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七十六章 曾为同志今为敌

第七十六章 曾为同志今为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月二十,也就是史浩被罢相的同一日。
    汉王最后通牒下达到了开封府每一个与政治有关之人头上。
    如今投降,还可以有既往不咎的机会,再之后,可就是全盘按照汉军法度来处置了。
    当然,这封军令依旧是石沉大海,前来投靠之人依旧是小猫两三只,没有举足轻重之人正式投降。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决断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优秀的品质,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有其余选择的情况下,横下心来去搏前途的。
    但是刘淮也不在意这些事情了。
    伴随着最后通牒发出,辛弃疾率正军六千,辅兵近万,攻入尉氏县,县城易帜。
    张白鱼率正军三千,辅兵八千,攻到杞县。杞县守军试图抵抗,却被城中大户豪强群起围攻,女真县令被当场斩杀,其余向东平军投降。
    与此同时,刘淮也率领八千汉军,近万河南辅兵,拔营出发,兵锋直指汴梁城。
    所谓批判的武器不如用武器来批判。
    军事上的巨大胜利终于促成政治上的巨大进展,开封府中的士族豪强乃至于猛安谋克户们终于要有所行动了。
    此时三路汉军的辅兵皆已经接近万人,然而这些辅兵大多数却不是后方调集的民夫,而是开封府本地士民来投军所编制而成的。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金国地方兵马,豪强所领的庄户,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他们也是第一批前来投靠汉军之人,刘淮虽然没有立即给他们五鹿军的待遇,却还是将他们编练成辅兵,以示起用一视同仁。
    也因此,以仆散忠义为首的金军高层看来,这并不是不到两万汉军来攻打汴梁城,而是五万大军前来围攻。
    而此时的汴梁城周边,金国正军不过一万五千罢了。
    在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全面溃败之下,仆散忠义此时已经不指望能搬空开封府了,能将大部分猛安谋克户撤走就算是奇功一件了。
    “都元帅,如今大部兵马都已经发往郑州,都元帅还要继续在此枯守吗?”
    面对宰相张浩的询问,仆散忠义没有任何遮掩:“张相公,这次不同往日,我若率军出城,汴梁城就再也不是大金所有了。”
    张浩默然盯着仆散忠义,片刻之后方才继续说道:“那你为何不走呢?”
    仆散忠义依旧坦然:“我在等凌汛。”
    “等这黄河上的冰化了,河南河北断绝往来之后,我自然会有所动作。”
    张浩再三叹气:“都元帅此举堪称荒谬了,刘大郎乃是在山东起事,又如何会怕与河北断了联系?就算他不能从河北调兵,难道不能尽起山东大军来此吗?”
    仆散忠义摇头:“兵与兵也是不一样的,刘贼主力尽皆在河北,山东临时调来的兵又有多少战力?”
    张浩继续追问:“都元帅,你说你要有些动作,是想要做什么?”
    仆散忠义却是反问:“张相公是为刘大郎打探,还是只是想要得知军略,好心中有数?”
    张浩愣了一下,方才捻须苦笑:“没想到老夫为大金殚精竭虑几十年,却还是要被都元帅怀疑。”
    “那张相公是否要跟我去洛阳?”
    “老夫已经老了,不愿动了,你就让老夫在这汴梁城中了却余生吧。”
    “哦,那张相公倒也不要怪我有所疑虑了。”
    两人的对话听起来十分诡异,然而在大势之下,一名已经彻底丧气丧志的宰相与一名依旧立志保家卫国的都元帅,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对话呢?
    甚至如今这两人的关系都有些诡异。
    说是敌人,毕竟之前乃是亲密无间,苦苦支撑中原局势的同志。
    说是战友,毕竟之后将要分道扬镳,乃至于互为敌人。
    而且仆散忠义对于张浩终究是有气的。
    身为一国宰相,竟然不站出来支持仆散忠义的迁都大计,反而屡屡做出泄气之事,当真是岂有此理。
    然而看着张浩那满头雪白的头发,仆散忠义也知道,他终究是为了维持大金鞠躬尽瘁。
    总不能因为张浩没有死而后已而指责一番吧。
    “张相公既然想要颐养天年,那就不要再问我离开之后的事情了,对张相公好,对我等也好。”
    “你说的也对。光英乃是个好孩子,你们一定要保住他。”
    “这事也不用张相公来操心了,敬相公说要跟太子同往,必然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的。”
    仆散忠义说罢,径直起身,浑身甲胄划拉作响,随后在亲卫甲士的簇拥下,大踏步的离开。
    不过在距离大门两步之时,他却止住了脚步,回头说道:“张相公,我给你一个劝告,刘大郎进城之后,你即刻告老还乡,千万不要任用投靠你的那群人,都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张浩默然。
    然而话声刚落,政事堂的周边却有甲士大踏步的走出。
    甲士只有七八人而已,尚不及仆散忠义亲卫甲士的十一之数,不过为首之人却是气势昂扬。
    “都元帅明见万里,今日的确是我等棋差一着,没想到都元帅竟然带如此多的甲士来政事堂。
    因此竟然没有机会拿下都元帅的人头当晋身之资,果真是一件憾事。”
    “可我们也不是怕了都元帅,只不过担心厮杀起来,坏了这座汴梁城罢了。”
    “如今都元帅既走,咱们好聚好散,如何?”
    仆散忠义静静听完,方才笑着说道:“我道是哪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原来是你娄王孙啊。
    开封府钤辖的职位你觉得不妥当,还想要更进一步吗?”
    娄王孙静静等着仆散忠义说完,方才冷笑以对:“都元帅,国家的局势是你们女真人自败的,在此作态果真是可笑。
    不过既然今日说开,末将想要劝都元帅一句,我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败你的事情也足够了。
    都元帅如果定要毁掉汴梁,那我们这些人也要拼死拖住那些猛安谋克户。到时候咱们一拍两散,鱼死网破!”
    仆散忠义盯着娄王孙看了半晌,方才点头笑道:“汉人之中果真是英雄辈出!”
    说着,仆散忠义立即带着亲卫大踏步的离开了,竟然是真的一点厮杀的意思都没有。
    娄王孙也是松了一口气,转身单膝跪地,对张浩行礼:“张相公,我等必然会保护一方平安,还请张相公下令吧!”
    这时,又有许多人从政事堂的各个房舍走出,来到张浩身前,按照身份高低排好顺序,纷纷叩首请令。
    “还请张相公下令!”
    张浩面色复杂的看着这些汉人将领官员:“我还有什么命令可下?你们都去维持城中治安,召集大户平抑粮价,既然想要保住这汴梁城,将它完整的奉到汉王手中,这些时日就要尽心竭力!”
    娄王孙等人知道这是张浩要放权了,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异口同声大声应诺:“谨遵相公钧旨!”
    所有人立即忙碌起来。
    因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乃至于生死,因此这些被策反的文武官员们拿出了十二分本事。
    原本汴梁城乃是纯粹的贸易城市,这种巨型城市一旦陷入战争封锁,无从补充物资之后就会变成人间地狱。
    汉军虽然没彻底封锁商道,却毕竟是在战时,商路不可能如往日那般畅通,粮价迅速上抬。
    然而在汴梁官吏的齐心协力之下,粮价竟然真的被平稳住了。
    虽然这只是暂时的,却还是给了娄王孙等人极大的自信。
    “事情就是这样了,咱们的功劳也就是如此,按照汉王给出的赏格,大部分人得被削去三级的官职。”
    “唉,汉王哪里都好,就是有些太吝啬了。”
    “你这就说差了,汉王不是吝啬,而是给什么人就开出什么价,无功不滥赏,有功不泯灭,这才是干大事的基础。
    现在咱们干的事情就是这个价,你说难道咱们不反水,在汴梁城头跟汉王斗到底,就能有好结果吗?
    若是汉王能将咱们轻易击破,将咱们现在干的事情轻易干成,汉王又为何要给咱们高官厚禄?”
    “娄大哥,你点子多,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让咱们在汉王身前露一次脸?”
    娄王孙哈哈一笑,知道勾起了这些夯货的心思,也就没有卖关子:“很简单,仆散忠义咱们动不得,也打不过,难道小太子也有仆散忠义的本事吗?
    前几日他就一直住在敬嗣晖府上,咱们几人能凑二百多精锐甲士,一拥而上,不怕小太子能翻了天!”
    此言一出,众人却是面面相觑。
    毕竟是封建王朝,皇室之威早就牢牢刻在他们骨子里了,即便是决定要改换门庭,却也不是每个人都敢对旧主出手的。
    有心腹颤颤巍巍出言:“娄老大,我们不是缩卵,而是那小太子的手段着实有些不凡……”
    娄王孙将手中茶盏掷在地上,低声厉喝:“正是因为小太子不凡,所以才要为汉王除去隐患!
    而且,若不是咱们都能看出来小太子有些能耐,又如何能在汉王面前显出咱们的本事?!
    你们叫我大哥,我也要借你们之力,你们现在就给我准话,是干还是不干?”
    众人还是有些惊慌,不过许多人却有了意动,在迟疑片刻之后,纷纷点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