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88章 战机显露

第188章 战机显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见麋威沉默,陆逊毫不意外,轻笑道:
    “足下倒是实诚。”
    麋威坦白道:
    “众所周知,夏口为江汉重镇,而鲁山城这一侧于我军尤为紧要。”
    “若我说毫无想法,不过自欺欺人。”
    此言一出,左右将校纷纷警惕对视,暗自握刀。
    就连诸葛恪都下意识稍稍远离“堂弟”。
    倒是陆逊笑意依旧:
    “是啊,贵军对鲁山城的渴求,实在是过于理所当然。”
    “非说不要,反倒显得可疑了。”
    麋威轻轻颔首,以示认同。
    陆逊又道:
    “那么,足下对此城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谁留下?谁离开?”
    麋威指着身旁的诸葛兄弟道:
    “我看他俩守得挺好的,就不必换人了。”
    “非要说谁离开的话,可等局势明朗以后再议论不迟。”
    这明显是个和稀泥的方案。
    除了陆逊之外,左右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倒是都有所放松下来。
    而陆逊明显没料到麋威会给出这么一个方案。
    实际上,他已经做好割让鲁山城的准备,以此换取麋威全力配合他击败文聘和晋宗。
    先前那一套说辞,不过是待价而沽罢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麋威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心念暗动,陆逊道:
    “莫非关将军在南阳北伐不利?”
    “确实有些阻碍。”麋威坦然承认。
    “不过拿下宛城是早晚的事,无外乎是要付出多少代价,以及后续能不能将方城那缺口也给堵上,以免将来局势有所反复罢了。”
    如此平平淡淡的语气,说出如此自信的说话。
    想到大山另一边的淮南战局,陆逊不禁神色一黯。
    麋威自然注意到他的变化,随声道:
    “恕我直言,眼下局势,我军虽有小挫折,但大势在握。”
    “而贵军虽有小胜,但想必前景不妙。”
    “否则足下何至于主动约我相见?”
    “先前何必自请后镇于柴桑,以求扼守东西支援的要道?”
    陆逊暗暗吸气。
    果然是个令人心畏的后生。
    便道:
    “若需要贵军顺水东下支援,有多少兵?”
    麋威早有腹稿:
    “最多八千正卒,且需要贵军提供粮秣。”
    陆逊蹙眉道:
    “粮秣不是问题,但八千兵……恨少!”
    麋威见陆逊如此表态。
    心中最后一丝疑惑。
    终于开始消解。
    这正是他为什么同意来见陆逊的根本原因。
    战报可以说谎。
    但战线不会。
    而全江东最清楚江东“战线”所在的人,就在眼前。
    麋威:“那足下认为,该有多少援军才合适呢?”
    陆逊迟疑了一下,才道:“一万五。”
    麋威闻言却失笑道:
    “陆将军,现在是你方有求于我方。”
    “即便如此,还是不愿与我坦诚相对吗?”
    陆逊吐气一声,道:
    “两万。”
    麋威起身作势便走。
    “三到四万!”陆逊急声道。
    “少了不足以解困,多了我方粮秣实在难以供应!”
    麋威并未坐下,负手问道:
    “如此说来,足下已经推算出淮南魏军的大致规模了?”
    这次陆逊未在迟疑,直接道:
    “张辽四五千兵守合肥,朱灵万余屯寿春,臧霸徐州兵亦有万余。”
    “此外豫州刺史贾逵,兖州刺史王凌,各据河南富州大郡,可就地征发兵员。”
    “若其倾力来援,淮南魏军可轻松突破十万!”
    “而我军除非彻底放弃荆州,否则扬州方向兵力,不足以抵挡魏军十万兵!”
    麋威听到这,施施然坐下。
    直视陆逊,目光炯炯:
    “所以足下也断定,豫、兖二州,必定倾力来支援淮南了?”
    陆逊听到他说“也”,忽有所悟:
    “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
    麋威颔首道: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陆逊顿时陷入沉默。
    麋威并不催促。
    他知道对方已经听出了自己的暗示。
    而左右众人见状,虽然姿态越发放松,但只觉得两人这番机锋过于谜语人。
    全都一脸懵然。
    诸葛恪忍不住上前问道:
    “陆将军,先前你与家父沙盘推算,不是说豫州地处淮西枢要之地,贾逵所部未必就会悉数来淮南救援吗?”
    “况且若只论救援淮南,其实兖州、徐州两路兵马足以,贾逵可来可不来?”
    陆逊闻言不说话,只是抬头看着麋威。
    麋威却指着身后的姜维,给众人介绍道:
    “姜伯约,我麾下健儿。”
    “先前他北上义阳三关查探敌情,得知文聘嫡子重兵把守武阳关,可见文聘虽然南下,却并未轻视三关守备。”
    此言一出,旁边诸葛乔目光猛然大亮,仿佛打通了思维中的任督二脉。
    竟下意识搓了搓手,难掩兴奋之色。
    这让诸葛恪更感困惑了,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陆逊。
    然而陆逊已经无暇解答他疑惑,死死盯着姜维问道:
    “果真重兵把守?不是虚张声势?”
    若是先前,姜维肯定要据理力争一番,表示自己全力以赴都钻不了空子,对方怎么可能虚张声势?
    但此刻他早已想通个中关节,朗声应道:
    “便是虚张声势又如何?”
    “当此之际,文聘已经分兵,正是夺取义阳三关的最好时机。”
    “若留守于江夏的魏军多备于关北,则应乘虚夺关,以截文聘归路,坠其士气。”
    “若魏军直入三关中驻守,则说明三关北面之地已经空虚,不得不守关……不,不止关北,恐怕连淮水北岸的豫州郡县也多已经空虚!”
    说到这里,姜维双眼瞪如铜铃:
    “若我军能顺利突破三关,直入中原腹地,自汝南扬声威胁洛、颍……别说是文聘了,便是贾逵都不得不放弃支援,打道回府了吧?”
    “那时无需三四万兵,只需一万,便足以同时纾解江夏、淮南,南阳三地的困难了吧?”
    轰!
    陆逊霍然站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来回踱步。
    如此失礼,足见其内心之激动。
    而诸葛恪听到此处,哪还不明白众人机锋所在。
    如果说文聘自三关南下蕲春、夏口,是一箭命中孙刘两家的软肋。
    那麋威则打算反其道而行之,一刀捅入曹魏的心腹之地!
    围魏救赵嘛!
    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路程,最快的时间,直击敌人最不容有失的位置,以到达调动敌军,掌握战场主动权的目的……自古以来的军事逻辑,不都是这样吗?
    吴孙子谋划的柏举之战。
    齐孙子操盘的桂陵之战。
    虽然具体内容不同。
    但本质都是这个道理。
    文聘先前不就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示范?
    当然,诸葛恪虽然熟读兵法,能理解这个军事逻辑
    可仍有一个地方想不通。
    即便文聘重兵把守于三关,多少能说明其北面豫州地界已经空虚。
    可如前所述,贾逵并没有非去支援淮南不可的理由啊?
    诸葛恪见所有人都没空搭理自己,只能求助于同样激动的诸葛乔。
    便见诸葛乔道:
    “若只求击退孙将军,贾逵的豫州兵或许可以不动。”
    “可若魏军的目标是围杀孙将军,甚至覆灭吴国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