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山庄通异界古人来打工 > 第170章 给村民发小钱钱

第170章 给村民发小钱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试营业的第三天下午。
    除了死活赖着不走,还把客房全都包下来的失眠小组,以及长租了一个月的张哥玉姐,其他客人都陆续离开了。
    试营业结束了,山庄要进行一些经营调整和修缮。
    客人们休假的时间也结束了,要回归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林三娘把客房收了,简星夏带着换下来的床单毛巾,骑着小三轮,带上钱,就去了村里。
    ……
    村里人已经收到了胡大的消息。
    “通知通知!谁家这几天给夏夏出过东西、干过活儿的!下午四点到村部!”
    “通知通知!各家派个代表,到村部,商量开展咱村旅游业的事儿!”
    胡大扯着嗓子在大喇叭里叫,一遍遍地重复,生怕村里人在田间地头忙着,没听到。
    但他显然是想多了。
    喇叭一响,胡大还在“喂喂喂”地测试的时候,村里人的耳朵就都竖起来了。
    这个说:“快听一下!是不是又要收东西了!我家大鹅都准备好了!”
    那个说:“我觉得不是!今天就来了五辆车,差不多都走了。”
    有人不同意:“前两天来的车多,还有车没走呢!”
    还有人自作聪明:“应该在村里设卡的,进来一辆车收十块钱停车费。”
    结果就是,被其他人捂嘴瞪眼。
    “快闭嘴吧你!过了两天热闹日子,忘了之前发的荒了?”
    “就咱们村这个地界,再收停车费,还能有人来吗?”
    “为了十块钱,家里的鸡鸭不卖了?粮食不想卖好价,就喜欢低价给粮贩子收?”
    快些闭嘴吧!
    那人讪讪的:“这不是胡大说的嘛,让大家多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创收的。”
    “那支书说优先保障夏夏的山庄经营,你咋不说呢?”
    大家吵吵嚷嚷的,听着广播,就挤到了村队。
    一到党群服务中心,就气得拍大腿——有机灵的人,早早就把家里的鸡鸭绑了来。
    就等胡大一声令下,立马就能宰杀。
    老柴更是过分,直接骑着三轮车,红薯玉米大米小米花生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
    还有胡名奶奶,手里的豆角已经摘了起来。
    有人忍不住说:“胡名奶奶,你这也准备得太早了,万一夏夏不要豆角呢?那不是白费功夫?”
    胡名奶奶掐断一根豆角,一看,是村里的后生,便不客气地骂回去:“想赚钱又怕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夏夏不要就不要呗!我自己家不能吃啦?”
    胡名生无可恋:“奶,我们家顿顿都是豆角,吃了一个星期了。”
    胡名奶奶骂胡名蠢东西:“那就更要早早准备好,万一你夏夏姐收咱家豆角呢?”
    那不就不用吃豆角了?
    老人家舍不得浪费好东西,是不肯说豆角结“太多”了这种话。
    但是吧,连吃一个星期,十几顿豆角,也确实腻了。
    要是夏夏今天收豆角就好了。
    大家都看向陆阿婶——陆阿婶现在是夏夏的专职代言人,简星夏要个啥,都是陆阿婶帮她收。
    称重、登记、处理好、检查好,再往山上送。
    被这么多人盯着,陆阿婶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脯。
    咱大小也算是个干部了!
    非正式的那种。
    不过这回陆阿婶还真不能做主:“一会儿夏夏下山来,她亲自跟大家伙儿说。”
    ……
    十分钟后,简星夏骑着自己的粉色小三轮,利索地到了村部。
    一到村部,吓一大跳。
    从村部院子外面,到院子里面、办公室里,都挤满了村民……还有鸡鸭鹅,和一筐筐的菜。
    甚至还有好几个脑袋,从党群服务中心的二楼冒出来。
    生怕不能第一时间看到简星夏。
    简星夏刚想着三轮车怕是骑不进去,结果大家伙就挪啊挪,挤啊挤,硬是给她挤出一条路来。
    简星夏顶着大家期待的目光把三轮开进去。
    胡大跟齐珊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把升旗台的位置留给简星夏,摆了几张桌子椅子,还给简星夏发了一个喊话的大喇叭。
    简星夏太知道村民们在期待什么了,也不客套了,赶紧坐下来,掏出小本本。
    “第一件事儿,给大家结账发钱!”
    陆阿婶见状,赶紧也把自己的小本本和收据拿出来。
    陆阿婶收东西,都用了老式的收据单,一本,一式三联的。
    供货的村民留一联,她把东西送上山,简星夏签收也用一联,第三联就留在陆阿婶手里。
    魏良组织村民排队:“来来来,先发钱!”
    “这两天供过货的村民,在这里排队,不要挤!”
    “要卖东西的村民稍等一下,先把前面的钱结清了,一会儿再看收不收东西。”
    大家连忙喊道:“不急不急,先发钱,先发钱!”
    甭管是供过货的,还是想要供货的,都乐意听到发钱两个字。
    夏夏发钱及时,大家都高兴。
    ……
    一字排开的三张桌子。
    第一张桌子后坐的是陆阿婶,陆阿婶凭条子,还有自己的记忆,确认供货人和供货的明细、数量。
    确认无误后,村民去第二张桌子。
    第二张桌子胡大坐镇,他背后还有魏良和村里的会计。
    “魏老三,你家两天供了六只鸭,目前市面上活鸭棚前价是六块钱一斤,到户价是七块钱一斤。”
    “夏夏是在咱们村收的,本来应该按棚前价,但夏夏说给到户家,按七块钱一斤算,魏老三你有没有意见?”
    魏老三使劲儿摇头:“没意见没意见,结现钱是不?七块行,可以。”
    魏老三止不住地笑。
    棚前价呢,就是说鸭贩子到村里来收,活鸭一斤只能卖六块钱。
    到户价呢,也算是市场价,就是指魏老三要把鸭子送到顾客指定的地方,按现在的行情,活鸭一斤能卖到七块。
    一斤贵五毛。
    但村里养鸭的人都愿意卖棚前价。
    这样方便。
    要是送鸭子出去,送一趟就得一两个小时,要是多送两三个地方,一天的工夫就都耽误了。
    养鸭子是个细碎活儿,每天都要把鸭子放出去吃水草和浮萍。
    要是不放出去,在家一天饲料都要吃掉几百块。
    时间就是金钱,这点魏老三很明白。
    虽然夏夏要的量少了些,但毕竟是在村里,啥事儿都不耽误,他家孩子都能绑两只鸭子送过去。
    在村里能卖到七块钱一斤,价钱又好,又不花时间。
    魏老三情愿得很!
    胡大欣慰地点点头。
    就该这样,大家各让一步,互相捧场,村里才能发展好。
    “六只鸭称下来一共三十八斤,七块一斤,就是二百六十六块钱,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
    “那好,那在本子上和条子上签字,去夏夏那里领钱。”
    魏良在条子上盖章,村队会计拿出记账专用本,登记,也叫魏三签字。
    魏三来到第三张桌子前。
    第三张桌子后面坐着简星夏和齐珊。
    简星夏拿过条子,确认无误,就笑着问魏三。
    “魏三叔,你是要现金还是微信转账?”
    “转账吧!我们买饲料也都是转账。”
    虽然是老农民一个,但现在也是会用微信转钱买东西的!
    “好,那魏三叔你在这里签个字,咱们结账。”
    魏三出示二维码,低头签字。
    简星夏利索地转了二百六十六块钱过去。
    不多,但这批本来等着中秋国庆出栏的鸭子,提前一个月卖了,还省不少饲料呢!
    魏三很满意。
    他脑子可是清楚得很——夏夏在山里开了农家乐,这才是开始,以后要是生意好,要鸭子的时候多的是。
    现在两天是六只,以后一个月不就是一两百只?
    足不出户一年就能卖掉几千只鸭子,怎么不算一件美事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