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 第318章 王令沅初见何书墨(4k)

第318章 王令沅初见何书墨(4k)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贵妃娘娘空灵婉转的雅音回荡在耳边。
    何书墨不禁移动目光,将注意力悄然落定在,她那张犹如天上仙神的脸蛋上。
    真漂亮啊。
    何书墨一边惊叹淑宝的美丽,同时又留心观察她的表情。
    只见淑宝绝美的脸庞上,从容淡雅,即便是面对“谢家刺杀林霜”这种惊天大事,也没有一丝慌乱和不解。
    这要么说明她心思深沉,城府深不可测,要么说明她早已经预想过谢家的动乱,因此并不意外。
    何书墨稍作考虑,决定先试探下淑宝对于谢家的态度,不着急替谢家解释。如果他此时着急忙慌的偏袒谢家,反倒会让淑宝多想,揣度他是不是收了谢家什么好处,或者对谢家贵女心存好感。
    本来只是谢家和林霜之间的事情,要是再把他给扯进去,那就真亏大了。
    何书墨不急不忙,拱手回答:“回娘娘,臣还没说完。”
    “哦?那你继续说吧。”
    贵妃娘娘抬起玉手,紧了紧身上保暖的大氅,迈开莲步,徐徐向前。
    何书墨跟在娘娘身边,道:“娘娘,您是知道臣的,臣一直修行的都是霸王道脉,对其余道脉并不了解。不单是臣,就连林霜姐姐,第一时间也没看出那刺客的底细。”
    “所以,你就请谢家贵女来帮忙掌眼?”娘娘语气淡然,似乎并不在意。
    何书墨紧张的咽了口唾沫,不留痕迹地纠正道:“臣和林霜姐商量之后,决定请小剑仙替我们分析剑客的身份。毕竟一个三品剑客,不可能是突然冒出来的无名之辈。至于谢家贵女为何在场,大概是陪她兄长来长见识的吧。”
    “嗯。继续说。”娘娘的神情和语气,一如既往,没有变化。
    但何书墨却是狠狠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波算是巧妙把棠宝摘出去了。
    否则淑宝绝不会没事人一样。
    “是。臣继续说。”
    何书墨心中没了大石,语气越发轻松,把后面谢晚棠和林霜怎么模拟,然后看出来是谢家的剑法路数,最后谢晚松怎么判断,并回去从长计议的过程,一五一十告诉了贵妃娘娘。
    娘娘身披大氅,长长的氅尾拖在地面。这段华丽曳地的锦布,随着她的步伐,规律有序,一动一停。
    “五姓家大业大,而且分支极多,这么多年下来,想要上下一心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人想给谢晚松使绊子,或者利用谢家人挑拨五姓联盟,动本宫的根基。本宫并不意外。”
    “娘娘,那咱们……”
    娘娘脚步一顿,凤眸施然打量着某人,同时口中稍带戏谑:“何爱卿,你很关心谢家人嘛。”
    何书墨当即立正,一身赤胆忠心的模样。
    “主要是担心谢家生事,影响娘娘眼下大好局面!任何对于娘娘不利的因素,臣都要提前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
    娘娘听罢,凤眸轻移,重新看向前方。
    “此事本宫督促谢晚松去做。本来就是他们谢家的事情,理应由他们负责。而且此事涉及三品,连林霜都勉强应付,你眼下的修为,还不够看。”
    “是,臣明白了。”
    “之后的注意力,多放在枢密院上面。刚才,你不是说要安排刺杀葛文骏吗?准备如何做?”
    “臣准备让玉蝉姐姐假扮燕国刺客……”
    娘娘随口问道:“你知道玉蝉假扮的是燕国刺客,葛文骏知道吗?难不成让玉蝉大喊一声:燕王命我取你性命?随后再犯下低级错误,放走葛文骏?”
    何书墨面露尴尬。
    心说娘娘就是娘娘,随口便能说出他刺杀计划中的三个疑点。
    何书墨清了清嗓子,道:“葛文骏在燕地待过,想来是见过燕王的。燕王手下有个皮肤黝黑,从北方牧人部落逃出来的三品女武者。臣可以让玉蝉姐姐扮做此人去袭击葛文骏。葛文骏一瞧便知是燕王下的手。”
    娘娘又道:“玉蝉是玉蝉,与野蛮女子可不一样。”
    何书墨笑着说:“您说的没错。玉蝉姐姐的确不像北方的牧人女子,但是,臣知道书院大儒会一种术法,名叫‘通关行牒’。此术可更改人的样貌、气质。臣去找大儒要一张‘行牒’,交给玉蝉姐姐,想来便问题不大了。”
    “通关行牒?此术颇为冷门,哪怕是修行儒家道脉的许多后生都不知道。你怎么了解得如此清楚?”
    贵妃娘娘凤眸澄澈,略带讶异地看向身旁的男子。
    何书墨无论是思维还是见识,都堪称远超常人,但他的出身,却仅仅是一个商户子弟。
    即便是娘娘本人也很难想象,她这个小忠臣,究竟是从哪学到那么多的知识的。
    “臣平时爱看点杂书。”何书墨“老实”道。
    “当真?”
    “当真!”
    何书墨斩钉截铁,没有丝毫愧疚,毕竟网络《皇权之下》,还真就属于“杂书”的范畴。而他也确实是通过此类“杂书”,才获取到如此多的关键信息的。
    贵妃娘娘见他说得恳切,便也不再追究。她款款转身,沿着走过来的道路往回走。
    “回去吧,最后把横推道脉的事情,再与本宫说说。若是九品功法无需增补改进,本宫刚写的八品功法,你再拿去叫人试着练习看看。”
    “是。”
    ……
    何书墨出宫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通关行牒”的事情。
    这事本身其实不难,所谓“通关行牒”,说白了就是大儒写的一纸“辞令”。其中包含你即将要去的关隘,和你的籍贯,样貌,过往品行。
    简而言之,就是手写的“人设”。
    然后,这个“人设”就会伴随儒家道脉“言出法随”的能力,覆盖在使用者的身上,达成“易容”的效果。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只要获得“通关行牒”,并在使用时激活便可以了。相当快速便捷。
    但是,此事的难点在于,怎么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云庐书院的大儒配合地把“变成北牧蛮族女子”这种要求写出来。
    毕竟,书院人是不喜欢干涉朝局的。
    而“变成北牧蛮族女子”这种要求,很明显不是正常需求,极可能与朝局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何书墨即便拿写诗作为报酬,也很难有把握说动大儒。
    “不好办呀。书院会写通关行牒的修行者,少说也得四品修为。儒道四品,那真是学富五车的老学究了。很难糊弄。”
    何书墨摸着下巴,面露难色。
    眼下的卫尉寺堂屋中,不只有何书墨,还有坐在主位,帮忙处理政务的高玥。
    高玥休息时,会偶尔抬起脑袋,老实说,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自家少卿如此惆怅。
    “大人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何书墨托着下巴,道:“想骗云庐的大儒帮我点忙,但还没想到用什么理由。”
    高玥:……
    她感觉何书墨当她的领导哪哪都好,就是有时候说话太直白了。
    “大人,你诗词作的如此之好,为什么还怕大儒不帮忙?”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通关行牒’的事情,涉及朝局,那群读书人又不傻,谁帮了我,等于在帮贵妃党站队,这可是书院大忌。”
    “大人能仔细说说吗?”
    “行,正好你帮我一起想。”
    何书墨简要说完情况,高玥随之皱起眉头,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
    何书墨看到高玥的表现,就知道她是指望不上了。
    结果高玥还真给他来了一个惊喜,她道:“何大人,属下以为,你既然担心大儒发现通关行牒与朝廷挂钩,那你为什么不请别人找大儒帮忙呢?”
    何书墨一拍脑袋,喜道:“好主意!刺杀葛文骏一事,葛文骏多半不敢声张,害怕引起燕王更大的报复。所以我只要找一个与朝廷无关的人,帮我去找大儒要一张行牒,使大儒不会联想到此物与政局有关就行了!”
    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转口贸易”,“某某湖洗澡蟹”。找第三人过一遍手,从而规避掉书院人对于朝局的警惕。
    何书墨第一个想到的“转口”人选,其实是程若宁。
    但他和程若宁的关系,不能说如胶似漆,只能说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何书墨是有那个脸皮去找程若宁帮忙的,他们之间毕竟没有血海深仇,可是以何书墨对程若宁的了解,程若宁多半不会和他狼狈为奸。
    “有了!太常寺少卿陈锦玉!”
    ……
    陈锦玉之前因为唐智全的事情,与何书墨有过一次合作。
    而且此人虽然出身云庐书院,却与魏淳并非同一派系,由他出手,任谁也想不到这“通关行牒”是给贵妃党的何贼用的。
    中午时分,陈府门口,阿升安静等候陈锦玉出门上值。
    不多时,陈锦玉信步出府,正要踏上马车。
    “陈大人留步!我家大人想请陈大人借一步说话。”
    陈锦玉上下打量了一下阿升,见并不面熟,顿时眉头微皱,呵斥道:“你家大人?你家大人姓甚名谁,官职几许?修为几何?竟然叫本少卿借一步说话?真是好大的架子啊。”
    阿升道:“我家大人复姓‘爱潜’,叫‘水的小郎君’。”
    寻常人听到复姓爱潜,肯定会以为阿升在胡闹。楚国哪有这种胡编乱造的姓氏?
    但陈锦玉曾经与何书墨合作过,自然知晓“爱潜水的小郎君”意味着什么。更何况,何书墨最近节节高升,在朝廷中声势骇人。
    陈锦玉所在的太常寺虽然在朝廷里没什么存在感,可他毕竟是太常寺少卿,能接触到魏党橙园诗会,不可能没见过何书墨,更不可能不知道“许谦”包括“爱潜水的小郎君”的真实身份!
    所以当阿升说完“爱潜水的小郎君”之后,原本气势不凡的陈少卿,顿时双腿一软,差点以为何书墨今天是来收他的。
    “你家大人是来收,还是来请我的?”陈锦玉战战兢兢地问。
    “请陈大人借一步说话。”
    “好,好,走,快走,莫叫何大人等急了!”
    陈锦玉似乎比阿升还要着急。
    他和何书墨虽然同为少卿,但其中的差距,可不止一星半点啊!
    ……
    何府马车中。
    何书墨客气拱手:“陈大人,一晃大半年了,咱们又见面啦。”
    陈锦玉心中唏嘘。
    想当年,何书墨还是他面前的后辈,没想到再次见面,反倒叫他恭敬称呼一声“大人”了。
    “何大人,我有一事不解。”陈锦玉问。
    “你说。”
    “我现在是该叫你许谦,还是何大人,亦或者小郎君?”
    何书墨哈哈一笑,道:“今日还是叫小郎君的好,因为我是来找陈大人合作的。”
    何书墨从怀中摸出他之前写好的《汉武大帝》,道:“全新的历史,大人先验验货?”
    陈锦玉看见全新的,顿时两眼放光。
    他摆了摆手,道:“货就不用验了,我相信何大人,哦不对,小郎君的水平。只是无功不受禄,不知何大人希望陈某做些什么?”
    “这个简单,陈大人动用关系,帮我弄一本‘通关行牒’。行牒内容的要求嘛……”
    何书墨从怀中取出一个准备好的信封,递给陈锦玉,道:“都在这上面了。陈大人在官场和书院里经营多年,我相信这点小事,对大人来讲毫无难度。”
    陈锦玉双手接过何书墨的信封,拆开一瞧,脸色骤变。
    何书墨的要求难倒是没有多难,但是里面的内容有点变态,换做他也不好和相熟的大儒解释。不过看着何书墨手里诱人的《汉武大帝》,陈锦玉犹豫片刻,决定豁出老脸,为晋级太常寺卿做最后的努力!
    ……
    次日,云庐书院藏书阁门口。
    陈锦玉笑着向何书墨解释:“何大人,此地是我们书院的藏书阁。其中有不少‘掌书’,都是学堂讲师退下来的。藏经阁中有些不起眼的老者,很可能是某位闲来无事的大儒。”
    何书墨听完,连连点头:“我懂,扫地僧嘛。扫地的人才是最强的。”
    陈锦玉笑了笑,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何大人在此处找个小亭稍候一会儿,我去阁中找一位老友,请他出手制作‘通关行牒’。”
    何书墨拱了拱手:“陈大人不用着急,我今日无事,等等便是。”
    “好,那陈某就先进去了。”
    陈锦玉走入藏书阁中。
    何书墨和阿升继续站在外边。
    阿升看着藏书阁门口人来人往,问道:“少爷,咱们不进去待着吗?”
    何书墨两手一摊:“咱们不是书院的人,没有借阅令牌,进不去藏书阁。”
    “可是少爷,那位公子看着也不像是书院的学子,他怎么直直往藏书阁走啊?”
    何书墨顺着阿升手指的方向打眼一瞧,果然看到了旁若无人往前行走的“王陵”和丫鬟芸烟。
    何书墨两步上前,拍了拍“王陵”的肩膀。
    “哥们怎么称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