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百死仙 > 第13章 播种、青苗、丰登

第13章 播种、青苗、丰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偏殿内熙熙攘攘,香客们虔诚的围绕十二天师像依次祭拜,低声祈愿间烟雾缭绕。
    不过能看出,香客主要愿意供奉的还是金荞大士。
    中央祭台的香火最为鼎盛,贡品几乎都集中在一处。
    秋涑守在殿门外,与三名道童一同引导香客出入,就连他们脚边也有虔诚的身影跪地。
    其余道童面对秋涑的态度十分恭敬。
    道童趁着间隙上前,低声说道:“秋涑师姐,听说您近日修行又有精进,即将完成筑基,到时便能进入粮塔闭关修行了吧?”
    “是啊,想来成为天师道的授箓道士也是指日可待!”
    秋涑闻言,嘴角勾起一丝弧度,露出清淡的笑容,却没有接话,目光依旧平和的注视人流。
    没人注意到,她的余光正下意识望向粮塔。
    隐隐有几分惧意。
    那个地方真的…是修行宝地吗?
    忽然,殿内的惊呼打断秋涑思绪,道童纷纷回头望向里面。
    “快看!天师…天师像的眼睛!!”
    “天师显灵了?!!”
    “天师在上!!”
    秋涑脸色惨白,只见原本双目紧闭的天师塑像,此刻竟然齐刷刷的睁开眼睛,以彩漆点缀的瞳孔,似乎在俯视着众生。
    一张张慈悲的面容显得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不对劲。
    秋涑注意到,白玉京像似乎还…眨了眨眼睛!!
    她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示意道童,“快请香客暂且退出偏殿,莫要大惊小怪,我去通知师叔。”
    道童纷纷照办,场面倒是没有混乱,甚至有不少香客泣不成声,在殿外连连磕头。
    不过片刻功夫,玄灵道人步履匆匆的走进偏殿。
    大门紧闭,独留秋涑等四名道童在场。
    玄灵道人扫过十一尊睁眼含笑的天师像,又在白玉京的身上停留几息,脸色很快恢复寻常。
    他向秋涑问道:“十二天师方才可曾开口?”
    秋涑连忙低头,声音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颤抖:“回禀师叔,未曾开口,只…只是睁眼。”
    玄灵道人闻言,又仔细凝视十二天师许久。
    半晌,他才吐出一口气,对秋涑吩咐道:“无妨,应该是近日道观应对旱情,招收道童过于频繁,引得十二天师不喜。”
    秋涑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为何想起李治,也不知道这个仵作有没有前来瞻仰过十二天师。
    应该与李治无关,普通衙役怎会牵扯到十二天师?
    玄灵道人在地面挥洒十几粒荞麦,直至消散才开口,“修缮一段时日,十二天师自会平息的。”
    “即刻起,任何人不得再出入侧殿,对外便说,天师显圣需闭殿静修,半个月后,再行开放。”
    “是,师叔。”秋涑不敢有丝毫异议。
    “还有,让城内的大户交出修缮的银钱,秋涑,你派一些道童上门讨要,不成就记下名字。”
    “弟子明白。”
    玄灵道人最后深深看了一眼白玉京,又拂袖离开。
    砰。
    很快大门重重关闭,封条贴满门窗。
    殿内陷入一片漆黑。
    没人注意到,角落的白玉京像嘴角上扬,干裂的嘴唇微动,似乎在开口呢喃着什么。
    ………
    李治两人推着板车回到县衙,面见过王捕头后已是晌午。
    严溯几乎一夜未眠,脸庞带着化不开的疲惫,眼袋深重,背脊都比往日佝偻了几分。
    两人走进仵作的小院,严溯才有意无意的说道:“李治,有件事或许你该清楚,五斗米观的十二天师像并非青州塑造,皆是三年前从外地运送而来的。”
    “当时搬运途中,曾经意外磕碰到金荞大士像,据说…裂缝处有猩红的血水渗出。”
    李治闻言眉头紧锁,十二天师像难不成是活着的?
    他神情适时的露出后怕,“严老,不瞒您说,今日我远远瞧着那些塑像就觉得心底发毛。”
    “经您这么一说,更是敬而远之。”
    严溯点点头不再多言,接着话锋一转,“另外,我已经问过王捕头,待到县衙没啥急事时,你就可以跟着他们一同习武。”
    李治连忙躬身行礼:“多谢严老费心!”
    严溯笑着捶了捶后腰:“人老熬不住了,我得去歇会儿。”
    说罢,便步履蹒跚地朝着自己的厢房走去。
    李治目送老人消失在门后,同样回到厢房,不过却是第一时间消化新取得的穗米经。
    对他而言,既然有穗米经,习武不一定是刚需。
    李治顶多偶尔可以跟着王捕头打打卡,不过只是因为习武符合衙役身份的人设而已。
    关键还是穗米经。
    他路途中大致翻阅过,穗米经内容残缺,但前三境还是比较完整的,而三元劲不过第一境。
    穗米经记载的前三境分别是筑基、凝气、开窍。
    “内功的第一境是筑基,道法的第一境也是筑基。”
    “难道万变不离其宗?”
    李治目前生啃穗米经的筑基篇都有些勉强,好在还能理解,凝气、开窍两境完全是一头雾水。
    他在床上静坐,花费许久才大致理清穗米经的脉络。
    李治暗自感到可惜,穗米经只有根本的修行法门,并未记载任何法术,不过仅仅初入筑基的真元护体,刀剑就已经难伤。
    他将心神沉入穗米经的筑基篇,仔细梳理修行步骤。
    “穗米经的筑基境与三元劲一样有三步,首先是播种。”
    李治需要存想观悟白玉京,于心脏之中,以自身气血为引,凝练出一颗虚幻的谷种。
    此步若成,算是正式踏入道途,血液潜移默化间沾染穗米的特性,三成血液转变为穗米血。
    “白玉京尊号名为玉京道尊,穗米特性是可以中合各类毒素,又是炼丹首选的药引,嘶。”
    “外加根骨雄厚,彻底沦为人形大药了。”
    李治眼角抽搐,但自己显然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然后是青苗。”
    谷种以气血不断浇灌,令其生根。
    至此修行者已经掌控谷物化生之妙,九成血液转变为穗米血,可以通过吞服穗米反哺自身。
    “有弊自然有利,筑基境的最后一步是丰登。”
    此乃筑基圆满之象。
    谷种根须代替血管,修士对谷物化生的掌控臻至化境,十成的血液转变为穗米血。
    李治深吸一口气,天师道的修行路数颇为奇特。
    “五斗米观主修的道统传承关联金荞大士,我则是白玉京,小心一点应该不会被他们察觉。”
    “话说道武会不会冲突?”
    李治无奈的摇头,“我有天生双心,大概率不会冲突,而且冲突也得修炼,总不能一辈子当武夫吧,那与砧板鱼肉有何区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