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还和不和离了 > 268雄心勃勃的顾二爷

268雄心勃勃的顾二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顾家在京城只有药铺,只卖药不看诊。
    原因无他,京城有赫赫有名的回春堂和百草堂,两大医堂的东家都是除太医外最负盛名的老大夫。
    顾四彦医术毒术可以说不比两大东家差,但他很少到京城来。
    顾苏沐也长居江南。可以这么说,在江南,顾家的宜元堂比回春堂和百草堂不差些,真正要说,可能名声还好上一截。
    这次顾苏合过来,也没想改变这个局面。
    老父亲住到什么时候,取决于陈知礼能不能考中进士留京,他老人家现在是一日也不想离开孙女儿。
    既然如此,他此次来就把其他生意做起来,比如顾氏面霜、生发剂之类,还有顾氏花茶、香料、酒等等。
    银子得赚,京城的路子得趟开,以前无所谓,以后如果盼儿跟她相公留这里,顾家就得早做打算。
    一晃十日就过去了。
    这十日里,顾苏合忙得脚不沾地。
    他先是拜访了几位在京城经商的旧友,又暗中打点了官府的关系,为顾氏开春的新买卖铺路。
    京城的商路比江南复杂许多,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人。
    好在顾家虽不常在京城活动,但顾四彦的名声在权贵圈子里还是有些分量的——毕竟谁家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江南顾家的灵药可是千金难求。
    顾成是顾苏合的大管事之一,半年前就到了京城,除了购置京城的顾府,还陆陆续续置办了不少产业。
    到京城的第三日,也就是腊月初七,顾苏合在城南又盘下了一间三进的大铺面,位置虽不在最繁华的街市,但胜在清静雅致。
    他亲自督工,打算将铺子改成了江南风格:白墙黛瓦,雕花门窗,连门口挂的灯笼都会特意用余杭的货。
    铺子将取名为&quot;顾氏商行&quot;,既卖面霜香料,也卖花茶、酒水等等等等。
    他是打算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开业,所以根本不急,再说自己的货好,根本不愁生意不红火。
    与此同时,顾盼儿也没闲着。
    她跟着祖父学医虽然只有几年,但对药材的品鉴极准,便帮着二叔挑选花茶和香料的材料。
    京城贵女们偏爱馥郁的香气,她便调整了江南常用的淡雅配方,加入了少许西域来的玫瑰和沉香。
    祖父顾四彦见她兴致勃勃,也时常指点一二,祖孙二人其乐融融。
    陈知礼则跟穆云、许巍、孟涛几人闭门苦读。春闱在即,他们每日天不亮就起来温书,直到深夜才歇息。
    顾盼儿怕相公熬坏了身子,便每日变着法子炖些滋补的汤水送去给几人喝。
    除了之清、之涵小兄弟俩的药膳,她还经常给祖父和二叔做些好吃的。
    腊月十八,京城飘起了小雪。
    顾盼儿正和丫鬟在厨房里熬制药膳,忽然听见前院传来一阵喧哗声。
    她擦了擦手,披上藕荷色的斗篷往外走,刚转过回廊,就看见二叔顾苏合领着一个人走进来。
    那人身量极高,披着玄色大氅,肩头落了些雪花,更显得剑眉星目,气度不凡。
    顾盼儿脚步一顿——竟是霍霆。
    &quot;顾小姐。&quot;霍霆先看见了她,眼睛一亮,快步上前行礼,&quot;许久不见。&quot;
    顾盼儿回礼,有些惊讶:&quot;霍公子怎么来京城了?&quot;
    顾苏合笑道:&quot;霍公子是来京城考试的,今儿是专程来送年礼的,还带了不少江南特产。&quot;
    &quot;顾小姐,京城不比江南,天气寒冷,可住的习惯?&quot;霍霆目光灼灼地看着顾盼儿。
    顾盼儿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微微侧身:“我从前住在庆洲,那里的冬季也比较冷,只是比这稍微好一些。
    祖父在药房,我去告诉他霍大哥来了。&quot;
    她转身要走,霍霆却道:&quot;不急,我先把年礼安置好。&quot;他示意小厮们把箱子放下,亲自打开其中一个,取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子,&quot;这是给顾小姐的。&quot;
    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套上好的湖笔徽墨,旁边还放着几本罕见的医书。
    顾盼儿眼睛一亮,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几本书的封皮。
    &quot;听说顾小姐喜欢钻研医术,这是我从家中藏书楼特意挑的。&quot;霍霆语气温柔,&quot;还有这方端砚,是前朝贡品,最适合作画用药方。&quot;
    顾盼儿刚要推辞,顾苏合却笑道:&quot;霍公子有心了,盼儿确实喜欢这些。不过这么贵重的礼物...&quot;
    &quot;顾二叔不必客气。&quot;霍霆打断道,&quot;顾老太爷跟顾小姐对我有大恩,这点薄礼算什么。&quot;
    正说着,顾四彦从后院走了过来,见到霍霆先是一愣,随即笑道:&quot;原来是霍家小子,你也来京城了?&quot;
    霍霆连忙上前行大礼:&quot;顾老太爷安好,爹娘让我代他们向您问好,说等开春了会亲自来顾府拜访。&quot;
    顾四彦捋着胡子点点头:&quot;你父母身体都还好?&quot;
    &quot;托您的福,他们都还好。&quot;霍霆恭敬道。
    顾盼儿见祖父和二叔与霍霆寒暄,悄悄退到一旁,让丫鬟去准备茶点。
    正想着,霍霆忽然转头看她:&quot;顾小姐,陈兄也在京城备考?&quot;
    &quot;是的,&quot;顾盼儿点头,&quot;相公和几位同窗都在备考。&quot;
    顾四彦开口道,&quot;盼儿,让丫头去告诉知礼一声,就说江南霍家公子来访,让他过来一趟。&quot;
    顾盼儿只得应下,带着丫鬟往大书房走去,白日里,几个人都在那里读书。
    陈知礼正和穆云讨论一篇策论。见妻子冒雪而来,他连忙起身相迎:&quot;盼儿,怎么这时候来了?&quot;
    顾盼儿把霍霆来访的事说了,陈知礼明显一怔:&quot;霍霆?他来京城做什么?&quot;
    “他也是来京城考试,这次是来送年礼的。”
    陈知礼面色有些复杂:&quot;他专程来送年礼?&quot;
    顾盼儿点头:&quot;带了许多礼物,还特意给你准备了贺礼。&quot;
    陈知礼和穆云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笑道:&quot;那我去见见。穆兄要一起吗?&quot;
    穆云摇头:&quot;你和盼儿先去,我换身衣服随后就到。&quot;
    去前院的路上,陈知礼轻声问妻子:&quot;霍霆还说了什么?&quot;
    顾盼儿把霍霆送她医书和文房四宝的事说了,陈知礼眉头微蹙:&quot;他倒是会投其所好。&quot;
    盼儿无语。
    霍霆或许是感激自己帮他熬了几个月的药膳,对自己客气一些,可相公偏说他对自己有了心思。
    这不是瞎说吗?
    自己可是一个已婚女子,只不过年纪小,没有真正…而已。
    前院里,霍霆正与顾四彦谈论江南近况,见陈知礼夫妇进来,立刻站起身:&quot;陈兄,别来无恙。&quot;
    陈知礼拱手还礼:&quot;霍兄远道而来,辛苦了。&quot;
    两人寒暄了几句,穆云就过来了,两人一起在庄子上住了许多日子,偶尔还一起交流学问,交情也是不错。
    顾苏合笑道:&quot;霍公子远道而来,盼儿,去吩咐厨房准备宴席,给霍公子接风。&quot;
    宴席上,霍霆谈笑风生,讲述江南趣事,引得众人频频发笑,一点没有曾经的阴郁神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