现在义勇马队和团练正在那边焦头烂额的抓人虽说当地官府和豪强都在情愿不情愿的协助可这件事却是丢了赵字营的脸面。
王兆靖之所以尴尬是因为这几处麻烦的原因都和读书人有关而且还都是徐州出身的童生秀才这等从赵字营打破云山寺开始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庄头管事方面的人才当时还没有现在想得这么长远不过如惠喜欢用云山寺内那些有经验但被打压的年轻人周学智则是挑选那些肯吃苦肯学东西的商户农户子弟王兆靖则是愿意用读书人在他想来徐州这边文风不盛连考中秀才的人都不多读书人都是失意的很大部分人都是老童生这样的尴尬身份读过书、知晓道理这样的人学做事也肯定更快肯定知道感恩报效肯定会比其他两边的人出色这就是王兆靖的想法。
对他们三人的判断赵进没什么意见但因为受伤等等原因不能继续做家丁的年轻人也有不少被安排去学管农务人事之类这是几年内的事情以往这些人也被不断的排到骆马湖东岸、宿州和孔家庄、归德府这些地方因为这边都被赵字营控制所以也没有什么是非事故也就分不出什么高下王兆靖也继续执行这个方针比如说流民里识字读书的就会被选拔出来。
但这一次的纷乱每一处控制不住局面的往往都是那读书士子出身的犹豫不决或者临阵脱逃或者讲求什么大义甚至站在流民庄丁一边说话这让王兆靖觉得很丢脸只有自己选出来的人这么不堪用。
“不要胡思乱想你选出来的人里面也有人提前就知道了乱子还没煽动已经把人抓了还有人在乱闹起来的时候拿着刀砍翻三个直接镇住全场的这不也是读书人出身吗?”在王兆靖惭愧请罪的时候赵进安慰了几句。
“不过有些人脑子是糊涂的谁给他们饭吃谁给他们这个管几千人的场面谁在他后面撑腰他们弄不清这个还想不明白咱们要于什么这样的糊涂蛋回来后一个个严办该杀的杀该做苦役的做苦役咱们没那么多慈悲的。”赵进对这些临阵脱逃甚至推波助澜的人也是恼火得很。
王兆靖尴尬苦笑:“大哥这些读书人是想不通读书取功名那也要能取到才行他们看着别人仕途风光得意觉得自己也该如此大哥你给他们温饱和差事他们却拿来和那些官吏的富贵太平比这么糊涂倒也不奇怪。”
他说这话的时候身边陈晃、吉香、刘勇和如惠都在陈晃漠无表情如惠只在那边翻看账册刘勇低着头吉香则是慎重的建议说道:“大哥山东那么大的地盘可不比淮安府小了也得放着家丁镇守。”
吉香这话自荐的意思大家都听懂了不过赵进却没有接茬只是笑着说道:“这些眼巴巴看着别人富贵的童生秀才心思糊涂可那些已经富贵的人里面却有明白人那孔璋还是圣人子弟呢?倒是看出风向来要在咱们这边下重注了这个人有点意思兆靖你把他的来历和大家说说能听出很多东西来。”
被赵进这么引开话题吉香早就习惯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被外放的可能实在不大倒是把王兆靖从方才的尴尬中带了出来王兆靖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消息是半个时辰前刚到的孔璋这人的来历倒是不难打听明路上就很多”
熟悉孔府谱系的人都知道真正能列名族谱的孔家族裔不管是长房还是旁支只要是有传承的必然是双字名而且用字肯定很生僻古怪这个原因倒是简单传承千余年又是儒学宗门讲究敬奉祖先要避讳要种种种种这名字自然简单不得孔璋这样的名字让懂行的或者是曲阜本地百姓听到了会立刻有个判断这是孔府的仆役或者于脆就是攀附的同姓甚至外姓比如说孔家庄那位也是姓孔。
可孔璋又不是这样的情况在曲阜这边只要稍微下功夫去打听很容易得到这个人的消息衍圣公孔府在大明都已经传承二百多年了孔家枝繁叶茂有身份有体面的孔家人不知道多少随便一个姓孔的族人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大家记住。
有人说孔璋是这一代公爷的私生子也有人说是公爷弟弟的儿子这一代衍圣公已经病重濒死而公爷的弟弟则是在年轻时候遭遇一场变故不在了这一代的衍圣公子嗣稀少四十岁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儿子而这个孔璋是他三十岁上下抱回来的当时很多人都在传说衍圣公妻妾怕是生不出孩子所以衍圣公做个预备但衍圣公夫人也是山东大族很有几分手段孔璋从小到大就生了几次大病莫名遇到了几次“贼匪”但还算是有运气病症及时被救好歹人也没来得及杀人就这么经历波折成年。
也有人讲这什么“大病”和“贼匪”都是衍圣公的妾室还衍圣公的另一个弟弟做的有人想要嫁祸给夫人自己扶正还有人想要让本代衍圣公绝后自家得这个承袭爵位的不过这一切都是传闻衍圣公对这个孩子也不是那么太看顾抱回来也不是养在孔府内而是安排了个别业买了仆役伺候让他和孔府二等族人一起读书看不出什么重视等本代衍圣公有了两个儿子之后大家也就不想那么多了。
孔府子弟的出路大都是管理孔府在山东的各处产业有品级的官位爵位这类得是长房大支才有资格问的其他人都是去各处庄子各处铺面去管事再次一等的则是去这些地方做事在孔璋可以出去做事的年纪好久没有过问的衍圣公又是作了安排让他选两条路一个是去济宁管着商铺另一个则是去京城守着宅子。
这安排一出衍圣公府又是轰动要知道这两条出路对于不能做官袭爵的子弟们来说是最好的两个位置济宁那边繁华富庶孔府的商行货栈又不会被官府和江湖上滋扰是个坐地发财享受的地方而京城那边每年衍圣公府和京师方方面面的沟通往来都是这边经手不光油水大还能和内廷外朝的许多人搭上线落下人情以后好处不尽这样的地方怎么就给一个来历不明不白的外人。
争议纷纷甚至孔璋在外面行走的时候还险些被马车“撞到”住处也好几次失火衍圣公夫人那边的族人很是过去闹了两次孔璋这边见了衍圣公一面然后就离开了曲阜这样的人只要不和大家分润争夺好处走也就走了再也没什么会在意不过过了两年不到却又有消息传回曲阜说是这孔璋去给人做了幕僚开始时候只是登莱兵备道师爷的帮手到后来因为聪敏好学办事得力登莱兵备道的钱粮他直接开始管账了这么一年之后又被推荐到某知州身边去做师爷也有精明得力的评价。
人都是见不得别人好的孔璋不和大伙抢位置好处了可大伙也见不得这人能在外面大展拳脚凭什么大家窝在孔府孔家这里憋屈你却能去外面海阔天空再说回来兵备道可是担着登州府和辽镇的钱粮一年要过手多少好处自家又能落下多少又去做这个知州师爷等于是一州之地钱粮他随便捞取这几年怕是积攒下几辈子的好处了不行看不得
结果这风言风语就在曲阜这边起来了闹到最后几位德高望重的孔家族老去和本代衍圣公讲孔家是圣人传承是清贵之极的门第这样的人家怎么能去做钱粮幕僚这样的贱业别人去可以那孔璋去做了可就是丢孔府的脸丢圣人的脸日后传到京师去孔家脸上也不好看难道孔府这么多封赏还养活不了一个孔家子弟这不是说朝廷亏待吗?
三更了估计双倍月票也要结束了这一更是为了感谢新增盟主“漫长的路”老友加更。
感谢“戚三问”老友的打赏谢谢大家的订阅、月票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