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这是个开始
最开始来这边的商人倒没这个感受但凡有什么人群聚集的热闹地方总有三教九流的朋友过来发财有盯着荷包的小贼有诱骗孩童的拐子有碰瓷耍横的地痞还有琢磨着设局坑害的虽然赵字营凶名在外可还是有不少不长眼或者说来碰运气的。
所以一开业那几天当真腥风血雨不少人被当街拿住直接打断手脚然后夜里清江浦这片还有被抄家的全家消失无踪听说去邳州那边的寨子还债了。
把本地和外地的商人惊吓的要命但随即知道这凶残不是针对他们本地三教九流同样惊吓的要命马上知道这清江大市是个碰不得的地方杀鸡儆猴连猴也杀过之后这大市立刻安全了起来。
惊愕万分的人还有如惠和周学智他们从没想到这清江大市居然这么生发营造的时候还是入不敷出可马上大笔进项就入手了。
当本地的商人看到这清江大市的好处之后很多人提前交了三年的租金个别胆大的交了五年而且提前缴纳租金的商人不光是已经在里面开始做生意的还包括店面仓库没有完备没有入驻其中的。
大家看到清江大市的红火之后唯恐自家的店铺摊位被转给别人大家又知道赵字营说话算话所以先提前把银子给过去做好了文书以这帮徐州人一诺千金的做派那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大笔的租金入账一下子把局面扭转过来徐州那边朝清江浦这里送了没几个月银子清江浦已经要送回去了。
但送银子回徐州这个行为很快就被赵进制止还上徐州的支援就足够了不要让清江浦本地这些人以为赵字营不想呆太久。
秋意愈发浓重清江浦运河上的船只终于变少了些再过不到一个月北直隶和山东的运河会次第的封冻到那时清江浦就该到了清闲的时候。
从蛤蜊港那边回来后赵进在清江浦也没有呆太久九月快要结束的时候赵进和伙伴们踏上了归程徐州那边有大事要做具体说是什么大事就是赵进女儿赵凤要过百岁了。
这件大事不光对赵进自己也不光是伙伴们和赵字营相关系统连清江浦的方方面面都关注起来。
想要搞好关系弄清楚对方家人的生日和重要日子在年节和这类时候要多加问候这是拉近关系的不二良方现在赵进在清江浦是个什么地位大家都心里有数眼看着有个巴结讨好的机会还不早点凑上去。
清江浦各处也都急忙动作起来准备礼品自然容易可想跟上马队去往徐州并且能参加这次“百岁”宴会却要麻烦些。
不过这次赵进没有不近人情凡是有这个意思的都有专门的人笑脸款待指明路途说明去那边住在那里。
这说明赵公子也有和大家亲近的念头这时候要不赶快凑过去那就白做这么多年生意了清江浦上下下闹成一团能去的喜气洋洋不能去的托人送礼这才九月居然有了些过年的气氛。
就在这闹哄喜庆的时候有消息来到了清江浦是京师那边的变动。
辽东经略杨镐仍在集结兵马既然清河堡城已经没办法救援那么就要和建州女真打一场大战将这伙不知死活的鞑子赶回老家去。
杨大人为了立威那尚方宝剑斩了两名清河堡的逃将首级在沈阳城示众算是威慑众将为即将开始的大战鼓劲。
总督仓场户部尚书张问达上奏仓储空虚京师周围最重要的京仓积储不够两年的支用而同等重要的通州仓不够半年京师重地出现这等局面就是大险。
户科给事中官应震上奏太仓积储在天子登基初年算得上充盈自征播州杨应龙、征东抗倭、征宁夏哮拜三大征耗费银多达一千二百余万两开始有些支用不足这几年又因皇太后李氏逝世、福王赴封地、瑞、惠、桂三王婚礼等共费银至七十余万两。太仓每年所入不过三百七十余万两正额原以供边饷现在天下各项花费都在这里支出加以灾伤减免救济进项不足国库空虚无比可现在又要动用大军却无钱支应这也是大难。
说仓库粮食的还好说太仓国库的等于直指万历天子在张居正当政的时候还好接下来这些年远远不如若是万历十年到二十年之间敢这么说早就下诏狱活活打死抄家灭门都是轻的到现在万历皇帝根本不理会这等言官清流随你说去。
现在九边军饷和花费全要在户部的国库里面出户部为难叫的震天响甚至打起向工部和太仆寺借钱的主意两家各借五十万两堂堂户部居然要向别处拆借当真是荒唐笑话更有趣的是工部和太仆寺不借后来万历皇帝出头这两家才各出二十万两勉强应急
户部、户科各级官员纷纷出面上奏所说的事情都是一件户部无银可现在辽东兵事要紧没有饷银花费大军根本不可能开拔更谈不上和女真接战就地哗变都有可能到那时局面就更没办法收拾了。
这几年不仅大笔银子花出去而且各地收不上银子来灾荒频发督抚往往会以救灾拖延克扣这对空虚的户部国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对这个户部拿出的第一个主意是俊秀监生花钱捐官第二个主意是裁撤衙门里没有身份的差人帮役留下的工钱也要减半这两项主意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可却都在救灾和征朝鲜的时候实行过算是有常例可循总算没有办法的办法提出来之后万历直接照准实行。
接下来户部为了救急又让南京户部出粮出银南京也有大仓多少可以弥补些不过南京户部直接给顶了回去别看南京六部是冷衙门官员也不满编可品级上和京师户部是平的硬顶起来京师户部也是无可奈何到最后又是万历皇帝出来和稀泥南京户部那边只出一年的钱粮支应边镇。
又有人提议重开海路供应辽镇的钱粮自登州出海自登州望铁山西北口至羊头凹历中岛、长行岛抵北信口又历兔儿岛至深井至盖州剥运一百二十里至娘娘宫登陆至广宁一百八十里至辽阳一百六十里每石所费不过银一两而走陆运过山海关入辽镇一石花费超过五两等于节省几倍的花销。
对于户部中人以及参与运粮的各方势力甚至包括辽镇的军将们都不愿意用这种省钱快捷的法子花费的少了能捞到的好处也就少了。
可眼下这个局面辽东局面不稳山海关到广宁广宁到海州再到沈阳、辽阳一线都是麻烦不仅有建州女真的威胁还有蒙古部落的骚扰甚至本地兵丁和那些客军也都是大麻烦粮草过境直接私吞都是有的。
好处少总归是有的比鸡飞蛋打要好这海运的建议提出来之后再也没有人说什么海路风险粮船容易倾覆大家都说便利万历皇帝也就准了山东这边的日子比从前总归好过了些不管怎么说粮食军资过境总归能剩下些
不过即便做了这么多不管是皇帝还是内阁还是户部的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些治标不治本这些年国库亏欠的是个大窟窿不是什么东拼西凑点银子能补上的眼下辽东眼见又是个新的花钱大窟窿要想出生钱的法子。
银子不够就从民家刮这法子自古以来都是好用的很嘉靖年间为平定倭患南直隶、浙江、福建加征“提编”合计四十余万两有这个先例在万历皇帝和内阁六部商议之后决定加征辽饷第一次加派就是百万两以上的数目等于是天下间纳税农户的负担骤增四成而有功名免税的依旧不用缴纳。
这加征辽饷一出朝廷上下都是松了口气加征三年什么缺口都轻易补上了地方上和民间辛苦些忍耐几年也会过去小小女真难道三年还平定不了吗?还有人更加乐观觉得杨镐督师出关平定建州女真指日可待到时候大家再把这个加征辽饷停了就是。
对这个加征清江浦上上下下没什么反应加征的是田赋是种地那些苦哈哈泥腿子们的事情和做生意的何于有明一代这商税从来不怎么在意商人们从不把缴纳税赋放在身上没有身家背景的或许被官府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可生意做大了谁背后没个靠山在乎这个作甚。
“当日张江陵一条鞭法以为于国于民两便粮赋徭役折银一体缴纳时至如今粮赋徭役不得少折银不得少一文只恐这加征亦如此”
胡说主编找过来语重心长的说:老白更新是持续不断的你断一天以后就懒了要勤奋啊说得真好
别的不说了双倍月票大家把手里的投出来吧留着就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