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十二章分到土地,土地被抢走了

第十二章分到土地,土地被抢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950年4月春耕时节
    安南南部的安朗县石桥村的晒谷场,复兴军的士兵把红底稻穗旗系在老槐树杈上,同时在晒谷场的中央拉起几条横幅。
    上面写着&quot;安南人民自治委员会&quot;
    &quot;人人都有田分,不分男女老少&quot;&quot;
    晒谷场上站满了人,都是安南当地的老百姓。
    安南人民自治委员会的分田工作队的小宋在一份土地凭证上写上&quot;阮氏梅&quot;的名字后名字后递给了这位阮大娘,用安南语说
    &quot;大娘你拿好了,这以后就是你的土地了!&quot;
    阮大娘不断用衣服擦手上的污渍,看到怎么也擦不干净后,才小心翼翼的接过小宋递过来的土地凭证,问道
    &quot;只要有这个,那块土地真的就是我的吗?&quot;
    &quot;是的,有了这份凭证后,那块土地就是你的了!!&quot;
    &quot;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拥有一块土地!!&quot;阮大娘紧紧抱着土地凭证
    &quot;下一位&quot;小宋看着后面的老人说
    &quot;黎叔,这是你的土地凭证!&quot;
    另一边的农田上,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正在丈量土地。
    &quot;谁是阮文雄?&quot;工作队中的安南华裔小苏看着手中的文件说
    &quot;是我,是我&quot;阮文雄带着一家人挤过围观的的人群,来到田地里激动的对着小苏说
    &quot;老伯,现在丈量的是您家的田了!&quot;
    &quot;你要看清楚了!&quot;&quot;
    阮文雄看着眼前的这片土地,不禁的流出眼泪,粗糙的手抚摸着自家的土地
    &quot;当年我爹跪在黎家前三天了,才租到半亩旱地。&quot;
    &quot;现在我们阮家终于有自己的田了!&quot;
    阮文雄一家抱在一起大声的哭诉,所有人都能听出他们一家过去的痛苦,和对未来的喜悦。
    &quot;秋收后的新米,要给工作队送两斗。&quot;&quot;
    阮文雄看着为乡亲们分地的复兴军的工作人员心想他们和我们没什么不同的,南同盟的话未必可以相信,自家的土地是复兴军分的,要是复兴军有什么事,到时候我们这些分到土地该怎么办。
    不知不觉间,分到土地的安南老百姓心里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化,他们已经开始相信复兴军了。
    安朗县的一座大宅院里,黎老爷用金烟枪抽着鸦片。他一边抽着鸦片一边看着,前几天复兴军送来的一箱复兴军在河内缴获高卢鸡的鸦片,封条上的高卢鸡文字的火漆印子还在。
    管家哈着腰立在案前,拿出前几天派人去乡下看看老爷家的土地都分到哪里去了的手册。
    &quot;老爷,全县都在分田。&quot;
    &quot;咱们黎家在石桥村的三百亩良田,已经被划走了一百二十亩,全给了那些穷鬼。&quot;
    管家的指尖划过阮文雄的名字时停了下来
    &quot;老爷,你看看还有这个老东西,当年居然敢不交钱,打断他儿子腿后才听话。现在这个泥腿子竟分了我们黎家在河坝最肥的田。&quot;&quot;
    “老爷,还有咱们在西河村的三十亩都划给了佃户。&quot;
    &quot;老爷你说复兴军会不会弄假成真,真把土地分给那些泥腿子?&quot;
    &quot;我瞧见复兴军都给穷鬼们发什么证了&quot;
    &quot;这万一!&quot;
    黎老爷吐出一口烟后才慢慢的说
    &quot;怕什么?&quot;
    &quot;几千年来,这里的规矩都没有变过!从来都是如此!&quot;
    &quot;当年阮朝统治这里的时候,离不开我们这些乡绅名士!&quot;
    &quot;后来高卢鸡来了,还是离不开我们的帮助,不然高卢鸡怎么懂得管理这里!&quot;
    黎老爷从怀着拿出的一本册子上面写着《安南乡绅互助委员会》说
    &quot;你看,现在复兴军来了,不要看他们分田分地,说的惊天动地&quot;
    黎老爷拍了拍桌上的册子
    &quot;还不是不能离开我们这些乡绅名士,没有我们,复兴军在安南这块土地待不下去&quot;
    &quot;我明白了,老爷&quot;管家给黎老爷递上一杯茶。
    &quot;那老爷我们什么时候,把土地拿回来?&quot;
    黎老爷喝了口茶后慢悠悠的说
    &quot;不急,等到复兴军分田的工作队回到城里就可以了。&quot;
    &quot;到时候我们会连本带利的拿回来&quot;
    &quot;通知家里的人在复兴军离开前不要惹事,还有帮我准备一辆车,我要去阮福大人的别墅一趟&quot;
    &quot;好的,我马上去准备!&quot;
    管家说完后就去准备马车了
    河内郊外的一座法式别墅,黑色的轿车和马车不断的驶入这座法式别墅。
    这座别墅的主人就是黎老爷口中的阮福大人的住宅。阮福以前是高卢鸡殖民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在复兴军占领安南后就带领以前的殖民政府的官僚和安南的买办,知识分子来投靠复兴军。
    李崇文看到了阮福的能量,可以帮助复兴军迅速控制安南就接纳了他们,这让复兴军在占领安南后几乎没有遇到反抗,同时大量华人移民得以安置下来,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现在,以阮福为首的旧势力不在是复兴军的助力了,而是成为复兴军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了,复兴军想要继续前进,就必须除掉他们。
    改革必须要有人付出代价。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别墅里面有穿西装的安南的地主、戴瓜皮帽的华人买办和依旧穿着高卢鸡官员制服的官员,他们在舞会上,喝着酒,唱着歌,跳着舞。
    &quot;复兴军把我的橡胶园分给了那些工人,把那些工人给高兴的&quot;&quot;
    &quot;他们以为拿到手就是他们的了,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方法拿回来了&quot;
    &quot;这黄粱一梦醒了的时候,不知道对他们会不会太残忍!!&quot;
    华人买办陈敬之举酒杯向大家说着自家橡胶园的情况
    &quot;哈哈哈&quot;&quot;哈哈&quot;
    &quot;哈哈——&quot;
    大家都笑了出来
    &quot;我在南定的三千亩水田,现在只剩五百亩,看到那些穷鬼分到土地的样子,再想象他们再次失去土地的样子就知道有多好玩了&quot;&quot;
    刚刚继承父亲土地的年轻的安南地主阮朝南忍不住露出微笑
    &quot;也不知道,李长官弄这出戏是为什么!&quot;
    &quot;就是,莫名其妙的!&quot;
    他们对复兴军搞得这一出很疑惑
    &quot;李长官这是要面子,也想要里子&quot;阮福这时走了过来,和大家解释道
    &quot;李长官!!&quot;
    &quot;啊,不,现在应该叫委员长了!&quot;
    &quot;委员长当初南下时,向下面的老百姓许诺过要给他们分田的,南同盟也用复兴军没有分田来攻击委员长他们,所以他们想了这么一出&quot;
    &quot;田,委员长已经给老百姓分了&quot;
    &quot;至于守不守得住就不关委员长的事了&quot;
    &quot;这件事委员长亲自和我说过了,希望大家不要让委员长难做,在复兴军离开的时候才能做其他事,明白吗!&quot;阮福从李崇文那里得到了承诺,把这件事办好了,他的位置可以往上升一升,所以他才会尽力安排这件事。
    &quot;不给委员长面子,就是和我阮福过不去。&quot;
    &quot;大家要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的!&quot;
    &quot;有没有问题?&quot;
    大家急忙点头答应
    &quot;没问题!&quot;
    同时得罪阮福和李崇文,除非他们不想在安南混了。
    &quot;那这次从下面收上来的钱怎么办?&quot;黎老爷这时走上前来和阮福搭讪
    &quot;对啊!&quot;
    &quot;要不要多给委员长一份,万一委员长生气了怎么办?&quot;几位乡绅都有些害怕位高权重李崇文,这又不是他们县里的县长,这是整个安南的王。
    &quot;嗯——&quot;阮福考虑这件事该怎么做。
    &quot;五五分成吧!&quot;最终阮福还是觉得自己升官的事比较重要。
    &quot;给五成啊!!&quot;
    &quot;以前都是给三成的,这也给太多了吧!&quot;
    有些人不太愿意了
    &quot;你去跟复兴军手里的枪说,只给三成&quot;阮福没好气的看着这些斤斤计较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做大事的。
    &quot;好吧!&quot;
    &quot;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quot;
    阮福对大家听他的话非常的满意
    &quot;大家接着奏乐接着舞&quot;
    到了复兴军的工作队离开的日子了
    &quot;老爷,复兴军的工作队明天就回城了!!&quot;
    管家收到复兴军离开的通知后,跑进黎老爷的书房
    &quot;知道了!&quot;
    黎老爷正在用放大镜看着一个青花瓷瓶,这是复兴军的军官送的春耕贺礼。
    &quot;各庄头都在等您的话……&quot;&quot;
    黎老爷把青花瓷放在管家写的《分田清册》上,盖住了写着石桥村分出良田一百二十亩的墨迹。
    黎老爷想起几天前复兴军在县城的军官给他送礼时送的话
    &quot;安南离不开诸位贤达&quot;这世道就是这样的
    &quot;让各庄准备人手&quot;
    &quot;等晚上,把我们失去的东西抢回来&quot;
    安朗县的石桥村,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
    &quot;文雄叔,村口来了几辆马车!&quot;
    &quot;好些人手上都带着武器呢!&quot;&quot;
    阮老二气喘吁吁地跑到阮文雄的家里,复兴军宣布可以投票选村长后,阮文雄就被石桥村的人选为村长。
    &quot;你还看到了什么,快说!!!&quot;阮文雄抓住阮老二的肩膀紧张的问道
    &quot;车辕上插着黎字的旗子,是县里黎府的人,我们村里的田基本上都是黎府的,肯定是他们来报仇的,车队后面还跟着二十几个大汉子!”
    &quot;你现在去通知村里的人!&quot;
    &quot;快!!!&quot;
    阮文雄看着阮老二离开的身影,想回屋里拿家伙,刚转身就听见身后传来阴恻恻的笑声。
    黎老爷的管家正站在竹篱边,手中晃着那本法兰西殖民政府发的地契,封面上&quot;永佃契约&quot;四个大字,在昏暗的灯光中格外的显眼。
    &quot;老阮啊!!!&quot;
    &quot;三年前你签的约,可写着田归黎府,佃户永耕。如今你拿着张红纸就想分我们家老爷的田?&quot;
    黎老爷的管家突然提高声音,身后的汉子们同时举起棍子,狠狠地向阮文雄挥下
    &quot;啊——!!!&quot;
    一声惨叫在石桥村响
    西河村,下起了微微细雨大雨。
    阮氏莲站在在漏雨的屋檐下,一直看着外面土地上新立的木牌&quot;阮氏阿莲田三亩&quot;,阮氏莲用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手里的土地凭证。
    自从复兴军的工作队将土地凭证交到她手里后。这段时间以来来,阮氏莲每天晚上都要借着月光确认土地凭证是否还藏在原处。
    突然,村东头狗叫的声音响起。
    不久,又传出了村民惨叫的声音。
    阿莲听到后吓了一跳,连忙拿起墙角的竹棍冲出到门口,正好撞见十几个黑影翻墙进来。
    为首的是黎老爷家的打手的头领黎平,他看到阮氏莲后露出了狰狞的微笑
    &quot;穷鬼们,真以为这些地给了你们就是你们的了?&quot;
    &quot;也不看看自己有什么能耐!&quot;
    五六个壮汉冲到阿莲的家想要进去搜刮,还有的要去砸掉田里的木牌。阿莲上前阻拦,却被人一把推倒在泥地里。
    她摔倒后看到村里的道路上,火把连成一片,黎老爷家的打手的正带着人闯进所有村民的家里。惨叫声在村子里不断的响起。
    &quot;黎老爷!我们是按复兴军的规矩分到的土地地啊!&quot;
    &quot;你们不能抢走啊!&quot;
    阿莲拽住黎平的裤脚哭喊道。
    黎平一脚踹开她
    &quot;复兴军?他们说的话在城里才管用&quot;&quot;
    &quot;这里是乡下,等他们一走,这西河村还是黎家的天下!&quot;
    &quot;这就是规矩!!!&quot;
    隔壁张老汉家的门被撞开了,六十岁的老人被拖到院中,儿子被打得头破血流。
    黎平捡起掉在地上的土地凭证,凑到火把上
    &quot;记住了,这地契能烧,你们的命也能!&quot;
    &quot;这一次就饶你们一命!&quot;
    &quot;认清楚自己的地位!&quot;
    村民们被驱赶到村口的晒谷场,雨水混着血水流在到地上。
    黎平举着刀向村民们威胁道
    &quot;明日太阳落山前,我要看到你们把界碑都给我挪回原位!&quot;&quot;
    &quot;敢报官的,你们全家都别想活了!&quot;
    阿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刚分到土地上重新竖起的黎家的界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黎平他们离开后。
    村民们瘫坐在泥地上,有人啜泣,有人发怔。阿莲回到家后,听见屋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打开门看见三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躲在墙角,他们怀里死死抱着几块碎了的木牌。
    &quot;娘,这是我们从田里捡回来的&quot;
    阿莲的大儿子阿明说道,
    阿明的脸上还留着新鲜的淤青
    村民们在收拾界碑时,发现上面用朱砂写着的
    &quot;还我土地!&quot;四个大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