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武夫 > 第九百一十章 大宗粮食贸易

第九百一十章 大宗粮食贸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按照赵字营的层级这耿满仓是没资格求见赵进的有什么消息之类都得通过如惠和王兆靖转述。

    当日里这耿满仓胆大设下杀局然后家产被抄掠人被抓走还好在面见赵进的时候表现不错算是有了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但耿满仓在耿家那边却很惨他家背后京官和地方大员都有耿满仓这一次冒险让耿家损失巨大得罪人也是不少这等地方上的世家豪门对这等事都有处置的成例耿满仓被抓几天后他就被耿家开革出家门从此他的所作所为和芜湖耿家毫无关系。

    壮士断腕这也是不惹祸上身的决断可谁也没想到耿满仓到了赵进手下之后依托徐州强豪的威势和财力居然又经营起偌大的局面。

    虽说耿满仓如今只是云山行的一个掌柜可经手的钱粮却比从前还要多很多尽管他个人不如从前豪阔但在生意场上的影响却比从前大了许多尽管耿满仓现在常驻隅头镇可清江浦的粮商为了他都在隅头镇开设分店派专人甚至还为了这个高价租用赵字营的云山客栈作为自己的驿站就是为了快马传递消息。

    每次这耿满仓的采买或者抛售都会引起清江浦的粮价波动对于粮商们来说往往代表着大利或者大亏。

    靠着对粮价的熟悉和赵字营的支持耿满仓的确为赵进立下大功从前赵字营也要定期卖粮储备用来供应招揽来的流民有了耿满仓的操持之后卖粮的成本降了足足四成而且可以在任何时候买到粮食甚至还能将邳州新寨的出产卖出去尽管数量很少可这个渠道却价值巨大。

    在赵字营的体系中踏实做事又有能力的人总是会被看重如果不是这耿满仓当日太过胆大包天直接对赵进下杀手恐怕早就被提拔重用会有个独当一面的资格不过现在还是作为云山行下面的粮行掌柜使用。

    即便这般这耿满仓的日子也比刚给赵字营做事的时候好过了很多本以为要吃糠咽菜苦几年没曾想开始就是一般人家的日子很快就靠着丰厚的分红又重回富贵生活所得还不止这些芜湖耿家看到耿满仓有了这等权柄手腕居然又把他重新列入族中被拿走的族产又被分回来更加好笑的是居然还安排耿满仓的弟弟在清江浦管事。

    耿满仓惹祸之后他这一支的子弟在耿家都不受待见很是吃了亏没曾想借着赵字营居然又抬起来了而且耿满仓被抄掠罚没的那些耿家产业没过太久就让耿满仓自己来管毕竟熟门熟路管得好。

    这种种做法让耿满仓隐约能猜到如果自己做得好了搞不好从前的家产还能还回来加上现在所得的等于是比清江浦时候更上一层楼。

    每当想起这个耿满仓就觉得好笑当日他在清江浦算是豪商一等可看不见更上一层的希望总觉得憋闷所以才准备行险博取赵进的财产失败被擒本以为一切皆空只能赌一次将来没曾想在赵字营手底下却更进一步看到了更大更广阔的将来在家族内的地位也升了不少。

    狐假虎威也是威风赵字营的前程也是自家的前程何况人在这系统内还看到了赵字营对官军的两次大胜更让这耿满仓死心塌地。

    不止一个人劝过赵进和伙伴们说对耿满仓这种老奸巨猾世事通透的精明人不能太过宽纵他已经有过一次异心如果不知道敬畏可能以后还要生变。

    但赵进另有看法现在是用人的时候这耿满仓的身家性命和所有后路都握在赵字营手里不怕他生变倒不如大方对待让他尽力效命这耿满仓有能力有本领而且赌性重野心大与其谨慎提防倒不如下本钱让他死心塌地。

    目前看来这耿满仓做的相当不错不仅是在生意上为赵字营赚了不少钱粮食的储存和运转都比从前顺畅了许多而且还通过与粮食相关的漕运各方替赵字营打探消息搜集各路的情报按照如惠的评价“未免太能干了”。

    “这样有本事的想要上进是说明咱们赵字营的好处他想要禀报什么事?”赵进笑着问了句。

    “说是山东闻香教的那边教门里要买粮食。”如惠开口说道。

    耿满仓想要越级上报是不可能的他要说什么如惠肯定要知晓之所以还会领到赵进面前是因为这桩事必须要赵进来决断为了避免转述可能出现的错漏必须要当面来说这个。

    “徐鸿儒那边要买粮食?”赵进诧异的问了句王兆靖的申请也是愕然看到如惠点头确认赵进直接让那耿满仓进来。

    耿满仓进了屋子熟门熟路的跪下磕头动作顺畅可表情上依稀有些怪异是因为赵进等人太过年轻这世上有资格受人磕头的年青贵人很多但那锦衣矜持气派富贵凌人自然就有了敬畏可面前这赵进和王兆靖不仅年轻穿着也朴素更没什么矜持做派偏偏这两位掌握着好大权势这就感觉古怪了点。

    “小的见过进爷三爷小的已经和大总管禀报过”

    在赵字营一年多了耿满仓倒是熟悉这边的套路说话直接切入正题没有那么多的虚文礼数。

    就在二月十九这天山东大地震过去了十天左右漕丁一个把总找上耿满仓说是要介绍一桩大生意给他。

    若是地面上的把总如果不是大将亲卫家丁那就值不得什么芝麻大小的武官而已可在漕丁运兵中做个把总那就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千里运河漕船过万漕丁运兵十余万附从几十万一共不到五十名把总管辖财雄势大权重无比。

    这等人物所说的大生意果真不小第一笔就是四万石粮食按照时价付现银现钱还有后续的生意。

    四万石的数目说起来不小几百万斤的粮食可也就是几十艘大漕船的运载在清江浦的米市上虽说不算小数可也不能说怎么稀罕漕粮每年从南运到北的官方数目就是八百万到九百万石这仅仅是遇到京师的数目各种常例规费等等加上总额足有两千四百余万好年景还不止这些。

    官账和实数差距一千六百多万石这些数目就是在地方上征粮的官员吏目差役漕运上的漕丁运兵一直到总兵总督京师户部以及各位大佬的常例好处。

    米麦粮食值钱但必须要卖出去才能换成银钱漕丁运兵以及运河两岸相关拿着粮食换钱换物不过是小打小闹的揩油真正大宗的就是几个运河枢纽重镇的粮商贸易天底下吃漕运吃漕粮的各路人马特别是中层和高层他们的好处都是来自于这边。

    漕粮北运实际上就是南粮北运湖广、江西、浙江和南直隶各处的粮食通过水路陆路先在各处设定的节点缴纳然后汇集到南直隶的几处枢纽重镇入仓再之后才会通过漕船运输北上。

    原本汇集漕粮的运河枢纽有三处扬州、清江浦和徐州可徐州运河改道邳州迦河之后隶属于徐州部分漕粮汇集就归在了清江浦那边同样的扬州汇集的漕粮也要到清江浦这边重新入仓分配。

    也就是说官账外几百过千万石的粮食大都在清江浦很多就光明正大的存在官仓内由相关的方方面面变成好处再分配给各方。

    赵字营的云山行如今也是这漕粮分肥环节上的一环而且还是重要一环这漕粮的确牵扯到方方面面下至乡间土豪上到朝廷大佬是个庞大无比的利益团体谁想要触碰都会粉身碎骨可这也架不住赵字营的势力范围就在运河边上还是运河最要紧最有价值的一段边上。

    而且赵字营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通过漕粮换酒这个生意将足够多的粮食换成了现银这是大有好处的勾当如果没有赵字营会有大批的粮食腐坏浪费尽管也没什么人心疼但能换来银钱岂不是更好。

    这清江大市的存在更是让粮商找到了更有效率的买卖渠道除了这些还有商人做起来这样的生意走余家船行的路子将漕粮运到天津海港然后用空下来的漕船装运些更值钱的货物北上。

    漕粮换酒清江大市还有余家船行都是控制在赵字营的手中这清江浦的粮市粮商赵字营自然也能施加影响也能对里面的风吹草动了解的很清楚。

    这些年下来外人或许不清楚可真正和漕运上打交道的都能了解这个变化那漕运把总是漕运上数得着的人物自然明白这个所以清江浦那么多大粮商不去找直接找到了隅头镇的耿满仓。

    感谢“吴六狼”老友的打赏为大明武夫求更多的订阅、月票和打赏请各位支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