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486 安排任务

486 安排任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先前研发组的人就问过杨小涛,他们要设计什么样的拖拉机。
    杨小涛一直没有给出答案。
    现在是时候公布了。
    研发科办公区里,陈斌等人也在琢磨着做什么样的拖拉机,毕竟蒸汽机的动力不小,做出北边那样的应该可以。
    只是杨小涛一直没确定,他们也只能是瞎操心。
    而今天,杨小涛要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了,这让众人心里多了份期待。
    上午九点,研发科。
    杨小涛站在前面,身后一块模板,旁边有几块粉笔。
    下面,研发科的三个组都到齐了,最前面是陈斌,刘大明跟王浩。
    至于后勤组唯一人员,娄晓娥站在一旁守着暖瓶。
    下方众人手上拿着纸笔,就是保卫组的人也是如此。
    他们要记下会议要点,分的清哪些价值大,哪些要重点保护。
    不然真出了事,他们连哪张图纸重要都分不清,抢救也没法救啊!
    至于研发组跟技术组的,更是神情严肃,这关乎他们的成败。
    杨小涛站在前方,开始在木板上画图。
    他画的是大体模样,至于具体的图纸,会将要求说明,需要下面的人共同努力。
    单靠他一个人,也能搞出来,但太浪费时间。
    群策群力,到时候他整合到一起,学分还是他的。
    没一会,房门推开,杨佑宁跟徐远山走进来,坐在一旁。
    他们听到消息,杨小涛今天要拿出方案了,也想过来看看,这轧钢厂的第一台拖拉机是啥样子。
    要是太丑了,那可不行。
    盯着木板看了一会儿,两人看出来,这跟当年进口的手扶拖拉机差不多,只是有些地方做了改动。
    杨小涛画完,对两人点头,随后在一旁写下手扶拖拉机五个字。
    “各位同志。这就是我们研发科要做的,‘手扶拖拉机’!”
    说着,娄晓娥上前将两份图纸交给刘一锉跟陈斌。
    “我设计的这种‘手扶拖拉机’,要有以下优点。”
    “第一,动力充足,操作简单,可以牵引车斗,可以安装农具,可载货,可耕种…”
    “第二,用料节省,节省成本.”
    “第三,方便拆卸,维修.”
    随着杨小涛的讲解,下方众人开始记录一些具体参数,等散会后去计算一番。
    刘一锉他们看着图纸,更是计较着如何将图纸上的部件变成现实。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设计,这里面肯定会有各种不足,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了。”
    “发给你们的是一份不完全的设计图,主体要求已经定下,这其中的变速系统、平衡机构等几处都没有完善,这也是接下来的时间,大家的工作目标。”
    “借住国内现有的设计,还有国外的设计,做出我们需要的东西。”
    杨小涛继续给众人安排任务,下方陈斌觉得压力不小。
    一个周,有点紧啊。
    会议说完,众人开始行动。
    刘一锉拿着已经确定图纸前往一车间开始制造。
    陈斌带人去查资料,到时候要改动数据,还要测算合不合适。
    最后杨佑宁跟徐远山叫出杨小涛。
    “这快一个月了,拖拉机还没落实,我看你也别急,慢慢来,一定要求稳。”
    杨佑宁担心杨小涛急于求成,反而造成损失,甚至打击军心。
    徐远山也是如此。
    刚才的会议,基本上就是杨小涛的一言堂,研发科的其他人更像是打工的,在杨小涛的一会下干活。
    没有民主的讨论,没有思想的碰撞,怎么会有奇迹的火花?
    这怎么看都觉得草率了。
    但他们也没别的办法,当初开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唯一倚仗的就是杨小涛。
    要是杨小涛这工程师都干不了,轧钢厂也找不出别人了。
    所以,尽管觉得杨小涛有些独断专行,他们也没说的。
    谁让他们也不懂呢。
    再说了,那什么手扶拖拉机,看起来也不错啊。
    就是名字嘛,欠缺了点。
    “厂长,你们放心。”
    “这机器设计出来,肯定没问题。”
    杨小涛信心还是有的,只要系统给了学分,那就表明设计正确。
    这可比什么测试,测算强的多了。
    之所以让研发组的组员去测算一番,也是让他们清楚自己的本事,树立威信。
    “你心里有数就行。其他事情,需要我们的尽管开口。”
    杨小涛点头,两人离去。
    回到办公室,杨小涛拿起图纸往车间走去。
    来到一车间,刘大明正组织人手分析图纸。
    这次拿来的是底盘。
    作为支撑拖拉机的其他部分的存在,想要撑起蒸汽机及其他部件,对底盘的要求可是不低。
    尤其是蒸汽机个头大,比后世的柴油机加上水箱都大出一倍,重量自然更沉。
    想要提供稳定性,底盘的设计就要加大加强。
    设计上,底盘由框架、轮子、轮胎和悬挂组成。
    其中又以悬挂最为复杂。
    “这款悬挂,参考的是江城小型拖拉机厂的构造,经过调整后的数据。”
    “这里面要注意…”
    杨小涛给众人讲解着,方便大家操作。
    等杨小涛讲解的时候,不仅技术组的成员在听,一车间也有不少人在一旁观摩,就是孙国也在一旁凑热闹。
    现在一车间生产两种蒸汽机,一种是给打井机用的,另一种就是现在准备安在手扶拖拉机上的。
    农科院下发的一百台打井机订单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等造成了这个,接下来重点就是拖拉机了。
    现在不好好听听,以后怎么干。
    而且他也听到了风声,这拖拉机的生产,可能会单独出来,形成第十一车间。
    这可不是小事。
    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的抓住机会。
    没一会儿,刘一锉就带着手下开始加工,杨小涛在一旁看着,不时指出问题。
    忙碌一下午,杨小涛回到办公室,喝口水,又回想着有没有漏下的事。
    等娄晓娥下班后,杨小涛才起身往四合院走去。
    四合院,秦淮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
    虽然说是坐月子,但这年头哪有那么多时间给她们?
    这还是在城里,要是在农村,忙起来的时候,有个三五天休息就不错了。
    现在,她也知足了。
    抱着小槐花,在家门口坐着晒太阳。
    一旁贾张氏脸上有了笑容。
    在她心里,只要秦淮茹跟她一条心就行。
    当然,最好是给她一点养老钱。
    院子里,棒梗跟小当玩耍着,他们有了妹妹,家里多了一个“玩具”,以后有多了个玩伴。
    “听说了吗?杨小涛搞的拖拉机出来了。好像挺是回事似的。”
    院子里,一车间的工人跟旁边的人吹嘘着。
    以前这院里最能抬起头的是三车间的,因为杨小涛就是三车间的,这群人跟在杨小涛身后吃的满嘴流油,那暖气炉就是现在仍旧干着,来自边疆地区的订单都排到今年冬了。
    三车间的人在这院里自觉高人一等,后来八车间的几个也站起来了,成为杨小涛身后的又一拥趸。
    现在,哈哈。
    终于轮到他们一车间的人了。
    凭借着打井机,他们跟在后面得了好处。
    今后更有拖拉机这个大项目,以后的好日子,指日可待。
    “切,谁不知道似的。”
    “就是,又不是你,得意什么?”
    身旁两人对着一车间的怼回去。
    他们可不怕这人,别以为搭上杨科长的活就是杨科长的人了。
    跟他们这些早些年就投靠过来的,你们只能往后排。
    一车间的人也不恼,“哈哈,我这不是替杨科长高兴嘛。”
    “要说咱这杨科长,真是厉害,这才几年就到了这地步,真厉害…”
    “现在知道了,你先前不是跟着一大爷很得意嘛。”
    三车间的人拿眼挑衅着,一车间的立马跳脚,“哪有,你可别乱说。”
    “我啥时候跟着一大爷了,谁跟着易中海了。我们都是革命同志,没有的事,你可别乱说。”
    三车间跟八车间的站起来,周围几个聚在一起的听到后也是笑着。
    大家都听说了,一车间主任孙国已经开始打压易中海了,不少跟在易中海周围的人都在考虑着得失。
    虽然现在还没波及到他们,但在这院里的人都不是傻子,哪怕是傻柱,也不傻。
    趋利避害不用说了,立马就有人转口。
    几人笑着,然后在一起说起美好的未来。
    “跟着杨科长,不会错。”
    声音传开,垂花门一起走进来的易中海跟傻柱面色一变。
    众人见了也不避讳,继续说着。
    傻柱气的倒吸凉气,愤恨的看着众人,然后愤骂两句回到家里。
    易中海同样如此,脸上看不出愤怒,心里已经是波涛起伏。
    就连站在门口的秦淮茹也没仔细看,回家就关上门。
    秦淮茹见易中海跟傻柱没有先前的热情,心里怅然若失。
    抱着孩子回到家里,门外再次响起议论声。
    不过这次,人们讨论的话题转到她身上。
    隐隐传来,顶替贾东旭上班的事。
    秦淮茹心里陡然升起一股希望。
    只要能进了轧钢厂,她就有机会。
    杨小涛回到家里,并没有跟往常一样忙着工作,而是从院子里割了韭菜,又从空间里取出猪头肉,拿了一瓶酒,开始做饭。
    没一会儿,饭菜做好,杨小涛自饮自酌,舒缓神经。
    小薇在桌子上跳跃着,一会出来一会飞出去,院子里绿油油的。
    西红柿、白菜等蔬菜水果都开始长起来,黄瓜更是快熟了,用不了多久,在小薇的努力下,就会成为四合院里一道显眼的颜色。
    吃完饭,杨小涛早早睡下,养足精神,明天继续。
    至于工作中的困难,道路已经铺好,目标也有了,接下来就是一起往目标上前进,将拦路的难题踢开。
    不是杨小涛不出力,给他充足时间,他一个人可以将所有射击包圆,但那样花费时间太多了。
    与其自己单打独斗,不如让手下一起出力。
    群策群力下,相信用不了多久,手扶拖拉机的图纸就能做出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