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88章 天诛!

第88章 天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民国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傍晚六时十五分。
    辽阳,南满铁路附属地,关东军第二师团司令部。
    夜幕如墨,悄然浸染着这座战略枢纽的每一寸空气。
    司令部内,空气凝滞得如同灌铅,唯有时钟秒针走动的“咔哒”声,如同丧钟的倒计时,精准地敲打着在场每一位将佐紧绷的神经。
    每个人的瞳孔深处,都映跳着摇曳的烛火与难以掩饰的狂热。
    ————————————
    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面色阴沉如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军刀冰冷的鲛鲛皮柄,那触感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冰冷,且暗藏杀机。
    参谋长赤井春海少将、步兵第16联队联队长浜本喜三郎大佐、野炮兵第2联队联队长河村圭三大佐等核心军官肃立一旁。
    人人眼中交织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深不见底的担忧,
    如同一群即将扑向猎物的饿狼,
    既亢奋于血腥的盛宴,
    又忌惮于猎物的垂死反扑。
    ————————————
    他们刚刚被告知了一个石破天惊、足以将帝国拖入战争深渊的绝密计划。
    就在半小时前,一份使用一次性密码本加密、标记着“阅后即焚”的电文。
    由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亲自派出的、身着不起眼便衣的驻辽阳绝密级机关特务送达。
    ————————————
    军官面无表情,如同一个幽灵,只留下一句冰冷的话:
    “此令出自‘三羽乌’阁下及东京‘梧桐苑’的共同意志!”
    “诸君,为帝国国运,奋勇吧!”
    旋即转身离去,消失在暮色中,仿佛从未出现过,只留下满室的肃杀与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
    多门二郎清楚:
    “三羽乌”指的是推动此事的军部核心:
    陆相宇垣一成、参谋总长金谷范三,以及那位身份超然的贵族院议长藤原义雄。
    而“梧桐苑”的代指则更为惊人,
    是东京顶层华族秘密磋商重大决策的代称。
    他们的卷入,意味着此次行动获得了远超军部的政治背书。
    ————————————
    行动代号——“天诛”!
    以“惩戒支那对帝国尊严的亵渎与暴行”为名,行夺取满洲之实!
    ————————————
    他们没想到,关东军和黑龙会谋划多年,却屡遭东京文官政府掣肘的“满洲行动”。
    竟会以这样一种方式——
    借一个纨绔子弟的暴行引发的连锁反应——
    获得了部分最高层的默许甚至推动!
    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政治赌博,更是一次层级高得吓人的“下克上”冒险。
    ————————————
    行动细节冰冷而残酷,如同精密运行的杀戮机器:
    十八时三十分,
    黑龙会及其控制的各路浪人团体将倾巢而出,
    在奉天、长春、营口、安东等主要城市,
    以“反对污蔑,维护帝国尊严”为口号,
    对支那平民及官方机构发动大规模袭击骚乱,
    不惜制造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
    彻底点燃冲突的导火索。
    届时,东北军的宪兵警察必然全力镇压,局面将瞬间失控。
    ————————————
    十八时四十分,
    驻朝鲜军第19、20两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共五万精锐,
    将立即以“保护帝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最高理由,
    强行跨过鸭绿江,
    对辽东地区发起排山倒海的全面进攻!
    ————————————
    关东军的任务,
    则是固守南满铁路沿线各个要地,
    像钉子一样死死牵制住东北军主力,
    尤其是不让其回援辽东。
    一旦朝鲜军突破防线,
    关东军则立即由守转攻,
    发起全面反击,
    最终目标——
    直取奉天城!
    ————————————
    “诸君,”
    多门二郎的声音干涩沙哑,打破了死寂,
    “计划诸位已明了。帝国国运,在此一举!”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沉重如铁,
    “然,吾等必须清醒!此刻并非我关东军全盛之时!”
    “大萧条下,内阁削减预算,我第二师团已由1.5万人缩编至如今的1.05万人!”
    “加上各独立守备队、旅顺重炮大队、直属宪兵队,关东军总兵力不过1.6万!”
    “即便现已紧急动员所有在乡军人、武装侨民、警察宪兵,总兵力仍仅约3万人!”
    他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加重了语气:
    “而我们要面对的,
    是张汉钦倾尽全力武装起来的、数量超过十五万、且士气正旺的东北军主力!
    在各要点被分割固守的情况下,
    我各部兵力对比恐低至1:5甚至更甚!”
    “此战,艰苦卓绝,望诸君皆有玉碎之觉悟!”
    ——————————————
    尽管形势严峻得令人窒息,职业军人的本能仍让他们迅速进入状态。
    多门二郎开始进行任务部署,声音冷峻而清晰:
    “辽阳-鞍山防区(我第二师团指挥中枢):
    正规军:
    师团司令部、
    步兵第16联队(主力,约1,500人)、
    师团部直属野炮兵第2联队(36门75mm野炮/山炮,约1,000人)、
    工兵队、通信队、辎重队等,
    共约3,200人。
    辅助力量:
    在乡军人(约300人)、
    宪兵警察(约200人),
    共500人。
    全员总计约3700人。
    总指挥: 多门二郎中将。”
    ————————————
    部署:
    辽阳核心阵地:
    以师团司令部、野炮兵第2联队为核心......
    ————————————
    部署完毕,多门二郎目光如刀,扫过众人,最后加重语气,每一个字都带着血腥味:
    “诸君,东京高层及关东军司令部再三严令:
    行动期间,务必保证藤原俊介少爷的绝对安全!
    彼若有丝毫差池,我等……
    唯有切腹向藤原公爵及陛下谢罪!
    明白吗?!”
    “嗨依!”
    所有军官重重顿首,额角渗出的冷汗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们深知,对此次危机罪魁祸首的个人安保任务之沉重,远超其他战场之压力。
    他们心知,这场以“天诛”为名的行动,实则被一条看不见的锁链束缚——
    贵族议长之子藤原俊介的性命,竟比三万关东军的存亡更重。
    ————————————
    十八时二十分,辽阳城陷入死寂,唯有风声如泣。
    多门二郎望向窗外渐沉的夜幕,手中怀表的指针仿佛滴血。
    “十分钟后,‘天诛’将临……”
    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抹嗜血的寒光,
    “但这究竟是诛敌之剑,还是自戮之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