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 第44章 黄浦往事3

第44章 黄浦往事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黄埔军校的训练场像被晒化的沥青,蒸腾着灼人的热气。李宇轩叉着腰站在队伍前,看着学生们踢正步时蔫头耷脑的样子,眉头拧成了疙瘩。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土黄色的军装上洇开深色的痕迹。
    &quot;你们现在训练怎么有点死气沉沉的?&quot;他嗓门一提,惊得几只麻雀从榕树上飞起来,&quot;没有激情呀!看看你们这模样,像是要上战场的兵吗?倒像是刚从地里刨完红薯的!&quot;
    队伍里有人小声嘟囔:&quot;主任,每天都这么累了,五点起,半夜睡,枪杆都快磨出包浆了。&quot;
    旁边的学生跟着附和:&quot;而且上回好不容易有点乐子,你还把陈更训了一顿。搞得现在我们都不敢搞什么活动了,怕又挨罚。&quot;
    李宇轩一听就气笑了:&quot;那能怪我吗?你自己说陈更画的什么鸟妆?大白脸涂得像唱戏的,嘴唇红得跟喝了血似的,当时差点把我恶心吐了!&quot;
    他摆摆手,语气缓和了些:&quot;行吧,你先去训练,动作标准点,别耷拉着脑袋像霜打的茄子。&quot;
    学生跑开后,李宇轩摸着下巴琢磨——确实,天天练队列、拼刺杀,日子太单调,是得找点新鲜事提提气。他望着训练场上扬起的尘土,想起后世那些振奋人心的军歌,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另一边,学生们凑在树荫下休息。贺衷寒碰了碰蒋先云的胳膊:&quot;香耘,刚刚主任找你聊什么?脸拉得老长。&quot;
    蒋仙云擦了把汗:&quot;说我们现在训练没有激情,得想办法活跃活跃气氛。&quot;
    &quot;啊,要不我们今晚再搞台戏?&quot;旁边有人提议,眼睛亮晶晶的。
    陈更刚凑过来就被怼了:&quot;可别了,你上回化的妆也把我看吐了,比哭丧还吓人。&quot;
    &quot;那叫为艺术牺牲!&quot;陈更梗着脖子反驳,&quot;懂不懂什么叫反差?我那是用夸张手法讽刺袁大头……&quot;
    吵吵嚷嚷间,李宇轩已经去找了军校里的乐师。那是个留着分头的年轻人,据说以前在上海的戏班里拉过胡琴。
    &quot;你好,听说你是乐师?&quot;李宇轩递过去一杯凉茶。
    &quot;对,请问长官有什么吩咐?&quot;乐师连忙起身,手里还攥着块松香。
    &quot;我想写一首歌,你帮我参谋参谋。&quot;李宇轩掏出个小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句歌词,&quot;顺便帮我找个嗓子亮的唱家,最好是能镇住场子的。&quot;
    &quot;好的,长官。&quot;乐师接过本子,眼睛越看越亮,&quot;这词写得挺有劲儿啊,是军歌?&quot;
    &quot;算是吧,给学生们鼓鼓劲的。&quot;
    几天后,乐师兴冲冲地找到李宇轩:&quot;长官,帮你写好了曲子!根据你的要求,谱子改了三回,保证朗朗上口。这位是刘唱家,以前在广州大戏院唱过红歌,嗓门亮得能穿透三层楼。&quot;
    旁边站着个穿灰布褂子的年轻人,眉眼清亮,一看就是底气足的。
    &quot;歌曲练得怎么样?&quot;李宇轩问。
    刘唱家拱手笑道:&quot;长官,你这两首歌写的太好了!尤其是《精忠报国》,'狼烟起江山北望'那句,唱起来浑身带劲,像是能提着刀就往前冲。方便将它卖给我吗?我想带去大戏院唱,保准能火。&quot;
    &quot;等你演唱完了再说。&quot;李宇轩摆摆手,&quot;这些乐器都找好了吗?&quot;
    &quot;找好了,长官,二胡、笛子、锣鼓都齐了,还有几个学生自愿来打拍子。&quot;
    &quot;先唱一遍我听听。&quot;
    &quot;是,长官。&quot;刘唱家清了清嗓子,乐师们立刻拿起家伙。
    &quot;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quot;
    歌声一出来,李宇轩就愣了——虽然没有后世的配乐,但这股子苍凉又激昂的劲儿,跟记忆里的旋律竟有七八分像。他摸着下巴点头:&quot;还行,差距不怎么大。&quot;
    &quot;下一首。&quot;
    &quot;是,长官。&quot;刘唱家换了个调子,旋律更明快些。
    &quot;晓月拂流年,步履蹒跚间……
    &quot;可以可以。&quot;李宇轩听得直点头,&quot;这几天看样子没偷懒,比上次陈更那破锣嗓子强多了。行了,跟我走,去操场。&quot;
    &quot;是,长官。&quot;
    两人刚到操场,就被眼尖的学生围了上来。陈更扒着乐器箱子瞅:&quot;主任,这是在干嘛呢?搬这么多家伙事,要开堂会?&quot;
    &quot;专门为你们写的歌曲,给你们鼓鼓劲。&quot;李宇轩踹了他一脚,&quot;别上手乱摸,碰坏了赔得起吗?&quot;
    陈更咂咂嘴:&quot;不是,主任,你有这钱请乐师、买乐器,还不如给我们买几斤肉。我演个剧不一样能提气?保证比唱歌带劲。&quot;
    &quot;去你丫的!&quot;李宇轩笑骂,&quot;你演的什么鬼心里没点数?上次那姨太太的扮相,现在想起来还反胃。快去喊他们集合,全体都到,听音乐!&quot;
    陈更转身就去喊人。没多久,黄埔一期的学生就列队站在了操场上,黑压压一片,眼神里满是好奇。
    此时,蒋锐元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听见操场那边传来动静,皱了皱眉:&quot;下面在吵什么?乱糟糟的。&quot;
    参谋探头看了看:&quot;回校长,好像是李主任先前专门为学生写的音乐,现在正在演唱,听着还挺热闹。&quot;
    &quot;哦?景行还会音乐?&quot;蒋锐元放下笔,来了兴致,&quot;那我可得好好听听,这小子还有这本事?&quot;
    他走到窗边,正好听见《精忠报国》的高潮部分,歌声混着乐器声,在操场上空回荡,连风里都带着股热血劲儿。他看见学生们原本疲惫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腰杆也不知不觉挺直了。
    很快,两首歌演唱完毕。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有人大喊:&quot;主任,这就没了?太短了,不够听啊!&quot;
    &quot;就是就是!&quot;陈更在一旁使劲拍巴掌附和,&quot;再来一遍!《精忠报国》那首,我都记住调子了,能跟着哼了!&quot;
    李宇轩笑着挥手:&quot;歌曲词给你们了,你们下去自己练去。
    学生们欢呼着散开,三五成群地开始哼唱刚才的旋律。蒋瑞元走过来,身边的参谋啧啧称奇:&quot;校长,看不出来呀,李主任还有这文采,写的歌词挺带劲。&quot;
    蒋瑞元摸着下巴,慢悠悠道:&quot;《精忠报国》不怎么好听,调子太沉。那个叫什么……《黄埔进行曲》还是可以的,听着适合当校歌。&quot;
    他瞥了眼正被学生围着要歌词的李宇轩,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这小子,歪点子不少,倒真把这群野小子的精气神给提起来了。
    操场上,学生们已经开始哼起《黄埔进行曲》的调子,连走路都带了节奏。几个学生围着乐师请教曲调,还有人自发组织起来练习合唱。李宇轩站在阳光下,听着那略显跑调却充满力量的歌声,忽然觉得,或许比起板着脸训话,一首歌、一段旋律,更能把这群年轻人的心拧成一股绳。
    夕阳西下,训练场上的尘土渐渐平息,但嘹亮的歌声仍在回荡。看着学生们脸上久违的光彩,李宇轩知道,这股精气神将会伴随他们走过更艰难的征程。
    毕竟,能让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除了家国大义,或许还有这同窗同歌的情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