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普女,但天才模拟器[七零] > 17 第 17 章

17 第 17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同于系统根据教科书平铺直叙地出题,王老师对四年级知识有着更深的理解。
    前面的基础题对庄颜而言,几乎扫一眼就得出答案。
    然而,做到中后段的几道数学题时,她第一次感到了拿不准。
    这种如同回到上辈子的琢磨不定,让庄颜很是不适应。
    在用了不到二十分完成了整张数学试卷,庄颜没有交卷,反而拧着眉头,从头检查。
    这可是庄颜绑定天才模拟系统后,第一次主动检查!
    真是给天才们丢人了,庄颜悲叹。
    王老师拄着拐,踱到她身边,看到她谨慎地推敲验算,满意点头。
    这次考试,他特意提高了难度,就是想压压庄颜的傲气,让她知道人外有人。
    没想到,庄颜丝毫没有轻敌,反而展现出在这个年纪极少见的审慎。
    事实上,庄颜在第一遍答题时确实跳进了他预设的陷阱,但在第二轮检查中,她竟然发现了问题,并当即修正!
    王老师心中叫好。
    等检查到最后那道他精心设计的创新思维应用题时,庄颜拧紧了眉头。
    题目很简单,“学校要给会议室铺地砖,会议室长24米,宽9米。选用的地砖长4分米,宽3分米。请问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才能铺满整个会议室?”
    庄颜第一遍做题,一看就知道题目的陷阱在于单位不统一。所以第1步先转化单位,第2步分别算出会议室和地砖的面积,最后用两个面积相除,即可得出答案为1800块。
    答案有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成年人一眼就能算出的答案。
    但等到检查时,庄颜却意识到,列式不对!如果用两个面积相除,就已经默认了这些砖块恰好铺满整个会议室!并且砖块不需要作切割!
    当然,这道题数字恰好除得尽,可以得出答案。但思路不对。
    庄颜歪头想了想,索性在方才答案旁边又写了另一种方法。先用240\4=60。得出沿着会议室长度铺砖需要60块,同理宽度需要30块,则共计需要1800块。
    比起第一种方法,不仅思路更清晰,而且算数更简单,不用先乘大数,再除大数,这就避免计算出问题。
    王老师眼睁睁看着,庄颜竟然在常规解法之外,另辟蹊径地用了一种更简洁,更巧妙的方法。
    思路之清奇,让王老师差点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王老师由衷称赞,瞬间吸引了全班的注意,探头探脑看王老师在夸谁。
    这一看,不得了,竟然是庄颜!
    连姜成浩,李金国,宋娟这三个年级顶梁柱都没在考试时被他夸过啊!
    这才第一天,难道庄颜就要对着全年级第一的宝座发起了冲击?
    十几岁的青少年胡思乱想着。
    “看什么?专心做你们的试卷!”
    众人:……
    好凶。
    老师,你偏心。
    试卷收齐,王老师抱着卷子离开。四年一班再次喧闹起来,对庄颜的好奇达到了顶点。
    “庄颜,你觉得难吗?”前排小胖子忍不住回头问。
    “还好吧。”庄颜语气平淡。
    小胖子眼尖,指着庄颜的桌面惊呼:“你草稿纸怎么是空的?”
    这一嗓子吸引了更多人,连姜成浩也假装不经意地飞快瞥了一眼。
    两张草稿纸干干净净,一字未落!
    “你该不会作弊了吧?” 有人脱口而出,“不算草稿怎么做数学?”
    “这么简单的题,还需要作弊?” 庄颜挑眉反问,语气是真诚的困惑,“口算不就够了?”
    “口算?”全班倒吸一口凉气,看怪物一样看着她。
    开什么玩笑!这卷子融合了三年级难点和四年级新知识,他们班作为年级尖子,都有一半人没做完。
    她居然口算就算出来了?
    姜成浩,李金国,宋娟三人更是脸色变幻。
    他们辛苦演算,争分夺秒,才勉强做完,结果庄颜不仅提前完成,还宣称题目简单,全程心算?!
    三人第一次体会,啥叫做被碾压的绝望。
    姜成浩死死捏着铅笔,拼命安慰自己:别慌,成绩还没出来。
    她肯定是吹牛,虚张声势,故意打击我们!
    对,一定是这样!
    一班第一次如此期待成绩出来。
    按照铁拐王的效率,最多第四节课就能批完试卷。
    这也让他们接下来课程蠢蠢欲动,实在难耐。
    语文老师莫老师一眼就看出了他们心不在焉,索性刚开学也替他们紧紧弦,直接让他们背诵课文。
    莫老师早就听闻庄颜的大名,笑眯眯地把她叫起来:“庄颜同学,你来试试背诵第一段,并说说你的理解。”
    庄颜从容站起,不仅将整篇课文一字不差,抑扬顿挫地背了下来,不过略一停顿,开始分析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
    分析角度之新颖,之深入,远超课本注释,甚至提出了几个莫老师都未曾细想过的观点!
    莫老师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赞叹:“哎呀,庄颜同学,你怎么就这么聪明呢?这想法太精彩了!”
    庄颜微笑着接受了赞美,内心毫无波澜。
    她当然不会说,这是上辈子在题海战术中形成的标准化答题套路。
    边塞就是爱国诗人,就是壮志未酬。
    雨纷纷就是思乡,要不就是壮志未酬。
    总之,只要作者经历坎坷,往壮志未酬凑就八九不离十了。
    对于现代小学生而言,耳熟能详的分析。
    在70年代的语文教学中却堪称降维打击,让从未见过如此套路的莫老师惊为天人,喃喃自语。
    “王老师竟然说你数学学得好,放屁!你明明在语文上才最有天赋。”
    她是从城里调下来的,最是清楚,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把数学提上去,尚算简单,多做多练。
    但想提升语文成绩,却极其艰难,更多时候靠家里底蕴,更要从小耳濡目染。
    而像庄颜在这个年龄段,就能思维如此渊博,观点如此成熟的,闻所未闻!
    更让莫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乡下丫头,家里没收音机,没报纸,她这些见识从哪来的?
    “难道,她真是天才?!”
    但这一刻,莫老师无比坚信陈校长破格提前招生并免除庄颜所有费用的决定是多么英明!
    之前她还觉得校长小题大做,现在只剩下满心的佩服,陈校长真是慧眼识珠。
    “庄颜,你放学来办公室一趟,老师这里有课外资料书,你都拿回去看看。”
    既然学生有天赋,作为老师,怎么能耽误她呢?
    输了,再一次输了。
    这是李金城三人的想法。
    继铁拐王的夸奖后,就连语文老师也露出了截然不同的偏爱。
    分数还没出来,庄颜就已经奠定了四年一班第一人的称号。
    四年一班是真输麻了,也是真期待庄颜的摸底考试分数。
    到底是徒有其表,还是确有其事?
    数学试卷批得比他们想象中的快。
    铁拐王面色发青,“知道我为啥一节课就改完试卷了吗?因为你们答得太差了,大片大片丢空,我看都不用看就给了零分,能不快吗?”
    四年一班:……
    不能怪他们,玩了一个寒假,能考得不差吗?
    “张强,72分。” 试卷被丢在地上。
    “王成权,58分!”这更惨,除了试卷被扔,还要被毫不留情打三个掌心板子。
    在这个年代,成绩差挨打是天经地义,回家告状只会招来更狠的揍。
    王成权捂着手,哭唧唧地回座。
    念到高分时,王老师面色稍霁:“宋娟,96分,不错,继续努力。”
    “李金国,97分,保持。”
    “姜成浩……”王老师顿了顿,“98分,解题思路清晰,就是最后那道大题,钻了牛角尖。”
    姜成浩的心猛地一沉,98分!很高,但老师没说他是全班第一。
    也就是说……
    姜成浩默默领回卷子,目光忍不住瞟向庄颜。
    “庄颜,100分!”王老师拿起最后一张试卷,他拄拐走到庄颜桌前,亲自把试卷递给她,拍了拍她的肩膀,“好,非常好!解题思路清晰,步骤严谨,书写工整。”
    他特意展示了庄颜的试卷,尤其是最后应用题的创新解法,被他兴奋地详细讲解了一番。
    什么“另辟蹊径”,什么“高级思路”,听得下面学生云里雾里,只觉得高深莫测,看向庄颜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这一瞬间,同学们甚至觉得庄颜那一身寒酸的打扮也格外与众不同。
    什么头发没洗,那天才的头发长的那叫虱子吗?那是智慧!
    什么鞋子露脚趾,说不定就是故意的,就像是……那书本说的要用身体感受大地,这叫格物致知。
    至于为什么没背书包,同学们想起庄颜所说的过目不忘,不由得恍然大悟,那肯定是因为人家在学校就书本全背下来了,哪里还需要背回家!
    不小心听到同学们议论的庄颜:……
    有没有可能,我纯粹是因为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