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46章 偷袭成功

第146章 偷袭成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前夜听催粮的军吏说,黄公衡(黄权)前军一到南安,郡太守便请降”
    孟达答道。
    “此刻车驾已经进入南安郡治豲道。”
    “前军说不定已经到达陇西边界。”
    魏将苏则南下的狄道,正在陇西郡北部。
    换言之,距离目标不远了!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众将彻底振奋,包括麋威。
    而既然刘备大军无后顾之忧。
    那留下来的人,便该考虑下一步的去向。
    有人从保障后勤的角度考虑。
    建议麋威即刻掩护余下辎重撤出洛门,西去汇合刘备中军。
    因为陇右乏食。
    就算已经全取南安。
    地方上也未必能稳妥供应数万大军的消耗。
    不过也有人认为南安郡地形太狭长,东西方向缺乏防御纵深。
    又是新降之地,人心不稳。
    不应贸然将大量辎重调运过去。
    而应该视情况分批调度。
    都是些细节琐碎的争论。
    大体上还是认为应该去汇合刘备。
    唯独孟达提出截然相反的思路:
    “我观张既用兵,粗中有细,未必没有察觉车驾已经西去。”
    “明知车驾不在朱围山,而偏要南下,可见其人已经存了先东后西之意,正好与我军相反。”
    “如今王师争凉州于西,张既保陇右于东。谁先取得胜利,谁便掌握主动。”
    “左领军手上的千五骑士,西去,不足以增加王师的胜算。”
    “留下,却足以牵制陇右敌军,使其南北不能相顾,东西不能相应,继而疲敝张既,减少其胜算。”
    闻得孟达此言,麋威并没有因为多方过往的劣迹而持有偏见。
    反而深以为然。
    说白了,这次双方就是在仓促遭遇间,来了一波“换家”。
    而且别看张既慢了一步,看似被动。
    实则他在东撤的同时,因为距离关中近了,补给线反而缩短。
    反观汉军不管是刘备这个方向,还是马超那个方向。
    去到狄道以后,补给线都已经远远超过了魏军。
    而眼下唯一能抵消对方优势的力量。
    一个是赵云的祁山军团。
    另一个就是麋威手中这支骑兵了。
    赵云毕竟还肩负掩护武都的责任,不能轻动。
    所以只剩麋威。
    于是问孟达道:
    “孟参军有何建议?”
    孟达等的就是这一问,激动道:
    “今夜就奔袭冀城!”
    “那里是天水郡治,四方通衢,击之可震慑本地大族豪右,使其不敢资助敌军。”
    “而且张既主力已经南渡,此时渭北彻底空虚,正好快速通过,出其不意!”
    “况且。”孟达稍稍一顿,露出得意神色。
    “我前度劝降虽然失败,却也趁机摸清楚冀县周边布防,已经知悉彼处虚实!”
    ……
    麋威选择相信孟达的战略判断。
    但不相信他已经摸清冀县周边布防的细节。
    所以当日依然先派斥候沿渭水东下摸查敌情,同时全军休整一夜。
    翌日平旦时分,斥候归来,确认渭北并非“彻底空虚”。
    但确实守军不多。
    这才率军再次北渡渭水。
    但这次不深入塬沟。
    而是顺着渭水河谷平坦的地方,驰马急袭。
    并清理沿途敌军据点。
    又遣马忠别督一部留在南岸,马岱别督一部稍稍深入北塬。
    然后三路平行进发,相互策应。
    午后,麋威本部抵达了冀县所在的那片开阔河谷,第一时间拔除最西侧的几处岗哨。
    敌军虽有戒备,但人太少,顷刻就被拿下。
    其后不久,绕行南岸的马忠遣人来报。
    说冀县戒备森严,大白天依然紧闭城门,无隙可乘。
    孟达一时尴尬不已。
    不过麋威反而替他开解道:
    “冀县明明已经得到东西两路增援,却依然龟缩于城内,要么援军不足,要么援军主力都不在这边,孟参军所言大略是对路的。”
    旋即便在孟达感激的目光中,下令点燃敌军没来得及点燃的烽燧。
    又让马岱、马忠两部谨慎绕行到冀城东部侧后。
    一旦城中守军出击,则伺机出塬或渡河背袭。
    而随着烽燧点燃。
    冀城守军迅速作出反应。
    城头上顷刻间聚集了上千郡兵,围绕着一个偃月形的营垒布防。
    据马岱说,这垒是杨阜担任州别驾的时候,命其从弟杨岳所作。
    当时杨阜率领本宗和他族子弟千余人,在此城抵抗马超万余大军超过半年时间。
    麋威不是来攻坚的,不打算啃这块硬骨头。
    反而以少股兵力当面挑衅。
    不管偷袭成不成,都能打击敌军士气,为他后续计划提供便利。
    不过,就在烽烟即将烧完的时候,一部千余披甲的郡卒忽而出城列阵。
    当中还包括一百余骑士。
    看服饰装扮,应该是汉胡参半。
    孟达打马上前道:
    “左领军,那骑将便是被赵翊军击退的姜维,乃是本地大姓子弟!”
    孟达指着敌将介绍。
    却讨了个巧,没提赵云为什么会击退姜维。
    麋威懒得戳穿他,只顾去打量那位“季汉最后的大将军”。
    但横看竖看。
    愣是没看出什么名将种子的形状。
    反而感觉此人怕不是个愣头青。
    是真的愣。
    对方看到自己的将旗所在后,居然丢下步卒,直接统领麾下百骑冲杀过来。
    看样子,是打算演一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虽说此地没有百万军。
    而且因为麋威故意示弱,所以连千骑都算不上。
    可依然有超过五倍的骑兵差距。
    他怎么敢的?
    “王子均,你去会一会他!”
    基于对“大将军”的基本尊重,麋威直接点名手下最勇武敢战的王平。
    王平二话不说,统领本部的两百余骑迎了上去。
    顷刻间,两方骑兵交错。
    有人一击得手,有人当场坠马。
    更多只是落空。
    姜维兵少,自然损失更多。
    但其人自持身手矫健,愣是靠着亲卫掩护冲过了汉军骑阵,继续往麋威本阵突击。
    王平哪容他放肆,回身挽弓射马,一击即中。
    姜维坐骑吃痛发狂,难以驾驭,不得已,换乘亲卫的马。
    再想继续冲杀,王平已经追了上来,一槊刺出。
    姜维坐姿不稳,堪堪招架,差点摔下马。
    而王平一刺不中,却顺势击杀姜维亲卫,然后从容收拢手下,再次列阵,突击。
    此时姜维总算意识到敌我双方的差距。
    立即吆喝手下回转,并让亲卫摇旗呼应后方步阵上前接应。
    但步阵刚刚启动,不过走了十来步。
    后侧两翼便猛然冲杀出两支汉骑。
    各自规模都跟王平部相当。
    正是潜伏已久的马岱和马忠部。
    见此情形,姜维哪还不知自己轻敌冒进,中了敌军埋伏。
    但此时再想让步兵撤回去已经不现实,只能再次发旗号,让步阵原地固守。
    又示意城上守军立即出来接应。
    然而城内守军不动如山。
    而已经冲起来的紧密步阵,也不是想停就能停下来的。
    更别说步兵在听到身后隆隆的马蹄声,反而下意识加快了步伐。
    却终究跑不过四条腿的骑兵。
    未等姜维再有调度,马岱、马忠两部骑兵已经从背后斜插入步阵。
    如捅进后腰的两把利刃。
    魏军步阵,被拦腰截断,顷刻间就被分割成三块。
    随后二马迅速回转,如刮刀一般不断切割溃不成阵的魏军步兵。
    不过片刻之后,敌步兵彻底溃散!
    姜维见此情状,自知败局已定,只能趁着敌军尚未合围,往边上逃离。
    逃着逃着,脑海里不禁回荡起那日郭淮说的话:
    非怯于战,恨兵少耳。
    如果。
    今日手中能有更多骑兵。
    会不会就成功斩将夺旗了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