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罗成的劫数
贞观盛世,海内升平。然紫微星光芒普照之下,亦有星宿命定的轨迹,悄然走向终局。燕国公、左武卫大将军罗成,年少成名,白马银枪,冷面寒枪,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官高爵显,圣眷正隆。然其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冷冽与眼底深处的一丝空虚,却随着岁月流逝,愈发明显。唯有在沙场征伐、枪尖饮血之时,那冰冷的眼眸中,才会闪过一瞬近乎灼热的光芒。
徐茂功曾数次观其气色,见其本命白虎星虽光芒锐利,然煞气过盛,隐有冲克本元之象,周围更似有一道挥之不去的青色怨气如影随形。他心中暗叹:“白虎主杀,性烈伤身。刚极易折,情深不寿。况有青龙孽债缠绕……此子……恐非寿考之相。” 他曾婉言提醒罗成“敛锋芒,养和气”,罗成却只淡淡回应:“马革裹尸,武将本分。” 其心志之决绝,可见一斑。
贞观六年,河北故刘黑闼残部复叛,势如燎原。叛军中有异士,善布妖阵,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官军屡战不利。李世民勃然,欲遣大将征讨。满朝文武,论勇武、论剿匪经验,罗成皆为不二人选。然其舅秦琼(已因病休养)闻讯,强撑病体入宫,叩首泣谏:“陛下!罗成虽勇,然杀气过重,刚愎自用!臣观天象,北方煞气冲盈,于其本命有妨!恳请陛下另遣良将!”
李世民沉吟不决。罗成却出列跪倒,声音清冷如铁:“陛下!臣蒙圣恩,累受国禄。今叛匪猖獗,岂可因虚无缥缈之谶语而退缩?臣愿领兵,踏平河北,献俘阙下!若有不测,亦马革裹尸,无憾无悔!” 其意甚坚。
李世民感其忠勇,终准所请,加封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率精兵五万,北上平叛。出征之日,罗成白袍银甲,于承天门外辞驾。阳光照在他俊美却冰冷的脸上,竟有一种凄艳的决绝。他目光扫过送行的文武,在秦琼担忧的脸上略一停顿,随即勒转马头,白马如雪,绝尘而去。徐茂功于人群中,见其头顶白虎凶光大盛,直冲牛斗,而那道青色怨气亦随之暴涨,纠缠不休,心中黯然:“劫数至矣。”
罗成用兵如神,连战连捷,叛军望风披靡,退守淤泥河畔险要之地周桥坡。叛军妖道设下毒计,于坡前广阔地带,暗布重重陷坑绊马索,更以妖法催动沼泽淤泥,使其看似平地,实则深不可测。又遣人诈降,诱罗成轻进。
是日,大雾弥漫,对面不见人影。罗成连番胜仗,心高气傲,又急于建功,不听副将劝阻,亲率三千幽州铁骑为先锋,直冲敌营。叛军佯装败退,罗成挺枪跃马,追击不舍。忽听一声炮响,伏兵四起!箭如飞蝗,自四面射来!
罗成舞动银枪,枪花朵朵,水泼不进,拨打雕翎。然陷坑忽现,绊马索起,麾下骑兵纷纷落马,阵势大乱。更可怕的是,马蹄踏入妖法幻化的硬地,瞬间陷入深不见底的淤泥之中,动弹不得!
“罗成!今日此地,便是你葬身之处!” 叛将狂笑,指挥弓弩手,集中攒射深陷淤泥的罗成!
罗成白马哀鸣,已陷至腹部。他立于马背,银枪狂舞,格挡箭矢。奈何箭矢太密,来自四面八方!一支淬毒狼牙箭穿透枪影,正中其肩窝!罗成身躯一晃!紧接着,第二箭、第三箭…… 如雨点般射来!腿、腹、胸…… 血光迸现!
“噗——” 一口鲜血喷出,罗成银枪顿缓。更多箭矢趁隙而入!他周身瞬间被射成刺猬一般,鲜血染红了白袍,滴落在浑浊的淤泥上,触目惊心!
剧痛钻心,视线模糊。罗成抬头,透过血雾,仿佛看到单雄信那怒目圆睁、充满无尽怨恨的脸孔在雾中一闪而过,耳边响起那恶毒的诅咒:“罗成!咒你他日也乱箭穿心,不得好死!”
“呵……”罗成嘴角扯出一抹冰冷而释然的笑意,低声自语,声音微不可闻:“单雄信……你……赢了……这债……我还了……”
他用尽最后力气,将五钩神飞亮银枪深深插入淤泥,支撑住即将倾倒的身体,昂首向天,怒目圆睁,死不瞑目!周身凌厉的杀气冲天而起,竟将周围雾气都逼退三分!
就在他气绝身亡的刹那——
“轰咔——!”
九天之上,风云变色!一道惨白刺目的闪电撕裂长空!白虎星宿所在之位,光芒骤然暴涨,锐不可当,其光之烈,竟瞬间掩盖了群星!随即,一道凝练至极、充满杀伐之气的白色星芒,自罗成顶门冲出,如逆流的天河,直射苍穹,精准地投入那白虎星宿之中!星宿光芒再次剧烈闪烁数下,渐渐恢复平静,只是那星光,似乎比以往更加纯粹、冷冽,仿佛卸下了所有人间羁绊。
与此同时,一直缠绕其身的那道青色怨气,发出一声无声的尖啸,骤然消散于天地之间。宿债已偿,因果了结。
副将拼死抢回罗成尸身。消息传回长安,举国震惊!李世民闻讯,掷笔于地,泪洒龙案,痛呼:“朕失一臂也!” 下旨辍朝三日,以王礼厚葬罗成,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勇毅”。
秦琼抱病赴丧,抚棺痛哭,旧伤复发,不久郁郁而终。程咬金闻讯,砸碎了心爱的酒坛,三日不食,喃喃咒骂:“贼老天!瞎了眼!” 徐茂功遥望北方星空,见白虎星已归其位,煞气内敛,唯有轻叹:“星归星位,劫数圆满。刚烈如是,求仁得仁……”
罗成的一生,如同流星经天,璀璨、冷傲、迅疾。他以最惨烈的方式,应验了宿命,偿还了孽债,也完成了其作为“白虎凶星”在人间的杀戮使命,最终魂归星海。
白衣神枪,成绝响;
冷面寒星,返苍穹。
淤泥河畔英雄骨,
化入白虎七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