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 > 第一卷 第303章 无容器实验!

第一卷 第303章 无容器实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着那带着不容置疑的“组织任务”四个字。
    冯鉴真只觉得头皮微微发麻。
    他不是说抗拒婚姻。
    只是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而且眼下“铸剑”工程千头万绪。
    各项目已经陆续进入攻坚阶段。
    加上和美丽国的竞争压力,他实在分不出太多精力去考虑个人问题。
    冯鉴真心中叹了口气,面上却维持着笑容。
    “徐帅,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等项目稍微缓一缓,我一定认真考虑。”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敷衍。
    “缓一缓?”
    “你们那个工程有缓下来的时候吗?”
    徐帅眼睛一瞪,显然不吃这套。
    “我看你就是想拖!”
    “不行,这事我得替你张罗起来。”
    “据我所知,有几个老将军的孙女可是对你挺满意的!”
    眼看徐帅真要当场拍板安排相亲的架势。
    冯鉴真背后瞬间冒出一层细汗。
    他一拍脑袋,连忙起身。
    找了个查看“猎鹰者”高原测试最终报告的借口。
    “差点忘了,‘猎鹰者’项目那边催得急。”
    “报告必须今天批复下去,我这就回去处理!”
    “那啥?我先回去忙了。”
    说完,他也不等徐帅反应。
    直接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徐帅站起身望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嘴里低声呢喃。
    “这小子!”
    直到走出国防部的大门,冯鉴真才稍稍松了口气。
    呼吸着外面清新的空气,他揉了揉眉心。
    正准备让司机直接回“铸剑”工程总部。
    眼角余光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身影正站在不远处的轿车旁,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那人穿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外面罩着件军绿色的军大衣。
    不是师兄又能是谁?
    钱学森看着自家师弟那略显仓促的步伐和微微松气的表情。
    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朝着冯鉴真挑了挑下巴,随即转身拉开车门。
    得!
    刚出“虎穴”,又入“师门”。
    冯鉴真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对身边的警卫员小陈低声交代了一句,便迈步跟了上去,坐进了钱老的车。
    车辆平稳地驶离国防部,朝着钱老家的方向开去。
    车内很安静,
    师兄弟二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有过多交谈。
    冯鉴真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猜测着师兄突然找他所为何事。
    肯定不是单纯叙旧。
    在龙国,两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
    来到钱老家中,一片安静,看样子没人。
    钱老直接将冯鉴真引进了书房。
    “坐。”
    这间书房冯鉴真来过多次,依旧如记忆中那般四壁皆书,
    桌上,地上甚至墙角都堆满了各种图纸、手稿和外文期刊。
    空气里弥漫着旧书和墨水特有的气味。
    虽然杂乱,却莫名有一种心安。
    钱老随手拨开沙发一角的几份文件,给冯鉴真腾出个位置,自己则坐到了对面的藤椅上。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眉心。
    “刚从徐帅那儿汇报工作?”
    冯鉴真苦笑一声,算是默认。
    钱老理解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其实这趟也没别的,是想跟你聊聊最近遇到的一些事。”
    “顺便听听你的想法。”
    说吧他拿起桌上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冯鉴真。
    “看看这个。”
    “我们航天口这边最近一年拼得很凶。”
    “算上刚刚成功的那颗气象卫星,已经往天上打了十七颗了。”
    冯鉴真接过文件快速浏览。
    他知道师兄近两年在主持龙国航天领域的工作。
    这份文件里详细记录了一年多来各项卫星发射任务的数据,技术难点和成果。
    这个发射频率,在八十年代初的龙国堪称奇迹!
    其背后付出的心血和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
    “成绩斐然,师兄和同志们都辛苦了。”
    冯鉴真由衷赞道。
    “辛苦是应该的,但不能白辛苦。”
    钱老叹了口气,手指点在文件某一页的材料性能参数上。
    “问题是越往前跑,脚下的石头就越硌脚。”
    “现在卡我们脖子的很多时候不是设计思路,而是最基础的东西——材料!”
    说着,他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比如这种新型钨合金,理论计算其强度和耐高温性能极其优异。”
    “如果能研发出来,那么将是下一代火箭发动机喷管和卫星姿态控制推力器关键部件的理想材料。”
    “但有个问题,它的熔点高达三千四百多摄氏度。”
    冯鉴真目光一凝,立刻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熔点这么高?”
    “那么我们现有的任何耐高温材料制造的容器,都无法承受这个温度而不熔化或与之发生反应。”
    “没错!”
    钱老重重一拍大腿,脸上满是困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温度我们能想办法达到甚至超出,可没有合适的‘锅’来装它!”
    “无论我们用什么材质的坩埚,都会在熔化钨合金的过程中被污染或者自身熔化。”
    “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材料纯度下降,性能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后续的升级计划都要搁浅。”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
    冯鉴真微微蹙眉。
    从某些方面来说,军工和航天是一体的。
    现代化作战离不开的重要一点就是天上的卫星。
    说白了,这两年发射卫星的频率加快也和‘铸剑’工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如闪电般闪过,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绪。
    他抬起头,看向钱老,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试探。
    “师兄,既然地面环境解决不了这个‘容器’问题。”
    “那我们…能不能换个环境?”
    钱老闻言一怔,下意识反问。
    “换个环境?哪里?”
    冯鉴真缓缓吐出两个字。
    “太空!”
    “太空?”
    钱老先是一愣,随即脑海中也是一道灵光闪过。
    一双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利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
    “对!”
    冯鉴真见师兄一点就透,心中底气足了几分,语速也加快起来。
    “在地面上材料的熔化和成型严重受到重力引起的对流、沉降和容器壁的影响。”
    “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这些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