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谁说我是靠女人升官的? > 299、火爆!利润震惊女帝郡主!

299、火爆!利润震惊女帝郡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陌听对方一下子各要二十刀,也是略微惊疑,这需要三四十两银子,都够神京寻常人家半年的花销了!
    不过,这年头能用得起书童的,也不是什么寻常人家。
    纸张价格向来稳定,冷苏纸比王家纸更好,如今打九折,一下子买上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用量也正常。
    方卿儿自然连忙招呼伙计给两书生打包纸张,随后又问道:“二十刀纸分量不轻,请问是否需要店铺帮运送回去?”
    一刀冷苏纸大概十斤,二十刀就是两百斤,分量确实不轻。
    这两书生与书童,看着真是文弱书生,肯定拿不起这分量的。
    胖书生顿时略有意外:“你们店铺还管送货?”
    “是否需另外付钱?”
    方卿儿解释道:“在我们铺子一次性消费超过十两银子,神京内外城皆免费送货,若需送至城外,则收取一定的费用。”
    两书生一听又是愕然。
    总所周知,买东西那是量大价高。
    自己一次足足买了二十刀纸张,也算量大了吧。
    人家铺子不但没涨价,还免费送货上门,看来确实是实诚铺子,做的也是实诚的买卖。
    自己让书童去看着店铺伙计打包纸张,免得对方以次充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时反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胖书生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还得麻烦掌柜使人,帮吾等把纸张送回去。”
    他略微一顿,突然好奇起来:“这位女掌柜,尔方才说,铺子的书籍不与售卖?”
    “吾甚是好奇,书铺竟不售卖书籍,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方卿儿又解释道:“是这样的。”
    “本店刚开张,书籍数量不足,且有些书籍乃是孤本,因此暂不对外发售。”
    “不过,本店的书可免费观阅,店内设有免费的观阅区。”
    “若两位遇到喜欢的内容,亦可抄录下来,同样是不收费的。”
    两书生一听,更是好奇。
    尤其听到孤本这两个字,眼睛瞬间亮起来。
    孤本的价值不单单在于昂贵,也有着无比实际的意义。
    别的不说,朝廷科举如何选材?
    绝大多数的读书人,研习的都是同样的经典著作,谁也不比谁更差。
    考官如何拉开成绩差距,无非在于量而已。
    其中又以罕见的书籍为重。
    若面不够宽广,涉猎不足,甚至有可能连题目的看不懂!
    听得店内竟有孤本,两人连忙朝摆置书籍的书架看去,然后愣了一下。
    书果然够少的,加起来估计也就三十四册。
    两人走过去一看,表情更惊疑起来,面面相觑:“蒙学?伤寒论?数学?”
    “还有,这拼音注释,又是哪一门子的学问,怎从不曾听闻?”
    孤本罕见,但连书籍名字都看不明白的孤本就不多久了。
    两人下意识拿起书籍看了下。
    伤寒论看不大懂,不过也知乃医书来着。
    数学应是算数,但两人算学本就一般,只能看个大概。
    拼音就不说了。
    没人指点声母韵母的读音,看起来根本就是天书一样。
    唯独那蒙学,让两人眼前一亮。
    “好一本蒙学!”
    “若是让孩童用此书蒙学,定能事半功倍!”
    “三字经朗朗上口,还有各种典故,千字文多是常用字,也隐含至理!”
    “弟子规,则能让蒙童明白尊敬师长之道。”
    两书生对望一眼,不约而同的又道:“若抄录回去,给族中孩童开蒙研习,定有大效!”
    两人毫不犹豫的朝方卿儿说道:“观阅区何处?吾等要抄写蒙学!”
    方卿儿自是吩咐伙计带两人到观阅区去。
    很快两人折返:“观阅区怎无笔墨纸砚,供吾抄写?”
    方卿儿笑道:“观阅区只供观阅,小店总不能赔本的提供纸墨。”
    “若两位要抄写书籍,需自备笔墨,或在本店购买。”
    她略微一停,又道:“观阅区另设雅间,方便客人安静阅览书籍,免费提供笔墨、小吃、茶水等,需五十大钱一个时辰。”
    两书生想了下,那观阅区公共区域已经够宽敞的,环境也安静得很,自然不会另外花五十大钱租赁雅间。
    当下各自拿一百钱,买了寻常的笔、墨、砚台。
    价格比起其他店铺略贵些许,差二十大钱左右。
    但总不好为了这点钱,专门让书童到其他铺子购买回来。
    读书人多少还是要点面子的。
    人家已经免费提供外面不曾见过的书籍给自己抄写,几个大钱都计较,真丢不起这个脸!
    ……
    女帝等人,自然是在阅览区的大雅间(贵宾室)抄写王阳明大作。
    不过,女帝只让柳思云留下伺候,叫南宫射月、林墨音等另找雅间歇脚,免得干扰她们观看、抄写经典。
    钟隐本想买了写纸张,便回去兵部。
    结果一看王阳明的大作,瞬间便停不下来。
    女帝同样震惊不已。
    她并不像太子,自小被那些所谓的大儒、帝师,灌输太多的儒家学问,因此女帝与工部、兵部尚书等官员,相对比较崇尚侧重实用性的学问。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究的恰好便是知与行不可分割。
    尤其苏陌又暗戳戳的加了点私货进去,将王阳明主要提倡的道德理念与道德行为合一的中心思想,略微侧重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对女帝、钟隐这样崇尚实用性学问的人来说,知行合一,绝对乃圣贤经典,不在四书五经之下!
    钟隐已经不知多久,没这样用心研读、抄写书籍。
    抄写时,更是小心翼翼的,每抄一句都要检查两三遍,才继续下一句。
    真如苏陌说的,唯恐差了一字,意思便截然相反!
    当翻到最后一页。
    女帝、白城郡主与钟隐,同时收笔!
    钟隐吹了吹纸上墨汁,然后目光落在抄在首页的横渠四句之上,忍不住惊叹道:“好一卷知行合一!”
    “实在让微臣茅塞顿开,有种替往圣继绝学的感觉!”
    他脸上露出惊叹向往之色:“真不知道,苏县子从何得来,如此堪称儒家经典的巨作!”
    “王子、赵子,又是何等惊艳绝伦的儒家圣贤!”
    说着,他表情严肃的看向女帝:“陛下,此书可称经典,不在四书五经之下,只不过……”
    他声音突然停滞起来。
    女帝凤眉皱起,淡淡说道:“钟卿但讲无妨。”
    钟隐咬咬牙:“请恕臣直言,此书虽然也是继承儒家学问,但另辟蹊径,与主流儒家学说又有不同,一旦流传出去,说不定会引来一场极大的学术争端!”
    女帝凤目略微一眯:“钟卿觉得,朕应把此书封禁?”
    钟隐迟疑了下:“此书与主流儒学略有不同,推崇实践之道,若百官习之,定能更好的治理地方……”
    他一咬牙:“臣以为,不禁,但也不推之,任其自然传播的好!”
    女帝沉吟片刻,缓缓点头:“钟卿担忧确实有理。”
    “便如钟卿所言得了。”
    钟隐忍不住苦笑起来:“如此学问,便是朝廷不推之,怕用不了多久也会快速传播出去。”
    说着,他小心翼翼收好刚抄写的知行合一。
    目光跟着落在案上的药玉器皿之上。
    这琉璃器皿端是古怪,两头大中间小,其中还有细沙密封其中,放置桌上,细沙自然从上往下落下。
    看着与寻常使用的计时沙漏相似。
    只不过这药玉浑然一体,毫无缝隙,便是钟隐都不知,此物是如何造出来的。
    钟隐看向一旁的柳思云:“老夫观尔置放了此物两次。”
    “此物有何名堂,是否如沙漏一般,乃计时之物?”
    柳思云连忙说道:“回尚书大人,此物正是沙漏。只不过将沙子密封其中,不增不减,也无水汽等进入,更为准确。”
    “器中细沙漏尽,为半个时辰,如今快一个时辰过去了。”
    钟隐惊叹道:“好精致巧妙的沙漏,竟由药玉制成,无丝毫缝隙!”
    “不过此沙漏确实比常用的木制沙漏,计时更为准确!”
    冷琉汐随手将沙漏收入袖中,嫣然笑道:“苏郎君就是多这些精细心思!”
    “嗯,想不到抄完这知行合一,足过去一个时辰了。”
    “吾等且去看看,苏郎君这两家店铺,一时辰挣多少钱!”
    柳思云看着女帝行云流水般将沙漏收起来,顿时无语。
    难怪郎君早吩咐自己小心盯着女帝,别让她把店里的东西顺走!
    问题,她敢说话?
    难道跟女帝,此沙漏是自家相公的宝物,还不赶紧交还出来?
    女帝出了贵宾室,意外发现,外面的公共观阅区,已经聚集了好几十人,都在全神贯注抄写书籍!
    大部分抄的是《蒙学》,少数抄的是《算学》、《伤寒论》,那《拼音注释》就几乎没人抄写了。
    看要,要普及拼音,需在观阅区设坛开讲才成。
    这些人全神贯注,便是女帝等现身,都无几人抬头观望。
    女帝又暗叹一声。
    若等《知行合一》放回去,恐怕这里瞬间能坐满人!
    二十个小雅间,估计也要全部满人的。
    方寸大的地方,竟需五十大钱一个时辰,一天怕不能挣三百大钱,加起来便是六两银子,一个月一百八十两!
    多少占地亩大的店铺,一个月的利润,都比不上小小的雅间收入!
    女帝真不得不佩服苏陌做买卖的手段!
    说着免费,实则上花的钱更多!
    除了租赁雅间,另外还有笔墨纸砚等盈利呢!
    等众人走出观阅区,更愕然的看到,店铺柜台前,密密麻麻的挤了好多人,不少人挥舞着银子,争先恐后的抢购冷苏纸。
    林墨音见此,表情也不禁古怪起来。
    王家据说要全部购下苏陌的冷苏纸,让苏陌铺子无纸可卖。
    不知这些人中,有多少是王家派来的,又或者全是正常顾客。
    毕竟有钱人的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
    而且,大部分读书人,其实很穷,是全族咬牙省下来的钱供其读书。
    如此好事,十年难得一见,寻常读书人抢购纸张正常得很。
    冷琉汐扭头看了看,却不见苏陌踪影。
    干脆朝店外走去。
    苏氏百货是苏陌的,衣铺才有自家的分子。
    不管是女帝,还是白城郡主,更关心的还是衣铺。
    不过,苏氏百货如此火爆,衣铺那边怕也是不差。
    众人走到前铺,正好看到苏陌满脸笑容的取下一柄宝剑标牌,然后吩咐店员,把一侠客打扮的男子引去柜台交钱。
    “嗯?大宝剑卖出去了?”
    苏陌突然听得耳边传来女帝的声音,扭头一看,便见女帝带着自家女人等,款款朝自己走来。
    他点头笑道:“卖了一把,只卖了四百五十两银子。”
    女帝笑道:“四百五十的大宝剑确实有点便宜。”
    苏陌又得意的道:“不过,自行车倒卖了两辆,收入五百四十两。”
    “嗯……你们看完知行合一了?”
    苏陌本以为,与孔孟齐名,合称“孔孟朱王”之中的王圣心学大作,定能让女帝等专研两三个时辰。
    想不到一个时辰她们便回来了。
    女帝轻笑:“已过去一个时辰,今夜宫中举行百官宴,不能再耽搁时间。”
    “嗯……”女帝想了想又问,“今晚百官宴,苏郎君可要出席?”
    苏陌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算了!”
    “卑职和文武百官混不到一块,还是不过去添堵的好。”
    他本来就有些社恐,感觉回家跟自家夫人们,热热闹闹的吃顿便饭更舒服。
    女帝也没勉强苏陌,轻轻嗯了一声,又忍不住好奇问道:“书铺今入账几何?”
    苏陌想了想:“具体倒是没算,应该有一千三百两出头吧。”
    “具体盈利,还得晚上汇总一下才能知晓。”
    其实盈利多少,苏陌心中有数。
    只不过盈利乃商业秘密,苏陌当然不会当众说出来。
    女帝等一听,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一个时辰一千三百两银子?
    哪怕除去大宝剑、自行车的一千两不算,其他货物卖了三百两银子?
    一天下来,岂不是一千两都打不住?
    即使只一成利润,一天下来也是一百两!
    一个月三千两?
    再加上兵器、自行车等高价值的高利润获取,怕不要五六千两的利润!
    又是一座白玉京!
    尤其是白城郡主,更目瞪口呆的看着苏陌,久久说不出话来!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女帝一直跟她说,军饷的事情别找朕,找苏陌去!
    苏陌挣钱竟如此容易?
    一年好几万两银子!
    一个店铺,经营十年,不得比齐王府还要富裕?
    问题,苏陌的铺子,不仅仅这苏氏百货!
    白城郡主感觉三观都要颠覆了。
    难怪女帝毫不客气的把苏陌的琉璃沙漏给顺走!
    如此的土豪不打打谁去?
    白城郡主心中陡然对衣铺期待起来。
    她忍不住了:“冷大人!苏县子!”
    “吾等这就过去衣铺看看如何?”
    苏陌见白城郡主一脸激动的表情,迟疑了下,还是决定要给白城郡主先泼泼冷水,免得对方期待太高。
    “成衣铺那边,卖的是高价货,需时间酝酿口碑。”
    “一开始的买卖,怕是不如书铺这边的。”
    白城郡主闻言顿时一愣,然后狐疑看着苏陌:“衣铺不如书铺?”
    “你不是说,羊毛衫定能热卖?还专门让本郡主把亲卫遣来,打那个什么广告?”
    苏陌哭笑不得:“郡主别用这样的眼神看下官!”
    “下官不是让郡主派了账房过来看着吗,总不会坑了郡主的。”
    白城郡主脸色略微尴尬,最后哼了一声:“本郡主又不是这个意思!”
    苏陌只能解释道:“衣服这东西,不如纸张这消耗品。”
    “羊毛衫保暖不保暖,样式能否流行起来,都得时间验证……”
    “嗯……第一天能有一百两银子销售便算不错了!”
    女帝听到这话,也愕然起来:“什么?”
    “一天才一百两银子?”
    “这得多久才能筹集到新军军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