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有个法子
说完这话崔太监却看向赵进等人刚才这愤慨却不是影射咒骂现在关外有建州女真草原上有蒙古各部西南又有了奢家的变乱大明的确空不出手了现有兵马的调动也是左支右绌局促为难现在看来这赵进方才说的还真是不假若要趁大明之危继续打下去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肯定能在朝廷那边拿到更大更多的好处。
若说方才还想争一时之气还不想在气焰上弱了现在就真有些担心对方发作撕破脸了如果这赵进真借机恼怒让这招抚不成让局面更加糜烂恐怕真有可能会不可收拾而主持这一切的魏忠贤魏公公也会被众人责备连带自己这边
“大明强盛的时候不想着一劳永逸却琢磨什么慈悲造化不生杀伐当时没有灭杀现在养了这么多年当然是大祸了”赵进平淡的说了两句崔文升有些惊愕对方的反应想说什么却无话可说只是长叹一声。
土官流官所谓流官就是朝廷任命定时轮替的地方官员而这土官往往则是当地的土司酋长的世袭挂着大明的官衔什么宣慰使宣抚使什么指挥使可对他们自己部众臣民来讲他们就是皇帝君王。
这等土官朝廷最多也就是个名义上的管辖实际上还是独立王国朝廷强盛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妄动臣服遵从可大明朝廷日渐衰弱下面自然异心异动。
不过感慨归感慨眼下赵进在徐州以及周边地方的将来只怕和各处的土官也没什么区别了。
听到四川奢家的变乱消息之后崔文升也没心思去争执什么了只是在那里情绪低沉的说道:“你们说的这些事都不难办到不过看你们这么熟知世情咱家也没什么可隐瞒的这些都是不落笔墨的默契答应这桩事的人若在就会认若不在认不认可就不好说了。”
“即便答应这桩事的人在也不会一成不变这个我们懂。”赵进回了句。
崔文升没理会赵进话里的意思只是又叹了口气说道:“以你们的消息灵通的程度想必知道这桩事背后是魏公公主持没有他老人家开恩王御史也不会被放回来可你们闹到这个地步已经没办法收场了就算今日将一切谈定加上往复送信的时日等运河开的时候只怕也要十月中了到那时候运河还能通多久又能向京城送多少粮食过去到时候冬粮不足朝野震动你们以为魏公公还能做得住那个位置吗?这招安之事到那时恐怕就做不得数后继的搞不好还要寻根究底再兴刀兵到时候一切都白费了。”
这话没有先前的剑拔弩张而是很客观的替彼此考虑之所以要招抚是为了能让运河通航让京师的冬季存粮储备完全如果这个耽误了招安之事自然不成少不得还要再打起来。
从到来到现在双方也没有客气说过几句话不过崔文升也有了准确的判断那就是徐州赵进这些人也是想要招安不想继续大打下去了他这么讲一重意思是为了书法心中苦闷另一重意思则是点醒对方现在即便招安和议谈成后果也可能崩坏不可收拾想要谈成也要想想办法。
说完这个崔文升又是叹了口气觉得自己问道于盲这些年轻的武夫士人就算懂得再多又怎么会知道漕粮冬粮相关莫说是他们就连户部那些官吏又何尝弄懂了。
“崔公公再过一个月运河在北直隶和山东北边的河段就要封冻了清江浦这里南面北边堵了这么多的船急就章的事情恐怕也是来不及京师的冬粮储备还是不要指望漕粮北运了。”赵进沉声说道崔文升闷闷的点点头。
“不过崔公公京师冬粮也不是没办法的这漕粮北运从古至今到现在恐怕已经不是为了京城吃用而是为了漕运相关的人生发要说断河之后京城就无粮可吃那就是个笑话北直隶各府县如今的出产也是不少顺天、保定和真定三府的出产难道就少了难道不能供应京城吗?”
赵进淡然叙述崔文升却是愣住迟疑半晌才缓缓点头北直隶区域自金和蒙元时候就已经得到充分开发而成祖朱棣定都京城之后北直隶更是成为天下核心开垦耕作田地利用的很充分。
不过北直隶各府的庄园大都是京城勋贵的私产一代代皇家外戚勋贵置办田宅往往都是在北直隶各府选择而内廷大挡们的生发聚敛往往也是在这一带区域。
因为这靠山背景自然不会有什么苛捐杂税也摊不上辽饷这种混账事佃户壮丁勉强能吃饱于活也不会因为破产大量逃亡耕地的牛马大牲口也不会被强征或者典卖人力畜力充足又这么一代代的稳定传承北直隶的田地出产远比北方其他几省要高很多而且因为没有税赋的负担积储也是充分的很。
“这些粮食哪是那么容易动的不要说是魏公公就连万岁爷也是动不得的。”点头之后崔文升却是苦笑了一句。
这庄园利益牵扯到勋贵极多内廷大挡也是不少这都是和皇家大内特别近的关系军功勋贵已经衰败了快有二百年如今的勋贵都是皇家的姻亲不是皇帝的妻族就是母族如何能动得。
听到崔文升的苦笑赵进神色不动坐在他身边的陈旱等人彼此交换眼神脸上却都有些不屑注意到这些的崔太监情不自禁的有了点惭愧。
赵进笑了笑悠然说道:“若是到十万火急的关头该动也是要动的。”
崔文升长叹了口气却不接话了大家倒也明白的确能动可动了之后魏公公就要粉身碎骨下面的人也要跟着倒霉为国家做事忙碌也是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若是这些都没了那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北直隶的各处庄园积储可以当做个打底的不到最后关头不必动用还有一个法子要得罪人只不过没有动直隶田庄那么麻烦?”赵进又是说道。
太监崔文升愣了愣眼睛微微眯起却是开口说道:“愿闻其详。”
在这一刻崔太监真正把面前这个比他小二十几岁甚至更多的年轻人平等对待。
“崔公公既然是总督漕运自然知道这条河上的陋规常例知道运一石粮食去京城要足足花费四石粮食这些粮食去那里了?除了被漕丁运兵克扣吞没的大头还不是在各处的官仓内存着随时大宗发卖清江浦那几个大仓什么样子崔公公不必我多说吧”
赵进缓缓讲述崔文升不住点头漕粮运输就是粮食从四面八方运到运河上的各处节点然后又在这各处节点出发北上然后存储在沿途的各个节点市镇调拨中转这么多少年下来每一处节点上都有大量的粮食积储在仓内。
这些粮仓内按说都该是漕粮可现在更多的都是借漕粮名义克扣下来的私粮是方方面面的好处不断的变卖流转不断的分到各方手中这是个每年每月每日都在进行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下只要没有突发的天灾**运河沿线各处节点市镇粮仓内始终有大量的粮食积储。
崔太监尽管总督漕运才一年不到可这个关节却清楚的很大明运河相关的上上下下已经这样捞了几百年的好处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清江浦那边断掉即便开河启运那边的粮食也来不及运到京师可济宁那边呢?临清那边呢?天津那边呢?魏公公找人查查不知道能有多少粮食能腾挪出来到那时莫说今年冬天京师所需只怕明年一年的都够用了。”赵进侃侃而谈。
这番话让崔文升陷入了沉思之中在那里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问道:“这般做也要得罪很多人。”
“笑话做事哪有不得罪人的魏公公得罪不起皇亲国戚难道还得罪不起管漕管仓的不入流小吏吗?再说了真不想得罪人今年用来年补上不就好了。”赵进笑着说道。
济宁、临清和天津的情况和清江浦差不多都是运河的重要枢纽那边都有大仓用于中转积储漕粮管着仓库的都是些**品的小吏他们背后的确能扯出通天的背景可他们本身品级的确极低动他们不会激起太大的反弹。
而且这漕粮是年年运转就算坏了默认的规矩拿了他们今年的私货那么拖延在清江浦的漕粮积储最迟明年也能运到北边腾挪一番也就是了。
太监崔文升点头的幅度大起来脸上也有豁然开朗的神情以魏公公的权势地位做这等事的确不难而且也不会得罪太多人一时权宜而已大家也都会给这个面子看来这次的难题是过去了。
感谢起点“风中龙王”和“呆霸王”两位朋友的打赏谢谢创世和起点各位朋友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