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79章 潼关“大捷”

第279章 潼关“大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郃被鲜卑人戏弄了。
    骗了吃的就走。
    这事别说张郃本人震惊了。
    就连已经安全退回河东的司马懿,也感觉难以置信。
    他先前固然以激将法让张郃去潼关啃硬骨头。
    但这好歹还是符合实际军事需求的。
    这个局面,总要有个大将去守潼关不是?
    但鲜卑人是怎么回事?
    真以为皇粮可以白吃白拿的?
    不过很快。
    随着汉军各部突然放弃死磕其他城池,直扑张郃所在临晋城。
    司马懿猛然反应过来。
    鲜卑人根本就是私下与汉军有所串通。
    就等着某位魏军大将自己钻进口袋子里,然后通过击败大将大城的防守,以毕其功于一役。
    若司马懿自己跑慢一些,或者张郃不主动出击。
    那当下被围的很可能就是司马懿这部人马。
    而果然,就在张郃被大量汉军堵在临晋城的隔天,潼关方向就传信。
    说关平部突然再次东出,迅速攻克了华阴城,并反过来阻挡魏军自潼关北上救援临晋的路线。
    早前关平故意放纵魏军阻塞渭、渠二水道,正是为了这一天。
    等于说让魏军给他打白工了。
    如此一来,司马懿这部尚未远离蒲板津的人马,就成了张郃眼下唯一指望。
    “张将军还能支撑几天?”
    司马懿看向张郃派来求援的裨将。
    后者颓丧应道:
    “守城的兵力足够,只是粮食不多了。”
    “原本城中存粮足以支撑半月,但因为被鲜卑人取走一半,如今只能再坚持七八日。”
    司马懿顿时头大如斗。
    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张郃稳固了潼关之后,居然还想着回头策应自己渡河。
    他就不能自私自利一点吗?!
    这么积极出击,是想彰显他张郃是当下唯一顾全大局的将军吗?
    司马懿越想郁闷。
    但张郃的部将就在眼前等着,也不好直接骂人。
    该救还得救。
    不然这事传出去,自己的名声就毁了。
    曹丕对自己的信任也会动摇。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救?
    直接原路折返?
    这固然是最近最快到达临晋的方式。
    但也意味着他必须独自面对士气正盛的汉胡联军。
    说不定张飞麋威等人正计划着围点打援呢!
    或者……改为南下潼关渡河,先去碰一碰华阴的关平部?
    理由也很好找。
    因为潼关还在己方掌握中,从那里渡河,不必担心被汉军半渡而击。
    而且车驾就在潼关背后。
    自己先击退关平确保天子安全,再去救援大将,也是合情合理的嘛!
    谁让张郃自己冒冒失失地离开潼关北上呢?
    他宣称潼关稳固就真的稳固了?
    那关平可是关羽之子!
    司马懿越想越感觉这个借口可行。
    当然。
    他做事绝不会这么粗糙。
    即便内心笃定了南下是自己唯一出路。
    且还有保护皇帝这个大义名分在。
    但依然要对张郃做足姿态的。
    不能给人留下话柄。
    于是目光蓦地一转,落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夏侯楙身上:
    “子林早前替曹镇西殿后,颇见忠勇。”
    “今我欲先下潼关击退车驾当面之敌,但恐张将军不能久持,不知子林能否先行渡河去临晋声援数日,免得临晋守军等不到援军,意气疲丧?”
    夏侯楙当场想骂人。
    他虽然在不懂军略。
    但他看得懂司马懿的表情啊!
    这老狐狸分明打算将自己和张郃一同给卖了吧!
    眼见张郃部将又期待地看向自己。
    夏侯楙思绪急转,蓦地拍案而起:
    “张将军非但是我大魏功勋宿将,更是令贼人闻风丧胆的虎将,要救自当尽全力去救,怎能只是声援而已呢?”
    “司马公且分我步骑两万,半月粮秣,若我不能将那什么张麋魏赵等欺世盗名之辈斩于马下,救出张将军,便自戕于三军阵前,以不负天恩!”
    “说得好!”
    张郃部将顿时抚掌大赞。
    这下轮到司马懿想骂人。
    他这部渡河的人马拢共就三四万,这直接分出一大半,南下潼关后如何稳妥击退关平?
    这倒也罢了。
    关键是你夏侯楙何来统帅两万大军的本事?
    怕是连一个足以容纳两万兵的营盘都扎不稳固吧!
    不过,正如夏侯楙能看出司马懿的小心思。
    司马懿同样听得出夏侯楙在打什么小算盘。
    目光幽幽一转,装出一脸激赏的神色:
    “子林壮烈!”
    “但你有一言不对!”
    “张将军固然是功勋老将,但你夏侯子林不也是朝廷栋梁?”
    “若一战而损两大将,乃大魏之不幸,我之罪也!”
    然后不等夏侯楙再乱放豪言壮语,当场下令:
    “我意已决。”
    “调你三千步骑,十日粮秣。”
    “只许声援,不许贸然出击……听懂了没有?”
    夏侯楙当然听懂了。
    等七八日后差不多吃完粮食,就能体面撤退了嘛!
    不然谁会指望三千人救出十万汉军围堵中的一座孤城?
    楚霸王来了他也做不到啊。
    当下暗暗对着司马懿眨眨眼,面上姿态越发豪迈:
    “有心杀贼,但恨兵少……也罢!”
    ……
    “陛下,陛下,大捷!”
    “潼关大捷!”
    一早上,曹丕就被接连不断的报喜声吵醒。
    不过自来弘农以后,他本就常常夜不能寐,倒也不至于有起床气。
    特别是听到小黄门详述司马懿如何在潼关前大破关平,溃敌数以万计,关平仅以身免,更是兴奋得直接从龙床上跳起,一时手舞足蹈。
    其后匆匆洗漱用食,便立即召集伴驾而来的文武大臣。
    商议如何利用这次大胜扩大战果,最好一举收复长安,生擒诸葛亮。
    皇帝积郁日久,难得有好消息,自然没人敢扫兴。
    除了侍中刘晔。
    刘晔翻开司马懿托人转呈的捷报,只扫了一眼便道:
    “司马仲达不就近去临晋救援左将军,反而绕远走潼关去碰关平那一路偏师,虽胜也只是小胜,何来大捷?”
    “若左将军和临晋城有失,则关内尽非王土。”
    “苟若此,便是司马仲达阵斩了关平,又如何足以乘胜追击?”
    “况且,他只用‘溃敌’这等模棱两可之辞,却不提具体斩首多少,俘获多少,可有缴获辎重……谁知道是真的大胜,还是关平自己见潼关有援军,自行撤退?”
    此言一出,曹丕当场就黑脸了。
    但刘晔也不是第一天跟众人唱反调了。
    且其人颇有识人料事之能。
    所以曹丕生气归生气,却也不免对司马懿这份捷报有所怀疑。
    往群下转了一圈,最终落在徐庶身上。
    后者不知是否近来督运辎重过于废寝忘食,此时面容消瘦,两眼还有些红肿。
    曹丕:“事关二千石的功过,卿为司隶校尉,只能辛苦卿去核实了。”
    徐庶徐徐上前:
    “陛下,臣早已经核实过战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