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武夫 > 第一千零四章 棉、布、人心

第一千零四章 棉、布、人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字营的风格是质朴没有人吹嘘说大话可还没有深入细聊这周学智居然就说出了几个省和整个天下的大话实在让人震撼可也让人看到了这里面的前景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三人当然明白这种棉织布的要紧不然赵进也不会把这件事放在扩编改制之前来谈。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话说得真是不差辛苦种地的粮食仅仅是维持住温饱想要发财致富还得靠着工场商号。”王兆靖情不自禁的感慨说道赵字营这边真正的大利来自于几个大集市还有烧酒、私盐这都是匠造贸易的营生也难怪王兆靖这般感慨。

    “还有无粮则乱这才是最要紧的根本”赵进笑着接了句没有粮食徐州就没办法维持这么多脱产的家丁团练没有粮食也谈不上什么扩张即便是抓到俘虏也没办法真正用上可有了粮食等于是掌控生死自然牢牢把握。

    闲谈几句周学智就拿出厚厚的一本账簿王兆靖和如惠那边也都是摊开纸笔这等大事需要记录谋划的一定不少。

    就在赵进去过荒草滩知道各个村寨开始纺纱织布之后就立刻给在清江浦的周学智下令让他调查棉布相关的方方面面清江大市如今算得是大明商货贸易的中心所谓“天下行价只在此出”已经是掌握了许多货物的定价权把握住了商贸的源头这天下间的商人只要你做到了一定的规模在一省或者几府之地有名号地位那么必须要派人来到清江大市这边那怕你不在这边开设店铺定期抄送价格快马送回本处也是必要的不然就要在贸易上吃大亏或者被别人占去先机。

    在这样的局面下也算是某种必需品的棉布他的大宗定价的权力由原来的松江府越来越朝着清江浦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批江南豪商也过来开设商号对棉布生意的底细在清江浦这边很容易就可以调查清楚。

    松江棉布所谓衣被天下每年外销棉布千万匹这些棉布五分之三甚至更多都是去往长江以南各省高丽、倭国、南洋诸国还有暹罗、占城、缅甸等国北地几省的销量反倒不那么多这个原因倒也简单富豪穿着绫罗绸缎穷苦百姓衣不遮体只有一般人家才会买布裁衣对比之下南方各省的百姓要比北方各处富裕很多销量自然也是巨大至于倭国、高丽以及其他各处的买卖那是一国之力自然不同。

    卖到北地的棉布则都是走海路和水路运销松江沙船就有一项生意就是装载棉布去往登州和天津各处从前还要去辽东金州和营口几处然后还有不少是顺着运河北上再拐入黄河运到河南这边去往山西、陕西北地的棉布有相当部分是被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和辽东的女真买去这样的生意也可以算得上交通敌国认真起来要抄家杀头的不过把持这些生意的往往都是边军将门自然无人理会而且清江浦各家商人谁也不敢对赵进这边有所隐瞒这才打听的到。

    如此巨大的销量松江府一地种植的棉花远远不够何况松江府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适宜种棉这缺口如何补上自然要从天下间各处采买除了松江府临近几处有棉田之外这山东东昌府和兖州府以及北直隶的河间府和真定府都有大量的棉田在这些棉花汇集到运河上然后一路南下到松江再变成衣被天下的松江棉布。

    “松江棉布虽好价钱也不低北边几省远比南边穷苦所以那边一般人家能买得起的这边就未必舍得这等布匹到了关外口外的价钱更高连蒙古各部也有些承受不起如果咱们这边能产棉织布销路是肯定不愁的。”周学智总算稳定了心神开始阐述。

    他这话大家自然明白江南各府富庶无比工场连片织工几十万可那些织工是要有工钱的棉花需要采买的而赵字营在这两项上可以做到某种意义上的免费成本这么压下来自然价钱上就有优势不管怎么算都比种田出粮要赚得多很多。

    “流民和俘虏都是我们的人口不是我们的牛马白用三年可以以后就不成了不过还是能做到比江南便宜。”赵进笑着说道大家都是点头抓来那么多俘虏为他们建起田庄并不仅仅是要把这些人当做农奴盘剥一辈子而是让他们成为赵字营真正可以控制使用的人口。

    周学智点点头又是跟着说道:“其实这也不必担心倭国和高丽对棉布用量很大只要咱们的船队建起来专门吃这一路生意就足够了而且即便是咱们大明之内他松江棉布送过来未必就有咱们的好卖起码咱们一产棉布河南和山东就不会落在别人手里了。”

    “还想不了那么远这洋面上的事情一时间顾不上懂得种棉的懂得纺纱织布的在松江和江南工场里的熟手织工懂得造纺纱织布器械的这些人一定要弄过来不要在意花费骆马湖东岸村寨自产棉布从现在就要开始收购放在集市和大市那边去卖现在生意虽然小但可以先试试水也让客人们看看这棉布的成色质地好让我们知道如何改进。”赵进轻拍着桌面边拍边说道。

    赵进在那边说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三人运笔如飞把他说得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去骆马湖东岸村寨收取布匹的时候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公平买卖在那里的庄户百姓已经不是我们的俘虏而是我们的根本和这徐州没什么区别所以在那边做什么事都尽可能考虑到两利别光想着盘剥。”赵进徐徐说道。

    大家运笔不停赵进的伙伴们都已经习惯了赵进说话的节奏有时候说一件事但往往会发散开去不过赵进是赵字营的首脑即便是他发散开去也是命令而且这样的发散往往代表着胸怀全局正是赵进该做该说的。

    “这个请老爷放心在骆马湖东岸村寨即便公平买卖拿到布匹的价格也不会高最多也就是一笔工钱那边的田地都是咱们的出产也是咱们的成本不过是手工而已。”周学智事先对这个有充分了解。

    赵进笑着点点头随即沉吟着说道:“现在出身骆马湖东岸的庄头管事和团练们要给他们自己的田地了再这么不花钱的用下去恐怕就要用出毛病来可给了他们的田地家丁们也不能亏待。”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惠接口说了句。

    众人神情都有些郑重赵字营给家丁的粮饷比给大明给下面兵卒的要少一半好在发的足实营内善待家丁处置又是公平所以显得比官军优厚很多而且这边还挂着个家丁的名头私家奴仆给多少粮饷月钱自然是主家随心

    不过这名目关系开始可以含糊大家都是饥寒交迫这里又给好武勇悍的年轻人一条出路谁也没有二话而且赵字营在护卫徐州乡土这更有了几分大义但现在却不同了赵字营各个团队有三分之二驻扎在徐州之外几次大战也都是在徐州之外。

    家丁们在征战各处打生打死而且不是为了护卫徐州开打是为了扩张是为了惩戒那么这主仆关系和护卫乡土的名义就不怎么够了赵字营眼下有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他没有名分不管赵进把这套架构弄得多么严谨森然让大家对将来有多少期许和奢望他毕竟没有朝廷和官府的大义这只是他一家之兵大家只是为了他一人征战。

    小范围、低烈度的征战还好现在慢慢扩开人心变化就有不同了这个事情陈晃、石满强都是跟赵进提过但这件事大家说起来都觉得很不舒服所以都当个忌讳避而不谈。

    “其实有军纪可以约束”王兆靖说了一句然后摇头沉默。

    如惠皱眉想了想开口说道:“老爷其实现在家丁们的连正队正这一级对老爷都是忠心耿耿因为他们手里有了田地只要咱们赵字营在一天他们的产业只会变多变大他们的利益和咱们紧密相关这法子好用只是这法子要用在所有家丁身上花费未免太大了。”

    说到这里如惠沉吟了下又是说道:“何况人心不尽这次给了这么多以后怎么办老爷你对下面太宽宏了不管是朝廷官军还是地方上的团练他们都是卖命吃饭的能吃饱也就不错老爷你这些考虑是朝廷武将对自家亲卫家兵的做法。”

    感谢“用户寒夜、随心自我0”两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各位兄弟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