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开局炼化金翅大鹏,圣人懵了! > 第324章 元始助恢复地道本源,谋划人道

第324章 元始助恢复地道本源,谋划人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殿内景象映入眼帘。
    通天教主高坐云床之上,紫袍猎猎,周身诛仙四剑的虚影沉浮不定,凌厉的剑意将周遭空间都割裂出道道细微黑痕。
    他面色平静,但那双眼中吞吐的剑芒,却显露出其内心绝非毫无波澜。
    在下首左侧,太清圣人老子端坐蒲团,手持扁拐,眼帘微垂,仿佛神游天外,周身气息与脚下地脉隐隐相连,却又超然物外,令人看不透深浅。
    而在老子对面,右侧蒲团之上,元始天尊正襟危坐,面容依旧威严,周身隐隐有庆云金灯虚影闪烁。
    只是那光芒,似乎比以往黯淡了几分,少了几分绝对的秩序威严,反而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暮与......复杂?
    见到孔宣进来,三位圣人的目光瞬间同时聚焦于他身上。
    通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与询问。
    老子微微抬了抬眼皮,古井无波的眼中掠过一丝探究。
    而元始天尊的目光则最为复杂,审视、惊异、一丝残留的愠怒,甚至还有几分......难以置信的晦涩情绪交织其中。
    孔宣面色如常,仿佛未曾感受到那瞬间凝聚而来的圣威,从容上前几步,对着云床上的通天教主躬身一礼:
    “弟子孔宣,拜见师尊。”
    随即,他又转向老子和元始天尊,礼节周全却又不卑不亢地拱手:
    “见过大师伯,二师伯。”
    通天教主微微颔首,声音听不出情绪:
    “嗯。来得正好。”
    老子手持扁拐,轻轻点头,算是回礼,声音平淡无波:
    “师侄修为愈发精进了,混元之道,已窥得堂奥,善。”
    元始天尊却并未立刻开口,他那双蕴含着无尽威严与规则的眼眸,上下打量着孔宣,仿佛要将他里外看个通透。
    殿内的气氛,因他的沉默而显得有些凝滞。
    片刻后,元始天尊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刻意压平的语调,却依旧难掩其下深藏的波澜:
    “孔宣......你,很好。”
    “竟真能走到这一步,超脱天道之外,自成混元大道。”
    这话听起来似是赞叹,但结合元始天尊一贯的理念及其之前的作为,其中意味,着实耐人寻味。
    孔宣微微抬眼,眸光清正,不闪不避地对上元始天尊的视线,语气平静无波:
    “二师伯谬赞。弟子不过是侥幸得了些机缘,为人族谋一线生机,为洪荒求一份变数罢了,不敢称超脱。”
    他刻意提及“人族”与“变数”,这两个词,无疑是元始天尊以往最为排斥之物。
    果然,元始天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周身气息泛起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但很快又被他压下。
    他并未发作,只是深深看了孔宣一眼,不再多言,转而看向通天教主,语气恢复了以往的淡漠:
    “通天,吾与兄长此次前来,所为之事,方才已与你言明。”
    “如今你门下弟子也已至此,便给他一个抉择吧。”
    抉择?
    孔宣心中一动,看向师尊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眼中剑意微敛,冷哼一声,声音如金铁交鸣:
    “抉择?”
    “有什么好抉择!”
    “尔等当初秉持天道,视万物为刍狗时,可曾给过众生抉择?”
    “如今见天道独木难支,三才将立,便又想来说和?”
    “世间岂有这般道理!”
    老子此时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力量:
    “通天,此言差矣。”
    “天道有缺,然并非全谬。”
    “洪荒运转,终需秩序。如今地道复苏,人道渐起,乃大势所趋,然三者并非定要你死我活。”
    “失衡,则量劫再生,于洪荒众生何益?”
    他目光转向孔宣,继续道:
    “孔宣师侄,你为人族圣师,掌崆峒印,携人道气运,更已证道混元,超然物外。”
    “当知过刚易折,洪荒需要的是平衡与秩序,而非彻底的颠覆与混乱。”
    “天道亦为洪荒一部分,若天道崩陨,洪荒根基亦将受损,此非虚言。”
    孔宣静静聆听,心中已然明了两位师伯的来意。
    说和?
    调和?
    或者说......是代表天道,来试探,乃至谈判?
    他看向元始天尊,忽然开口,问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
    “敢问二师伯,如今可已摆脱天道掌控?”
    听闻此话,元始心中暗松一口气。
    还好老子大兄让自己用大道功德将天道痕迹遮掩,自然不受天道控制,否则今日还真无法踏足这金鳌岛。
    还未等元始说话,一旁的老子便提前开口,声音古井无波:
    “孔宣师侄不必疑虑。”
    “你二师伯已舍了立教之本的大道功德,彻底洗炼元神,如今已脱离天道掌控,重归自由身。”
    听闻此话,孔宣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诧异。
    大道功德!
    自己这向来重视面皮、恪守天道秩序的元始师伯,竟真舍得用大道功德来摆脱控制?
    不过转念一想,若非如此,恐怕也别无他法能彻底净化天道烙印。
    毕竟师尊当初为了助自己破除天道枷锁,也是不惜动用了大道功德。
    只是......以元始师伯的心性,做出如此决断,其中艰难,恐怕远超外人想象。
    孔宣目光微转,看向云床之上的通天教主。
    只见通天眼中剑意微敛,对着他微不可查地轻轻颔首。
    孔宣瞬间明了师尊之意。
    元始师伯此番挣脱,无论初衷为何,对如今的地道与人道而言,确是好事。
    天道之下,又少了一位受其驱使的圣人,压力便能减轻一分。
    只要确定老子与元始此次前来并非受天道指使,便有了对话的基础。
    如今地道复苏九成,只差最后散落洪荒各地、尚未归拢的一成本源。
    这最后一部分,收集起来颇为耗时费力,且极易引来天道暗中作祟。
    若能将此事交予元始师伯......
    既是对其脱离天道阵营的一种认可,也算是一份”投名状”。
    以元始师伯之能,处理此事再合适不过,正好可借此观察其真实态度与能力。
    心念电转间,孔宣已有决断。
    他面上不动声色,对着元始天尊拱手道:
    “原来如此。”
    “恭喜二师伯摆脱桎梏,重掌己道。”
    元始天尊闻言,威严的面容上神色稍缓,但依旧带着几分惯有的矜持,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这份祝贺,却并未多言。
    通天教主见状,冷哼一声,声如剑鸣,打破那点微妙的尴尬:
    “既是如此,你二人今日前来,所谓调和,具体欲待如何?”
    老子抬了抬眼皮,手中扁拐轻点虚空,一道太极虚影缓缓旋转:
    “天道、地道、人道,皆乃洪荒根基,缺一不可。”
    “以往天道独大,确有不公,然彻底倾覆,亦非善局。当寻一平衡共存之道。”
    “平衡?”
    通天眼中剑意一闪,
    “如何平衡?莫非还要我截教、地道、人道继续屈从于天道之下?”
    “非是屈从。”
    老子声音依旧平淡,
    “乃是共立新序。天道执天规,地道掌轮回滋养,人道主文明演进。”
    “三者互不统属,相互制衡,共维洪荒。”
    元始天尊此时接口,语气虽竭力平和,却仍带着一丝固有的秩序意味:
    “洪荒运转,终需章法。无规矩不成方圆。”
    “天道所立天条,于维稳天地,亦有功用,不可全盘否定。”
    “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立之地道秩序、人道法理相互磨合,共定新规。”
    孔宣静静听着,并未立刻反驳。
    他深知,老子师伯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天道毕竟维系洪荒运转无数元会,若骤然崩毁,洪荒确实可能陷入更大的混乱,甚至引发难以预料的灾劫。
    而元始师伯的话,虽依旧带着维护旧序的色彩,但至少已承认了地道与人道并立的新规,这本身已是一种巨大的让步。
    关键在于,这“新序”如何确立?
    权柄如何划分?
    制衡如何实现?
    这绝非三言两语能定下,需漫长岁月的磨合与博弈。
    眼下,倒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想到此处,孔宣开口道:
    “两位师伯所言,确有道理。”
    “三才平衡,乃长远之道。”
    “然如今天道虽暂退,却绝不会甘心失去独尊之位,暗中必有反扑。”
    “地道初稳,人道方兴,皆需时间巩固。”
    “当务之急,是尽快补全地道最后一份散落本源,令人道意志彻底苏醒,如此,方有与天道真正对话的底气。”
    他话锋一转,目光看向元始天尊:
    ”听闻二师伯已恢复自由身,不知可愿出手,助地道收回那散落于洪荒各处的最后一成本源?”
    “此事务必隐秘迅捷,以免天道察觉,横生枝节。”
    “二师伯执掌盘古幡,于推演、收取散逸本源之事,想必极具心得。”
    此言一出,殿内微微一静。
    通天教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意,好徒儿,这话递得恰到好处。
    老子依旧垂眸,仿佛早已料到。
    元始天尊则面色一凝,深深看了孔宣一眼。
    他何等人物,瞬间便明白了孔宣的用意。
    这既是一份信任,也是一次考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
    若他接下此事,便意味着彻底与天道划清界限,站到了地道与人道的阵营之中。
    但.......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一次重新融入洪荒大势,甚至在未来新秩序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机会。
    他挣脱天道控制,耗费巨大代价,难道只是为了偏安一隅?
    沉默片刻,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声音沉凝了许多:
    “散落之地道本源,收集不易,更需避开天道耳目。”
    “不过......既是关乎洪荒新序,吾便走这一趟。”
    他抬手,掌心光华一闪,现出那柄蕴藏着开辟之力的盘古幡虚影。
    “吾以盘古幡之名,勾连洪荒地脉,百年之内,必助后土道友,收回所有散逸本源!”
    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然。
    通天教主抚掌大笑:
    “好!这才像是盘古正宗应有的气魄!”
    老子微微颔首,算是认可。
    孔宣亦拱手道:
    “有二师伯出手,此事必成。”
    “地道圆满之日,洪荒格局将定,此乃大功德。”
    事情既定,殿内气氛缓和了不少。
    元始天尊既已表态,便不再多留,起身道:
    “事不宜迟,吾这便前往幽冥,与后土道友商议具体事宜。”
    老子也随之起身:
    “吾亦回八景宫,静观其变。”
    通天教主与孔宣将二圣送至碧游宫外。
    望着老子与元始化作清光遁入虚空消失,通天教主眼中剑意流转,轻声道:
    “徒儿,你觉得元始他......此番有几分真心?”
    孔宣目光深邃,望向三十三天外,缓缓道:
    “元始师伯或许仍秉持自身秩序之道,但他既已舍弃大道功德挣脱天道,便与天道彻底离心。”
    “如今洪荒三才鼎立乃大势所趋,他乃盘古正宗,道祖亲传,自会审时度势。”
    “至少此刻,助地道圆满,于他而言,利大于弊。”
    “嗯。”
    通天微微颔首,
    “但愿如此。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
    “弟子明白。”
    孔宣点头,
    “第四道身会密切关注洪荒地脉动向。”
    “一旦有异,顷刻便知。”
    “善。”
    通天不再多言,转身返回碧游宫。
    孔宣独立宫外,山风拂过,背后七色翎羽轻轻摇曳。
    送走二位师伯,解决了眼前一桩事宜,但他心中那丝紧迫感却并未减少。
    元始师伯收集散落本源需百年。
    这百年,天道绝不会坐视不理。
    杨眉与时辰恶念虽被暂时阻于洪荒之外,但谁也不知他们何时会找到新的办法卷土重来。
    必须尽快让人道意志尽快彻底苏醒!
    唯有天地人三才真正稳固,方能无惧一切风浪。
    他一步踏出,身形消失在金鳌岛,下一刻,已出现在人族圣地上空。
    纯金色的薪火感受到他的气息,欢快地跳跃升腾,三皇五帝的身影随之浮现。
    “圣师!”
    孔宣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已恢复三成、却依旧显得“稚嫩”的人道本源龙影,沉声道:
    “百年之内,地道将圆满。”
    “我等人道,亦不能落后太多。”
    “当加快步伐,唤醒沉寂的人道意志了。”
    伏羲脚踏八卦图,推演之光剧烈闪烁:
    “圣师所言极是。然人道意志深藏于众生心念,文明长河之中,强行唤醒,恐有风险。”
    孔宣眼中七色光华流转,望向那浩瀚洪荒大地,亿万万人族生息繁衍之地,缓缓道:
    “无需强行唤醒。”
    “只需......添一把火,让这文明之火,烧得更旺一些便可。”
    他心中,已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