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转的哪个世?
陈清的两个前世,一个是隐星宗的中兴之祖、开山之祖,一个则是过去时代的法主,怎么看,都不是能和佛门沾边的。
“低语触动的,自然是符合其要求的,但释放出去……”
他忽的心中一动,心神重新聚焦于紫府,落在那沉寂的半枚魔佛道果之上!
“这道果,不也被触动了吗?”
他心念再动,感到先前感应到的那片朦胧精神世界,居然也随着那诡异低语的传来,再次在感应中显化,且蠢蠢欲动,分明在与道果共鸣!
“果然,这精神世界与魔佛道果之间联系密切……”
他大致摸清了对方手段,该是在那枯禅寺中打开了一道通往这片虚实不定佛国的缝隙,将自己的肉身吞纳于此!
一念至此,陈清立刻有了决断,不再强行压制和阻挡那低语侵袭,反让那魔佛道果之气息,混合着对精神世界的模糊感应,一并顺着那低语传来的方向,反向传递出去!
“轰!”
源自万古之前的寂灭佛韵自陈清体内爆发,如墨滴入水,让周遭庄严佛国荡起层层涟漪,光影扭曲,梵音滞涩!
原本稳固的佛国幻境,竟似要被这股迥异的佛韵侵染、同化!
“嗯?!”
玄昙佛子淡漠的脸上首露惊容!
“好浓郁精纯的佛韵!本质之高,还在吾的预料之上!果然是真佛转世!却不知是西漠过去七佛中的哪一位?还是某位早已隐于世外传说深处、许久不出的古佛?”他心中瞬间转过诸多念头,随即增添几分热切,“若能将其归入吾之法脉,必能令吾系声势大涨,未来主导沙门正统,亦非不可能!”
下一息,他眼中闪烁着智慧之光,遥遥观望着陈清身上的气息变化,越看,越是惊奇。
“古老、苍茫,带着万物归墟、万法皆空的意韵,绝非近代诸佛所能拥有!”
然而,玄滩终究是佛陀转世,根基深厚,心念一动,身后那模糊佛陀轮廓骤然清晰三分,浩荡佛光如潮水般涌动,硬生生将寂灭佛韵压回陈清周身三丈,更试图将其彻底磨灭、吞噬!
但陈清的意志,已借着方才佛韵爆发之机,如藤蔓般顺势缠绕而上,融入了这片佛国幻境的运转脉络之中!
他的感知随之无限拔升、扩展!
这看似浑然一体的佛国玄妙,竟如剥洋葱般,显露出层层迭迭的真容!
这整个佛国,就像是几个大阵重迭在一起,衍生成了这一片玄妙之地!而那每一层的根基与核心,皆由无数繁复佛文、愿力光流构筑而成!
最外层,金光璀璨,乃“显化”之权,演化万千景象,惑人耳目;
稍内一层,檀香弥漫,乃“度化”之权,引动心念,潜移默化;
再向内,则有“守护”、“惩戒”、“智慧”之权能……层层递进,权柄愈发核心,意韵愈发深邃!
越是深入,陈清越能感到每一层的本质都有着巨大差距!
外层权柄,如溪流湖泊,虽也浩瀚,却仍有形有质;而内层权柄,则如汪洋大海,深不可测,更带着定义规则的至高气息!
“这感觉,像是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的佛陀位格!越往里面,位格越高!”
他的意志乘着寂灭佛韵,似那逆流而上的游鱼,不断向内深入!
外层那些“显化”、“度化”权柄,根本无法阻拦这源于魔佛道果的寂灭之意,被其轻易穿透!
而随着不断深入,一股奇特的佛韵,渐渐清晰起来。
那佛韵澄澈剔透,在佛韵的尽头、这佛国大阵的核心,更有一道模糊轮廓若隐若现,如无暇琉璃,似宝玉铸就,内蕴智慧光明,释放阵阵光辉!
“这佛国的核心,藏着一尊佛陀的本质!”
一下子,陈清便明白过来,那若隐若现的佛陀轮廓,便是玄昙的前世真佛本质!
“他是将自己的前世佛陀位格剥离出来,结合虚空,炼化成了一种外景!按着这个思路,我其实也能将那魔佛道果的部分特性剥离出来,不对,我本就有一个魔佛道果外景!若循着此法炼制,岂不就能证明自身乃是‘佛陀’转世了?”
思绪一通,他当机立断。
“也罢!既然要冒充,索性就冒充个大的!反正得了道果线索,便不用再去理会佛门,甚至只要得到线索,哪怕此身身死,也能靠着下一个梦中身去截取!”
一念至此,他当即放开了对那半枚道果的约束,释放半枚道果外景,更是运转《莲台觉照推玄咒》,让神念通过这门玄功,触及的那片朦胧浩瀚的精神世界!
果然,下一刻,四周低语重重,一下子就将那外景之力引动出来,更有丝丝缕缕的清凉之气,从那精神世界中摄取出来!
“轰隆!”
陈清身上佛韵再变,迸发出滚滚佛光,如江河决堤,汹涌澎湃!竟与这佛国幻境分庭抗礼,使那七宝池、八功德水的景象都微微扭曲、黯淡了几分!
整个佛国幻境轰然剧震!
陈清那佛光色泽混沌,诸色交织,冲突碰撞,化作一股洪流,冲击、侵蚀着玄昙佛子布下的佛国壁垒!
“这是?!”
玄昙佛子瞳孔骤缩,窥见了那佛光中的一点本质,露出了震惊之色!
“真性不昧,灵光独耀?!”
他感到自己以宿世慧光显化的佛国,正在被一股位格极高的力量从内部瓦解、篡夺!
“此人的前世根脚……究竟是什么?!”
另一边。
随着玄昙出手,整个枯禅寺皆被一层淡淡的佛光笼罩,梵唱隐隐,令人心生敬畏,不敢擅动。
寺中僧众,无论修为高低,皆面露惊容,纷纷停下手中之事,朝着佛光最盛之处合十礼拜。
“不知陈施主能否承受得住这般造化……”净言老僧立于殿前,猜出了缘由,面露忧色。
那些尚未离去的各方宾客、闲客,见着这般异变,更是心思各异。
莽首拓、郑擎天等人被佛光阻在院外,他们方才见得那佛子抬手捏印,佛光吞没陈清之身,而后便看不清院中、屋中的情况,一个个心急如焚,却因为那佛光坚韧,因此无法闯入。
“这劳什子佛光,好生碍事!”莽首拓几次欲强行冲开佛光,但都像是撞在铜墙铁壁上,反被震得气血翻腾!
慕容芷晴俏脸发白,紧握剑器,却感到自身法力在这佛光下运转滞涩,难以聚集。
凌绝、云疏月等隐星宗弟子则是感到自身道法与这佛光格格不入,心神压抑。
“好个问古之佛光!也就是那些跌落凡尘的古佛才能施展出来,这些老古板,代表着过去的辉煌与桎梏,一有机会,就想用借尸还魂的法子干涉如今的时代……”
寺庙之外,云层之上,正有两人对坐。
其中之一,正是先前在院中自斟自饮的麻衣老者,此刻他依旧提着酒壶,神态悠闲,嘬了一口酒后,咂咂嘴道:“那玄昙据说是宝光尊王的转世灵童,那宝光尊王佛传说在久远劫前,曾于琉璃净焰山上跏趺入定,见世间众生沉沦欲海,灵台蒙尘,遂发大誓愿,欲以无上智慧光、慈悲光、清净光,照破一切无明黑暗,涤荡三界尘垢,因其佛法显化时,有万千珍宝之光遍照大千,故尊号宝光。”
在他对面,则是个面容普通、气质幽深的中年男子,一身青衣,宽袍大袖。
听闻老人之言,这青衣人抚须接口:“不错,传闻此尊说法时舌灿莲花,字字珠玑,落地便化作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七宝,更有无量宝光自其周身毛孔迸发,能令闻法者宿业消融,慧根增长,其法最重‘以光破暗,以宝庄严’,讲究内外明澈,福慧双修。这玄昙根基深厚,如今虽未恢复全盛,但已能引动前世部分宝光佛韵,气象确实不凡。”
“宝光佛韵?”麻衣老者晃了晃酒壶,“听着华贵,实则这等法门,过于追求外相庄严、光明璀璨,看似殊胜,但执著于光影门头,失了直指人心的锐利。如今这玄昙行事,更如那老朽一般,带着几分固执,瞧见个有缘的,恨不得立刻用那宝光给人开光,也不管人家受不受得了。”
“这是难免的,”青衣人却叹息起来,“自那叛僧西去,佛门之法便一改本源,重香火而轻玄门,最终种种根本法门,尽数演变成了思潮,而思潮之变,快逾电光,远非寻常道途可比,这才造就了佛门如今的格局。那些代表着过往派系、旧日辉煌的佛陀,又岂会甘心就此烟消云散?自是要挣扎一番,寻个由头,再履尘寰,处处搜集契机,重回位格莲台。”
麻衣老者嘿然笑道:“这帮和尚如今热衷于寻什么转世灵童、宿慧佛子,不过是些老古董不甘寂寞,想借壳还魂,再续前缘罢了!可惜啊,时移世易,如今的沙门,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喽。”
顿了顿,他又话锋一转:“不光是沙门,如今这仙朝与那传承古老的各大宗门,也都已经腐朽,因灵败而衰,自身回天乏力,便也执着于寻访过往之藩篱,此番你来,不正为此事?要见一见,所谓圣皇转世,只是没想到……嘿嘿!”
青衣人沉默起来。
突然!
“轰!”
下方精舍之中,一道混沌佛光冲破屋顶,直贯天穹!
这佛光内蕴万千气象,时而金光浩荡,时而灰寂幽深,更有青火跳跃、星光流转其间!
道韵交织,异象纷呈!
整个枯禅寺上空,云气翻涌,竟被这混沌佛光渲染得光怪陆离!
麻衣老者眯起眼睛,啧啧称奇:“有点意思!仙帝的架子,佛陀的里子,还有几分妖族的野性……”
说着说着,他笑道:“你说此子,到底是仙帝转世,还是佛陀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