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王妃!王爷他又不帮您暖床了 > 第316章 他娘

第316章 他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问酒?
    程十鸢眼一亮,“咦”地一声,“这名字听着就够劲儿。崔相公,记着咱们女儿的名字也往这种风格上走。”
    崔林之没他夫人这般思维跳脱,他问苏越道:“苏姑娘亦或好事将近?。”
    程十鸢这才被带回正道上来。
    追问着:“是啊,我问你是否有心悦之人呢,那这话的意思是有了?”
    ……
    崔宅院中。
    殷问酒听到此,满眼皆是难以置信的呆滞。
    老管家继续道:“小丫头你是苏姑娘的徒弟,她能为起问酒这个名字啊,想来该是格外格外喜欢你的。”
    “然后呢?师傅她如何回答崔夫人?”
    她整个人都紧张的很,问完便屏住呼吸等待一个回答。
    老管家回忆了一番,才道:“苏姑娘的意思,大概是说待事情落定后,再告知老爷与夫人。”
    殷问酒又问:“那人姓殷?”
    “不知,她只说要为女儿起名问酒,未提及姓氏。”这一点,老管家答得很肯定。
    周献把僵硬绷直的人从地上扶起来,放她坐在他的椅子上,握紧她的双手仰头看着她道:“别慌,你知道的,有很多疑点。”
    他沉稳的音色有着抚平情绪的作用。
    殷问酒松下劲来。
    确实有很多不可能的疑点!
    她不可能是苏越女儿的疑点。
    这些个疑点在心中,在脑中,她竟也不觉得是件高兴事儿。
    如果苏越真的是她娘,也没什么不好的。
    挺好的。
    起码知道自己是谁了,有娘了……
    而每每挖出一些边角来后,总会产生更多的、得不到解的、该死的、疑点!
    “师兄,你快着些。”
    崔日这一快,直快到了夕阳西下。
    江陵这几日的天也不知怎么了,日头一落,便开始刮风,呼呼作响。
    扫起地尘土直往面上扑,让人睁不开眼。
    殷问酒与崔日师出同门,等待的过程中也上小佛堂为他父母燃了一炷香。
    她看着牌位上的名字,心中平静下来开始思虑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江陵的牌位,远在上京的尸体,尸体出现的契机……
    一个人想唯恐因自身处境与角度而局限,她想不过片刻,转身出门准备去寻周献。
    “叮——”
    “叮叮——”
    北风卷起的尘土,让落日橘光被镀上一层雾蒙蒙的朦胧感。
    她就这样一脚门坎外一脚门坎的瞪大着双眼,定住了。
    “问酒?”
    “小酒儿?”
    周献原本等在通往小佛堂的走廊里,见她那样忙快步过去。
    却怎么也喊不动人。
    直到她眼中通红,生生被逼出眼泪来,才艰难眨眼。
    一眨眼,眼中灰尘磨出更多的泪水,让人眼也睁不开。
    “怎么了?”周献不明白她因何而哭,语气中充满着急。
    “眼中进灰了……
    他听罢刚准备松懈下来,那一口气又被她接着的一句提了回去。
    她说:“铃铛响了。”
    铃铛响了?
    在崔宅?
    周献揽着她的腰,把她另一只还在佛堂之中的脚带出来,背身替她拦住风向:“稍睁开些眼,我帮你吹吹。”
    殷问酒听话照做,眼睛一眨一眨的难以自控。
    他吹的很轻,很仔细。
    沉默间隙,殷问酒问:“不问是谁吗?”
    周献扯了扯嘴角。
    他是发现了,大概常年与蓝刀客这样没有好奇之心的人在一起,她才习惯总调着人说话。
    “崔大人的爹?还是他娘?”
    殷问酒被吹得舒服,眼中的不适感也消失后她彻底睁开双眼,撑着他的腰仰头答道:“他娘,程十鸢。”
    说罢,两人眉头皆是一皱。
    程十鸢为何会起怨?
    她的尸体在上京那么久也不曾起,况且她已身死三十二年!
    周献没松开她,殷问酒也没退,两人维持着一人捧脸一人扶腰的姿势,脑中皆是千回百转。
    “你可看到什么了?”
    殷问酒刚答一个“我……”,蓝空桑的声音转眼已到耳边,“阵破了,在人祠堂门前这样不合适。”
    说罢不管二人,先走一步。
    周献收回手,在唇边比了个噤声手势。
    殷问酒点头,任他牵着她往前院走。
    百事不通,又来千事。
    她此刻竟颇为怀恋起在云梦泽等死的日子,万事不往心里过,整日只图一个乐。
    几人站在大门口与老崔管家道别。
    老管家守了崔宅一辈子,如今这把年纪,自也不愿随崔日去上京。
    花草他如今虽已无法侍弄,但逢年过节焚香祭拜自不能落。
    “小少爷你且安心,我心有挂念,若是不成定早早写信于你。”
    崔日没再强求:“等我弄清楚我娘遗体一事,便会再回江陵。”
    在他心中,自然是要将爹娘葬在一处才应该。
    可师傅明显没有这个意思,他总要弄清楚了再做决定。
    告别老管家,几人赶回客栈时天色已然黑透。
    他们刚一进门,庭中便迎来一个孩子。
    “你们终于回来啦,若不是掌柜说行李车马还在,我以为你们都走了呢。”
    是昨日为他们探询消息的孩子,他眼中亮着终于等来了人的光。
    “外头天已黑透,你还未回家,你娘不担心吗?”卷柏问。
    那小孩往身后一指,他们这才看到那桌边还有一个妇人趴在桌上睡着了。
    “我把我娘带来了,久久没等到你们,我在天黑前便把我娘接来了。”
    如今不管是梁家还是崔家的消息,他们都已不需要。
    但这小孩眼中光亮,着实让人难以忽视。
    殷问酒冲他笑道:“上房中说吧。”
    她眼神示意,卷柏便去扶那妇人一道往楼上走,顺便道:“掌柜,再开一间上房。”
    上楼途中,殷问酒问他:“我们今日若是不回来,你怎么办?”
    小孩答:“我已与掌柜的打了招呼,他愿意借我们柴房的。只要你们还没走,那我收了银子没个交代肯定不行啊。”
    殷问酒:“银子给了你,事情你办了,我们不听那是我们的事,有何不行?”
    “若是做生意,这叫钱货未清,哪日你们来追究我这货物没交与你手,告官追回,我便没理。”
    他年纪不大,道理倒是一套一套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