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武夫 > 第九百一十二章 万全之行

第九百一十二章 万全之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个把总也说过本来是想要在济宁州买粮可价钱实在太贵数目也不足毕竟是大灾之后没办法只能来这边。”耿满仓在地上补充了句。

    看来来到南直隶这边筹措粮草是不得已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和猜疑最后的判断还是要赵进来下。

    “卖给他们。”赵进斩钉截铁的说道。

    屋中诸人都是一愣下面的耿满仓连忙答应如惠叮嘱了句:“把各处的陈粮都倒过去新粮入仓。”

    “大哥闻香教可是要掀起大乱的。”王兆靖沉声提醒了一句。

    “卖给他们。”赵进没有解释只是重复了一句王兆靖摇摇头不再说话下面耿满仓答应。

    等急忙回去操办的耿满仓告辞离开屋中有些沉默赵进开口说道:“或许山东知道我们知道但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了之后也会把粮食卖给他们。”

    这好像绕口令一样的话语没有难住屋中的其他人但大家都不开口了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赵进却笑了笑颇为玩味的说道:“这徐鸿儒自信的很啊”

    赵进的这句话又让王兆靖和如惠沉吟思索赵进却没有继续打机锋拍拍座椅扶手说道:“给大晃那边传信让他现在就带队回来等他回来后我带队去石头和冰峰那边走一次。”

    王兆靖连忙答应以往赵进都是徐州和清江浦两地轮流坐镇但去年断河之后才开始在徐州常驻到现在。

    那边人去安排赵进却说了句不相于的话:“不知厚生那边怎么样了?”

    不管从徐厚生和赵进的关系来看又或从徐厚生此行的差事来看余家都要对这个人极为重视。

    对徐厚生从北到南的行程余二公子余致远亲自安排不敢有一丝的纰漏错处整个余家也知道这个的要紧谁也不敢怠慢分毫。

    本来徐厚生沿着水路一路南下入长江然后到达松江府然后在余家的安排下直接上海船再继续南下到达澳门。

    海上人知道番人聚居的地方很多可属于大明王土的也就只有这澳门一处了其他什么马尼拉巴达维亚之类的地方那都是化外之地番人势力太大那些地方万一有个麻烦想要立刻做手脚通关节都难。

    余致远可不敢让这徐厚生冒任何的风险所以只安排这徐厚生去澳门那边虽说那边佛郎机人有总督也有军队可那里也是大明广东广州府香山县辖境大明官吏也可以管的这毕竟多了一重保险。

    如果徐厚生到达松江府之后立刻出发正月里就能到达澳门了搞不好还可以在澳门过上元节但徐厚生来到松江府之后就被留下作为贵宾招待一直到正月末才上船出发。

    沿着海岸线南下倒是不用担心风浪真要遇到什么事往往也可以躲到沿岸的港口滩涂上去真正的风险是海盗。

    以往余家的船南下运货大多是安然无事闽粤海上的几大势力也都知道这余家可以源源不断的给福建供盐还在北地有不错的港口能够收货铺货这样的有办法的人物大家自然要给些面子可也偶有船只被海盗劫掠人财两失的不过从大面上看这损失值得承受总比时时缴纳银钱购买海上的认旗节省。

    这认旗的路数并不仅仅是陆上有当年孔家庄孔老虎就靠着这认旗坐地收钱生发的很海上自嘉靖时巨寇汪直起就开始有水旗的做法民船商船在海主强豪手中购买认旗每年一换每年缴纳几百几千两的银钱换取在海上的平安挂了相关旗帜发下认旗的这一股海盗就不会碰你。

    但这法子也不是保险海上势力纷杂这家大的买了其他几家不认大的买了小的不认若是一条海路一家独占还好要是几家拼杀的那当真买不起这旗子只能去冒险搏一搏。

    别的时候可以去冒险这时候却不行余致远这次可不敢有丝毫的闪失索性先派船去南边将各家的认旗都买全了这一项就下去了几千两银子除了这个余致远还花了五千两请了一位保人来这保人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认旗这人会跟着船一直走真要是船上的人出了什么事他拿命交待然后他出身所在会为他报仇。

    这次请来的人姓李本姓郑的后来拜某位大豪做义子跟了李姓四十多岁年纪左臂已经残废不管操控帆橹还是厮杀都不方便所以只能做这保人的生意他这面子在福建、广东和南洋海面上都好用的很自家人头熟而且李家几个同辈和郑家几个晚辈都是十分了得在海面上有响当当的名号没什么人敢随意招惹。

    那么多旗帜挂在船上又有这么一号人物作保余家又是选用最可靠的船工水手安全总算有了保证。

    余致远和徐厚生很亲近年纪差不多然后两人都算是豪商出身共同语言更多些很是谈得来余致远也不把这徐厚生当外人花销上也不隐瞒一听自己还没上船就要花万把两银子徐厚生顿时吓了一跳很是愧疚。

    不过这余致远的回答让徐厚生更是惊讶:“贤弟也不必担心什么买了这么多旗帜今年多跑几次只要运气好也就赚回来了翻倍也不是不能。”

    以往徐家经营煤铁已经觉得利润不低没曾想海贸居然有这般暴利着实让徐厚生震撼。

    等一切都准备停当这才上了余家的沙船这次余家的船上除了替代压舱石的货物之外其他都是未带一来是吃水不深各路豪杰看了知道里面没有油水二是让徐厚生在海上活得尽量舒服些如果是平常行船水手们不是睡在甲板上就是躺在货物中海上吃喝的东西更是糟烂不堪徐厚生这等富家子如何受得了。

    因为在松江府那边等候的时间很长赵进特意给徐厚生替换了一次护卫跟着徐厚生上船的是聂黑和五名精强内卫余家自己也有安排余家也有六个人跟着其中一人名叫余鸥却是被余家收留的海盗武艺精强经验丰富足以应付海上的很多事。

    该准备的都准备到了可这海上行程还是让徐厚生以及聂黑等人吃尽了苦头天气晴朗的时候自然是好的风平浪静碧海蓝天在船上也是享受可一有风浪这船只就会颠簸摇动徐厚生和聂黑他们就吐的昏天黑地苦不堪言快要过福建的时候才算是勉强适应了些。

    等在澳门那边入港的时候徐厚生和船上一于人也都混得熟了聊起来大伙都不觉得这一次辛苦反觉得轻松自在。

    “没遇到大风浪没遇到动刀子跳船的时候这真是顺风顺水也是托徐公子的好运气。”余鸥这一番言语让徐厚生对海上生活认识更多了些。

    船在澳门港口里下锚将带着的货物卸下都是最好销的江南特产然后买差不多份量的货物放进船舱就开始关闭舱门只在船上留几个人看守那位李家的保人还要跟着这船回程所以就跟着徐厚生他们一起下船。

    这位李家出身的保人只说自己叫李老海应该不是真名不过大家也能判断出这位保人的份量那位余鸥颇有些桀骜不驯的劲头但在这李老海面前却恭敬的很完全是后进晚辈的做派。

    “舅老爷小心些那李老海虽说不言语可一直盯着舅老爷这边估摸着是在猜舅老爷的来历。”

    余家派出来的护卫自然知道徐厚生的身份也知道余家如今的生发靠的是谁不敢怠慢聂黑那些人也是如此。

    李老海是个有眼色的余家如今在海面上虽然不是强豪一等名声却不小在靠近运河枢纽的地方有自家的港口又可以向福建大批的输出食盐又有一支很大的船队这样的势力各方海主都要给个面子的。

    这样的余家居然为了这么一个内向的年轻人铺排出这么大的场面认旗和保人花费就得过万两白银而且这年轻人带着的护卫也不是等闲之辈不光是见过血那森严气度江湖上实在少见李老海甚至觉得对方是什么贵人高官的后代那些护卫是官差一等。

    不过后来这个判断就被否了富贵后人可不会这么朴实跟着徐厚生来的人都是护卫连个贴身伺候的都没有这徐厚生每日里笨手笨脚的收拾自己吃用什么的都和全船的人一样能看出他很不习惯。

    这种种判断不符倒是让这个李老海有些好奇而且这徐厚生内向归内向却从来没什么架子喜欢问东问西态度上又是客气李老海倒是习惯和他讲几句海上的典故。

    感谢“吴六狼”老友感谢创世和起点各位朋友的订阅、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