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 > 第24章:第一次早自习的收获

第24章:第一次早自习的收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周二凌晨五点,尖锐的生物钟将林怀安(郝楠仁)从沉睡中拽醒。
    浑身上下每一块肌肉都散发着酸胀的抗议,昨日高强度学习和锻炼的后遗症全面爆发。
    他几乎是靠着意志力,才将自己从硬板床上剥离下来。
    晨跑时,谭师傅指点的呼吸法门成了救命稻草。
    他努力调整气息,将意念专注于发力与节奏,对抗着身体的极度疲惫。
    每一步都沉重无比,但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飞轮效应”——一旦开始,绝不能停!
    这已不是锻炼,而是对意志力的淬炼。
    跑完步,浑身被汗水浸透,但精神却奇异地清醒了许多。
    此时离正式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校园依旧沉寂。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尝试早自习。
    作为丙班走读生,早自习并非强制。
    当他抱着书本走向教室时,内心忐忑。
    教室门果然锁着。
    他绕到后窗,发现一扇气窗的插销松动——这曾是原主偶尔溜出去的通道。
    此刻,却成了他进入知识殿堂的隐秘入口。
    费劲地翻窗而入,空旷的教室在黎明前的昏暗中显得格外寂静。
    他不敢开灯(也未必有电),便就着窗外渐亮的天光,摊开书本。
    这一刻,他仿佛拥有了整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没有干扰,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呼吸声。
    他首次体验到了“沉浸式学习”的宁静与高效。
    他决定尝试记忆中名为 “番茄工作法” 的技巧。
    他将从旧怀表上拧下来的小闹钟设定为25分钟。
    第一个“番茄钟”:目标是背诵国文《师说》要求段落。
    起初几分钟,昨日疲惫导致的注意力涣散不断侵袭,各种杂念纷至沓来。
    他强迫自己紧盯文字,反复诵读。
    渐渐地,外界的干扰减弱,精神开始集中。
    当闹钟清脆的铃声响起时,他竟有些意犹未尽,一段拗口的古文已悄然印入脑海。
    短暂的5分钟休息,他闭目养神,活动手指。
    第二个“番茄钟”:
    攻克一道昨日数学课没完全理解的例题。
    全身心投入演算和思考中,时间仿佛加速流逝。铃声再次响起时,那道题的思路已豁然开朗。
    【叮!成功连续完成2个“番茄钟”,专注力小幅提升。学识经验+2。】
    系统的轻微提示,像是对他这种新尝试的认可。
    这种结构化的时间管理,将庞大的学习任务切割成可完成的小块,极大地减轻了心理负担,提升了效率。
    早读课正式开始,同学们陆续涌入教室,带来一阵喧闹。
    课间,同桌李少桐对着数学作业抓耳挠腮,唉声叹气。
    那是一道林怀安刚刚在早自习中彻底弄懂的题型。
    一个念头闪过:何不试试“费曼学习方法”?
    即通过向他人讲解,来巩固自己的理解。
    他深吸一口气,对李少桐说:
    “这道题……我好像有点思路,要不……我们一起看看?”
    李少桐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这个曾经的“垫底兄弟”居然要讲题?
    但还是把作业本推了过来。
    林怀安拿起笔,努力回忆解题步骤,并尝试用最直白的话解释每一步的逻辑。
    讲解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某个关键条件的理解还有些模糊。
    为了说清楚,他不得不重新梳理思路,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让他对知识点的掌握瞬间深刻了许多!
    最终,题讲完了。
    李少桐恍然大悟:
    “嘿!怀安兄,可以啊!这两天开窍了?”
    虽然语气仍带调侃,但眼神里多了丝惊讶和认可。
    第一次成功帮助他人解决学习难题,带给林怀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这远比独自解出一道题更令人振奋。
    他体会到,输出的过程,是最好的输入。
    中午放学,曾经的“狐朋狗友”赵冬青凑过来,挤眉弄眼:
    “怀安,走,老地方戳两杆台球去?听说新来了个妞儿……”
    若是从前,“林怀安”定然勾肩搭背而去。
    但此刻,郝楠仁的灵魂主导着这具身体。
    他想起那些虚度光阴的午后,想起救护所里的景象,想起倒计时系统。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平静却坚定地看着赵冬青,清晰地说:
    “不了,你们去吧。我回教室看书。”
    赵冬青愣住了,仿佛不认识他一般:
    “啥?看书?你没事吧?”
    “没事,就是不想去了。”
    林怀安语气没有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看着赵冬青悻悻离开的背影,林怀安感到一种轻松。
    这一次平静的拒绝,是他向旧日生活划清界限的标志,也是性格转变的一个微小却坚实的脚印。
    利用午休时间,他找出了一个空白的笔记本,郑重地在扉页写上“错题本”三个字。
    他开始系统地整理近日各科的错题,不仅抄录题目和正确解法,更用红笔标注错误原因、知识点漏洞和反思。
    【审视!建立错题本的价值】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觉醒。
    它意味着从“被动接受错误”到“主动分析、管理错误”的转变,是学习策略上的重要升级。
    下午放学后,继续进行体能训练。
    今日重点是深蹲。
    腿部肌肉酸痛得厉害,每蹲下一次都如同酷刑。
    到达极限时,他咬紧牙关,脑海中想象着那个沉重的“飞轮”,怒吼一声,竟然又多完成了两个!
    瘫倒在地,大口喘息,汗水模糊了视线。
    但一种突破极限的纯粹的快感,混合着肉体的痛苦,涌遍全身。
    这种通过意志战胜身体惰性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
    周二傍晚,他再次点燃那盏煤油灯,在寂静的教室里继续夜战。
    完成当日计划后,系统提示如期而至:
    【叮!日计划完成度评估:96%。“逆袭之火”能量持续积累。】
    【“飞轮效应”计数:第一圈完成度 2/21。耐久度与惯性微幅提升。】
    【成功应用“番茄工作法”、“费曼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获得临时小幅加成。】
    虽然进步微小,但每一步都算数。
    林怀安吹熄油灯,望着窗外稀疏的星斗,心中充满平静。
    晨光中的专注、帮助同学的喜悦、拒绝诱惑的坚定、突破体能极限的豪迈……
    这一切,共同构成了“飞轮”艰难却持续向前的第二圈。
    最艰难的第一圈已经启动,接下来的每一圈,都将汇聚成不可阻挡的势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