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80年代,从傻子到大山之主 > 112.熊掌扣门

112.熊掌扣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老支书那匹枣红马,喷着响鼻,拉着马车。
    稳稳地走在去往县城的官道上。
    徐军坐在车辕上,左手吊着绷带,右手时不时地紧一紧身上那件厚实的军大衣。
    二愣子赶着车,一脸的兴奋和紧张。他怀里死死地抱着那个大麻袋,里面装的是徐军特意挑选出来的——四只熊掌。
    “军哥,”
    二愣子吸溜了一下鼻涕,“这玩意儿真那么金贵?俺听老辈人说,这可是给皇上吃的。”
    “啥皇上不皇上的。”
    徐军笑了笑,那是看透世事的从容,“在懂行的人眼里,这就是面子;在不懂行的人眼里,这就是块肥肉。但不管咋样,今儿个能不能把咱作坊的根扎进县里,全靠这四只掌了。”
    他摸了摸怀里那张黑山弓的样品。
    这把弓,被鲁老头用油布层层包裹,像是个还在襁褓里的婴儿。
    ……
    上午 10:00,县林业局家属院。
    徐军没直接去单位,那是愣头青才干的事儿。
    他按照孙大山之前留的话口,直接摸到了他在县里的点——这是孙大山在县里的一处亲戚家,也是他平时办事的中转站。
    此时,孙大山和孙大宝哥俩,正坐在屋里喝茶,脸色都有点焦急。
    “哥,那小子能来吗?”
    孙大宝有点沉不住气,“咱可是跟物资局的张科长把牛皮都吹出去了!”
    “放心!”
    孙大山磕了磕烟灰,“徐军那小子,是个人精!他既然说了要送厚礼,就绝不会空着手!”
    “吁——”
    院外传来了马车的刹车声。
    哥俩对视一眼,眼睛瞬间亮了,还没等徐军敲门,孙大山就亲自迎了出来。
    “哎呦!我的老弟诶!”
    孙大山一见徐军吊着的胳膊,脸上的褶子都堆成了花,“你这是……这就是那是打黑瞎子伤的?快快快!进屋暖和!”
    徐军也不客气,进了屋,让二愣子把麻袋往桌上一放。
    “孙大哥,孙二哥。”
    徐军单手解开麻袋绳子,一股子浓烈的、特有的野兽腥膻味儿扑面而来。
    “幸不辱命。这四只掌,两前两后,都是活取的,血都没凝!”
    尤其是那只右手掌(熊舔掌,最肥),厚实得像个磨盘!
    “嘶——”
    孙家哥俩倒吸一口凉气。
    这成色!这分量!
    这要是拿到省城的大饭店,那得换多少交情?
    “兄弟!你这太破费了!”
    孙大山激动得手都在抖,他知道,有了这东西,他在局里的位置,稳了!
    “这算啥。”
    徐军笑了笑,示意二愣子把那把黑山弓拿过来。
    油布揭开,那乌黑发亮、造型狂野的黑山弓露出了真容。
    “二位哥哥,这才是咱今天的正主。”
    徐军指着弓,“咱能不能吃上皇粮,全靠它了。”
    ……
    中午 11:30,县国营第二饭店,包厢。
    这顿饭,是孙家哥俩安排的。
    请的主客,是县物资局专管计划外采购的张科长。
    张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谢顶男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着斯文,但那双眼睛却透着商人的精明。
    “老孙啊,”
    张科长看着桌上还没上的菜,慢条斯理地说道,“你说的那个神弓,真有那么邪乎?你也知道,现在上面抓联防抓得紧,要是东西不硬,我可不敢乱批条子。”
    “张科长,您就瞧好吧!”
    孙大山给徐军使了个眼色。
    徐军站起身,虽然左手不便,但气场丝毫不减。
    他单手提起那把黑山弓,放在了张科长面前。
    “张领导,您是行家,您上手摸摸。”
    张科长半信半疑地伸出手,在弓身上敲了敲。
    “当!当!”
    声音清脆,如同金石!
    “这是铁桦木?”
    张科长一惊,“这年头还有人会用这玩意儿做弓?”
    “不光是铁桦木。”
    徐军指着弓背,“这是阴沉木做的大梁剩料当的脊,贴的是老牛角,铺的是野生鹿筋。这把弓,拉力一百二,百步之内,能穿透野猪皮!”
    “一百二?”
    张科长有些不信,“小伙子,吹牛得上税啊。”
    “二愣子!”徐军喊了一声。
    “在!”
    二愣子早就憋着一股劲儿呢。他在屯子里是出了名的大力士,虽然没徐军那是技术,但也是一把好手。
    “给领导……开一个!”
    二愣子接过弓,深吸一口气,腮帮子鼓起,双臂猛地发力!
    “嗡!”
    弓如满月!
    那根特制的弓弦,在空气中发出了令人心悸的震颤声!
    整个包厢的人,都感觉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杀气!
    “好!”
    张科长猛地一拍桌子,眼镜都差点震掉了。
    “真家伙!这是真家伙!”
    他这种管物资的,见过的好东西不少,但这种纯手工、用料极品、力道十足的传统硬弓,那是真的少见!
    这就叫稀缺资源!
    “徐同志是吧?”
    张科长看着徐军,态度立马变了,“这弓,你能做多少?”
    “这得看……料。”
    徐军不卑不亢,“只要批条够,一个月,二十把,保质保量!”
    “好!”
    张科长当场拍板,“我这就给你批冬季联防专用器材的条子!先定二十把!一把……我给你批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块!
    (比小李之前传的十五块,又涨了五块!这是物资局的油水!)
    “另外,”
    张科长看着那放在角落里的麻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听说徐同志这次进山,收获颇丰啊?”
    “那是。”
    徐军心领神会,那是给孙家兄弟的面子,也是给张科长的投名状。
    “这山里的东西,就是给识货的人留的。”
    ……
    马车空了,徐军的心却实了。
    怀里,揣着一张盖着县物资局大红章的《定购合同》,还有整整二百块的预付款!
    加上之前的底子,他现在的身家,又厚实了一层!
    “军哥!咱这算是成公家人了?”
    二愣子赶着车,兴奋得手舞足蹈。
    “算是半个吧。”
    徐军靠在稻草堆上,闭目养神。
    有了这张合同,他那作坊就不再是黑作坊,而是县物资局定点生产单位!
    这块牌子一挂,我看谁还敢来找茬!
    “回去之后,”
    徐军睁开眼,看着路边飞退的白杨树,声音平静而有力:
    “告诉王铁柱,明天开始,作坊……三班倒!”
    “告诉鲁师傅,把那龙骨剩下的边角料都给我收好了,我有大用!”
    “还有……”
    他摸了摸受伤的左手,“告诉兰香,今晚我想吃她包的酸菜馅饺子。”
    车轮滚滚,向着靠山屯,向着那个正在崛起的家,疾驰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