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437章 战场拉锯,楚溪春面见傅宜生,拉拢绥军!(求订阅)

第437章 战场拉锯,楚溪春面见傅宜生,拉拢绥军!(求订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噼里啪啦的枪声接连不断。
    甚至就连战士们也不清楚到底哪里有敌人。
    觉得哪里有可能有敌人,就往哪里打。
    火力掩护其实就是这样。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就是纯粹的信仰射击,凭着感觉噼里啪啦一顿猛打。
    只要不打中自己人,那就是好的掩护。
    而被火力掩护的一方就像是套了buff一般。
    从噼里啪啦的枪炮声之中获得了勇气。
    至于被射的一方。
    一般情况下没人胆敢露头。
    这么猛的火力。
    一个不小心,小命就没了。
    顶着火力掩护还击的。
    只有两种情况。
    一个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不还击也会没命。
    不还击就会被压迫到近前,陷入极其被动的情况。
    另一种。
    便是愣子,真正意义上的愣子。
    明知道自己大概率会因此死掉,依旧这么干的人。
    这种人比较少。
    不管怎么讲,火力掩护造成的杀伤极为有限。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战争之中。
    往往消耗了那么多弹药却没能够击毙多少敌人的本质原因。
    攻坚战之中城市巷战不管是谁打,什么年代打,都不会太过于顺利。
    伤亡,在所难免。
    这种城市巷战本身就是非对称战争的一种。
    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只要不是太过于愚蠢,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
    临死之前大概率能够造成一名敌人的伤亡。
    至于怀仁城内的战斗什么时候结束。
    楚云飞并没有下达死命令,也没有过多的关注。
    只要求各作战部队在尽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的前提下。
    确保肃清城中敌人即可。
    而且怀仁县城现如今的地理位置其实并不算好。
    楚云飞打算在原地址清理干净之后,挖设个水库出来,完善和修葺晋北的水利设施。
    再说攻坚大同城这件事情上。
    楚云飞并不着急推进战线。
    而是将精力放在了黄百韬所部,以及陈铁所指挥的第十四军上面。
    他现在急于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以给这场会战增添胜算。
    小鬼子的后勤补给效率虽然不算高。
    甚至体系方面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可这个补给效率不高,体系存在问题对比的是苏、美、英、德二战时期的顶级国家。
    对比楚云飞所部的话。
    补给总量完全就是碾压,体系方面稍差一些。
    若是相较于国军这落后的后勤体系和现状。
    那或许可以换上一个词,叫先进。
    国军的后勤体系改革是在1942年开始的,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一直都是改革进行时。
    但是因为多方因素共同影响的原因。
    后勤体系改革之后的效果实际上并不好。
    每百公里单位时间的运输总量,还不如结果体系改革之前的1938年。
    当然了,这也和物资丰沛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了。
    ——
    转眼间就是两天的时间过去。
    正在前线观摩作战的史迪威准将也接到了赵鹏程的通知。
    楚云飞邀请他返回晋北前敌总指挥部。
    以商讨新一轮的军贸。
    现如今美国佬的钢铁、铜矿产量不是一般的多。
    在已经开始战争动员的阿美莉卡。
    军工产业的迅速扩产,导致子弹这玩意已经成为了最为廉价的东西。
    原本四十万美元就能够购买到的一千万发子弹。
    现如今价格已经跌至三十六万美元。
    而随着未来有即将爆发的太平洋战争。
    美国人武装作战部队需求的增加与现阶段的不足,将会导致子弹的价格在某一段时间持续上涨。
    而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
    子弹将会成为一种颇为廉价的玩意。
    这其实就是战时经济体系的一环。
    如果若是暴论一些的话。
    其实质上也是一个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过程。
    当然了,这同样也包括炮弹及其他的武器装备。
    批量的生产势必会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
    这不。
    在和史迪威紧张磋商本轮的军事援助合同之中,每一枚105毫米榴弹炮炮弹的单价就从原本的40美元,降低到了35美元。
    按照美国佬在二战时期的巅峰产能继续扩产的话。
    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
    哪怕是包括运费在内,105毫米高爆弹的价格也会降低到三十美元一枚的程度。
    (40年,105毫米高爆弹的平均成本在28-36美元左右,囊括运费的话,售价在40美元其实是一个适中的价格。)
    炮弹这玩意,看起来昂贵。
    但实际上作战效能颇高。
    是陆军进行地面决战的关键武器。
    亦是当下楚云飞所部步炮协同战术的核心之所在。
    可以这么说。
    如果其他的国军精锐部队也能够有楚云飞所部装备的武器装备。
    他们一样可以在和日军的战斗之中占据上风。
    只不过对武器装备的使用效率,远远不如飞虎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
    即便是三十美元一枚,按照楚云飞所部目前日均至少八百枚炮弹的消耗量。
    国民政府也是承担不起的。
    按照当下国民政府以及未来美军的需求,美国国内的军工产业势必会继续持续增加产量。
    在可预见,并不遥远的未来。
    一枚105毫米榴弹炮炮弹的单价能够降低到十美元这样的白菜价也说不定呢!
    到那个时候,哪怕是砸锅卖铁。
    楚云飞也要动用山西的公库存下一批105毫米榴弹炮炮弹。
    就宛如现阶段的他打算大批量的进口弹药一般。
    晋北前敌总指挥部。
    “楚长官,您确定需要追加进口八千万发的步枪弹吗?”
    史迪威准将正在再三确认楚云飞所部需要的子弹数量以及需求。
    春田步枪虽然也是7.62毫米口径。
    但子弹和汉阳造、中正式这些步枪并不通用。
    进口这么多的子弹。
    实质上也就只有装备了美式步枪的作战部队能够用得上。
    六点五毫米口径步枪弹的生产。
    基本上交由了西北制造总局负责。
    毛瑟步枪弹则是依赖山城方面供给。
    楚云飞所部的美械步兵团实质上只有四个,两个主力团,两个基干团。
    八千万发听起来有些骇人。
    但以他们目前的作战强度来看的话,也就只是够他们打上两个月的高强度作战的。
    楚云飞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你大可以放心,军工署、军政部以及军事委员会方面均已经批准了本次的采购方案,这也是为了本轮作战所需。”
    “那,是否考虑进口一批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呢,根据这几天我在前线观察,贵军对于重型火炮的使用频率颇为频繁。”
    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这玩意需求量相对105毫米口径榴弹炮更少一些。
    生产成本始终高居不下,一枚到国内差不多就是八十八美元到一百二十美元一枚。
    一颗炮弹打出去,哪怕就是听个响。
    都够买上八条步枪的。
    在楚云飞的计划之中。
    155毫米炮弹现如今还剩下三千枚左右,至少现如今正在进行的大同攻坚战的完全够用。
    再加上受到了财政方面的限制。
    即便是勒紧裤腰带。
    也很难大量进口。
    还不如退而求其次。
    进口一些75毫米山野炮弹以补充作战消耗,准备进行相应的野战。
    正当楚云飞这边加紧磋商贸易合同细节之际。
    八战区方面的战斗也是打的如火如荼。
    当楚晴波赶到八战区的时候。
    傅作义正在以35军为主力,配以骑7师,长途奔袭敌之重要战略据点——包头。
    指挥部内。
    傅作义正贴心的为楚溪春介绍着当面之敌的具体情况:“日军驻蒙军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指挥所部万余人及伪蒙军一部,分驻包头、萨拉齐、大佘太、固阳等地。
    日伪军的兵力其实不算多,而且较为分散。
    我的计划是以第35军、五临警备旅袭取包头;
    绥远游击军潜伏在包头北面山地,待日伪军出城,乘机进占包头;
    骑兵第6军部署在了萨拉齐、归绥间,大概在这个位置。
    新编第6旅在大佘太、包头间,阻止日军向包头增援;
    第81军沿乌镇、乌梁素海、西山嘴之线布防,守备后套地区。
    晴波兄,我这个作战计划如何?”
    楚溪春出声赞叹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称之为天衣无缝,如此完善的作战计划,只要能够顺利执行下去,光复包头等地区,指日可待。”
    傅宜生笑了笑:“还要对亏了二战区在晋北牵制了大量的日军部队,至少从目前来看的话,有可能的援军仅有二十六师团之一部,在此基础之上,我军完全有机会光复包头,击溃日军的反扑。”
    “云飞的计划亦不仅仅只是为了牵制日军之兵力,策应八战区攻取大同,讲实话,牵制绥远地区的日军作战兵力,其实只是顺带。”
    “哦?”
    傅宜生有些惊讶,当即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他不会真的想要光复晋北重镇大同吧?”
    “傅长官以为呢?”
    见楚溪春似笑非笑的自己。
    一时间傅宜生也是拿不定主意。
    日军即便是在二战区打了败仗,这么长时间多半已经喘息了过来。
    要知道,二战区在今年下半年打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此前的歼灭战。
    二十师团成建制的撤离,更是保存了大量的元气。
    日军是有一战之力且具备极大威胁的。
    这些作战部队如果不能够被歼灭的话。
    日军将始终保持着对山西地区的威胁。
    和日军的战争烈度持续增加,对于山西而言实质上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以二战区现如今的兵力和实力,能顶得住日军的反扑吗?”
    楚溪春信心十足,斩钉截铁:“自然可以。”
    傅作义将信将疑。
    日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
    他自己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傅作义所部的战斗力。
    比起阎老西麾下的晋军要强横不少。
    但数次面对日军作战的时候,也难免吃瘪。
    防御战之中才能够勉强维持均势。
    是因为他们大量进行土木建设,也就是防御工事的修筑。
    现如今的二战区进行的则是攻势作战。
    换言之。
    日军成了占据防御优势的一方。
    此战结果究竟如何。
    傅作义实际上并不秉持乐观态度。
    他甚至认为本轮的冬季攻势。
    二战区能够配合好八战区光复包头,强袭绥远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可现在。
    楚溪春的到来,让傅作义不得不怀疑,楚云飞似乎真的打算光复整个晋北。
    “晴波兄据我所知目前二战区应当正在进行陆军整理才对”
    什么是陆军整理。
    整理整训,说的就是比较文雅一些。
    难听一些的话。
    就是从头开始重新训练,以满足作战部队战斗力的需求。
    而接受整理的部队。
    必然是因为战斗,亦或者是其他原因蒙受巨大损失的作战部队。
    二战区进行陆军整理。
    在其他战区看来。
    就是因为前段时间的连续作战。
    导致整个战区作战兵力不足,战斗力下降。
    在这种情况之下。
    凭什么能够拿下来,守得住呢?
    楚溪春笑了笑,而后解释道:“此次的陆军整理并非传统上的整理整训,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整理调整。”
    “以第五集团军为例,整理之后的第五集团军不仅仅战斗力提高了不少,队伍内部也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黄埔军官,以及山西军校进修过的军官。”
    “这其中虽然都是学员,但身份复杂许多,有国民党员,亦有共产党员,也有没有加入过审核党派的行伍出身军官。”
    “这”
    傅作义惊讶无比。
    二战区现在都已经开始搞这些东西了吗?
    两个战区之间的消息总体而言较为闭塞。
    二战区的陆军整理都已经开始了三个月了。
    八战区还搞不清楚二战区的具体情况,显然统帅部方面并未透露相关的消息。
    见傅作义的惊讶不像是装模作样,楚溪春则是顺势接着说道:“目前二战区对于旧军官的再教育、以及思想改造也是同步在进行。”
    “原东北军将领王奇峰,现如今仍担任骑兵师师长一职。”
    “各晋军将领在进行相应的战术战略思想培训和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相应的新军规军纪之学习。”
    “军法处的重新组建,使得现如今的晋军主力部队已经成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军队。”
    “军法处的重组?”
    楚溪春点了点头:“军法处现如今的总监由楚云飞担任,副总监则是楚云飞的部将曹云诚,至于那些军纪监督人员,有的是从流亡学生之中征募,剩下的则是延安方面派遣过来的共产党员。”
    “这”
    傅宜生惊骇不已。
    楚云飞怎么敢用是怎么敢用共产党员的!
    前不久,他设长官部于五原,积极整饬军、政,除设立“动员委员会”,改组省政府外,1939年5月在百川堡亲自举办“抗战建国讨论会”(简称“抗建会”),轮训各级军政干部。
    参加人员有国民党员、共产党员和无党派人士。
    先后举办五期,历时3月有余。
    对促进军政密切配合,壮大抗战力量起了积极作用。
    但也因此引起山城方面的责难。
    何应钦第一时间派中央监察委员姚大海从山城到百川堡。
    以“考察”为名,要傅排除共产党。
    傅作义出于无奈,只得将各军政机构中大部分共产党员送回延安。
    这件事情,背后其实是常瑞元的授意,亦有CC系的安排。
    而在此之前。
    38年之时,因为傅宜生北上搞“独立”。
    再加上傅宜生和红党方面关系密切。
    被阎老西攻击为七路半。
    现如今的二战区.显然比傅作义更像是个七路半才对!
    傅宜生沉默了片刻,缓缓出声:“阎长官态度之转变,着实让人惊讶万分。”
    楚溪春笑了笑,接着道:“傅长官,此事始末,若是方便的话,或可详细聊一聊,不过在此之前,我谨代表二战区问询,苏联代表团,现如今已经到什么位置了?”
    “我已派了骑兵连护送。”
    似乎是感受到了楚溪春的顾虑:“西北方面如今也收到了苏联、以及山城方面的施压,亦从山城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好处,想来应当不会继续生事。”
    “这么算下来的话,预估在三天之内,便会抵达晋北了”
    人在指挥部的时候。
    时间总是会觉得过得很快。
    而身处前线的士兵们却不会那么觉得。
    哪怕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
    战场对于士兵们而言,亦是一种煎熬。
    晋北的冬天,和往常一样寒冷。
    雪。
    说下就下了下来。
    不过。
    这对于正在作战的中国军队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本来还有一些泥泞的桑干河因为气温再降的缘故,彻底冻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确实没毛病。
    可当见识过一夜之间就结冰能过人的河面。
    估摸着也会怀疑一下是不是因为温度还是不够低的缘故。
    不说前线的作战部队了。
    就连身处指挥部的楚云飞等人也不免觉得天气冷的有些过快了。
    “不知道前线部队的情况怎么样,若是这么下下去的话,恐怕攻势也会因此停止。”
    “若是停下来的话,小鬼子必然能够完成相应的部署调整,好不容易促成的现状,很有可能会因此改变,唾手可得的战果,亦会从我们的手上溜走。”
    方立功眉头紧皱。
    显然此时他也是纠结万分。
    冬季发起攻击是既定的战略。
    同样是为了等待秋收和部队休整。
    晋北冬季的气候再恶劣。
    能耽误整体的进攻不成?
    楚云飞在进攻发起之前真是这么想的。
    毕竟。
    在解放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
    解放军部队都能够在晋北、绥远等地区面对晋军、绥军发起主动进攻。
    他们就没道理打不了日本人。
    徐贺二人的部队总不能后勤补给状况、棉服、布鞋配发比例比他们还要好吧?
    就是抱定这样的念头。
    楚云飞才会在清晨下达攻击继续的军令。
    眼下。
    切实感受到了室外的体感温度之后。
    他也不免冻的打了个哆嗦。
    此时此刻的楚云飞身穿棉服的同时,外面还套了个军大衣。
    寒冷的西北风依旧能够让他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方立功本以为会让楚云飞改变自己的想法。
    让他没想到的是,楚云飞依旧维持原本的观点:“若是等开春再进攻的话,化冻的烂泥地同样限制了我们重炮部队的进攻。”
    “没有了重炮部队的机动作战,我们将很有可能会因此蒙受损失。”
    “下雪对于我们而言,并非全是坏处。”
    “至少降雪范围内的日军战机无法顺利起飞。”
    “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他们的作战效率也会因此下降不少。”
    背负双手的方立功叹了口气:“可这种环境继续作战的话,我们的非战斗减员数量绝不会少。”
    楚云飞表情凝重:“日本人同样处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之中,至少在短时间内,我们甚至还是占据优势的。”
    “让担架队、野战医院做好准备。”
    “关于冻伤的处置,以及规范行动手册我已经下令下发,严令各部队切勿自行处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是!”
    在楚云飞的记忆里面。
    有一份资料名为抗美援朝战争卫勤工作基本经验总结资料选编之中明确记载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之中,因为卫生工作人员因为没有处理冻伤经验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这导致了许多本不应该被截肢的战士们只能够作为一名残疾人度过自己的余生。
    (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战伤外科;野战内科;卫生防疫;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卫生勤务等资料汇编而成)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也是为了减少非战斗减员的数量。
    在得知天空飘雪的第一时间。
    楚云飞便下发了一份由他亲自编写,如何辨别冻伤类型,如何处理基本冻伤的工作手册,提高野战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这样也能够让他在下达继续进攻的命令之时。
    保证自身处于问心无愧的状态之中。
    正当两人抬头看着天空之上的雪花飘落。
    赵鹏程快步走进了指挥部的院落之中。
    他的怀中抱着满满的柴火。
    迎着楚云飞疑惑的目光。
    赵鹏程咧嘴笑了笑,解释道:“钧座,炊事班那边放不下,让我堆这边。”
    楚云飞点了点头:“不要在院落内生火。”
    “是!”
    快步转身走回了房间之中。
    楚云飞出声示意张大云将窗户留下一条缝隙,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烧煤取暖、以前弟兄们哪里有这样的待遇?”
    楚云飞听到张大云的感慨,也是露出了微笑。
    张大云所说的以前。
    已经是几年之前了。
    那时候的他才刚穿越过来。
    一个黄埔五期,出生入死十来年才当上了个上校团长。
    其实这本身就是不重视的一种表现。
    当时358团的待遇,在晋绥军的体系之中也是只能够算得上三流。
    若非楚云飞自己展露出了相应的才情,被阎老西看重。
    并且划设为卫戍部队。
    给了他一个施展自身的舞台。
    又岂会有他楚云飞的今天?
    转眼间已经就要五年了。
    时间过的可真快呀。
    想到这里。
    楚云飞也不免有些感慨的看向了屋内的众人。
    方立功、张大云、罗卫国、乃至赵鹏程。
    在他身边的时间有长有短。
    即便是方立功和赵鹏程、在他的身边也有四年之久。
    好在。
    一切都在慢慢的变好。
    赵鹏程迈步走到了一旁,开口说道:“刚才听运煤的说了,现在后方的煤特别便宜。”
    “满满一箩筐的煤才八毛钱,一车煤要是用石头换的话,只要出两块钱就够了。”
    “一车煤拉回去,别说一户人家,就是十几户,也完全够用了。”
    有作战参谋颇为好奇的询问道:“用石头还能换煤?”
    罗卫国摸着下巴解释道:“因为还要修路、修水利工程。”
    “之前挖石换煤的政策现在还在搞,因为之前不要钱,有不少人靠着咱们的政策拉回去卖高价煤,所以现在一车煤还是要收两块钱,并且严格要求他们按照指导价售卖..除去成本,人吃马嚼的,一车煤的利润至少在四块钱左右。”
    “可这不是在赚公库的钱吗?如果统购统销的话,至少公库能够拿到三块钱的利润..”
    罗卫国一怔。
    转头看向了正在沙盘前的楚云飞。
    这是在询问楚云飞的意见。
    楚云飞当即出声表态:“只要到老百姓的手上是定下来的指导价格,谁能从中间赚钱那是他的本事,不用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对于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并不排斥。
    无非就是多了一些人从中谋取私利。
    采石-运输-换购-销售。
    这条产业链牵扯到了太多人,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赚取的其实是颇为微薄的利润。
    楚云飞管不着。
    能赚到钱,那是他们的本事。
    只要不压榨民众,只要不影响到供销的价格。
    他自然不会过问。
    这一供销产业链形成的过程。
    仅仅只是对当下规则的合理利用。
    这群人并没有从消费端,也就是老百姓的手上挖钱。
    这种细枝末节的财政支出,实质上对于财政而言并没有压力。
    反而节省了一大笔的采石和运输费用。
    煤这种东西,在产量已经完全恢复,甚至不断扩产的当下。
    对于作战部队。
    乃至地方百姓而言都是颇为廉价的取暖必需品。
    若不是因为运输不便。
    楚云飞甚至想要让抗战的大后方都能够用上来自山西地区的煤矿。
    在此时此刻的山西地区。
    只要地方的老百姓有这方面的需求。
    分散在各地的地方武装,民兵自卫队便会想尽一切办法从附近的集镇之中采买大量的廉价政策补贴煤返回。
    过于低廉的煤矿价格。
    自然能够帮助老百姓们安然渡过这个冬天。
    正在楚云飞低头烤火,思索事情的时候。
    脑海之中忽然传来了一道提示音。
    【当前根据地发展模块升级完毕。】
    意识瞬间沉浸到了系统面板之中。
    而后打开了根据地发展模块。
    【当前根据地:晋东南根据地;晋南根据地;晋中根据地;晋西北根据地】
    现如今楚云飞能够直接查看和了解的根据地模块主要就是四个部分。
    除了晋东南和晋西北之外。
    晋中根据地和晋南根据地似乎是刚刚来纳入。
    之前并未出现。
    正当楚云飞打算打开晋中根据地和晋南根据地的模块了解情况之时。
    系统内却没有丝毫的反应。
    有点像是无权查看的感觉.难不成因为晋南地区、晋中地区尚且不是实控?
    或者是因为当地没有驻军?
    晋南和晋西南地区目前基本上都是谢明在负责建设,孙卫谋和卓天宇的人确实不怎么去那边。
    尝试了几次毫无反应之后的楚云飞选择放弃。
    饭要一口一口吃。
    当即将意识放在了晋东南根据地之上。
    随后。
    他的眼前当即出现了关于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基本信息。
    【当前人口总数:414万】
    【预估生产总值:18303万(法币)】
    【当前预估岁入总额:2661万(法币)】
    【当前税收能力:83%】
    【当前预计可征募兵员数量为:15万(38.2万)】
    【当前根据地发展情况评分:16(百分制)】
    【当前根据地支柱产业:烟草业;矿业;军工业】
    【当前识字率:45%】
    【当前稳定度:72%】
    【特殊:根据地支柱产业资源增加5%;各类产业工作效率提高10%】
    【当前特殊加成属性升级及抽取要求:稳定度70%②根据地发展评分提升至20③税收能力80%④识字率百分之45%】
    仅仅只是各类产业工作效率提高百分之十。
    就让整个晋东南地区的预计生产总值提高了几千万。
    足以证明这样的影响几乎是方方面面,这个根据地面板模块的加成属性非常高。
    虽然不知道其中原理究竟如何。
    但是这样的增益,着实让他小小的震撼了一把。
    地方的经济建设,此前楚云飞一直以来都不怎么过问。
    基本上把控一下大方向,便将剩下的东西交由孙卫谋等人负责。
    现在看来。
    似乎需要在地方的建设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行。
    “报告,薛长官急电,第二步兵团刘旺所部在赵庄一线遭遇敌二十师团主力反击,激战三小时,伤亡较重,目前已向后方撤退。”
    “目前第七步兵团已经转入守势,薛长官已派遣第六步兵团、第三步兵团联合率部增援!”
    正当楚云飞这边准备从细节方面规划地方经济建设之际。
    第二十师团也在趁着这场暴雪发起反击。
    在牛岛时常的策划之下。
    他们主要攻击的。
    便是担任侧翼掩护的第二步兵团刘旺所部。
    攻势超乎他们想象的顺利。
    仅仅只是动用了一个旅团的主力部队,便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刘旺所指挥的第二步兵团。
    一时间。
    战况的顺利出乎了牛岛实常的预料。
    “师团长阁下,我们目前已经占据了赵庄、马庄一线,将作为其右翼突出部的第二步兵团击溃,是否继续向纵深方向展开攻击?”
    牛岛时常摆了摆手:“麻袋!”
    “诸位,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样的胜利有些蹊跷吗?”
    一众作战参谋们面面相觑,而后一齐点了点头。
    “根据前线发来的电报,之所以进展顺利,是因为气温下降导致的的地面过于坚硬,他们未能构筑防御工事”
    “而此地此前并非是我防御体系一部分,村庄内并未有相应的战壕,以及防御工事.所以,吉川旅团长判断,敌军的败退是因为我军攻势迅猛的缘故”
    合理的解释。
    甚至牛岛时常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就是因为有着这些有利因素的存在,所以牛岛时常才会让吉野旅团向第二步兵团发起攻击。
    而现在。
    攻势实在是过于顺利,仅仅只是进攻了不到三个小时,就打溃了第二步兵团。
    他们甚至都没有采用毒气弹、燃烧弹等非常规的战争手段就取得了一场胜利。
    这种胜利,让习惯性吃瘪的牛岛时常一时间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
    会不会这样的胜利实际上是楚云飞的阴谋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