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妾本惊才 > 第一卷 第36章 恩情

第一卷 第36章 恩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林屿白闻声放下扫帚走出屋门,只见两个青衣小厮站在院中。
    一个提着两个食盒,一个赶着马车。
    见他出来连忙躬身行礼。
    “敢问您可是林秀才?”
    “是!你们是?”
    林屿白虽是问句,但是已经猜出来他们应该是宋依白的人……
    “林秀才安好,我们是宋府家丁,小的奉我家小姐之命,给府上送些吃食还有米面啥的。”
    小厮说着将食盒放在院中的石桌上,又和另一个小厮开始卸马车上的东西。
    “不成,这些东西我不能要,你们家小姐已经……”
    林屿白话未说完,为首的小厮便恭敬地打断:
    “林秀才莫要推辞,小姐特意交代了,要是您不要,就对您说,她给您的这些好处并不是白给的,她还让我转告您,‘虱子多了不痒,账多了不愁!’
    反正您已经欠了宋家的,那多欠一点或者少欠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林屿白闻言,愣在原地,那句“虱子多了不痒,账多了不愁”在他耳边回响,带着几分宋依白式的狡黠与不容拒绝。
    他望着那两个小厮手脚麻利地从马车上卸下米面粮油,鱼、肉、锅碗瓢盆,以及几床看起来就柔软暖和的新被褥,心中五味杂陈。
    拒绝的话卡在喉咙里,终究是没能再说出口。
    是啊,当他林屿白免束脩踏入宋氏族学的那一刻,就已经欠下深重的人情。
    没有宋家,他几年前就不能读书了,也更谈不上什么远大的前程……
    今日宋依白的雪中送炭,再次救了他爹一命。
    他已经欠了那么多了,此刻再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推拒这些雪中送炭的物资,反倒显得矫情,更会苦了父母和年幼的妹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鼻尖的酸涩,对着小厮郑重拱手:
    “有劳二位,还请转告宋姑娘,林某……愧领了。”
    “林秀才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分内的事。”
    小厮笑着应承,动作利索地将东西搬进堂屋规整好,随后便告辞离去,马车声渐行渐远,小院重新恢复了安静。
    林小花早已从灶膛边站起身,看着堂屋里堆放的满满当当的东西,尤其是那两个还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食盒,眼睛瞪得大大的,忍不住又咽了咽口水。
    她忍不住打开食盒,一个食盒装着炖得稀烂的肉粥,显然是给自家生病的爹娘准备的。
    林小花揭开另一个食盒的瞬间,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
    油亮红润的红烧肉整齐码在食盒里,下一层是一盘清炒时蔬,在下一层是雪白的米饭。
    她长这么大,从未见过如此丰盛的饭菜,眼睛都看直了。
    “哥……这、这真是给咱们吃的?”
    林小花感觉自己的口水急速分泌,她使劲咽了咽,才把话说完整,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
    林屿白看着那盒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点点头:“嗯,宋姑娘送来的。你去把娘喊起来,让她先吃一些粥再睡。爹的那一碗,放在锅中温着,等爹醒来再吃!”
    “好!哥!”
    林小花麻利地从宋依白让人送来的东西里,找到两个碗,盛了满满的两个大碗肉粥,一个放在锅中,一个端进了东屋。
    轻声唤醒了母亲。林母本就睡得不沉,闻到粥香便睁开了眼。
    “娘,宋姐姐让人送了肉粥来,您快趁热吃些。”林小花小心地扶起母亲,将枕头垫在她身后。
    林母看着碗里熬得稀烂的肉粥,米粒几乎化开,混着细碎的肉糜,香气扑鼻。
    她眼眶一热,颤抖着接过碗。
    “这……这怎么好意思……”林母声音哽咽,“宋姑娘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
    “娘,您快吃吧。”
    林小花柔声劝道,“宋姐姐特意准备的,对您和爹的身子好。爹的那份我也温在锅里了。”
    林母点点头,小口小口地喝起粥来。
    温热的粥滑入胃中,让她冰冷了许久的身子渐渐暖和起来。
    每一口都让她既感激又愧疚——感激宋依白的雪中送炭,愧疚自己一家给人添了这么多麻烦。
    伺候母亲吃完粥,林小花轻手轻脚地退出来,见哥哥还站在堂屋里,望着那盒红烧肉出神。
    “哥,娘吃过了,说很好吃。”
    林小花走过去,扯了扯哥哥的衣袖,“咱们也快吃吧。”
    林屿白回过神,看着妹妹期待的眼神,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点了点头。
    兄妹俩在桌边坐下。
    林小花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红烧肉,那油亮红润的肉块在筷子间微微颤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她小心地咬了一口,肥瘦相间的猪肉在口中化开,酱汁的咸甜恰到好处,让她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哥,你快尝尝,真的太好吃了!”她含糊不清地说着,又赶紧扒了一口米饭。
    林屿白也夹起一块红烧肉。
    肉质酥烂,入口即化,确实是他吃过最美味的菜肴。
    可这美味却让他心中更加沉重——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宋依白细致入微的关照,是她看穿了他家窘境后的又一次雪中送炭。
    “哥,你怎么不吃啊?”
    林小花察觉到哥哥的异样,小声问道。
    林屿白摇摇头,给妹妹夹了一筷子青菜:“多吃点菜,别光吃肉。”
    “嗯!”林小花用力点头,腮帮子塞得鼓鼓的,
    “哥,宋姐姐真好。等以后哥做了大官,一定要好好谢谢她。”
    “嗯。”林屿白应了一声,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窗外。
    是啊,要谢。
    不仅要谢,还要让她知道,她今日的付出,值得。
    他重新拿起筷子,这一次,吃得格外认真。
    仿佛吃下去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力量,是决心。
    饭后,林小花抢着收拾了碗筷,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去烧热水,准备给爹娘擦洗。
    林屿白则回到书桌前,就着那盏昏黄的油灯,翻开了书本。
    笔墨铺开,他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眼前的经义中。
    夜深了,小院里只剩下规律的虫鸣和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
    那盏小小的油灯,顽强地燃烧着,照亮了一方书桌,也照亮了少年清俊而坚毅的眉眼。
    林大山是次日天还没亮醒的。
    他睁开眼,茫然地眨了眨,好一会儿才适应了屋内的昏暗。
    身下是久违的、坚实温暖的火炕,不再是林家村那潮湿冰冷的土炕。
    身上盖着的被子柔软厚实,带着新棉絮特有的、淡淡的阳光味道,将他裹得严严实实,驱散了连日来浸入骨髓的寒意。
    这不是他的家。
    这个认知让他心头一紧,挣扎着想坐起来,却牵动了腿上的伤,一阵剧痛让他闷哼出声,额角瞬间渗出冷汗。
    “他爹!你醒了?”
    一直浅眠的林母立刻被惊醒,连忙按住他,“别动,别动!腿还伤着呢!”
    “这…这是哪儿?”
    林大山声音沙哑干涩,环顾着这间虽然陈旧却干净整齐的屋子,目光最后落在妻子憔悴却带着喜色的脸上,
    “咱们…咱们怎么在这儿?这被子……”
    “是宋姑娘…还有孟大夫…帮了咱们。”
    林母的声音带着哽咽,简单将昨日如何被从村里接出来,如何住进孟大夫这老宅,宋依白又如何送来银钱、米粮和被褥的事情说了。
    林大山听着,嘴唇哆嗦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记得自己从山坡上摔下来,记得腿钻心的疼,记得家里拿不出诊金的绝望……
    原来,在他昏迷的时候,发生了这么多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