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魂穿吕布:貂蝉离间弑父?那是我亲爹! > 第161章 玄德回来吧,没你我怎么对抗吕布

第161章 玄德回来吧,没你我怎么对抗吕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暮色渐合,徐州南部,一处破败的军营升起缕缕炊烟。
    刘备独坐军帐,案头油灯将他的身影投在帐壁上。他眉间带着惯常的忧色。
    眼下的他,刚刚失去了容身之处不久。
    在吕布征伐河北的时间段,曹操的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为父报仇,率兵攻打河北。
    那时的刘备带着人马前来支援陶谦。
    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战胜曹操,陶潜在惊惧中病死,陈登献出最后的几座徐州城池投了曹操。
    时间比历史上还要早。
    因为历史上的这个时间,应该是吕布偷袭曹操后方,为徐州争取喘息之机。
    但因为穿越者吕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去了河北。
    所以曹操没了后顾之忧,一鼓作气的击败了陶谦,全具徐州。
    而为陶谦抵御曹操的刘备,此刻也不得不带着两兄弟和麾下部曲,继续流亡。
    眼下这般困境,让刘备很难不忧。
    就在这时,帐帘突然被掀起。
    “大哥!”
    张飞人未至声先到,手中攥着卷明黄绢帛。关羽紧随其后,丹凤眼微眯,绿袍下摆沾着夜露。
    “曹操发来的诏书!”
    张飞将绢帛重重按在案上,震得油灯摇曳。
    他环眼圆睁,虬髯随着粗重呼吸颤动。
    关羽静立一旁,手抚长须。
    “确是天子印绶。”他声音低沉,“然经曹操之手,此事便不简单。”
    “天子诏书,不可无礼。”
    刘备连忙开口,接着小心展开绢帛。
    绢帛边缘的云纹在灯下泛着金光,朱红玺印鲜艳如血。
    “天子诏令,命天下诸侯共赴陈郡,讨伐国贼董卓,吕布。”
    他每个字都读得缓慢,仿佛在咀嚼其中分量。
    刘备话音落下,帐内陷入了一时短暂的寂静。
    他们刚刚被曹操追杀得如同丧家之犬,这才没过几天,曹操一封天子诏书下来,又要招他们回去对付董卓吕布?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什么天子诏令!分明是那曹贼的命令!挟持了小皇帝!”
    沉默许久,张飞率先开口,他猛地拍案,虎目圆睁。
    “大哥!那曹操何等奸猾,当今陛下又年幼,定是他挟持,欺骗陛下下的这道诏书!根本不是陛下自己的意思!”
    关羽微微颔首:“三弟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天子落于曹操之手,这诏书……”
    他话未说尽,但帐中三人都明白其中深意。
    刘备轻抚诏书纹路,指尖在“汉”字上停留。
    “诏书是真的。”
    他抬头看向两位义弟,目光澄澈。
    “既是天子之令,我等汉室之臣,岂能不从?”
    张飞急得跨前一步。
    “大哥!这分明是曹操借刀杀人之计!要我等去与那董卓吕布拼命,他好坐收渔利!”
    关羽沉吟片刻。
    “三弟所言极是。然则……”他看向刘备,“若抗诏不遵,便是给了曹操口实。”
    帐内陷入沉默。夜风穿过缝隙,吹得灯火摇曳不定。
    刘备缓缓起身,手指轻触腰间双股剑。
    “董卓祸乱朝纲,吕布助纣为虐,此为天下皆知的事实。”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即便没有这诏书,我等也该讨贼。”
    他转身面对关张二人,烛光在他眼中跳动。
    “曹操之心,路人皆知。然则天子终究是天子。”
    张飞还要再言,被刘备抬手止住。
    “我意已决。”
    刘备整了整衣冠,声音沉稳坚定。
    “即刻整军,三日后,兵发陈郡。”
    他目光扫过案上诏书,最终定格在“汉”字之上。
    “非为曹操,乃为汉室。”
    关羽轻抚长须,丹凤眼中精光一闪。
    “弟愿随兄长征战。”
    张飞重重跺脚,震得地面微颤。
    “罢了!大哥既要往虎穴去,俺这柄丈八蛇矛便开路!”
    ……
    与此同时,颍川书院内,古柏参天。
    枫红的落叶铺满青石小径,学子们抱着书简在廊庑间匆匆往来。
    厢房内外尽是收拾行囊的声响,竹简碰撞声此起彼伏。
    徐庶独坐水榭,手中握着一卷《战国策》。他的青衫已经洗得发白,膝头行囊却仍扁平整。
    “元直兄!”
    几个年轻学子快步走近,脸上带着难掩的兴奋。
    为首之人身着崭新绢袍,腰间玉佩随步伐叮咚作响。
    “我等明日便要启程去陈郡,兄台可要同行?”
    徐庶抬眼微笑,合上手中书卷。
    “诸位此去,所为何事?”
    年轻学子相视而笑,声音清脆。
    “徐元直,这么大的消息,你不会不知吧?”
    “如今天子从长安东狩,现在已被曹操迎接,驻跸陈郡陈留城!”
    “陈留可离我们颍川书院不远啊!”
    一个学子说完,另一人也是兴奋接话:
    “而且…虽然陛下从长安城东狩到了陈郡,但原本的朝堂百官可都留在了长安,没能跟来。”
    “现如今陛下在陈郡重立朝廷,陛下身边正是缺人用人之际,我等满腔抱负,去了陈郡,正是为国效力之时!”
    说罢,第三人也是开口。
    “没错!听说曹操帐下谋士,多出自我颍川。荀文若、郭奉孝,皆是我等乡贤。我们若是去了陈郡,必受重用!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他日青史留名,方不负平生所学!”
    说话学子眼中闪着热切的光。
    徐庶轻抚案上书简,目光掠过水面残荷。
    “曹操,确知人善任。”
    学子激动地向前一步。
    徐庶唇角微扬,却不接话。
    又一人低声道:“听说曹操已发出讨贼诏书,要联合诸侯共伐董卓吕布。此战若胜,从龙之功……”
    众人闻言皆露向往之色。
    徐庶忽然起身,望向西北方向。
    “温侯吕布,诸位以为如何?”
    学子们顿时语塞。有人皱眉:“三姓家奴,勇而无谋。”
    另一人摇头:“虽骁勇,终非爪牙,而非明主。”
    徐庶负手而立,秋风卷起他略显破旧的衣袂。
    “诸君且去。”他声音平和,“庶尚需思量。”
    学子们相互看看,拱手作别。
    待脚步声远去,徐庶缓缓坐回石凳。他取出一枚铜钱,在指间反复摩挲。
    “曹操……”
    他轻声自语,目光深邃。
    “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真就是明主么?”
    铜钱在指尖翻转,映着天光。
    他想起月前偶遇的商队带来的消息。吕布在河北整顿吏治,招募流民,与传闻中那个只知征战的武夫大相径庭。
    “吕奉先……”
    这三个字在他唇齿间流转,带着探究的意味。
    “比起曹操,我更想看看你…是否是一个值得辅佐的对象。”
    水榭外,最后一片梧桐叶飘然落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