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活死人王朝 > 第2章 边屯百户

第2章 边屯百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依据大顺朝军制,李煜这样的边塞实领百户官,是朝廷正经的六品武官。
    百户驻地一般被称为卫所。
    关内中原大地的卫所权力如何运转,李煜不知。
    关外辽东较为特殊,因为需要长期面对北虏牧民的侵扰,还要忍耐严酷的寒冬。
    所以,关外百户所和千户所大多只能以屯堡为据点分布各处,构成了北虏需要攻破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幽州关外的苦寒之地。
    根本没有上官会去自讨苦吃,去尝试收回各个屯堡百户所乃至千户所的自治权力。
    关外地广人稀,府衙有限的人手根本就管不过来那么大的面积。
    若是不放任自决,大顺朝廷根本就维系不了这幽州关外辽东大地的安稳。
    这些来到幽州塞外任职的文官,大多还都是在党争中失败而被流放到辽东大地的倒霉蛋。
    等到他们在东都洛阳剩余的三、两好友也彻底失势,那这些被发配过来的文官迟早是要被留在中央的政敌给彻底清算的。
    如此一来,州县府衙的老爷们日日忧心忡忡,他们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治理地方......
    渐渐地,这些文人避之不及的边塞之地,也就成了如李家这般将门的发迹之所。
    在这将门势大的边塞之地,能够直接管理他们这些百户的,绝不是周边的县令太守,而是附近千户所屯堡中的五品千户官。
    卫所中的百姓皆为世代军户,就连他们的户籍,都掌握在当地百户或千户武官的手中。
    对这顺义堡一隅之地的军户来说,六品百户官李煜就是这儿的土皇帝,他可谓是生杀大权尽在掌握。
    在李煜的顺义堡中,兵卒共有三部分组成......
    一曰屯卒。
    军户中每户需最少抽一男丁,作为半兵半农的‘屯卒’服役操练,算是军屯的一种。
    二曰戍卒。
    每年朝廷征发徭役,时不时的会往边疆塞外流放些戍卒和他们的家眷,这也算是大顺地方官解决流民问题屡试不爽的一招。
    这些戍卒一旦来到塞外,就终生都再无法回乡,只能逐渐融入卫所军户当中,入籍后落地扎根。
    三曰家丁。
    卫所百户官自家的亲卫家丁,多由武官的亲族和义子之类的可靠人员组成。
    他们是卫所兵中最堪战且善战的精兵,更是塞外武官抵御北虏南下的主要力量。
    ......
    这是李煜回堡后的第二天。
    昨夜,侍女夏清彻夜不眠的在卧房中看顾李煜安寝。
    另一位侍女素秋,大清早便替了夏清的班,继续照顾卧床的李煜。
    “老爷,李顺来找你来了。”
    前脚出门的侍女夏清,不久后又折返了回来,带来了什长李顺求见的消息。
    李煜在素秋的搀扶下坐了起来,摆摆手说道。
    “叫他直接来我卧房吧,见上一见也好。”
    “是,老爷。”
    夏清应了下来。
    她双手交叉相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在身前微微鞠礼,这才离了卧房去外堂的门房传信儿。
    ......
    “家主,您可还安好?”
    “兄弟们都担心死了,若是您再有个三长两短,咱们这顺义李家也就顷刻便要散了架了。”
    顺义堡的李煜作为幽州将门李家的族谱旁系,祖辈凭借军功在大顺朝廷承了个世袭百户的恩赏。
    自那以后,他家数代便在此地繁衍生息,带领军户不断修缮着众人脚下这座在塞外安身立命的屯堡。
    ......顺便守边戍土。
    时间长了,顺义堡中的不少军户自然也就和李煜家沾亲带故。
    眼下的什长李顺,真算起来,他和李煜也算得上是些许义亲的关系。
    这顺义堡的老人,多的是他李家祖辈手下的义子...
    这些和当地百户官算得上是亲族的人家,男丁大多都在担当百户官的主家麾下效死力,是百户所内最为精锐的兵士。
    他们家中,也因此可以享受堡内主家赡养安置的待遇和庇护。
    家中的男丁自此无需操劳农耕,就只需一心操练武艺,不断精进战阵搏杀之技便可。
    顺义堡内的李家亲族,围拢在李煜这支世袭百户的主家周边听命,便是组成了所谓的‘顺义李家’了。
    但是如果李煜这根主家的独苗也没了,那这顺义堡的世袭百户自然也就算是断了根。
    没了主家的官身庇护,‘顺义李家’也就会很快不复存在了。
    等到朝廷委派的新任百户到任,新百户官自然也有他家的亲近族人跟随左右。
    顺义堡内哪里还轮得上这些上一任百户的穷亲戚继续得享上官庇护。
    他们迟早也会沦为寻常军户的待遇。
    说到底,顺义堡百户主官李煜的生死,关系着顺义堡中所有人接下来的命运。
    “哎,运气好才捡回了一命。”
    “谁成想那北虏游骑的一记骨朵居然能掷出这么远...”
    李煜后怕的摸了摸头顶伤口包扎好的纱布。
    本是他们这一队顺义堡的精骑追杀北虏游骑,哪成想......
    顺义堡的精骑本想抓活口。
    李煜带着骑卒们紧咬不放,前面逃亡的落单北虏游骑心急之下,慌张的向后抛出了他手中的铁骨朵,竟歪打误撞的砸中了李煜头上笠盔。
    这下原本占了人数上风的顺义堡精骑们,再也没了抓活口拷问情报的心思。
    几人干脆开弓射死了那仍在奔逃的北虏骑手,便手忙脚乱的架着负伤昏迷的李煜赶回堡内寻医。
    “哎,那日风雪太大,别说你们了,就连我自己也没来得及反应...”
    李煜却也不怪谁,亲兵们平日里都很是忠心卖命,战阵上为他挡箭替死那都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当日追击,自家精骑们都护在他周围,就连他前面其实也和那个北虏游骑隔着两个亲兵。
    这种意外损伤,真的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是谁也怪不着的。
    风雪之下,一时的目盲和反应迟钝也只能说是人之常情。
    按照他脑子里的现代知识,这种短暂目盲的情况,只是因为皑皑白雪遮盖了一切,积雪反射的大量紫外线暂时伤了他们的眼睛所致。
    “家主,那您看这北虏出没......”
    “我们是否还要派人呈报千户?”
    眼下精骑们没能抓到活口,在百户李煜苏醒前,他们这些底下的什长、亲兵就都不敢给此事拿主意。
    毕竟他们就连北虏的尸体都没带回来,更没有获得确切的口供或物证。
    如果那只是个迷路的塞外牧民,这也是边塞时有发生的事情,或许根本就不值得他们上报军情。
    军情报上去之后。
    若是上官较起了真,号令各个百户、千户屯堡大张旗鼓的备战北虏。
    但最后,却没有北虏南下......
    那白忙活一场的上官们,随便治李煜这个小小的百户一个误报军情的罪过,他们就根本没处儿说理去了。
    若如此,那对顺义李氏亲族来说。
    这事儿可就真的成了一场无妄之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