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武夫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任县令

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任县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除了州内县内的人口之外赵进在各处庄园收拢招募的流民却九万出头几年之内靠着赵字营这一点力量居然生聚到这个地步而且每个人能养活自己还为赵字营提供力量这个数字这个比较让赵字营的每个人都觉得自豪无比觉得浑身全是于劲。

    “我们的路和别人的不同现在才刚刚起步还要走好久的。”赵进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永城县从地理上看更应该属于南直隶他三面都被南直隶包围东北是徐州东南是宿州西南则是亳州西北一边才是河南省归德府地方。

    不过自元开始划分省治讲究个犬牙交错不让任何一处有完整的地形大明承袭了蒙元的这个做法永城县或许就是当年的遗留永城县算不得什么大县仗着有几条河流过境又都是平整土地出产还算可以这些年日子却比从前见好原因也简单从徐州走陆路去豫南和豫西都要经过这边靠着分润盐路和商路整个县都跟着活络了起来。

    这边是小地方县里那几个大户放在徐州也只能算是第二等第三等的土豪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加上还要仰仗赵字营的盐市和集市生财这永城县上下对徐州最为服从对赵字营也最为敬畏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当赵进的命令传过来之后永成县衙的文吏和差役们都松了口气这上浮几成虽然比征辽饷的好处要少很多可毕竟比往年要多而且大家都知道真要征发辽饷大家也得拼命去做搞不好还得有死伤把地方上敲骨吸髓的压榨得罪的不能再得罪可现在拿了好处又能轻松些何乐而不为。

    其实当辽饷的消息下来吏目差役们兴奋之余心里又有隐隐的惶恐现在倒是轻松了。

    这个规程定下之后大家就全力准备迎接新任知县到来没人指望这位新科进士做什么衙门里的事情从来都是文吏和差役们来办轮不到堂官插手特别是这种毫无经验的新人之所以提前定下只不过是怕这位新人不懂到时候胡乱发话耽误了秋赋发财的正事。

    结果这位新老爷一来就把大家都吓住了这位新科进士的年纪倒不大二十出头的岁数可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个读书人壮健魁梧还有人看过这位老爷在内宅习武除了这个这位老爷随身带着四位师爷十几位仆役师爷幕僚一聊就知道是老手从前在各个地方做过的那十几位仆役各个习武又一次在捕房较量一个打翻这边三个当真惊人。

    “你们不知道吗?咱们这位太尊可是山西代州的大家出身已经足足四代举人了啧啧这得积攒下多少钱财和人脉”

    “可咱们的日子就难熬了几代做官对里面的门道都是精熟一来就查账这手段可绝户的很”

    “你说咱们这位孙大老爷若是想要征辽饷怎么办?听说开封府有人正经发了”

    “笑话进爷发话谁敢不听有得赚就不错了你可要想想他孙传庭在咱们这里做个三五年就走那边的赵进可是要呆一辈子的”

    门前两名捕快议论的高兴这时一名家丁打扮的人正朝着大堂内走去随意瞥了眼过来两个人急忙噤声这位孙县尊来永平上任还不足一个月可上下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大家都小心的很。

    在内堂上孙传庭坐在那里一名师爷在边上翻阅账簿右侧站着三位户房的文吏各个脸色发苦的模样原因很简单这位孙太爷实在太难糊弄了他一个今年才考出来的进士实实在在的新人却对衙门里这一套关节熟悉异常什么都瞒不过去才过去半个月前任户房书办就因为在账目上做手脚被查出来之后直接在堂上打了板子开革职位现在还在大牢里呆着养伤实在是惨。

    “若是孙某没有父辈祖辈的教导传授前几天就要吃一个大亏账目上写的都是石进出却用不同的规格实数能差到一半若是个不通实务的还真就让他们骗过去了。”孙传庭淡然说道。

    他说完这个下面三位文吏都在尴尬赔笑只是那笑看起来和哭差不多孙传庭扫了一眼过去用同样淡然的口气说道:“不用怕你们还算有点良心外面十成克扣下六七成的也有。”

    当真是什么也瞒不过大家心惊胆战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孙传庭却已经转开话题对那位师爷说道:“田先生真不知读书有何用来永城半月四书五经上的东西没用上半点能用的都是家中口传心授的杂学也亏得是我来若真是那寒门苦读的自己被蒙骗百姓受到坑害只有这帮蛀虫得利”

    说到最后声音抬高他这抬高声音却让那边的三名小吏齐齐一颤这位年轻的知县手腕实在了得这些日子把大家揉扁搓圆让大伙没有一丝还手的力气还有想着去知府衙门那边找这位孙传庭的麻烦没曾想连知府那边对孙传庭都不敢动说是背后有人撑腰的。

    孙传庭的这般做作却没让那位田先生怎么动容这位田先生只是淡然说道:“怎能说读书无用任你有滔天的本领过不了科举这关也是无用没这块敲门砖也就谈不上登堂入室了。”

    田先生说完之后却朝向那三位小吏温和的说道:“不瞒你们讲孙大人本来是准备砍几个脑袋立威的非如此镇不住你们这些人。”

    三位文吏膝盖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他们知道这位田先生是孙知县的长辈这次就是家里派来帮忙的这位田先生对衙门里的门道精熟什么都瞒不过听田先生偶尔讲述从前大伙能听得出这位田先生的师爷只怕做了三十年而且换了各种地方这经验当然丰富的很在这衙门里田先生也能替孙大人做主。

    “可过来一看你们做的倒还有节制地方上怨气不怎么大这倒是让人没想到这等角落地方肯定会有些天怒人怨的勾当你们却没做的过份这让我家大人的刀砍不下去了”

    听着田先生讲话下面三位的表情从惶恐变成了苦笑那里是大家不想捞分明是不能和不敢且不说这边六家大户把什么好处都分了就算这六家之外的百姓他们也不敢做的过份原因也简单有赵字营在如果做得过分了这些人去找赵字营主持公道那出路只有两条一个是死一个是全家去邳州荒草滩做一辈子苦力。

    现在永城县当差的好处来源只有两项一个是粮赋的定例赵字营包揽之后会拿出一部分大家分润第二个就是盐路和商路上的常例分红其他的都没办法下手了原来还有胆大的做做挖墙脚的勾当这位精明的孙传庭一来谁也不敢乱动了例子正在大牢里呆着呢。

    这些事孙知县和他的班底是没办法知道的他们再怎么熟悉衙门里的规矩门道他们也不是本地人现在这个局面也不会有人和他们说得太详细。

    而且孙传庭和班底来到开始就用雷霆手段然后时时敲打就算有人想要凑上去套近乎也没有这个时机。

    “诸公只想着辽饷能带来滚滚财源却没想到这辽饷的坏处这些年灾荒连连地方上连休养生息都很艰难何况再来一个敲骨吸髓的辽饷上面出个定数下面层层加派到了百姓身上的就是个大数目了交足了之后就没有来年的吃用搞不好连房子田地都要赔进去这那里应急之策分明是祸乱之源。”孙传庭说着说着就有些激动。

    田先生只是微微摇头心想自家公子还是年轻了开口却说得是另一件事:“本来已经和那几位招呼过了由孙大人拦下本县的辽饷上面申斥但会传扬大人爱民强顶的风骨清名可现在这永城自己就不准备收取”

    “关键是不收能护住一县百姓已经是大幸别的不必理会了。”孙传庭笑着说道。

    田先生这次摇头的幅度更大了些沉声说道:“太爷和叔老爷那边都已经搭了人情进去怎么能不做而且公子你要知道位置越高能做的事情就越大就和书经无用可做官必须要熟读通透才能进入仕途你想要经世济民那就要把该做的都做到到了上面那个位置然后才能一展心胸抱负”

    这可不是师爷对东翁的言语而是长辈教训丨晚辈称呼也换成了“公子”孙传庭满脸严肃的站起致意开口说道:“是伯雅孟浪田叔莫要在意。”

    注:孙传庭的第一个官职就是永城知县是真实历史

    感谢“暮鸣、元亨利贞、书友87”三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大明武夫需要大家的支持谢谢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