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心灵种子 > 第15章 家是永远的港湾

第15章 家是永远的港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火车规律的轰鸣声像一首催眠曲。我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北方平原,田野里还残留着未化的积雪。学期结束,我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近乡情怯。”弗洛伊德老师坐在对面的空位上,观察着我的表情,“你似乎在担心什么。”
    我轻轻“嗯”了一声。这是上大学后第一次回家,心里既期待又不安。这半年里,我经历了太多改变——从懵懂高中生到初步找到研究方向的大学生,从依赖父母到学会独立生活。我不知道,这些改变在父母眼中会是什么样子。
    火车到站时,天色已晚。出站口,父母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妈妈不停地踮脚张望,爸爸则保持着惯有的沉稳,但眼中也闪着期待的光。
    “小今!”妈妈一把抱住我,声音有些哽咽,“瘦了,是不是食堂吃得不好?”
    爸爸接过我的行李箱,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回来就好。”
    回家的车上,妈妈不停地问这问那:“宿舍住得习惯吗?同学好处吗?老师讲课听得懂吗?”
    我一作答,语气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自信。当我说起我的梦境研究项目时,妈妈愣了一下:“做梦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如多花时间在正经功课上。”
    车厢里突然安静下来。
    回到家,熟悉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妈妈做了一桌子我爱吃的菜,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但这种温馨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改变。
    晚饭后,我习惯性地要收拾碗筷,妈妈却拦住我:“你去休息,坐一天车累了。”
    “没事的妈,我在学校也都是自己收拾。”
    妈妈执意不肯,我只好作罢。看着她在厨房忙碌的背影,我突然意识到——在她眼里,我可能还是那个需要被照顾的高中生。
    这种认知偏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愈发明显。
    我想和高中同学聚会,妈妈坚持要我知道确切的地点和时间;我熬夜整理学期笔记,她一遍遍催促我睡觉;就连我穿什么衣服,她都要过问。
    矛盾在回家第五天爆发了。那天我收到陈浩发来的邮件,讨论下学期可能合作的研究方向。我们来回发了几封邮件,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十一点。
    妈妈推开我的房门,眉头紧锁:“这么晚了还在玩电脑?明天再看不行吗?”
    “妈,我在讨论正事,关于下学期的研究......”
    “什么研究非要大半夜讨论?”妈妈的语气带着不满,“是不是交男朋友了?”
    我愣住了,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您能不能不要什么事都管着我?我已经上大学了!”
    妈妈瞪大了眼睛,像是被我的话伤到了:“我不管你谁管你?你看你,一上大学就学会顶嘴了!”
    那晚我们不欢而散。
    深夜,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生闷气。弗洛伊德老师出现在窗边,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很熟悉的场景,”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怀念,“每个成长中的子女,都要经历与父母权威的这场‘分离战争’。”
    “我不是要和他们战争,”我沮丧地说,“我只是希望他们能把我当成一个成年人看待。”
    “但你知道吗?”他温和地说,“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这种牵挂,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第二天清晨,我发现妈妈的眼睛有些红肿。吃早饭时,我们都很沉默。爸爸看看我,又看看妈妈,轻轻叹了口气。
    “小今,”爸爸放下筷子,“你妈妈昨天一晚上没睡好。”
    我低下头,心里不是滋味。
    “我们知道你长大了,”爸爸继续说,“但给我们一点时间适应,好吗?你妈妈不是想控制你,她只是......还不习惯。”
    妈妈默默起身,去厨房给我盛粥。看着她略显疲惫的背影,我的心突然软了下来。
    那天下午,我决定主动和解。我走进厨房,妈妈正在准备晚饭。
    “妈,我帮您择菜吧。”
    妈妈看了我一眼,没说话,但往旁边让了让位置。
    我们一边择菜,一边聊天。我给她讲大学生活中有趣的事,讲我的室友,讲我在辩论社的糗事,讲我的梦境研究为什么让我如此着迷。
    慢慢地,妈妈的表情柔和下来。
    “所以你昨天是在讨论学习?”她轻声问。
    “嗯,”我点头,“那个同学叫陈浩,是我们系有名的学霸。他能找到很多我找不到的文献资料。”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其实妈妈知道你很优秀。你考上这么好的大学,还能自己做研究......妈妈只是担心你照顾不好自己。”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父母的过度关心,背后是深深的爱与不舍。
    晚饭时,我正式向父母介绍了我的研究计划,还有未来的学术规划。我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梦境研究的意义。
    爸爸听得很认真,最后说:“既然这是你想走的路,爸爸支持你。”
    妈妈虽然还是不太理解,但也点了点头:“只要你开心就好。”
    睡前,我收到原园的短信:“和我妈大吵一架!她非要看我手机!”
    我忍不住笑了,回复道:“都一样。试着好好沟通。”
    放下手机,我看到弗洛伊德老师站在书柜前,正注视着我和父母的合影。
    “你知道吗,小今,”他说,“能够与父母达成和解,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你做得很好。”
    窗外,冬夜的星空格外明亮。我知道,家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而成长,就是学会在远航与归港之间找到平衡。
    这个寒假,我既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也是即将展翅的雄鹰。而这两种身份,本就可以和谐共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