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53章 一路向东

第53章 一路向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简单的交涉之后帕夫洛斯·米哈利斯拒绝放下武器面见奥托一世,然后战斗开始。
    至于证据?剿灭叛匪需要什么证据?
    两个小时之后战斗结束,这支希腊的精英部队彻底覆灭。
    帕夫洛斯·米哈利斯的军队确实非常强悍,五千多人,阵亡过半才选择投降。
    帕夫洛斯·米哈利斯更是为了防止被俘受辱,先是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再开枪自杀。
    不过,奥地利帝国的军人对这种匪军其实没有太多尊重。
    恰恰相反,基于他们的所见所感,他们对于那些希腊叛军丝毫没有同情。
    奥地利帝国的士兵们将米哈利斯兄弟的尸首送给了被米哈利斯兄弟劫掠的城市。
    目的自然是要安抚人心,占领区人心不稳,那维稳的成本可太大了。
    同时也是在做给对岸的那些奥斯曼人看,像这种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的模式一直都很好用。
    当然通常来说不会有人愿意做这种牺牲.
    借友军的脑袋来稳定人心可能有些不太地道,不过借叛军的脑袋就完全没有这种负担。
    这一战过后,大多数在外劫掠的希腊军队都在第一时间选择了归队。
    可即便这些人再有理由也很难再得到奥托一世的信任,在弗兰茨的建议下奥托一世对这些军队的指挥官做了大换血,全部换成了他的亲信。
    至于那些不肯归队的多半被奥地利帝国军队就地剿灭,残党则是跑进了山里。
    奥托一世拿回了兵权,奥地利帝国的各个军团也在行动中赚的盆满钵满,可谓是皆大欢喜。
    奥地利帝国的缴获物资都是由随军商人统一收购,然后按功劳大小统一发钱。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劫掠物资时产生的纠纷,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私匿财物的情况。
    毕竟有人缴获不上交,自己也会少分一份。
    士兵们都很厌恶这种自私行为,这也无意中加强他们对集体的认同和凝聚力。
    另一方面麦克利将军和艾哈迈德·伊尔马兹都很郁闷,确切地说是整个英奥联军都很郁闷。
    奥斯曼新军加上数万红衫军看着河对岸狼烟四起,只能像某些日剧中无能的丈夫一样听着妻儿的惨叫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只敢躲在屏风(奈斯托斯河)之后用“水太深、风太冷,总有人会活下来”这种话来安慰自己。
    麦克利和艾哈迈德·伊尔马兹都觉得对方应该为此时的惨状负责,毕竟如果不是对方跑的太快奥地利人也不会来的这么快。
    当然他们也确实不敢出兵,因为一旦渡河,那么再想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万一是圈套怎么办?
    麦克利接到的命令就是优先保存实力,而艾哈迈德·伊尔马兹也有着相同的想法,新军才是他的立身之本。
    谁也不愿意去赌一把。
    实际上还真有圈套,加布伦茨很清楚双方优势在哪。如果能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就只能绕路了。
    围点打援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对方坚守不出也不要紧。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这并非是坚守不出,而是见死不救。
    这种行为对士气的打击非常夸张,本就连战连败,此时英军和奥斯曼军的士气已经跌落谷底。
    两位主帅又不想真的拼命,所以并不会给士兵们打鸡血,他们也只能选择摆烂。
    奥地利和希腊的联军经过整肃之后则是实力大增,辎重也全部运达奈斯托斯河前线。
    奈斯托斯河战役开始之后,奥斯曼和英国的联军并没有让弗兰茨失望,他们再次开始了竟跑模式。
    英军和奥斯曼新军先后放弃阵地疯狂向着梅里奇河防线逃窜
    眼看着一路向东的英奥联军,加布伦茨颇有一种无力之感。
    因为前方是未知的敌方国土,后方是滚滚的奈斯托斯河,选择追击无疑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冒险行为。
    原地巩固防线,然后稳扎稳打占领东马其顿必然是大功一件,而向前追击则有可能落入敌方的陷阱,或者遇到某些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甚至是后援不济。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霍去病和亚历山大大帝那样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对自身的绝对自信。
    加布伦茨选择了最理性的做法,按部就班的占领。
    平心而论加布伦茨并不是一个懦夫,然而这一路上一点抵抗都没遇到,如果没有任何怀疑是不可能的。
    加布伦茨也只是选择了他认为最稳妥的方式而已。
    加布伦茨走在奥斯曼人修建的奈斯托斯河防线,这里矮墙、沟壑、棱堡应有尽有。
    如果奥斯曼人肯节节抵抗,即便是没有英国人的帮忙,奥地利的军队乐观估计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将其全部攻克。
    当然奥斯曼人的防线实际上漏洞百出,部分地区偷工减料严重,如果奥地利军孤注一掷还是很容易打开缺口的。
    更激进一点可以绕开那些城镇和棱堡直奔下一道防线,或者来一个迂回都能打的奥斯曼人顾此失彼。
    来到东罗马帝国曾经的土地上难免让人怀古伤今,加布伦茨抚摸着古老石墙正想写一首小诗的时候一名军官十分激动地跑了过来。
    “将军阁下!你猜我们发现了什么!”
    加布伦茨懒得去猜,无非就是缴获了一些珍奇古玩,或者是异族美女之类的。
    不过盛情难却,他还是跟着那名军官来到了一个仓库。
    只不过当仓库大门打开的时候,他却傻了眼。
    整个仓库中堆放着整整齐齐的武器、火药,甚至还有大炮和火箭。
    第二个仓库,里面全是粮食。之后是第三、第四个各种物资多到眼花缭乱。
    仅仅是英制康格里夫火箭就有三万多发,如果将这些全都用在战场上,那效果将会不堪设想。
    还有那些粮食、棉服、木炭.
    这些物资完全够一支大军坚守数月乃至数年时间,只不过这些此时都成了奥地利军的战利品。
    此时的加布伦茨都怀疑自己看到是假情报,毕竟在奥地利帝国的情报中可没提过对方有如此雄厚的物资。
    其实奥斯曼人的军事物资不少不假,但双方军事装备有着代差,就比如眼前这些康格里夫火箭都是英国人淘汰的产品。
    而英国人造的火箭与奥地利帝国使用的早期版本差不多,给到奥地利帝国的火箭部队只会遭嫌弃,更别说那些淘汰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