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武夫 >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牢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伙伴们各自有了安排赵进又和陈晃和王兆靖交代了几句明天要委托陈晃去给赵十一带话还要让王兆靖写信给萧县那边关于陈宏也有几句话要叮嘱大伙都知道虽然陈宏不经常和伙伴们在一起但在赵字营这个架构下这个十几岁的少年位置很重要不次于如惠和周学智不光是他在账目财务上的天赋还因为他这个年纪就有一股成人的专注和认真赵字营的金库就由他来掌管部分而且大家还知道在将来陈宏肯定更会被重用。

    把事情做完之后大家散去打着哈欠的徐家仆役过来打扫丫鬟梅香送来了夜宵并且传了徐珍珍的话提醒赵进回卧房的时候要动静小些不要把孩子吵醒。

    女人一旦成了母亲再怎么英明果断也会在一些琐碎事花费心思赵进简单洗漱之后轻手轻脚的回到卧房进屋的时候看到一盏小灯点亮徐珍珍正靠在床边打盹一边是孩子的摇篮一边放着几本账簿可能刚才也在处理徐家的事。

    赵进发出的轻微声响让徐珍珍醒了过来徐珍珍捂着嘴打了个哈欠睡眼惺忪的看着赵进赵进歉意点了下头走近看着摇篮里熟睡的女儿赵凤睡得正香。

    “夫君是不是觉得家里无趣不愿意回来?”徐珍珍轻声问道。

    赵进一愣等看到徐珍珍脸上戏谑的表情才知道是在开玩笑徐珍珍似笑非笑的问道:“若是小兰妹妹在夫君就不会在外面忙了吧?”

    的确是在开玩笑不过赵进也能感觉到徐珍珍隐藏着的些许怨气这埋怨和木淑兰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个由头罢了两人刚成亲的时候徐珍珍心思都在徐家的家务和生意上也谈不上什么感情和亲情可等有了孩子之后一切就就不同了而且在这段时间内赵字营威权日大让徐家上下就算徐珍珍没时间去管也不敢在里面做什么手脚对徐本荣和徐厚生父子也愈发的听从。

    在这样的内因外因下徐珍珍的重心渐渐从徐家转移到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孩子身上花费的心力越来越多对家庭也是越来越看重偏生在这个时候赵进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去过京城又要在清江浦那边主持处处都忙碌不停徐珍珍倒也是识大体的明白人可这时候睡眼惺忪的难免自控就不怎么得力。

    好在赵进对徐珍珍的此类话语也习惯了听到后只是哭笑不得压低声音说道:“睡吧接下来的日子比现在还要忙的。”

    这徐州人口普查统计一开始除了统括户口丁口本身的事务之外还要借此吸收整合徐州的文吏和差役还要锻炼赵字营自家的非战斗人员还要在其中甄别筛选这里面当真是千头万绪庞杂无比可这个过程又是避免不了的是赵字营成长壮大的必须这一开始的准备都已经让人焦头烂额忙碌万端可想而知开始后会是怎么样。

    这时候或许哄哄更合适可赵进根本没这个概念而且哄了以后也不能改变接下来的忙碌不如实话实说徐珍珍倒也不是胡搅蛮缠的女人听到赵进说完在那里轻叹了声这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所有人按照安排开始忙碌起来每条道路上都有快马奔驰每一处庄园都有人进出赵字营要做什么的风声也逐渐扩散开来徐州上下一阵哀叹辽饷即将征收这件事还沉甸甸的压在众人心头不知道秋收时候怎么应付可赵字营就要清查人丁和田地这是要于什么难不成是为了到时候不让任何一个人逃过去吗?

    大家哀叹归哀叹可却只能认命反抗的心思都没有人想了甚至都没有人琢磨着走徐州再怎么压榨严酷毕竟是有规矩的地方进爷和下面是讲理的而外面那真是无法无天狼虎横行

    这些消息逐渐的传回让大家愈发觉得赵进判断的正确徐州地方上不必担心他们没什么抵抗能力关键是做事的人容易出问题他们太容易上下其手钻空子所以必须要层层设防务求准确。

    刚在隅头镇安顿下来的耿满仓也是有消息传回来这位还真是有经商的头脑本以为他从清江浦过去想打开局面还需要时间没曾想一去了就想出个法子却是海州盐业上的粮食生意海州是淮盐产地沿海一线全是盐场然后海岸以内的陆地一来被海风吹拂海水浸染大部分成了盐碱荒滩二来朝廷有明令除了盐场晒盐煮盐的场所之外其余地方都要用来长草那些草就是煮盐的燃料所以这边的州县种粮的田地少出产也低大部分都是靠着外面输入。

    原本那边的粮食都是由盐商们输入旁人也没办法插手耿满仓也是一样可现在的耿满仓是赵字营的买办了扬州盐商自然没办法阻拦而且这耿满仓还把赵字营的资源给调用了起来他给这边的信笺上请示如果用余家的沙船运粮到海州那边粮价可以比扬州盐商买来的便宜三成甚至更多而海州那边可以用盐来支付装着盐的沙船到了浙江洋面上有无数人等着接货要知道浙南和福建的食盐都靠外部输入价格比市价高出许多这一船盐的利润极为丰厚而且在那边换回闽粤的货物或者是外洋的货物来再倒手又是一笔大利。

    更关键的是海州是淮盐根本可这盐还是要人来生产人得吃饭才能活着能在海州的粮食交易上伸手就可以摸到海州的命脉之处这耿满仓的提议还真是一举数得。

    “也难为这人居然把咱们赵字营有的资源摸的这么清楚。”如惠感慨笑道。

    吉香没见过耿满仓但知道刺杀这件事之后对耿满仓却没什么好印象听到这个下意识的就是怀疑:“大哥这耿满仓会不会是故意混进来的?”

    “余家的沙船扬州的盐商还有荒草滩的庄子这个不用落力打听仔细些就都可以知道而且他若是为了混进来弄出暗杀这桩事他怎么知道被我抓到后就能活着?”赵进简单分析了两句。

    不过说完这个赵进也是苦笑着说道:“可看这耿满仓利用咱们局面力量的能耐和劲头看着还真像专门混进来的。”

    耿满仓的这个提议没有任何被拒绝的可能他等于让赵字营以及亲近各方都是受益得利而且他们耿家的粮食生意在其中赚到的更多当真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冷但到了七月中的时候天下间都开始热了即便京师这等靠北的地方也变成了蒸笼。

    在这个时候顺天府和宛平、大兴两县的差役以及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整日里在城内城外巡视见到瘐毙的尸体就立刻抬出去焚化不敢耽误一天生怕腐烂了闹出瘟疫大家都是骂这个鬼天气冬天冷得要命不说春天都和冬天一样然后直接就热了热的大火没处躲没处藏难受的很。

    那皇亲国戚、高官富贵有避暑的庄子花园有冰窖里的藏冰解暑消乏的法子多得是穷人家除了脱光没别的办法想拿着井水冲个凉都不成在这天子脚下水井都是有数的哪有随便打水冲凉的。

    话说回来要说凉快地方也不是没有京师百姓公认的有两处一个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一个刑部大牢这两处都是关押要犯重犯的地方这么多年下来不知道在里面死了多少多人光天化日正午时分都是阴气森森的走近了都能感觉冷风吹过来这等地方若是进去可想而知。

    当然大家都是传说谁也不敢进去这等凶煞重地进去了怎么可能出的来。

    传说就是闲谈胡扯没有人真去想想为什么这北镇抚司的诏狱和刑部大牢都建的高大宽敞这等房舍就算不是大牢一样会凉快而且外人想不到的是这里面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血腥可怖因为进这里的都是位高权重的犯人这等犯人的亲朋故旧也都不差如果在这里面遭了狠手难保会在外面被人报复而且政坛如云瞬息万变今日阶下囚明日堂上官你动刑拷打或者百般刁难日后万一翻身怎么办?

    所以不管是北镇抚司的番子还是刑部大牢的狱卒平时都很和气做事也留三分余地在诏狱和大牢里你要是关系硬或者舍得花银子酒肉都是小事就算去最有名的几个行院叫姑娘进来或者和家中女眷团聚这个都能做到就算没银子没权势也不会受什么虐待牢房里都被打扫的很于净食水也都过得去。

    感谢“书友87元亨利贞”两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