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桑田人家 > 084 惊才

084 惊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版: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凝在了杨端午身上。

    “杨端午,陈公子已经答应交付给张草根在这起案件中引起的治疗费用,你不要再生事端。”县太爷黑了脸,重敲槌堂木。

    两侧官兵高呼:“威——武——”

    场面一下子变得非常肃然。

    杨端午气定神闲的一笑,“陈公子刚才也说了,和本案有关系的还有一人,那就是送书信通知陈家的马大正,为何大家不判定他的责任?”

    陈桂明冷笑:“喂,臭丫头,够了吧。马伯伯也是好心,才送书信通知我们的。你凭什么断定他就是幕后主使人?”

    马奇也怒道:“杨端午姑娘,公堂之上,都是要有凭有据,不可妄自猜测。不然,本官完全可以判你一个藐视公堂的罪。”

    “我这里有那些村民的笔录,他们已经承认了,当初是马大正让他们怂恿张草根去抢米的。”杨端午在众人的惊讶声里,拿出了一份证据。

    马奇大惊,怎么可能,杨端午哪里来的本事,“呈上来。”

    马奇前后左右都看过了,的的确确是那几户人家的口供。还是倪里正亲自盖的章。

    “如果你不相信这份证据,可以传见这几户人家。问问他们就知道了。”杨端午胜券在握,看着马奇的眼睛带着犀利,马奇感觉心脏都隐隐做痛起来。

    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一册户籍,若不是本人口供,根本不会都印上他们自己的户籍。就算是倪里正,也调不出村民们的户籍,只有他们自己和镇上有。

    而这份证据上,都印有各户做口供人家的户籍印戳。

    “师爷,你去印证一下,这些户籍的正确性。”马奇把证据交给师爷,不一会儿,师爷回来说:“大人,都对过了,都是正确的。”

    马奇的头,轰的一声,好像炸裂开了一般,痛的要命。

    “大人,大人你怎么了?”师爷上前问道。

    马奇回头看着杨端午,一口血涌上来,瞬间,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马大人晕厥了,先退堂。等马大人康复起来,再审理吧。”师爷对杨端午说。

    “怎么可以这样?”杨端午怀疑这是马奇的苦肉计,外加缓兵之计。

    “杨姑娘,你自诩熟读律法,那你应该知道,主审官身体有意外,可以先歇堂,择日再审的吧。”师爷问。

    杨端午冷笑:“师爷你也枉读了那么多书了。马大人只是一般性的晕厥,完全可以找来郎中,等马大人醒来,就可以继续升堂了。根本没必要现在就退堂。”

    师爷被驳得哑口无言。

    陈桂明说:“既然这丫头要一次性就解决,那就按照她说的办吧。我也很想看看,她还有什么杀手锏没使出来。”

    师爷见陈桂明都这么说了,只好先歇堂,让大家都去会客厅休息,这边请郎中过来叫醒马奇。

    会客厅。

    “这是什么茶啊,堂堂公堂,就拿这种茶招待我们吗?”张草根看到有人拿了上等龙井招待陈桂明,却只用别人喝剩的茶渣招待张草根和杨端午,气不过拍着桌子骂道。

    “张大哥,算了。”杨端午使了个眼色给张草根,让他不要鲁莽。

    张草根坐下来,说:“我是怕姑娘你不喜欢喝这茶渣,我自己喝什么都不打紧。”

    “张大哥的好意我心领了,毕竟大局为重。这些下人狗眼看人低,我们只当走在马路上,被狗给咬了,不必和他们一般见识。倒是接下来案件的最后审理,我们要鼓足精神去应付。”杨端午娓娓把道理讲给张草根听,张草根很听话地安静了。

    这一幕被坐在对面的陈桂明看在眼里。

    这个杨端午比马奇说的还要厉害,他陈桂明从来没见过,一个丫头能这么沉得住气,以大局为重的。

    “你看什么看,端午姑娘是你可以这么盯着看的吗?“张草根又打算和陈桂明吵了。杨端午见了头疼,“张大哥,你再不听我的话,就不帮你打官司了。”

    张草根说:“好,我不说话。可是看他这么盯着你看,我心里不爽。”

    “眼睛长他身上,他想看什么是他的自由。拜托你说话前,可不可以用点脑子啊。”杨端午无语了。

    “杨姑娘,可否过来喝口好茶?”陈桂明忽然笑着对杨端午说话,杨端午一怔,随即就走过去。

    张草根害怕杨端午被欺负,马上跟在她后面。

    杨端午坐下,陈桂明让下人给她倒了他自己带的好茶,端午喝了,顿觉心旷神怡,甘甜入肺。

    “多谢你的茶。”端午起身要走。

    “来了就坐一会儿嘛。在下还有话要问问端午姑娘。”

    “你认为以现在你我的身份,我会告诉你实话吗?”端午坐下,招呼下人再为她倒杯茶。

    “说不说都不打紧。因为我现在想了一想,也想明白了。原来杨姑娘所说,有证人可证明我和我父亲受到马大正的书信,纯粹是谎言。姑娘是故意激我说出实情的,结果我中招了,对和不对?”陈桂明淡淡一笑,刚才他是太低估杨端午,所谓骄兵必败。可是现在他头脑清醒起来,也不难想。

    杨端午淡淡一笑,并不回答是或不是。

    “还有,你说你有证据恐怕也是假的吧。吓唬别人自己招的吧。”

    端午摇摇头:“这个你估错了,这是真的证据。”

    其实杨端午为这次打官司,准备了很充分。

    比如,故意花钱让人去镇上张贴打官司的事,闹得满城都知道,如此马奇就不敢背后放肆。

    至于她说,她有证人可以作证陈家收到马大正的书信,纯粹是她吓唬陈桂明的。她在使用心理战术。陈桂明在她的自信目光中,害怕了,心虚了,承认了一切。

    她在来出庭之前,就和倪里正商量好,请那几户村民来赴鸿门宴。毕竟是里正邀请,没人敢不去。可是去了都要招供画押,印下户籍,不然不让走。

    杨端午就是这样得到这份宝贵的证据的。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陈家也成了马大正的一颗棋子,被他玩弄才和张草根打起来?”陈桂明仔细想了想前后,也明白过来了。

    杨端午点点头:“陈公子应该不是欺横霸市之辈。何必要受一小人利用。”

    陈桂明被激怒了,重重一捏茶杯,茶水溅了出来。

    “马大正太过分,要我们陈家出打手,出钱出力,他自己倒是躲起来了,什么损失都和他无关。不行,我全说了好了。”

    杨端午目光一亮:“陈公子若是如此,则是为民除害,整个大坟脚村的百姓,都会高抬陈公子。陈公子不是要做状师的吗?没有得民心的状师,谁将来会请你写状纸?”

    陈桂明淡淡扫了端午一眼,笑道:“你太小看我陈桂明了。我只是不想受人摆布,至于以后的事,我们陈家也是有权有势,哪里还惧状师的位置。”说完,走了进去。

    马奇已经醒过来了,陈桂明来找他,私下说是马大正让陈家准备打手的。张草根要去陈家抢米的事,是属于暗中策划,马大正怎么会知道,很明显,马大正是幕后主使。

    马奇见马大正大势已去,马上转移战线,“马大正坏事做尽,我离他远,之前是不知道,如今知道了,我一定重重治他的罪。”

    这案件,杨端午全胜,从此,名气大噪,之前只是在村里出名,如今,整个清河县的人都知道了。

    马奇判马大正半年牢狱,并且赔偿一半张草根的医药费,另外一半则由陈家出。

    张大婶一下子得了这么多银子,马上把欠谢灵的二十两给归还了,一面还送了礼品给倪重阳,多谢他医治和送草药之恩。

    “其实,这次你们还要谢谢一个人——陈桂明。”杨端午说,“要不是他最后站到我们阵营中去,只怕我们也不会赢得这么轻松。”

    张草根虽然之前恨陈桂明,如今已前嫌尽去,于是和他娘一道儿去陈家,感谢陈桂明。

    回来时,杨端午找他们问陈桂明处境如何。

    “陈老爷大发雷霆,陈桂明坚持自己就是对的,可是拗不过陈老爷,便离开家里,上京温习备考去了。”张草根感慨道,“马大正被除去,少不得是陈桂明的功劳。陈桂明虽然在陈家呆得不舒畅,可是在村里,镇里的地位,一下子变高起来了。”

    马大正入了狱,余氏就成了真正的一家之主,她做梦也想不到,杨端午所做的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她。

    谢灵很高兴,杨端午却提醒自己,不能高兴得太草了,马大正只是入狱半年,并且他其他的罪行都还未被揭发,他出来还是原来的马大正,毕竟,他之前的势力网络,一处都没有动摇过。

    包括他最大的靠山——县太爷马奇。

    马大正在牢房吃了苦,出来后指不定怎么对付她呢,马大正可是报复心很强的。

    就连倪里正都没有掉以轻心。

    杨端午决定趁马大正出狱前,找到马大正贪污的证据,让马家永远不能翻身。如此,才能真正扳倒这个,大老虎。

    可怕的,大老虎,还有他的身后势力。

    街市上人来人往,丝毫不逊于端午重生前的购物街。

    过了些日子,端午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蚕房里度过。

    原先幼小的天蚕,也慢慢长大,有了枣核般大小。

    原本够一天的扎树叶,现在只够天蚕吃半晌的时间。

    “端午,梯子已经拿过来了。”宗闰和逸辰都站在了蚕房外,谢灵也过来一起帮忙。

    新鲜的柞树叶铺满了竹蔑,端午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天蚕放在竹蔑上,再由宗闰他们一起转移到院子里的柞树上。

    迎接他们的,将是最神奇,也是最美妙的时刻!

    “端午,春天了,咱们也有些闲钱,去镇上给兄弟姐妹们买些绸缎,娘给你们做新衣服穿。”谢灵说。

    孩子们一听有新衣服穿,一个个乐得跟什么似的。

    倒是杨端午说:“如今正是春天播种的时节,娘和大一点的孩子都去地里干活了,家里只有谢太婆一个人,这去镇上的路,只有我最熟悉,还是我去吧。也节约点人力。”

    这话说的有理,大家都同意了。于是端午来到镇上。

    街市边的店肆林立,飞檐彩旗,好不热闹。

    很快,端午来到了绸缎庄。高高的匾额上,写着“谢氏绸缎”四个大字。

    “客官,来,进来看看。”端午刚了眼匾额上的字,里面的伙计便笑脸盈盈的把端午接了进去。

    偌大的绸缎庄里,各式绸缎琳琅满目。

    有江南轻薄的丝绸,有滇西色彩鲜艳的织绣,也有运往塞外的专供绸缎。

    端午见多识广,但一下子看见这么多种绸缎,也不免感到惊讶。

    “哦,是新客人么。”忽然,从端午的身后传来一个低沉却有力量的声音。

    循着声音回望,站在端午面前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双目囧囧有神,还蓄着一小茬胡子,身上的衣服,正是高级绸缎做的,光泽如新。

    “掌柜的,”伙计还没说什么,便被这男人止住了:“你去忙别的吧,这里交给我了。”

    看这气势,端午已经猜出,眼前的这人,便是这绸缎庄的老板,谢金龙。

    “客官随便看,无论你今天买了什么,都给你廉价。”谢金龙笑着说,脸上的皮肉却不那么自然。

    “久闻谢氏绸缎无货不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端午礼节性的拱手道。

    谢金龙心中一恪,没想到眼前的小姑娘竟那么有气场。

    一丝寒意,从谢金龙的眼底划过。

    “好说,好说,不知姑娘今日,是要买些什么?”谢金龙上下打量着端午说:“我这刚进了一批新货,颜色鲜艳,材料也非常好。”

    说罢,便把端午引到了一边。

    “这款如何,还满意不?”谢金龙拿出一捆绸缎。

    天蓝色的布料,如刚洗过的天空一般;光滑的表面,沾不上一点成土,哪怕不小心被水洒上,水滴也会快速的滚落,丝毫不会弄湿布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recommendBtn'>推荐票</a>、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