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 第276章 怎样才能爆炸?

第276章 怎样才能爆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这个想法太超前了。”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他想给魏修百分之百的肯定。
    但作为玉盘项目的总师,他斟酌字据之后还是给出了最保守,甚至有些负面的回复。
    他深知魏修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空间应用科学发展的未来。
    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终究不会局限在侦察、通信、科学实验这些大类之中。
    一定会朝着多功能应用的方向发展,军用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但作为总师。
    手握着大笔的经费,又握着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
    他必须得慎之又慎。
    他知道一旦自己冒了险,在不合适的时机开展了不合适的项目。
    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个人的荣辱并不算什么,但是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他是担待不起的。
    魏修所说的情况,符合他对未来的想象,也符合他对未来的担忧。
    “但现在就搞这个项目,你觉得现实吗?”
    刘为民对事不对人,仔细解释道。
    “虽然有固态电池的助力,但其他方面是不是太超前了一些?”
    “比如星敏感控制器?”
    “再比如机械臂?”
    “还有通信、散热、星控一大堆问题。”
    “你要造的,几乎相当于一个新的空间站啊。”
    玉盘虽然是重点项目,但与空间站相比,仍然是沧海一粟。
    空间站集全国之力,费了多少年的心血才建成?
    魏修这个想法,无疑是将玉盘项目扩大了无数倍。
    甚至要比空间站的规模更大。
    他想发射一颗万能的基座上去。
    首先这个基座就必须要有卫星控制的一切能力,为后续卫星提供能源和通信服务。
    除此之外,他还必须具备万象对接和服务器的能力。
    这一切的一切加起来,刘为民都觉得太复杂,太超前了。
    但魏修的态度坚定。
    “刘总师,时不我待,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你也看到了,近地轨道资源是有限的。”
    “不光我们在用,国外也在用。”
    “如果我们用这有限的资源,只是放一只眼睛上去,这不就是浪费吗?”
    食堂里的沉默声震耳欲聋。
    魏修接着说道。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后人把路走窄了。”
    “是,我这个计划是比较超前。”
    “但基本上还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不是空想。”
    “最大的问题是电池,我解决了。”
    “剩下的问题,只是问题,而不是难题。”
    “我觉得只要我们肯努力,啃下来的难度不高。”
    说着。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蓝图。
    “这是我准备的玉盘改型后的一期计划。”
    “主体是一个通用近地轨道平台。”
    “既然玉盘要改型,我希望朝着这个方向去改。”
    刘为民接过文件,仅仅看了两页。
    他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他不断地抬头看魏修,又不断的低头看计划,表情有些扭曲。
    这?
    这是人能写出来的东西?
    魏修的这份计划,说起来不像是一个蓝图,更像是具体的项目方案。
    每一个涉及到的难点,他都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从全局上看,留给这个项目的问号并不多。
    “合着你是在有的放矢?你这个计划已经很成熟了呀!”
    缓过神来,刘为民显得有些激动。
    “谈不上成熟,还有很多点需要完善,所以我才需要刘总工你的帮忙。”
    魏修目光坚定。
    “所以刘总工,入伙吗?”
    刘为民没有乾纲独断,他回头看了看项目组的其他人。
    他们的眼神里没有退却,只有对翻身仗的渴望。
    其实从魏修提出发射一个万用基座那里开始,项目组的人心就已经开始悸动了。
    改型后的玉盘项目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侦察卫星项目。
    而会成为一个全能的轨道卫星平台。
    这是国内的第一次,也是国际的第一次。
    学了大半辈子空间科学,谁不想当一次第一呢?
    “那好吧!”
    内部的想法统一之后。
    刘为民也倾向于朝着魏修的方案靠拢。
    “这样,我们联名写个报告,只要上级同意……”
    不等刘为民说完,魏修制止了他。
    “上级不能知道这件事。”
    刘为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瞒着上级,为什么?”
    “你也看出来了,这个项目的体量和规模和之前不能比,上级考虑的因素更多,所以大概率没有好的结果。”
    魏修太懂老总他们了。
    倒不是老总他们不想进步。
    只是各有各的难处。
    手里就那么一张饼,好几个口子抢着吃,根本不够分。
    与其把计划报上去,让老总上火。
    就不如自己先搞,拿出一点成果,再去要钱。
    “我的意思是,我们先把卫星搞出来。”
    “第一期计划,还是原来的目的,发射一颗侦查卫星上去。”
    “只不过这颗侦查卫星,是放在万用基座上的。”
    “等到有了结果,再跟上级汇报,这个项目立项的可能性更大。”
    刘为民一边听,一边点头:“你是了解我们这个圈子的,用项目裹挟上级,才能拿到经费。”
    “话说的那么难听,这叫用项目打动领导。”魏修纠正道。
    “什么用词都无所谓了。”刘为民补充。“但你忽略了一点,这个项目就算是一期,也要花老鼻子钱了,没有钱,什么都是白搭的。”
    等研究出结果,再跟上级要经费,表面上是合理的。
    但初始经费哪里来?
    还不是上级批的。
    没有原始资金,刘为民觉得这个项目很难启动。
    “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问题。”
    魏修踌躇满志。
    “经费我来负责,研发你来主管。”
    “你研发的速度,肯定跟不上我赚钱的速度。”
    对于魏修的海口,刘为民保持疑问。
    但既然人家打包票解决了最难的问题。
    刘为民觉得还是可以一试。
    “既然你都开口了,没说的,那我上船!”
    紧接着。
    刘为民拿着玉盘改的计划书,爱不释手,再次仔细。
    一边看,他一边赞叹这个计划书的精巧。
    同时还发出阵阵思考。
    “按照你这个规模整,那火箭那边可能要等一下,项目突然复杂了,时间点肯定会推迟。”
    “这个你别管了,火箭和卫星分离,谁快谁等。”
    魏修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直响。
    “对了,刘工,我还想请教一个问题。”
    刘为民看着这份计划书,已经意识到了魏修的水平,于是发自内心道。
    “你我之间,已经谈不上请教了,你尽管说。”
    魏修满脸笑容。
    “你说就火箭这个玩意儿…”
    “上了近地轨道之后…”
    “怎么能爆炸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