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372章 二十万也罢,三十万、没有将帅,都是乌合之众——!

第372章 二十万也罢,三十万、没有将帅,都是乌合之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千真万确!”
    传信者重重点头,还半带调侃地说道:
    “他连马背都没小腿高,如何懂得战阵?”
    周围无数瓦剌族人宛如闻到血腥的狼群,齐声狂笑,眼中满是掠食者的贪婪。
    背景声愈发低沉,仿佛暴风雨前的大厦呻吟。
    明成祖位面。
    朱棣脸色发青,仿佛对这一刻早有预感,悲凉地闭上双眼,鼻息间溢出滚烫怒意。
    “幼狮未长鬃毛,自然斗不过野狗,瓦剌岂会放过此机?”
    “我大明基业,怕要毁在这种昏愚人手里……”
    朱高炽面露惧色。
    “怎会败到这般境地?”
    “我记得尚有二十万大军镇守。瓦剌哪来的实力能与之抗衡?”
    “以我大明二十万之众压制,怎可能惨败?”
    朱高炽虽不通兵事,但他的儿子却继承了朱棣的天资,极善用兵。
    朱瞻基瞬间看明关键,脸色煞白。
    “瓦剌已经摸清大明皇帝的处境,可大明军中却群龙无首。”
    “掌握兵符的主帅,是跟在幼主身边、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太监……”
    朱棣负手立于身后,话锋尖锐如刀。
    “二十万也罢,三十万、四十万也罢,没有将帅,统是乌合之众!”
    “若换做朕,只需三万精骑,便能拖垮他们这支失魂落魄的军队!”
    ……
    洪武时期!
    朱元璋咬牙切齿,费力挤出话来。
    “蓝玉,你说我大明军是否还有胜算?”
    蓝玉沉吟片刻,只得叹息摇头。
    “陛下,要想翻盘,仅有两种可能。”
    “其一,有大将敢挺身而出,刺杀王振,并压下皇命,以二十万精兵背水一战,尚有一线生机。”
    “其二……瓦剌的首领比王振还要蠢,此亦是一途。”
    朱标不解,追问:
    “竟只有这两种可能?”
    “我军二十万难道仅凭兵力也不能占优?”
    蓝玉苦笑,而徐达则上前解惑。
    “殿下,即便兵力占优,也须将帅得法。”
    “有些名将擅以少敌多,也有人凭多制胜,两者不过手段不同。”
    “但若论以多制少而必胜,古往今来能够做到的,也只有秦国那位威震诸侯的王翦。”
    王翦与王振唯一相同的,恐怕只有姓氏。
    天幕继续播放。
    不久后,历代帝王将明白——
    王振,这个只会倚仗权势的宦官,对兵法一无所知,对国政更是胡作非为。
    大战前夕,他派自己的心腹太监郭敬守阳和关,还顺手搞了一个“生意”。
    画面浮动,一名面白无须的太监率领商队,与外族当街交易。
    画面旁,一行大字格外刺眼:
    阳和关战事紧急之时,郭敬受王振之命,暗中用大同矿脉铸造铁箭,倒卖给瓦剌;再换得马匹运回京城,高价牟利。
    荒诞!荒唐!
    五千年文明,竟生出如此鼠目之徒!
    ……
    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得眼皮直跳。
    “是我眼花了吗?他竟将兵器卖给敌军?”
    他抬手揉额,震惊地望向两位心腹。
    霍去病表情极其复杂。
    “陛下,此人不仅倒卖武器,甚至还动用了我朝矿产铸造利箭。”
    自古矿产为国之命脉,轻易不外泄。
    更遑论替敌方打造兵器!
    刘彻踉跄一下,扶住案几,喃喃低语:
    “幸不是我大汉后裔……定要稳住,稳住……”
    ……
    大秦!
    嬴政怒声如雷:
    “祸国殃民,鼠胆鼠眼,蠢不可及!
    宦官之流果真是无根之物!
    若朕子孙身边有人如此奸佞,纵死亦要破棺而出,将其头颅斩落!”
    扶苏亦义愤填膺。
    ……
    明成祖时期!
    “战前卖武给瓦剌?”
    朱高炽声音发颤,难以置信。
    就算不懂兵事,他也清楚此举等同助敌。
    朱棣和朱瞻基几乎呼吸停滞,只希望此刻看的只是幻象。
    “畜牲!蠢才!”
    永乐皇帝怒火攻心,脑袋一阵眩晕,仰头怒吼:
    “竟敢卖铁箭给瓦剌!难道不怕这些箭日后扎进自己胸口?
    倒不如干脆把我神机营的火炮送给瓦剌,让他们一炮把他轰上天!”
    朱瞻基咬牙,声音发冷。
    “瓦剌游牧本不善造铁箭,一旦买到铁箭,终会化作夺命之物射入我军胸膛!
    这混账太监,竟不知自己行为的后果?”
    ……
    明宣宗时期!
    御书房沉沉如铅,朱瞻基撑案而立,指节泛白,脑中浮现祖辈开疆拓土的身影,心如刀绞。
    “朕教子无能,让宵小窥近东宫;朕理政不严,使阉党渐成隐患……”
    “朕愧祖宗,愧天下生民!若放任此辈靠近太子,将来必成祸根!”
    “朕若不立刻拔除,百年之后,还有何脸面见太祖太宗?”
    杨士奇看在眼里,满是怜悯。
    这位老臣见证朱瞻基从皇太孙一路成长,遂上前劝道:
    “陛下,此祸并非您之过!宦官乱政早有端倪,只是先前不曾察觉。”
    “如今借天幕指示,我等仍有时间布局,定能将隐患扼杀。”
    “太宗在天之灵,自当体恤陛下。”
    朱瞻基缓缓合眼,杨士奇的话虽抚慰人心,却也点燃了他心底深藏的怒火。
    他喃喃低声:
    “不错……罪不在朕。”
    “宦官固然可恨,可那些纵容、袒护、让阉人权势坐大的庸臣,更是罪无可赦,当诛!”
    话音未落,一缕凛然杀意悄然从他眼中燃起——
    那是帝王久压不发的雷霆决断,正在静默生长。
    ……
    天幕视频再次衔接播放,仿佛进度刻度被猛地推至末端,画面闪烁的节奏陡然加速。
    每一幕都映射出将士们悲戚的吼声与撕心裂肺的呼救——
    那些残影逐渐缩小,犹如卫星般环绕四周缓缓旋动。
    视野中央,一条清晰醒目的行军线路图随之浮现。
    众人立在天幕下,仿若瞬间置身战场,自高空俯瞰着如快放画面的厮杀。
    自大同府出发后,大明军在瓦剌部族的持续压迫下一路溃退。
    瓦剌骤然掀起凶猛突击,猫儿庄守将、大同右参将吴浩被打得措手不及,纵然挥血奋战,终究力竭阵亡,马革裹尸。
    三日后,阳和口太监郭敬抵达营中,肩负监军之职,督促诸将指挥,然而明军依旧全线崩溃,灰飞烟灭。
    天幕前,洪武、永乐二帝望见麾下士卒含怨殒命,一个个陷入泥沼般的战场里壮烈倒下,两人几欲怒到目中喷火!
    “王振!”
    他们咬牙切齿地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恨不得化身猛兽,将其撕碎吞入口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