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活死人王朝 > 第362章 以工代赈,民生自安

第362章 以工代赈,民生自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摆在李煜眼前的是,已经完全退出大顺军械列装序列的原始武器——投石索。
    在强弓硬弩、床弩砲车的面前,投石索早就没了存身之地。
    近数百年来,它已经成了流民们反抗朝廷时,才会难得用于实战的简陋武器。
    平日里更是只有一些猎户才会偶尔使用。
    谁能想到。
    眼下竟要将希望,寄托于这般‘古老之物’。
    “好!”李煜立时拍案叫好。
    比起使用要求‘苛刻’的军中弓弩,投石索的使用无分男女,无分老幼。
    只要挥得动拳头大小的卵石,就是一个可以派的上用场的‘战士’。
    如此一来,妇孺老弱皆可为战,守城之人,便不止于持戈之士了。
    有多少民,就有多少兵!
    这样一来,眼下人手匮乏的问题,将在守城过程中得到极大缓解。
    即便是女子,也真正有了实战中的用场。
    这意味着,他们能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李煜激动起身,来回踱步。
    他的目光在桌案的投石索与张承志脸上扫过,仅仅两个来回,便已下定决心。
    “张大人,即刻通传。”
    “收集绳索、皮革、针织等物,组织城内女眷,赶工制作!”
    李煜所指,正是张承志摆上桌案的投石索。
    话音刚落,他却又抬手一拦,“不!且慢!”
    “张大人还是先去匠铺一趟,寻今日随车队入城的几位匠人制出母版,再安排仿制......”
    张承志讪笑几声,把桌案上潦草的手工品收回怀中,抱拳拜礼。
    “喏,在下领命!”
    自家手艺遭到李煜的嫌弃,他倒也不觉烦闷。
    他眼中重要的从来不是这个结果,而是他与妻相濡以沫的过程。
    一个是百战武官,一个是闺阁妇人。
    两个人本就没什么绝活手艺在身,若不是靠张宋氏的针线,连眼下这个简陋之物,张承志也做不出个模样来。
    ......
    投石索,无论是制作还是使用,都是最典型的低门槛武器。
    只需要两根等长的绳子......极限情况下,一根绳子对折也足够。
    最关键点在于,一块‘弹兜’。
    皮革、厚布......单就材料而言,可选范畴已经相当宽泛。
    材料方面上,卫城库存足够充裕。
    女眷们需要做的,是用针线为这块‘弹兜’稍加塑形,确保它能够具备足够的弧度。
    防止石块在旋转蓄力过程中意外甩脱,对同伴造成误伤。
    制作起来并不困难。
    若是专门的手艺匠人,借助家传的独门工具,甚至能将单件加工时间压缩至一刻钟内,可谓是廉价至极。
    ......
    临近正午,正与李云舒在外堂闲聊的李煜,就再次收到张承志上门求见的消息。
    “大人!云舒小姐!”张承志入堂揖礼。
    “张大人。”李云舒微微颔首打了招呼,当即起身告退,“煜哥儿,既有军务,舒儿就先回去了。”
    李煜轻笑,“芸香她们正在后厨忙着,到了午食,你就带上贞儿一并来用就是。”
    李云舒家中的婆子丫鬟,都留在了沙岭堡,照看着族叔李铭的身子。
    兰馨苑内虽然有小厨房,可李云舒和赵贞儿毕竟身份是主非仆,李煜也不可能真就放任不管。
    无非就是多两双碗筷,闺阁女子尚且不嫌弃,李煜自然乐得如此照应。
    李云舒点点头,身姿巧步轻盈,消失在屋门外。
    张承志这才抬头道,“大人,在下召集了一批军户家眷,已经赶制出了三十条投索。”
    “不知......大人有何安排示下?”
    李煜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润了润喉。
    他悠悠问道,“张大人,做一条投索,费工几时?”
    张承志想了想,答道,“用皮革要慢些,穿孔太费功夫,约莫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
    “用布倒是快得多,基本半个时辰内就能做好,快的也就两三刻钟的功夫。”
    李煜点点头,心中比对一二,也就有了计较。
    但随即,他又问了别的,“她们做工,张大人可曾许过报酬?”
    张承志愣了愣,显然没想到李煜会问这个。
    “不敢!”他下意识答道,“在下自然是不敢代大人施恩!”
    下意识地,求生欲几乎瞬间拉满。
    “张大人误会了。”李煜顿了顿,转而解释道,“我只是觉得不可使之徒劳,当以粮酬其工,则人皆尽力。”
    张承志看李煜的眼神微妙地变了变,这眼神里混杂着难以置信和一丝触动。
    他恍惚像是在看一个存于书卷中的‘圣人’。
    给匠人、给军户发薪酬?
    这等事,在他数十年的官场生涯中,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
    武官让军户干活,还需要理由?还要发薪酬?
    听着就像是在开玩笑。
    不让他们饿死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德!
    找遍整个大顺,也不曾有过这个道理。
    此时此刻,张承志倒是有些恍然明悟。
    这些外来的顺义堡军户们,乃至是那些逃灾的流民。
    他们愿意在这般危局下跟随李煜迁徙离乡,恐怕不单单只是局势所迫,而是人心已经有所依附......
    一个好官,为什么会得到百姓们的拥护跟随,这其中缘由难道还复杂吗!
    张承志神色震动,心中确是安下了心思,‘这样的人,倒也不错。’
    回过神来,他赶忙低头抱拳,遮掩方才的失态,“大人远见,是在下浅薄了!还请大人明示,该如何安排?”
    李煜思虑片刻。
    “既如此......”他抬手指向城中粮库方向道,“每条投索,视其优劣,发予粟粮一斗至两斗。”
    “如何?”
    “大人心系百姓,施以仁德,自无不可!”张承志当即应下。
    不过想到材料损耗,他还是多问了一句,“大人,那绳索布革等物料损耗,又该如何?”
    李煜也不含糊,认真的想了想。
    “这便要辛苦张大人了,你对制作已有心得,权责便暂且交由你手。”
    很快,一个清晰的标准便定了下来。
    “这样,以五套材料为一组发放,每次领取,需抵扣一斗粮为押质。”
    “如此一来,手艺好、效率高的,所得更多,也能激励众人珍惜材料,杜绝浪费。”
    李煜似觉不妥,又补充道,“眼下先以欠条为凭押,张大人需要安排好统计收缴的账房,做好出入账目。”
    大概是觉得会识字算数的人不好找,李煜不放心地追问,“记账入册,眼下可有合适的人选?”
    张承志抱拳,“大人尽管放心!”
    “城中署吏尚存数人,他们皆可胜任!”
    李煜摆摆手,“既如此,就尽快安排下去。”
    投索有了,‘弹药’自然也得提前积攒。
    石头的造型,与投索命中亦是息息相关,倒也不是随便捡起一块石头就能用的。
    “另外,”李煜继续道,“搜集打磨卵石的活计,也一并吩咐下去。”
    “每十块,兑粟粮一斗。”
    “喏!在下这就去办!”张承志肃然拱手,只觉浑身充满了干劲。
    话音未落,人已转身,带着一阵风急匆匆地离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