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964章 蜀地请降

第964章 蜀地请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罗月娘看着李霖自信的表情,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她只见过藩王自污以表忠心的,却没见过哪个王爷敢如此自吹自擂代表皇帝的。
    这燕王......胆子也太大了些吧?
    反观周围贺从龙、解明等庆军将领,脸上皆是一片坦然,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开玩笑,李霖在大庆是什么地位?
    站在你面前的是,伐蜀主帅、奉军副帅、燕王、大庆皇帝最亲密的兄弟和战友,大庆常务副皇帝,奉军二号人物......
    那是与陛下从危难时就一起摸爬滚打、生死与共的亲兄弟,是陛下最为倚重的擎天之柱。
    说句大不敬的话,若陛下真有个万一,皇子年龄还都小,李霖必是首席辅政大臣兼摄政王!
    他的保证,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皇帝的意志!
    罗月娘看到李霖坦荡的眼神,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
    然而,她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摇了摇头:“不行!事关蜀地百万军民之前途命运,我不能仅凭殿下之言便做决断。”
    而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众人齐齐一滞。
    “我要亲自面见陛下,与他......当面谈!”
    话音甫落,李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仿佛周身散发出一股无形的压力:
    “罗将军,你该不会是想让陛下亲临蜀地来见你吧?”
    这让李霖想起了当年耶律家投降时,也是这般拿腔拿调,非要庆帝亲自前往契丹,才肯投降。
    当时的李霖就对此极为不满。
    既然是战败乞降,就该有败军之将的觉悟,哪有让胜利者亲赴险地的道理?
    如今罗月娘再次提出要当面谈,李霖心中已是做好了不惜重启战端,也要拒绝的准备。
    然而,罗月娘却是微微一怔,连忙解释道:“燕王殿下误会了,末将岂敢有此非分之想,自是末将前往帝都觐见陛下!”
    此言一出,李霖的神色瞬间缓和下来,笼罩在周围的低气压也随之消散。
    若是如此倒是无妨,这才是一个真心归顺者应有的姿态。
    可他这边刚放下心,罗月娘身后的一众蜀军将领却瞬间炸开了锅!
    “将军不可!”
    “将军万万不可亲身犯险啊!”
    “帝都遥远,情况不明,若将军一去不回,则蜀中大局危矣!”
    “末将愿代将军前往帝都,面见庆帝!”
    将领们纷纷出声劝阻,情绪激动。
    他们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
    一方面,罗月娘在蜀军中威望极高,深得军心,众将确实不愿见她孤身涉险。
    但另一方面,则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与地位。
    蜀军众将愿意停战,接受某种形式的归降,但这绝不代表他想要完全融入大庆的军事体系。
    他们理想中的归降,最好是一种有限度的臣服,至少保留蜀军的建制。
    如此一来,他们依然是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在蜀地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势。
    可若是罗月娘亲自前往帝都,结果很可能是蜀军被彻底打散、整编,完全纳入庆军体系。
    到那时,他们这些蜀地将领,便沦为了普普通通的地方驻军将领,地位和权柄都将一落千丈。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武将们为自己的前程和手中权力发声,亦是人之常情。
    然而,罗月娘自有她的考量。
    只见她目光扫过情绪激动的部将们,沉声喝道:“好了!”
    众将顿时噤声,只是脸上仍写满了不甘。
    罗月娘看着他们,语气放缓了几分,但依旧坚定:“尔等心中的担忧,我岂会不知?但你们更要清楚一点:如今,我蜀军才是弱势的一方!”
    她顿了顿,继续道:“弱肉强食乃是天地至理,弱者,没有资格讨价还价!”
    罗月娘出身草莽,混迹于贼寇之间,这让她有时会将私情凌驾于大局之上。
    同样,在那个残酷的环境里成长,她更深切地信奉着原始的丛林法则:实力决定一切!
    “你们扪心自问,我们还能继续打下去吗?”罗月娘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交战至今,我蜀军损兵折将,可曾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过战果?”
    “非但如此,我们还被羌蛮趁虚而入,连失八城,损失何其惨重。”
    蜀军将领们齐齐沉默,无言以对。
    “而如今,我们想要停止这场战争,怎能不付出代价?若不想让陛下日后对蜀地有失偏颇,我们就该主动展现出最大的诚意!”
    一番话,说得众蜀将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最终只能无奈地低下头,选择默认。
    一旁的李霖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罗月娘的评价不由得又高了几分。
    此女虽有时意气用事,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能做出足够清醒的决定。
    见部下不再反对,罗月娘转身面向李霖,郑重地躬身行礼:
    “燕王殿下,末将谨代表蜀军上下,诚心诚意归顺朝廷,重归大庆版图。”
    “恳请陛下饶恕我等败军之将,更祈陛下能念在蜀中百姓无辜,予以善待。”
    “善!”李霖脸上露出笑容,虚扶起罗月娘,“罗将军能深明大义,实乃蜀地之福,朝廷之幸。”
    “将军放心,本王必会亲自护送将军入京面见圣上,陈说缘由,必不使忠义之士寒心!”
    听到李霖愿意亲自担保,罗月娘长长舒了一口气,再次躬身:
    “如此......多谢燕王殿下。”
    。。。。。。
    数日后,一支规模不大的队伍离开了蓉城。
    罗月娘只带了少量亲卫,主要护送人员是解明率领的五百精锐骑兵。
    离城三十里,路过一处刚经历过小规模战事的村庄,众人停下脚步。
    断壁残垣尚在,但已有庆军士兵在帮助村民清理废墟,搭建临时窝棚。
    一些士兵甚至将自己的口粮,分给了村中面黄肌瘦的孩童们。
    罗月娘勒住马,默默看着,她身后的蜀军亲卫们也面露复杂之色。
    李霖策马靠近,语气平淡道:“陛下有令,收复之地首要之事是安民,军队不得扰民,反需助民重建。”
    罗月娘身旁的一名副将开口道:“庆军惯会收买人心。”
    李霖笑了笑,也不争辩:“是不是收买人心,多看几日便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