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熬鹰航空业 > 本文中涡扇10的技术数据

本文中涡扇10的技术数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概况

    涡扇10是0011基地二所设计,黎阳公司生产的一款由涡喷13改进而来的轴流式双转子连续放气事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国际上第一款采用疲劳损伤容限设计理论,采用新的**标设计,于1983年初开始进行理论设计,1984年核心机运转,1985年上轰六高空台模拟试车,1986装上歼教七A试飞,1987年初定型生产。

    涡扇10涡轮采用定向凝固无余量空心气冷复合冷却叶片技术,加力燃烧室采用分圈分压供油和直流式喷油杆设计。

    结构系统

    前三级风扇叶片采用大展弦比设计,发动机轮廓相比比涡喷13增加至956毫米。

    进气道:环形,进气锥随发动机转子一起旋转,采用可调进口导流叶片。

    风扇:3级轴流式,26片宽叶弦实心钢制叶片,由一级低压涡轮驱动

    高压压气机:五级轴流式,转子叶片由钢制造。由一级高压涡轮驱动。

    燃烧室:环形燃烧室,20个铸造交式管涡流器。

    高压涡轮:单级轴流式,转子采用定向凝固无余量空心气冷复合冷却叶片。9小孔气冷式带冠空心叶片。静子由采用无余量精铸气膜冷却技术制造而成.

    低压涡轮:转子采用和高压涡轮静子相同的无余量精铸气膜冷却技术制造,静子由空心气冷叶片制作。

    加力燃烧室:圆筒形中心带椎体加力扩散器,中间有预燃点火器。两个环形火焰稳定器,采用沙丘驻涡技术,筒体由GH128材料制成,内有防震隔热屏。

    尾喷管简单收敛式,24个调节叶片和24哥密封片组成,通过液压筒操纵。

    控制系统:液压机械式燃油调节系统和电气液压机械操纵系统。

    燃油系统:液压机械式主燃油和加力燃油调节器及高压柱塞式油泵,使用RP1/RP2煤油

    滑油系统:封闭式润滑、一个供油泵,四个回油泵的冷却正向循环系统,装在一个传动滑油机匣内。

    起动系统:QF121A启动发电机起动,气动结束后转为发电使用。

    点火系统:主燃烧室DH6低能点火装置和点嘴,加力燃烧室采用GGD-7高能点火装置和电嘴间接点火。

    防冰系统:高压压气机第三级引气,热空气防冰。

    技术数据

    最大起飞推力:7206公斤(加力)4770(不加力)

    起飞耗油率:1.88公斤/每小时(加力)0.88公斤/小时(不加力)

    推重比:6.5

    空气流量:6公斤/每秒

    函道比:0.29

    总增压比:22

    涡轮前温度:1286

    直径:956mm

    长度:5213mm

    重量:1108KG

    注意:该发动机只是在涡喷13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方向是增推,减重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建树,因此推重比增加不多。钛合金在这里并没有想F404一样大量采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