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34章 各得其任

第134章 各得其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严曾经无数次幻想自己进入都城的情景。
    天子使者郊迎,百官迎拜,百姓夹道。
    最终天子亲自设台拜将或者拜相。
    但这些幻想里,却没有任何一次如眼前这般冷冷清清。
    进城前甚至要先解除印绶佩剑,且不允许侍卫跟随。
    除了没坐进槛车,自己跟一个罪人有什么区别?
    “李公,别来无恙?”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严定睛一看,正是曾在他门下担任功曹,如今位居两千石的蜀郡太守,杨洪。
    李严:“昔年故旧,没想到只有季休来迎接我。”
    杨:“李公曾经举荐我,此为礼数。”
    “外将押送战俘入城,本地太守应当接管,此为法度。”
    “你倒是公私分明,一如既往。”李严轻叹一声。
    “接下来你是不是还要质问,我为何接到诏令,却迁延了近一旬方才动身?”
    杨洪正色以对:“此为国事。”
    李严顿时意兴阑珊。
    但见杨洪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只能硬着头皮道:
    “我不幸染了痢疾,随后抱病追敌至犍为境内,追了半月余方才破贼……此事麋师善和张伯歧没有表奏陛下吗?”
    杨洪摇头道:
    “麋、张等人奉命处置汉嘉郡事,除了遣马忠东下犍为安抚地方,并未提及李公半个字。”
    李严闻言心中一喜,当即微微挺腰道:
    “我擒获了夷帅高定。”
    杨洪不置可否,只让人将李严所说的夷帅押解上前。
    指着其人问李严道:
    “此人便是高定?”
    李严:“正是!”
    杨洪;“如何证明?”
    李严面色一变,不悦道:
    “你怀疑我作假?”
    杨洪:“事关重大,不可轻忽。”
    李严气结,却自知理亏,于是胡诌道:
    “有他妻妾作证,也在俘虏当中。”
    杨洪:“如何证明是妻妾?”
    李严:“大被同眠,如何不是?”
    “蛮夷无礼,妻妾也未必是真妻妾。”
    杨洪摇了摇头。
    “也罢,既然李公拿不出更多证据,那便由我来证明。”
    旋即命人押上麋威在蜀郡南部俘获的高定部众。
    李严心中一沉,打定主意不管来的是谁,都要指责是麋威等人贿赂证人,污蔑自己。
    然而下一刻。
    他却看到一个怒气冲冲的蛮夷大汉挣脱了士兵的士兵束缚。
    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自己带来的“高定”面前。
    一脚将后者踹翻在地。
    并声嘶力竭骂道:
    “李求承你个狗矢,让你打着我旗帜替我引开官兵,你居然趁机霸占我妻妾还有女儿……”
    随后此人又夷言夷语地骂了一大堆虽然听不懂,但光听语气就知道很脏的话。
    不过李严已经无心关注了。
    至此,他哪里不知自己苦心编造的谎言,早就被人戳破?
    刚刚杨洪与其说是公事公办。
    不如说是借着公事的幌子,给自己最后一次认罪悔过的机会。
    倒也真有顾念昔年情分。
    可惜还是被自己浪费了。
    心气一去,李严整个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杨洪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季休!”
    李严抓住杨洪的手。
    “你告诉我,我比之麋师善,到底差在哪里?”
    杨洪心道这差别可太大了。
    但思来想去,真要说是什么导致两人如今前途迥异,大概只有“器量”一说了。
    便如实道:
    “我素知李公有成为万石的志向。”
    “然而位居万石者,即便没有宰相之名,也多有宰相之实。”
    “李公可知宰相?”
    “如何不知?”李严答道。
    “前汉故丞相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杨洪:“正是此理!”
    “请李公扪心自问,你真的能做到抚诸侯,附百姓,使群臣各得其任吗?”
    李严微微一怔,老实摇头。
    杨洪道:“但麋师善能。”
    李严惊道:“你竟如此高看他?”
    “不是我高看他。”杨洪叹道。
    “而是如今上至天子,下自黎庶,东至汉沔,西到蜀水,但凡跟麋师善接触过的人,无不因他而获益!无不因他的器量而心折!”
    “归根结底,宰辅者,下宰万人,上辅天子,都是要与人打交道的。”
    “若内无容人之量,外无公允之心,如何能使众人信服?”
    “在此之上,若还能成就他人,使得上上下下人尽其才,各有所得,那便是善之善者了!”
    李严失神无语。
    好半天后,才幽幽一叹,吐气道:
    “我儿近来不回书信,想来也心折于他了?”
    杨洪重重颔首。
    李严终于彻底无声。
    ……
    “一转眼,又到了收获的时节!”
    麋威勒马缓行于道上。
    望着平原上满目金穗。
    心情恰如这清秋的天气一般舒爽。
    毕竟这一季的收获,有他一份微不足道的贡献。
    这时,一骑迎面驰来。
    正是早他一步北归的马忠马德信。
    因为安抚犍为本地有功,加上麋威举荐,马忠被提拔入中军,任军司马。
    同样得到提拔的还有王平。
    但因为要协助麋威安抚汉嘉郡,所以直到此时才跟随麋威归来。
    双方寒暄一番,麋威问道:
    “此番奉诏归来匆忙,不知南中人事,朝廷可有了说法?”
    马忠:“数日前朔日朝,下了诰令。”
    “以汶山太守陈震陈孝起转任犍为太守,兼领庲降右督。”
    “陈孝起,能臣也,用他顶替李正方确实合适。”麋威点点头,“还有吗?”
    马忠:“朝廷打算在旄牛增设县寺以归化夷民。”
    “张伯歧因都尉举荐,转为县长,兼领庲降右督副贰之职,专事开拓旄牛旧道,归化南蛮,沟通南北。”
    麋威摇头:“伯歧能得提拔,主要是他自身的功劳,我的举荐不过顺水推舟。”
    马忠欲言又止。
    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道:
    “朝廷册封狼路为旄牛田句毗王,以其叔父狼离为国相监国。”
    “当然,二人皆要服从县长张伯歧。”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麋威点点头,道:“还有吗?”
    马忠想了想,又道:“黄元和李严贬为庶人,罪不及亲族。”
    “前者因及时从正,后者因其子李丰的功绩。”
    “李丰则入为郎中。”
    “又拔巴西太守龚禄为汉嘉太守,接替黄元。”
    “此外,众议马幼常大有长进,可入守尚书郎,而陛下则言做事应当有始有终,故待他典曹都尉任职满一年,再入台阁。”
    “此外,荆州当阳长费祎,大将军从事中郎潘秘,在地方各有治绩,明年也一同入守尚书郎。”
    说到这里,马忠终于忍不住道:
    “以上皆为都尉所举荐之人。”
    “都尉可知如今都中童谣都是怎么传唱的?”
    反正不是“千里草,何青青”就行。
    麋威腹诽一句,示意马忠说下去。
    马忠轻笑唱道:
    “公车不如奉车,食禄不如识鹿,施善不如师善,官威不如麋威!”
    麋威闻言心下一凉。
    这尼玛是谁在捧杀我啊!
    急道:“谁编的此谣?”
    马忠本是当玩笑来说,没想到麋威反应这么大,拢手道:
    “朝会上陛下也这么唱啊……”
    啊?!
    麋威心中更凉了。
    完了,这波结党营私犯忌讳了!
    早知道就不举荐那么多人了。
    本想着抱大腿,哪曾想举荐一个就录用了一个?
    老刘也真是的。
    你不喜欢你直说啊,你也可以不用啊……罢了罢了,正好趁此机会去官,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反正老刘连李严都不杀,我保命肯定不成问题。
    嗯……就先从造孩子开始。
    思忖间,一辆负责征召入朝者的“公车”缓缓驶来。
    随车而来的公车令转述口谕,要麋威立即入宫面圣。
    感谢【小小航海王】打赏的100起点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